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辑 地方名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h&A=11&rec=72&run=13

梁山风景区 梁山风景区包括梁山诸峰、龟山、凤凰山及范围内的山、石、洞、雕刻、寺庙及园林建筑,其中主体部分是与传说中的宋江农民起义有关的遗址、遗迹等景观、景点,总面积4.08平方公里。
梁山:位于县城东南,因处古梁山泊,亦称水泊梁山。整个山体所势雄浑,风光秀丽,加之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山险水恶的自然环境,自古以来,梁山便成了历代农民起义的大本营和后方基地。据史料记载,从宋代熙宁年间至民国初年,在梁山揭竿起义或安营扎寨的农民起义军不下十余起。其中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为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山上山下遍布传说中的义军遗址遗迹。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志士仁人,络绎不绝地来梁山览胜怀古凭吊英雄。建国后,对梁山的名胜古迹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以保护,同时按照有关传说,进行了少量的修复。
梁山高峰位于山体的最南端,因探崖绝壁,状如虎首,故名虎头峰。该峰山顶平坦,面积6600平方米,相传宋江义军的大寨曾建于此,故宋以后虎头峰俗称宋江寨。四周以层石筑成两道环山寨墙,气势磅薄,今虽坍塌,但从残存的寨墙仍可看出当年山寨之雄姿。寨中央有忠义堂遗址,其前方仍留有当年义军树立“替天行道”杏黄旗的旗杆窝。1983年清理出了忠义堂房基,并在旗杆窝中重新树起了“替天行道”的杏黄旗。忠义堂迤西,有一人工开凿的石井,传为义军的饮水井,俗称宋江井,1983年清理了井体,已修复了井台和井口踏梁。宋江寨至骑三山之间有一道宽仅丈余的狭窄山梁,两侧深谷绝洞,悬崖峭壁,是通往宋江寨的唯一咽喉要道。此处风大且急,至少有“无风三尺浪,有风刮掉头”之说,相传义军名将黑旋风李逵曾在此把守,故名黑风口。1982年,用钢筋混凝土在此雕塑一座大型李逵塑像。此像总高度为6.2米。黑旋风叉开双腿,手持板斧伫立于黑风口之上。骑三山是宋江寨、赫山峰及雪山峰的交结点,1982年在其山峰建“黑风亭”一座,亭呈正方形,系四角单攒尖式仿古建筑,上有上海同济大学教授陈从周题写的“黑风亭”三个金色的大字。此亭面积36平方米,条石地面,石护栏杆。登此亭凭栏眺望,八方景色尽收眼底,上可登宋江寨,下可通“断金亭”,两边则是传说中的义军左右军寨,盘陀山道自此起步直通莲花台。骑三山西的赫山峰传说曾建有宋江义军的右军寨,其支峰狗头山上有一“元宝状”的石台,传为义军疏财和论称分金银的地方,旧称分脏台,俗称疏财台。1985年,在元宝石的周围安置了古朴的石桌和36个石凳,再现了当年义军仗义疏财的现场。此外,赫山峰的一巨石,中有立缝一道,酷似刀劈,传为“杨志试刀石”。另有凹坑,前窄后宽,如妇女脚印,传为“孙二娘脚印”。骑三山东的雪山峰为义军左军寨。主峰及其支峰小平山上曾为义军的“点将台”、“练武场”、“赛马场”等。自黑风口下山有一条陡险的盘陀山道,相传为当年李逵到山下杏花村王林酒店吃酒所走的山道,此道既窄又陡且处悬崖,攀登十分困难。1985年修整成一条碎石路面,一般游人皆可领略。在雪山峰的支峰,梁孝王打猎拴狗的系狗山北端,是当年林冲火并白衣秀士王伦的断金亭遗址。1982年9月,在原址重建“断金亭”。亭为仿古木石结构,顶为单攒层歇山卷棚式,建筑面积54平方米。上有著名书法家范曾题定的“断金亭”三个镏金大字。此处地势险要,三面深谷绝壁,另一面是系狗山,系通向断金亭的唯一通道。1982年7月,
依山修建了108级登山台阶,取宋江第一百O八位好汉之意。每级0.2米,石阶总长37.6米,宽4.5米,垂直高度19米,并护有雕花石栏杆。青龙山的支峰后山,是当年义军的后寨(今后集村),即义军眷属居住的地方,至今尚有“晒粮场”遗址。从宋江寨过断金亭至后寨的起伏群山中,有一条蜿蜓于绿森间的羊肠小道,是后寨与前寨的唯一通道,也叫“宋江马道”。在“断金亭”的左下方石崖断壁上,有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舒同题写的“水泊梁山”四个大字,每字直径1.5米,苍劲老成,在登山石阶的在侧山根下,1983年9月建起了一座“水浒陈列馆”,1985年10月2日扩建,面积为256平方米。馆风展出有关《水浒》研究资料、派生作品、民间趣闻及史书典籍170余本;古兵器、出土古代器皿及古建筑材料制品100余件;全国著名书画家题写、题字及《水浒》人物绣像百余件,《水浒》人物雕像12尊。
梁山有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旖旎的自然风光,除有传说中的宋江义军遗址、遗迹外,还有众多为历代游人流连忘返的古迹名胜。梁山支峰鏊子山北麓有梁孝王墓,旧有石碑,称“帝子遗碑”。1384年(明洪武十七年),黄河水溢淤没无存。梁山东南麓有1565年(明嘉靖四十四年)所立的东鲁西竺禅师墓,碑文记述了西竺和尚率领僧兵3000余众开赴浙东抗击倭寇的事迹,至今碑墓、墓塔及香案完好无损,唯字迹模糊难辨。小平山南侧有开凿于宋代的石窟问礼堂,又称老君堂。石窟的西侧,雪山峰南麓有建于唐代的莲台寺遗址,古建筑现已无存,只有4米高的束腰莲台石佛像立于此。黑风口山梁下有一元代开凿的“八角琉璃井”,因此水清澈甘甜、旧志称之为“石井甘泉”。这里是历史上有名的杏花村遗址。曾建有莲台寺、法兴寺、鲁班庙、天齐庙等。当年,每适春季杏花似锦;现仍果树成林,春日花开,十里飘香,一片雪海,似云如霞,幽香袭人。人称“十里香杏花村”,旧志称之为“雪花莲台”。自元代以来,“梁山叠悴”、“莲台春色”、“石井甘泉"、"法兴夕照”、“帝子遗碑”被合称为“梁山五大景”,亦在“寿张八大景之列”。此外,位于梁山北麓冲沟内的黄土柱,高低大小不一,低者如人,主者可达20余米,形态各异,严如哨兵,亦为吸引游人的妙趣景观。1983年,在梁山支峰小平山的东侧发现一条管道形溶洞。洞分上下两层,长约350米,洞顶遍布钟乳石,颜色多样,形态迥别,洞壁上有多处岩溶叠布,经初步考查,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已被列为梁山风景区保护景点。
龟山:位于县城西北,因山麓有一巨石,酷似乌龟爬山,故而得名。龟山山势陡峭,山石奇特,山南麓困断层所形成的陡壁山沟,长达100米,深10余米,犹如刀切斧砍,极其壮观。沟顶衔一石形似飞龙昂首摆尾,名曰“飞龙衔石”。另一溶洞,洞口被蚀的岩体贴近地面,恰似一头雄健的石牛藏尾于洞内而昂首于洞口,帮曰“卧牛洞”。
凤凰山:位于县城西部,山上绿树成荫,环境幽静。凤凰山溶洞久负盛名,历史上曾不止一次成为农民起义军的天然壁垒。最大溶洞有4处,皆为殿堂式,顶平壁陡,其中最大的二号洞,洞内迂回曲折,洞中有洞,透山而出,洞口在两侧,有五根天然石柱支撑洞顶,宛若雄伟的宫殿,堪称奇绝。1978年在《梁山县总体规划》中,凤凰山被划为公园建设区。
腊山风景区 腊山风景区在县境北部,各景点分属斑店、银山、昆山、司里山等乡镇所辖。景区内山水相映,古木参天,庙宇成群,闻名遐迩。
腊山:位于东平湖西岸,重点景区面积1.3平方公里,此山云雾缭绕,浮云映日,五彩缤纷,状若台蜡吐辉,故名“蜡山”,后演变为“腊山”,又因其风光旖旎,堪与泰山媲美,故又有小岱峰之称。此山山势突兀奇特,怪石嶙峋,苍松翠柏或横生绝壁,或侧挂岩隙,绿树浓荫中寺庙、殿阁皆依山势而建,重重叠叠,石砌台阶蜿蜒曲折。山西北陡壁上有一天然溶洞,高2米,面积20平方米,可容数十人。向南向东各有一洞口,向南穿山而过,山口低而幽隐,人若出入,酷似虎行,故名“老虎洞”。洞外古木参天,虬枝盘曲,下望乃陡壁如削深不可测。洞下有建于明代菩萨庙,修建于清乾隆年间的奶奶庙,座南朝北,石栏重围。其下为壁霞祠,三面悬崖,一面高山,山上各代石碑林立,山崖绝壁上,有“阿南屏翰”、“气象万千”等摩崖雕刻题字及历代名人题咏。山北麓有清雍正年间建造的镇会厅和戏楼;山南麓有麓香寺、青龙观及老虎洞口等景点。
昆山:位于腊山南,又名“小昆仑”。因山势雄浑、风光旖旎,且有跑马泉著名。山有青石嶙峋,松柏苍翠,古刹庙宇隐映其间,环境幽雅。山上有首石刻古诗赞曰:“陡步昆山第一峰,马跑泉上憩游踪,南来浩瀚环黄运,东去竣崛朝岱宗。蚕尾争传名七集,骏蹄犹忆穆王封。月岩有寺原非梦,虎洞春生乃壑松。”《东平县志、山川》载:“县治西北四十里上有马跑泉。旧传周五行狩至此,为寇所困,苦无水,马跑地得泉,因以名山。兖州府志谓之神山。山东有蟾蜍峡、莲花池,南有玉录崖、石室洞;上有小虚观高塔,下有饮龙泉,泉出自石也,涓涓鸣注,学者多讲业其中”。
今马跑泉水流如故,泉水从山崖缝隙中涌出,水流潺潺,终年不断,汇集为池,清澈见底,饮之甘甜,沁人肺腑。饮龙泉,传为九龙吸饮的神泉,人饮之可治百病,今水已绝。泉西北20米处,有1579年(明万历七年)建月岩寺;泉西北山壁间有唐代开凿的石窟寺,内有石雕佛像3尊,后人又在窟顶结石为庙,于庙内石壁上刻浮雕石像5尊,俗称“庙上庙”,月岩寺东的山势险恶,悬崖峭壁,犬牙怪石,泉涌瀑泻,水珠四溅,《兖州府志》称此佳景为“月岩瀑雪”。
司里山:旧时在梁山泊中,今处东平湖一级湖中,每当汛期,大水浩淼,烟迷漫,仿佛八百里水泊再现。据残留碑记载,因此山与梁山遥遥相望,且荆棘丛生,故名“棘梁山”。宋代以来,历代王朝在此设巡检司,故又名“司里山”。山上怪石嶙峋,险不可攀,仅西南山麓有一蜿蜒崎岖石径可攀,名曰“云梯”。山半腰有依山而凿的洞窟,名曰“仙人洞”。山顶比较平坦,约1300平方米,上有一突兀高大的岩石,曰“千佛崖”崖中部有陡峭的裂隙,从下向上观望,仅见一级篮天,号称“一线天”,顶架条石为桥,为“天桥”,亦曰“昧心桥”。相传,凡做了坏一的人过此桥,必坠崖致死。千佛崖集佛教摩崖雕刻之大成,四周雕凿各种形态的佛象500余尊,大者高达12米,小者不足20厘米,造型优美,形象逼真,栩栩如生。造象多为唐宋所成,间有明代作品,技法各有千秋。千佛崖南北各有较宽敞的平台,旧有观宫寺庙建筑。现存明清两代碑碣4幢,其一为1637年(明崇祯丁丑六月一日)的《玉皇庙落成碑记》,上云:“(玉皇庙)石壁巍然,仪门焕然。与大佛殿、文昌殿、碧霞行宫、娘娘殿、真武庙相为晖映。”可见当年庙宇成群,堪为佛家圣地。
东平湖:因水波浩荡,气象万千,又称“小洞庭”。湖水衔远山,通黄河,浩浩荡荡无际崖,与岸边的腊山、昆山、司里山诸景点构成一幅秀丽的山水画卷,风光旖旎,湖面水平如境,菱芡铺绿,小鸟低翔,渔帆点点,若泛舟湖上,领略湖光山色,情趣盎然。湖中有土山岛,土呈红色,岛形似茶盅例置,新生草木,日下无影,故又名无影山。岛北端曾建一寺,因低于无影山头,似藏了起来,故名“藏门寺”,现遗迹可见。土山岛常有渔船停泊,成为天然避风区,不少游人也来此弃舟登岸,观光游览或饮茶小憩。此时,举目四望,远山近水尽收眼底,令人爽心悦目,流连忘返。
金山大洞 在巨野县城东南25公里处,有一座山,名曰金山。山南坡半腰处有一大洞,曰“金山大洞”。相传当年秦王李世民带兵打仗时,路过金山避暑暂息,故又称“秦王避暑洞”。洞南北长63.3米,东西宽4.8米。高15米。口呈方形,上刻“大明祥院”四字,字迹苍劲有力。洞内有7室,可容纳数百人,两旁动为三室,平道设隔限,洞底供有菩萨雕像,盘膝而坐,雕艺精湛,栩栩如生。洞内阴森多湿,冷气袭人,即使炎炎酷夏,进得洞来亦党凉爽如春。后人考证此洞开凿于西汉中期,实为汉昌邑王准备的墓穴。
琴台 又称单父台、半月台。位于单县城南护城堤东端。据史料记载,春秋时,孔子弟子宓子贱做单父宰时,政暇鸣琴于此,故名。宓和继任县宰巫马施治单均有政绩。为纪念他们,后人在宓子贱弹琴处筑起高台。至唐,县尉陶沔在台上创建二贤祠,奉祀宓巫二贤。1698年,知县金天定在此置“鸣琴书院”,后又添设了东西考棚,每年在此讲学育人,进拔人才。
自宓巫以后,琴台成为文人墨客、土子名流登临咏怀的胜地。诗人李白多次登临。744年,李白、杜甫、高适同游单父,共登琴台,吟咏唱和,留下了灿烂的诗篇。继李、杜之后,登台怀古、会文赋诗的就更多了。唐宋以后,吟琴台的诗人浩如烟海,不可胜数,仅佳作就达上百篇。
抗战胜利后,湖西专署在琴台修建了“湖西区抗战烈士纪念塔”,后相继在台东台南修建了烈士陵园。旧时的单县八景,此处就占了四景,“琴台夜月”、“涞河归帆”、“仙桥流水”和“吕氏仙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