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曲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h&A=11&rec=46&run=13

曲种 山东琴书:发源于鲁西南地区,是深受群众喜爱的一个曲种。因其原系民间小曲子联唱体,故始名“小曲子”;又因其主要伴奏器为打琴(后称洋琴或扬琴),故群众亦称其为“唱洋琴的”。尔后,一些农民艺人设场演唱,自称“山东洋琴”、“改良洋琴”或“文明洋琴”。1934年,著名艺人邓九如在天津电台播唱后,正式定名为“山东琴书”。
山东琴书有200余年的历史。早在1735年(清雍正十三年),郓城县的王尚田就已自成一家,开始授徒。据《曹县方志》记载,曹县为山东琴书主要发源地。清乾隆年间的小曲名家梁启祥为该县梁堤头人氏。
山东琴书不放单档,三、五人搭档演唱,人人操乐器,既演唱又伴奏,以中间敲琴者为主。其伴奏乐器有琴、筝、坠琴、软弓二胡、三弦尚板、碟子等。山东琴书的曲牌相当丰富,除作为开头通及演奏用的[十八板]、[五字开门]、[天下同](合音)、[梳妆台]、[鸳鸯扣]外,尚有专供演员用的曲牌72个。传统节目多是一些反映家庭生活及爱情故事的段子,乡土气息浓郁。该曲种进入城市后,吸收了鼓词、坠子等曲种的一些大部说唱(亦说蔓子活),上演节目更加丰富。
山东琴书有“南路”、“北路”、“东路”之分。各路都有一些名老艺人,如东路的商业兴,北路的邓九如,南路的李若亮等。他们在多年的演唱实践中各自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南路”最早遍及鲁西南,尤以曹县、郓城、菏泽等地为最多。流入鲁西北、济南一带的称为“北路”。济南以东,以广饶、博兴为中心,遍及胶东的琴书,称为“东路”。
山东落子:亦名“钅光钅光书”,是古老曲种之一。它由“莲花落”发展演变而成。原为行乞的一种手段,清嘉庆时才有了演习故事之曲,歌者始由乞丐为艺人。“莲花落”流行区域较广,基本唱腔与当地的方言土语、民间小调相结合,形成了各自的特点,流行在鲁西南一带的落子,称为山东落子。
山东落子不用弦乐伴奏,只用竹板和钅光钅光。其板式不多,曲调单纯,半说半唱,旋律较差,大多是“一串铃”、“一挂鞭”式的数板、硬垛,唱词多系七字句或十字句。每两句或十几句拖一长腔。演唱节目多系通俗小说故事改编而成。
花鼓:又名“丁香”、“花鼓丁香”、“端拱”,有200多年的历史,遍及菏泽全区,尤以郓城、菏泽两县为最多。
鼓的演出形式有三:一种是一个人背着鼓走街串巷,自打自唱,变相行乞;另一种是对唱,一个背鼓,另一人扮成青年姑娘,手拿小扇或手帕,脚上绑上拐子(高跷),与背被者对唱;还有一种是多人唱,分别扮演角,登上舞台,走戏曲的路子。
花鼓的唱腔,总的风格是字多腔少,曲调简单,衬词特多,唱中没拖腔,句间没过门,首尾相接,句句相连。板式有“平板”、“序子”、“坎头橛”、“紧板”、“娃娃”等。
花鼓的伴奏乐器主要有:一个牛皮鼓,一个梆子和一套打击乐器。
莺歌柳书:又名莺歌柳子,属道情类,坐唱形式,是一个稀有的古老曲种。据宋代《东京梦华录》记载,宋时就已有莺歌小唱即莺歌柳书。
莺歌柳书的伴奏乐器有八角鼓、小钹、三弦和节子。八角鼓和小钹由演员使用,三弦和节子由伴奏者使用,节子则系于膝前。唱腔有慢板(也叫四句腔)和快板(也叫垛子)两种,唱慢板时,演员持八角鼓,用手掌和手指头弹推拍打,唱快板时,演员敲打小钹配奏,以掌握节拍。
莺歌柳书在清代光绪年间,曾一度兴盛于鲁西南,特别是黄河故道两岸。老艺人郑玉坤(曹县郑庄村人)曾于1957年参加山东省曲艺会演。
坠子:产生于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前后,由“莺歌柳书”和“道情书”的结合而形成,因其主要伴奏乐器“坠子弦”(现名坠琴)而得名。在形成过程中,由于流行地区和受其他艺术形式影响的不同,又分出许多流派,现在一般通称河南坠子。坠子演唱形式有一人单唱和双人对唱两种。演员打简板边打边唱,对口时,另一人还打单钹或手鼓,伴奏者拉坠子弦,有的并踩打脚梆作为击节。音乐上为主曲体,唱腔有引子、起腔、平腔、落腔、大小寒韵、曲牌、垛板、快扎板等。开始时,先拉闹台曲(也叫大起板),而后开书。
坠子的特点是既善于抒情,又长于叙事,唱腔清新优美,婉转动人,语言通俗,故事性强。菏泽地区各县、市专业曲艺队都设有坠子演出组,亦农亦艺的坠子艺人也遍布全区。
曲艺团体 菏泽地区曲艺队:1976年12月正式成立。建队初期,由地区艺信馆代管,共有演员7人,分山东琴书和坐子两个演唱组,属集体性质的专业曲艺演唱团体。1977年,全队发展到26人,增加了山东快书、山东落子、对口快板、相声、三弦绞子书五个曲种,进入了阵容整齐、曲种丰富的鼎盛时期。1980年以后,人员农渐精减。到1984年,有演员6人,保留了山东琴书、坠子、山东快书三个曲种。
菏泽地区曲艺除除经常巡回演出外,还多次参加全国、省、地曲艺会(调)演。1976年参加山东省曲艺会演,坠子演员刘瑞莲、李巧莲被与会者誉为“曲坛新秀”。是年,琴书《梁山脚下》、山东落子《我们同战斗》参加全国曲艺调演,1979年参加山东省音乐、舞蹈、曲艺会演时,坠子《三拉房》、琴书《元宵会》均获演出奖。1981年,山东琴书《大林还家》参加全国优秀曲艺节目观摩演出(北方片),获创作、演出、作曲三个一等奖。1983年参加山东省书会,坠子《大破蕲州》获演出一等奖,创作一等奖;王振刚、毕美等演唱的山东琴书《重聚梁山》获演出一等奖,创作二等奖。
单县曲艺队:前身为1957年5月成立的单县曲艺协会,由33名演员组成,1959年改为单县艺队。“文化大革命”期间,曾一度解体,不久,又恢复。这支队伍经常深入农村、工矿、部队演出,被群众誉为“文艺之花”。1967年5月22日《大众日报》以《一支受群众欢迎的轻骑兵》为题,报道了他们的先进事迹。多年来这个曲艺队曾培养出一批较有影响的演员,如坠子演员廉永霞,唱腔委婉传情,吐字清晰,声情传茂,被吸收为曲协山东分会会员;山东梆子演员张元秀,系曲协山东分会会员,她唱的《找橡胶》由省有关部门录像,作为山东省地方优秀曲目资料存档。单县曲艺队在1980年11月-1984年8月,曾改为化妆坠子剧团,演出的主要剧目有《小包公》、《小借年》、《屠夫状元》等,深受群众的好评。
曹县曲艺队:成立于1956年,系自负盈亏的集体文艺团体,由县文化馆领导。有山东琴书和坠子两个曲种,演员13人。1957年春,曲艺队在县政府的资助下,从公共积累中拿出一部分资金建起了以容纳300余人的曲艺棚一座。从此,曲艺队有了自己的活动场所。1958年曲艺队发展到24人,并增加了评书曲种。后来经过多次整顿,到1966年,全队保留演员16人,有琴书、坠子、评书、山东快书4个曲种。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曲艺人自行组织恢复了曲艺队,除在该县曲艺厅演出外,还经常到外地演出。
曹县曲艺队曾多次参加省、地会演。1957年6月参加山东省曲艺会演时,高世真、郑海泉、孙福田演出的琴书《水漫金山》和郎秀云演唱的坠子《华容道》,获演出二等奖;张心田演唱的坠子《单刀赴会》获演出三等奖。1958年参加济宁地区曲艺会演,坠子《敬老院》、《八化一体》获优秀节目奖,琴书《老王卖瓜》获一等奖,该队并荣获先进集体称号。
菏泽县曲艺队:1958年成立,属自负盈亏的集体文艺团体,由县文化馆领导,分评书、山东琴书、河南坠子三个演出组。除在该县城乡巡回演出外,还经常到定陶、曹县、郓城、枣庄、济宁等地演唱。他们经常上演的曲目有:《五子七侠》、《友中义》、《烈火金钢》、《平原枪声》、《林海雪原》、《梁祝姻缘》、《白蛇传》等。1968年曲艺队解散。
成武县曲艺队:建于1955年,有演员23分,分山东琴书、河南坠子、弦子鼓三个曲种。经常演出的节目有琴书《白蛇传》、《王天保下苏州》、《林海雪原》、坠子《包公案》、《杨家将》、《罗成打雷》、《十把串金扇》、《兴唐传》等;弦子鼓《杨家将》、《严海斗》、《铁道游击队》、《七侠五义》等。曲艺队于1970年解散。
郓城县曲艺队:1953年成立,有演员11人,由县文化馆管理。1959-1961年,曲艺队员外流,曲艺队名存实亡。经过几次整顿,1965年人员发展到28人。“文化大革命”期间,曲艺队解散。1971年又重新恢复,曾多次参加省、地会演。1957年参加了省曲文艺会演,李春元演唱的落子《摘石榴》获演出奖。1963年参加菏泽地区曲艺会演,坠子《老会计算帐》,琴书《棒子的凤波》、《女饲养员》,大鼓《特务落网记》,均获演出奖和创作奖。1979年参加菏泽地区音乐舞蹈曲艺会演琴书《家庭风波》、《照相记》获创作奖。1985年,王合义、戚翠英演唱的坠子《女法官》,在菏泽地区中长篇书会中,获一等创作奖和演出奖。
定陶县曲艺队:成立于1957年,有山东琴书、山东落子、山东大鼓、河南坠子、评书五个曲种。1964年经整顿,制订了一些规章制度,并新建了324平方米的曲艺厅,有了固定的演出场所。他们经常演出的曲目有《烈火金钢》、《平源枪声》、《红色娘子军》、《林海雪原》、《平原烈火》等。田俊卿创作的《情控》,1963年在菏泽地区曲艺会演中获一等创作奖。1968年曲艺队解散。
巨野县曲艺队:1954年成立,有演员14人,属自负盈亏的集体演出单位,由县文化馆管理。1959年因艺人大部外流,曲艺队自行解体。1963年,文化馆组织了亦农亦艺的曲艺队,分20个演出组,在全县进行演出活动。“文化大革命”初期,演出活动停止,大部分艺人回乡务农。1975年,文化馆对全县曲艺人员重新进行登记,从中择优选取了48人,成立了亦农亦艺专业性质的曲艺队,下分12个演出组。1980年以后,各曲艺组交所在公社文化站管理。
鄄城县曲艺队:1957年6月成立,有演员35名,其中被县文化馆吸收为正式职业艺人12名,临时演出人员13名,学员10名。1960年曲艺队一度解散。后来,部分艺人又组织起来,在县内流动演出。1964年根据山东省文化局“关于对全省曲艺艺人重新审查登记,组织他们走集体化道路”的通知精神,对全县曲艺人员进行了审查登记,批准职业曲艺队员18名,学员17名,划分5个演出组,制订了评分办法,实行按分计酬,建立了公共积累制度。同时成立了县曲艺协会。“文化大革命”开始不久,曲艺队被解散。1977年,县文化馆重新组织了亦农亦艺的曲艺队,曲种有山东琴书、河南坠子、木板大鼓,主要曲目有《包公案》、《杨家将》、《呼杨合兵》等。1957年老艺人曹永生演唱的苏北大鼓《古城会》获山东省曲艺会演三等奖。
东明县曲艺队:1958年成立,共有队员17人,1967年解散,1974年重新恢复。该队曾参加河南省曲艺会演,获演出奖;在地区会演中曾多次获奖。
梁山县曲艺队:成立于1957年,有演员27人,分6个演出组,有山东琴书、河南坠子、山东落子、渔鼓、评词五个曲种。经常演出的节目有《潘杨讼》、《许仙游湖》、《退彩礼》、《梁山好风光》等。1957年菏泽地区曲艺会演中,曲目《打坦克》获创作奖和演出奖。1961年曾一度解散。1962年重新组建。1966年9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被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