第二辑 传染病防治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h&A=12&rec=10&run=13

菏泽地区对传染病的防治,始于建国初期。1953年,开始建立疫情报告制度,地
县防疫站均建立疫情室,县、社、队建立传染病登记簿,做到三级有册,名册相符。
地县防疫站实行旬、月、年表报告,县报地区,地区报省。对确诊或疑似传染病人,
及时填写“急性传染病报告卡片”,由报告人所在单位审核后逐级向卫生防疫站报告
。按照规定,对甲类传染病疫情,城镇在6小时内,农村在12小时内报告。对乙类传
染病疫情,城镇在12小时内,农村在24小时内报告。防疫单位接到疫情报告后,必须
迅速赶到现场,隔离治疗病人,防止扩大蔓延。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1957年全区疫情报告1285人,比1956年(293人)增
加3.39倍,死亡267人,病死率20.78%,是防疫站建立以来的第一次流行。巨野、曹
县最重,其中巨野发病225人,死亡59人,曹县发病255人,死亡72人。流行原因是夏
季连降大雨,蚊虫迅速增多,不少房屋倒塌,群众雨淋水泡,生活异常。8月份水退
落后,乙脑开始大量发生。1963年全区疫情报告2300人,比1962年(866人)增加1.66
倍,年发病率43.84/10万,死亡349人,病死率14.75%。1967年全区疫情报告为222
5人,发病率41.84/10万,死亡173人,病死率7.78%。菏泽地区疾病防治总结中记载
:“乙脑在本区流行面广,比去年上升56%,且有不少患者留有后遗症,造成终身残
废”。1970年全区疫情报告为26931人,比1969年(8977人)增加2倍。年发病率59.94
/10万,是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全区性暴发流行,东明最重。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1966年全区疫情报告17202人,年发病率328.47
/10万,1967年报告55705人,年发病率1047.48/10万。这是有疫情报告以来最大的一
次全区性暴发流行,据这一年的11-12月中旬统计,全区共发病217人,死亡24人,济
南军区和省革委会先后派来200名医务人员赴各县开展卫生防疫工作。青岛医学院医
疗队在鄄城开展防治工作,流脑防治工作总结中记载:“在短短十几天中,单就董口
一个公社,就使数十名极端危重的流脑患儿起死回生,痊愈出院”。其病爆发流行的
主要原因是气候干燥,另外红卫兵全国性大串联,人口流动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麻疹,1966年之前年发病的绝对数(疫情报告)一般都波动在2-8万之间,且死亡
率也高,1953年高达4%。1961年是发病最多的一年,全区疫情报告77746例,发病率
1550.57/10万。在普种麻疹疫苗前,虽然也采取了一些针对性预防措施,但始终未能
改变其周期性流行规律,即1-2年一次小流行,2-3年一次大流行。1966年普种麻疹减
毒活疫苗后,发病率骤然下降,流行规律亦被打破,此后,麻疹发病逐步得到控制。
病毒性肝炎,自1959年有疫情报告以来,1963年为第一次流行,全区发病1257例
,发病率23.96/10万,发病占肠道传染病的第3位。据1963年全区防疫工作总结中记
载:“肝炎在全区发病逐年上升,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防治”。1972年是整
个地区发病率最高的一年,全区肝炎发病29693人,发病率472.14/10万。地区卫生局
6月份下达了“关于肝炎防治意见”。郓城县迅速组织肝炎防治小分队,深入到发病
较重的黄安公社杨庄大队防治。杨庄大队12个生产队,两个自然村,共319户,1420
人,调查1357人,查出可疑肝炎病人256例,占总人口的19%以上。鄄城县什集公社
向阳大队张庄也发生肝炎暴发流行,发病率为6.8%。1978年全区肝炎报告12598例,
发病率183.38/10万,个别县社亦出现暴发流行。由于饮食卫生条件较差,病人隔离
消毒执行不好,肝炎仍处于自然流行状态,经调查全区人群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为1
0%左右。1980年国内肝炎疫菌研制成功,乙肝疫苗开始在全区小面积使用,发病率
逐年降低。
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使用脊灰疫苗之前,脊灰发病呈逐渐上升趋势。1
962年使用疫苗后,大大降低了发病率,由于接种质量不高,仍不时在局部出现暴发
流行。1980年全区报告390例,发病在全省占第一位,重点在鄄城、菏泽、郓城3县。
据流行病学分析,其因是1-3岁以下儿童未能全部服用脊灰糖丸疫苗,或有的服苗方
法不正确等。针对这种情况,防疫部门适时进行宣传教育,成效较为显著。
天花,建国前各县年年流行,1950年还在局部地区出现。是年6月下旬,梁山一
地发生天花3人。下半年人民政府开始免费接种牛痘苗,1951年省政府以卫防字第11
号令正式颁布“种痘工作计划的决定”,全面推动种痘工作的开展。1950年下半年,
全区种痘20843人,1951年种痘504351人,1952年种痘917385人,三年累计种痘1442
579人,占总人口的65%,基本控制了天花的发生和流行。1953年未见疫情报告,以
后又经过20多年持续种痘,天花彻底绝迹。
白喉,在中国历代典籍中,屡有流行的记载。据梅启照(1878年)描述:“白喉传
染甚速,一人患发,竟至传染一家一村”。建国后,在区内亦有流行。1950年东明6
个区的传染病调查统计,白喉508人,占传染病患者总数的22.6%。1951年上半年调
查,全区8个县82个区9402个村庄,共患病9043人,死亡320人,白喉发病人数最多,
占第一位。从1952年起,区内开始注射白喉类毒素,并加强抢救、隔离等措施,195
3年全区疫情报告仅459人,年发病率9.76/10万。1960年全区疫情报告发病人数上升
,达8910人,年发病率为206.17/10万,死亡281人,病死率3.15%,是区内建国以来
的第一次暴发。中共菏泽地委生产救灾指挥部下达的关于冬季防治疫情的初步意见中
指出:“……对现有伤寒、白喉,采取免费治疗,迅速扑灭疫情”。1979年鄄城县报
告白喉1例,至1985年无白喉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