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辑 古建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h&A=11&rec=68&run=13

田塔 位于成武县大田集镇田塔村东。因塔傍居民多为田姓,塔名又失传,人们便在“塔”前冠一田字,故名“田塔”。其塔由塔刹、塔身、基座三部分组成,平面呈方形,楼阁式,全部石建。现存五层(据说“文化大革命”中拆掉2层),通主5.4米,第一层边长各2.5米,高1.55米,有塔室,南面设一方门,进深1.2米。室内东西两壁各有高0.9米,宽0.56米,厚0.11米的造像石,东石右侧竖刻“大唐开元皇帝供养佛时”。第三层,南向一门,高0.8米,宽0.75米。从塔的形制为方形、方门的建筑内格考察,当是唐初所建,然而就造像石的位置、用料之杂乱而论,为修补之痕迹。1979年被成武县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荒塔 位于郓城县城内东北部,建于五代后唐,为八棱楼阁式砖塔。地面以上高32米,下层周长42米,每屋有四个拱形门,原名观音浮屠,后因故而停建,故俗名荒塔。塔顶部之小屋,系解放初期所建。该塔原为七层。现已淤没两层,地上仅存五层。1979年被郓城县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巨野文庙 位于巨野县城内东南部,明代始建,1701年(清康熙四十年)重修。殿通高约15米,基台高1.4米,南北14.25米,东西22.23米,殿高13.6米,东西21.13米,南北13.33米,东西5间,进深3间。重檐九脊,戗解跷起,斗拱交错,绿、黄、灰瓦覆顶,檐下立深浮雕,浅雕石柱24根。1982年省拨款11万余元,揭瓦换顶,加固梁、檩,并油漆彩绘。1979年被巨野野县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先贤冉子仲弓祠 位于菏泽市东7公里张什店。该村古名茶堌坡、冉贤集,为先暴风骤雨冉子仲弓故里,村里居民冉姓居多。村中心丁字路口东北隅有冉仲弓祠,俗称冉家祠堂。宽敞雄伟的广连门临街耸立,造型古朴典雅,肃穆庄严。院内现有大殿一座、楷树一株。1982年被菏泽县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冉贤集合祀祠始建时间已无文字可考。最早见诸文献记载的重建工程在641年(唐贞观十五年)。俟后明朝宣德、嘉靖、万历年间及清代都有维修。清末以来,战乱频繁,国事日非,冉祠年久失修,颓垣破壁,失去了昔日的风貌。“文化大革命”中冉祠又遭存坏。1984年春,省文物部门为抢救这座古建筑,特派专家、拨专款进行维修。市委、市政府也采取了许多保护措施。
据有关文献记载,原祠为一古建筑群。计有:“文连门、二道山门、东西两庑、大殿、启贤殿等建筑物。正殿檐下竖一匾,蓝底金边金字,上书‘薛公殿’。”古建筑上的吻兽等饰物的形制与数目是区分等级高下的重要标志。建殿时,冉子已被追封为“薛国公”。殿前有墀(平台),高出地面三尺,宽广九方丈,方砖铺地,拾级而上,系供地方官员 春秋献祀之所。台下为族人观礼处。殿前左右两庑是供祭祀官员休息之所。大殿内有神龛两座,正龛内供冉雍塑像,西壁龛内供冉雍次子冉季(孔子弟子)牌位。启贤殿居正殿西北20米处,供有冉竖匾一面,上书:“先贤冉子仲弓庙”。庙门面南临街,台阶高出街面三尺。冉仲弓祠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珍贵文化遗产,也是区内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永丰塔 位于巨野县城内东南角,1977年被巨野县革命委员会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塔的建筑、式样均和郓城荒塔相同,系八棱阁楼式砖塔,现存5层,高31米,下层周长44米,上层周长536米。据《巨野县志》载:“永丰塔,为唐人所建,未合尖而止,宋人续之。”
孙氏家祠 位于鄄城县红船镇孙老家村东寨东西大街中段路北。始建于1454年(明景泰五年),占地10余亩,有正殿5间,东西厢房各3间,崇祉年间遭兵火而毁。清道光年间重建家祠,祠堂3间,座北朝南,占地70平方米,砖木结构。建筑形式古朴典雅,花纹雕刻精细,四檐突出,上有铁锸云雁,高8尺,造形美观大方。左右山墙顶端各有菱形雕砖一方,图案为牡丹。山墙前檐各有雕砖一方,图案为双狮球。门两侧上方各有用雕砖组成的仙鹤牡丹图案,雕砖做工细腻精巧,真实感强,颇具民族传统风格。祠堂上方有一长方形匾额,上书“孙氏家祠”,两旁对联为“ 右立宗两千年家声未坠,古鄄分支六十世祠庙犹存”,祠堂门联为“祖德宗功千载泽,子承孙继万年春”,横批“源远流长”。祠堂内设在神龛,高2米,宽1.2米,两边刻有镀金龙门纹,正中供奉孙膑牌位,上有二龙戏珠,神龛两旁陈列孙膑后人牌位。祠堂前有家祠碑一座,碑阳刻有“孙氏家祠序”,碑阴刻孙氏分概况。
百狮坊 1977年被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百狮坊位于单县牌坊街中段,1778年(清乾隆四十三年)为赠文林郎张蒲妻朱氏建。原名朱氏节孝坊,俗名张家牌坊,又因雕有百个形态各异的狮子,故名百狮坊。坊高14米,宽9米,四柱三间式,歇山顶,正间单檐,次间重檐戗角跷起。该坊用青石仿木结构建造,卯榫扣合,浑然一体,颇具匠心,尤以雕刻精致著称。工匠巧妙地运用平、圆、浮、透雕的技法,所雕云龙牡丹,珍禽神兽,无不意到神全,栩栩如生。坊柱夹座雕刻8组群狮,8只大狮,雄气勃勃,身上足下各雕5只小狮,姿态奇异,嬉戏耍斗,情趣横生。统观整座牌坊,结构精巧,壮观恢宏,雕刻精细,剔透玲珑,堪称全国罕见地清代石雕建筑。1980年省拨款2万元,加固了南间坊基,校正了坊柱,粘接了断裂部位,合拢了卯榫,喷涂了防风化药液。
百寿坊 座落在单县城胜利北街南端,原名孔氏节孝坊,俗名朱家牌坊,因正间坊心周镌不同书体的百个“寿”字而著称,故又名百寿坊。该坊建于1765年(清乾隆三十年),为翰林院孔目赠儒林郎朱淑琪妾孔氏建。该坊的规模、构筑形式、雕刻技法与百狮坊异曲同工,高约12米,宽8米,建筑设计精湛,雕刻艺术不亚于百狮坊,是研究清初期石建工程、绘图设计、雕刻工艺方面的重要实物资料。1984年省拨经费3.5万元,增补了西次间上层脊檐和正间西部脊檐缺件,校合大梁的断裂,柱子的倾斜,喷涂了防风化药液,使得该坊恢复了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