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戏剧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h&A=11&rec=45&run=13

剧种 菏泽地区戏剧活动历史悠久,剧种繁多,素称“戏曲之乡”。流行在境内的剧种有山东梆子、大平调、枣梆、柳子、大弦子、两夹弦、四平调、豫剧、评剧、河北梆子、京剧等。
山东梆子:又名高调梆子,简称高调。清初,山陕梆子传入山东后,受当地语音的影响,唱腔有所变化,逐渐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当地梆子——山东梆子。
菏泽地区是山东梆子形成较早的区域之一。早在清乾隆年间,境内就有梆子戏存在。清代中朝至建国前200多年间,菏泽区内先后成立的梆子班社有:菏泽县曹楼曹家班、锅饼口刘惠廷班、张丕荣班、龙王冯班、马庄马家班,曹县的牛家班、吕围子班、曹家班、王堤圈班、蔡兴科班、火神台班、大张楼班、曾班、孙老家班,巨野县的大姚班、田庄田状元班、姚念集班、大义集孔班、马庄班、孙班、郓城县的福盛班、王沙窝班,东明县的西三义堂班,单县的黄后楼班、朱家班,鄄城县的大吕班、董口班、箕山王二麻子班,梁山县的寿张集大小井班,定陶县的孔家班(后改名大兴班)、东三义堂班等。
山东梆子的唱腔是“板式变化体”结构。超初男声(主指黑红脸)唱腔采用大本腔(本嗓),后改用“二本腔”(假嗓)或“夹本腔”(真、假嗓结合)。嗓音高亢宏亮,刚劲激越,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女声唱腔则以清新、明快、俏丽、挺拔而博得广大观众的喜爱。常用的唱腔板式可分为四大类:慢板(包括中慢板、破字慢板、金钩挂、上五音,以及由此派生的二凡、一句正、一句落等)、流水板(包括快慢流水板、一串铃和由此派生的一锣切、仓令仓、倒送板等)、二八板(分为慢二八、中二八、紧二八,以及由此派生的一鼓二锣、呱哒嘴、倒白拨、嘟噜锤等)、散板(分为飞板、栽板、滚白、起板)。经常上演的传统剧目约有600余出,其中基本剧目有“老十八本”、“十七山”、“十二关”、“四大征”、“五阵”、“六州”等。建国后,菏泽、巨野、郓城、梁山等县(市)先后成立了山东梆子剧团。1958年菏泽专署人民剧团调省,改建成山东省梆子剧团。
枣梆:原名“本地 ”,系山西上党梆子传入山东后,受当地语言的影响,发生变化,逐步形成的一个剧种。过去由于狭隘的地域观念,山东人对山西人称为“山西 ”山东人学唱山西戏,故称“本地 ”,简称“ 梆”。后来觉“ ”字对山西人有贬意,又因此剧种所用的击节梆子是枣木,“枣”字与“ ”字谐音,便于1960年将“ ”字更换为“枣”字,定名为“枣梆”。
早在1784年(清乾隆四十九年)以前,就有山西人到鲁西南一带经商,这些山西商贾中,有的把他们家乡的地方戏教给当地人说唱。1810年(清嘉庆十五年),从山西晋城来了一个银匠,他教唱的是一种“山西泽州调”。后来,学习的人逐渐增多,便唱“围鼓戏”。1875年(清光绪元年),山西省的职业班社“十万班”来到鲁西南,在郓城、菏泽等地流动演出一年多。“十万班”走后,山西艺人潘朝绪先后在郓城的刘口、樊庄、郭屯、于庙等地收徒传艺,并在郓城组成了第一个职业戏班——“义盛班”,把围鼓清唱搬上了舞台。
在几代艺人演唱山西“泽州调”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吸收本地兄弟剧种的某些唱腔与表演程式,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戏——枣梆。
枣梆在演唱艺术上具有粗犷、豪迈的特色,其唱腔既高亢激昂,又委婉活泼,旦角花腔更为优美动听。从板式、旋律、唱法等方面来看,枣梆依然保留了山西上党梆子的唱腔特点。但它不同于上党梆子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唱腔中真假嗓结合,真嗓吐字,假嗓拖腔,真假嗓变声截然,由真嗓突然翻高而成假嗓,嗓拖音甚长。小生、小旦的拖腔皆用“口衣 ”、“呀”,黑脸、红脸的拖腔皆用“啊”、“口欧”。所以有的观念称枣梆为“口欧 戏”。
解放战争时期,许多枣梆艺人参加了革命工作,配合中心任务进行宣传演出。1949年,郓巨县在陈坡区于庙村建立了游击剧团(枣梆),1947年秋,周圣礼(艺名“大孩” )、桂相臣、桂相连、刘富贵、赵凤来、梁宝兴等一部分艺人参加了冀鲁豫二地委文工团,并成立了枣梆专业艺术团体——民声剧社。
大平调:系梆子声腔剧种。由于它的定弦、唱腔比当地流行的其他梆子,如山东梆子、豫剧、河北梆子的音调都低,故称平调或大平调。又因其节用的梆子特大(约二尺),故被群众称为大梆子戏或大油梆。大平调的起源,据老艺人说,由木偶戏演变而成,直到现在它的唱腔、上场式、下场式、亮相等还都带有木偶戏的痕迹。也有人说它是由高调梆子或武安平调还变而成的。
大平调的历史,可追溯到明代。据1497年(明弘治十年)河南滑县《滑台重修明福寺碑记》中记载:“以上布施,降修葺佛塔外,敬献大梆戏、大弦戏各一台”。建国后,河南滑县还发现1659年(清顺治十六年)“大兴班”大平调的演出合同。
明清以后,菏泽区内较有名的大平调班社有东明县包其营的“三鳖肚”班、曹县袁家班、菏泽县尤家班和彭堂天兴班。当时,艺人中流传着“七东八西莫乱窜,曹州还有4个班”,系指此4个班。至1830年(清道光十年)左右,菏泽县衙三班(马班、步班、快班)总管李玲秀安兴镇艺人魏守法,成立一个职业班社“双盛班”。之后,又出现了东明县东明集的耿发深班、曹县的袁豁子班、菏泽县尤保田的德盛班等。
大平调的唱腔与山东梆子大体相同。但是,它的唱腔发声一般都用真嗓,唯在慢板、拐头钉等板式的起板时,尾声使用极高的假嗓(也叫哎腔)。其使用的主要东器:文场有大弦、二弦、三弦、大梆子等;武场除一般锣鼓外,还有四大扇(大铙、大钹)、长尖子(大号)等,多用于主要角色的出场和战斗场面,以烘托角色的威风,当地群众有这样的歌谣:“四大扇、尖子号,论听还是大平调”。可见它的演唱风格是有明显特色的。建国后,菏泽、东明、成武、梁山等县成立了大平调专业剧团,60年代初进行了调整合同,“文化大革命”初期全被砍掉。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东明、菏泽又恢复了大平调剧团。
两夹弦:是流行在鲁西南的一种民间地方小戏。它是在花鼓丁香的基础上发展演变逐步形成的。因为它的主要伴奏东器——四朝(四弦胡琴),是每两根弦夹着弓上所系的一股马尾拉奏而得名,群众也称它为“二夹弦”或“大五音”。
两夹弦的唱腔是板体腔,基本板式有大板、二板、三板、北词,另外还有娃娃、山坡羊、埝子、赞子、砍头橛、栽板、哭迷字等。传统剧目近百出,多为“三小”戏,如《大帘子》、《二帘子》、《站花墙》等。在表演方面,除个别剧目仍保存着载歌载舞的花鼓表演动作外,一般都是以唱为主,有时站着不动稳唱百多句。后来,受柳子、梆子等剧种的影响,学习了跑圆场、甩水袖等基本功以及武打表演艺术。
建国后,两夹弦艺术得到迅速发展,不少地方成立了专业表演团体。仅菏泽区内就有菏泽县新艺剧社(后为菏泽专区两夹弦剧团)、巨野县新艺剧团、单县新民剧团、定陶县两夹弦剧团。1959年11月,菏泽专区两夹弦剧团由著名演员黄云芝主演,在济南为毛泽东演出了古装戏《三拉房》。接着,参加山东省联合演出团,晋京汇报演出,曾三进国务院。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毅、郭沫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观看了两夹弦剧团演出的《三拉房》剧目,并与演员合影留念。
四平调:是流行于山东、河南、江苏、安徽四省接壤地区的一个年轻地方剧种,同一种民间演唱艺术——共鼓演变而成。它以花鼓为主,吸收了豫剧、评剧、京剧的曲调而形成,开始叫“四拼调”,后改为“四平调”。1930年,由花鼓艺人王汉臣、邹玉振、甄友明等自发成立了花鼓“大兴班”。1933年进入济南大观园演出时,租赁了大戏服装,起角登台演出,由曲艺形式发展到半曲半戏的形式。1945年春,开始上弦伴奏的尝试工作。他们以花鼓的“平调”作为唱腔改革的基础,剪头去尾,留其精华,去掉不必要的虚字、虚词,保留了“平调”的板式结构的艺术特点,用京剧反二簧的一个乐汇作为男唱腔的头句腔,把评剧的一个乐句略加以修改,作为女唱腔的煞腔。这样经过反复实践,不断改革,艺术形式逐渐完善,形成了独立的地方剧种。建国后,成武、曹县、单县、鄄城先后成立了专业表演团体,演出范围及城乡。
四平调的剧目,反映男女爱情、家庭伦理的“三小戏”(小生、小旦、小丑)较多。建国后,又移植和编写了一些现代戏。经过加工整理的《陈三两爬堂》、《三告李彦明》是该剧种很有特色的传统剧目。
柳子戏:是我国古老剧种之一。过去曾有“东柳、西梆、南昆、北弋”之称,其中“东柳”,就是指山东柳子戏。
柳子戏是在元、明以来“弦索”系统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成的,用三弦作主要伴奏乐器,笙、笛辅之。柳子戏的曲调,曲折婉转,优美动听,富有表现力。其常用的曲调,分为越调、平调、下调、二八调4种。其曲牌有200余支,常用的[黄莺儿]、[娃娃]、[山坡羊]、[锁南支]、[驻云飞]称为“五大曲”。柳子戏的表演程式比较固定,生、旦、净、丑各行,都有不同的程式。如武将出场时,必先上台踢腿、打飞脚、亮相;发怒时则双足跳起,表示急躁。
柳子戏经常活动的地域,有山东、河南、河北、江苏、安徽交界的30多个县。早期活动在菏泽区内的柳子戏班社有曹县的义盛班、大曾班、小曾班等。建国后,先后成立了复程县新声剧社、郓城县工农剧剧社等柳子戏专业表演团体。1959年,郓城县工农剧社调省,改建成山东省柳子剧团。1959年菏泽戏曲学校专门招收了柳子科学员进行培训。1961年9月成立了菏泽专区柳子剧团。至80年代,除山东省柳子剧团外,菏泽、巨野、郓城等县、市还有业余剧团在农闲时演出。
大弦子戏:流行于山东省西南部、河南省东北部、河北省南部,是由元杂剧“弦索腔”发展演变而成的古老剧种。因其最初只用三弦为伴奏乐器,故被称为弦子戏。又因各班为争“大”字,均以“大弦子戏班”自称,故现在此剧种通称大弦子戏。
大弦子戏的音乐结构属曲牌联套体。原有曲牌400多支,现保留下来的只有近百支,经常上演的有[山坡羊]、[锁南支]、[驻云飞]、[耍孩儿]、[黄莺儿]、[桂枝香]等。全部唱曲分粗、细两种,粗曲大都字多调急,宜于表达高昂、激动的情绪,细曲则大多字少调缓,易于表现途述场面。“文场”伴奏乐器除三弦外,还有锡笛、大笛、锣笛、竹笛和笙,后来陆续增添了京胡、二胡、提琴等。其“武场”打击乐除与其他地方剧种相同的锣鼓外,还有大铙、大钹、二钹和大马锣,合称“四大扇”,并配有长约两米,状似喇叭的铜质尖子号,用以“开场”或烘托剧中主角上场兴兵打仗的场面。大弦子子戏的传统剧目多系工架戏。它的代表剧目有《两架山》、《牛头山》、《火龙阵》、《金麒麟》等。
清末以后,大弦子戏班社逐渐减少,区内主要班社有定陶县的“高家班”,菏泽县的“公义班”等。建国后,定陶县成立了曙光剧团,1959年调归菏泽专署领导,定名“菏泽专区大弦子剧团”,“文化大革命”中被撤销。至1985年境内尚有菏泽市船郭庄一班民间剧团在鲁西南和豫东一带坚持演出。
豫剧:又名河南梆子。建国前,与山东梆子同称高调,尤其是“豫东调”、“祥符调”,从唱腔的板式结构、调式、旋律、节奏,句法组成和语方音调等方面,都和山东梆子比较近似,故在民国年间,山东、河南两地演员就已相互搭班演出。如菏泽专区的演员黄儒秀(艺名“黄娃”)、王锡堂(艺名“桂花油”)等,在30年代就曾蜚声开封剧坛。祖籍曹县的马金凤、崔兰田、赵义庭、刘忠河等,都先后离开家乡,赴河南投师学艺,在豫剧这个艺坛上磨练成长,成为造诣颇深的表演艺术家。1950年后,菏泽地区成立了12个豫剧专业表演团体。1985年全区17个专业戏曲团体中就有8个豫剧表演团体。豫剧已成为全区流行较广、深受群众喜爱的剧种之一。
团体 建国前,区内多系私人经营的戏曲班社,对演员实行聘用制。建国后,根据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戏曲改革的指示精神,地、县两级都先后成立了专业戏曲表演团体。50年低末,全区曾一度发展专业剧团34个,至60年代初,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全区剧团进行调整、合并,并保留戏曲团体(队)20个。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对剧团进行“大杀大砍”,到1969年,全区仅剩5个艺术表演团体。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深受群众喜爱的地方剧种日渐繁荣,区内逐步成立了专业剧团。1985年全区共有专业戏曲表演团体17个,包括山东梆子、枣梆、大平调、两夹弦、四平调、豫剧6个剧种。
菏泽地区枣梆剧团:前身是冀鲁豫二专区民声剧社,始建于1947年11月。1950年初,归菏泽专署领导,定名为菏泽专署人民剧计。1958年菏泽、济宁两地区合半时,剧团上放到鄄城县。1959年底,菏泽、济宁两地划开后,剧团又调回专区,1960年定名为菏泽专区枣梆剧团。随后,以专区枣梆剧团为主,将郓城县文娱剧社、梁山县晨光剧团的部分演员合并过来,组成了“菏泽地方戏曲院枣梆剧团”。至此,剧团发展到70余人。“文化大革命”期间,该剧团发展到70余人。“文化大革命”期间,该剧团曾一度改唱京剧,改称菏泽地区京剧团。演出的主要剧目有:《徐龙铡子》、《珍珠塔》、《天波楼》、《蝴蝶杯》等。
菏泽地区豫剧团:前身是曹县豫剧二团,它源于1934年春由艺人阎庆寺创办的的柳河寺高调梆子科班,1949年归商丘市文教局民教馆领导,名为新声剧社,1950年归属曹县,改名大众剧社,1954年又改为曹县豫剧二团。1959年7月调到地区,成为菏泽地区专区豫剧团。“文化大革命”初期改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1970年恢复菏泽地区豫剧团。该团曾先后被评为省、地文化系统先进单位。主要演员张玉霞1956年被全国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光荣称号,并于1979年出席了全国第四届文代会。
菏泽市豫剧团:期前身是活动在苏、鲁、豫、皖交界地区的一个高调梆子班社,1949年归复程县领导,定名复程县人民梆子剧团。1956年调归菏泽县,定名菏泽县豫剧团。1968年剧团被解散,1970年重新恢复。1983年改名菏泽市豫剧团,该团创作的新编历史剧《牡丹案》在1982年山东省戏剧月中,获剧本创作、音乐设计等多种奖励。
菏泽市大平调剧团:建国初期,菏泽县有新生、新兴两个平调剧社,1957年两剧社合并,成立了菏泽县大平调剧团。1968年被解散,1979年恢复。该团演出的现代戏《后娘心》在1982年参加山东省第一届戏剧月中获优秀创作奖、音乐设计奖、幻灯绘制奖,被山东省电台全剧录音播放。
定陶县两夹弦剧团:1969年7月,定陶县委把原菏泽专区两夹弦剧团撤销后下放到工厂的30余名演员集中起来,并吸收了一批新生力量,成立了定陶县两夹弦剧团。1979年该团参加了文化部举办的“庆祝建国三十周年献礼演出”,其现代戏《相女婿》获创作二等奖,演出三等奖。1982年排演的大型现代红《红果累累》,在山东省第一届戏剧月中,获创作一等奖、演出一等奖。
定陶县豫剧团:其前身是活动在定陶县境内的“四合胜”戏班,1951年归定陶县人民政府领导,定名虹光剧社。1954年改名虹光豫剧团。1958年,定陶县撤销,剧团划归成武县,改称成武县文工区。1961年恢复定陶县后,剧团回归定陶,名为定陶县豫剧团。“文化大革命”初期被撤销,1980年恢复。
曹县豫剧团:前身是商丘市朱集吼声剧团。1950年归属曹县,定名曹县大众剧社(一组),1960年与曹县豫剧三团合并,名为曹县豫剧团。“文化大革命”初期被撤销,1969年恢复。
曹县四平调剧团:其前身是活动于鲁西南的柳子戏班——新生剧社。建国后归复程县领导。1953年改为四平调剧团。1956年复程县撤销后划归曹县领导,定名曹县四平调剧团。1968年撤销,1979年又恢复。经常上演的项目有《陈三两爬堂》、《梦龙图》、《三凤求凰》等。
单县豫剧团:1949年,单县人民政府将活动在鲁、豫、皖交界地区的“艺和班”收归政府领导,命名单县人民剧社。1967年与该县两夹弦剧团合并为单县豫剧团。该团1972年被解散,重组成单县京剧团。1979年单县京剧团改为单县豫剧团。经常上演的剧目有《抬花轿》、《青凤桥》、《花木兰》等。
成武县豫剧团:1949年,成武县将朱楼村的梆子戏班收归政府领导,定名成武县人民剧院,1955年改名成武县人民剧团。1960年与文工团合并后,定名成武县豫剧团。1961年成武、定陶分县时,划归定陶。1970年,又正式组建了成武县豫剧团。经常上演的剧目有《西厢记》、《大祭桩》、《黄鹤楼》、《小二黑结婚》等。
成武县四平调剧团:原为河南省柘城新生剧团,1952年收归成武县领导,定名成武县工农剧团。1958年改名成武县四平调剧团。1968年3月撤销,1979年恢复。该团经常上演的主要剧目有《陈三两爬堂》、《裴秀英》、《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等。王凤云在1984年山东省第二届戏剧月中主演了大型现代剧《春暖梨花》,并获演员奖。
巨野县山东梆子剧团:1949年,巨野县人民政府将原“大姚班”流散在境内的演员组织起来,成立巨野县大众剧社。1964年与巨野县两夹弦剧团、巨野县三团合并,改名“巨野县山东梆子剧团”。1969年被撤销。1971年重新组建了巨野县豫剧团。1979年,复名为巨野县山东梆子剧团。该团演出的主要剧目有《老羊山》、《贺后骂殿》、《收陈侠》和《七品红娘》等。
郓城县山东梆子剧团:1949年6月成立,名为郓城县前进剧社,1960年改名为郓城县山东梆子剧团。1968年被撤销。1970年正式恢复。该团经常上演的剧目有《抄杜府》、《对花枪》、《审诰命》、《闯幽州》、《李白醉酒》等。
梁山县山东梆子剧团:原为私人经营的高调梆子剧社。1949年11月收归梁山县领导,定名梁山县洪峰剧社,1956年改名梁山县晨光三团,1958年与晨光二团合并为梁山豫剧团,1960年又与晨光一、四团合并,定名梁山县山东梆子剧团。该团曾于1971年代表菏泽地区参加了山东省戏曲会演,演出的大型现代戏《水泊激浪》,受到好评。
鄄城县豫剧团:1949年建立,原为鄄城县新平剧社,1953年改名鄄城县豫剧团。1968年被撤销,1975年恢复。该团经常上演的剧目有《穆桂英挂帅》、《对花枪》、《火烧纪信》、《黄鹤楼》等。
东明县大平调剧团:原为冀鲁豫军区领导下的民利剧社。1949年归属东明县领导,定名为东明县新艺剧团,1955年改名东明县大平调剧团。1968年12月被撤销,1975年恢复。1959年9月25日下午3时,该团在郑州河南省军区礼堂,为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了传统戏《战洛阳》,受到好评。1979年被山东省文化局命名为“文艺工作先进集体”。
东明县豫剧团:前身是东明集的一个豫剧班社。1949年归东明县人民政府领导,定名东明县新光剧团,1955年改名东明县豫剧团。“文化大革命”初期,改为京剧团,1975年撤销,1979重新恢复为东明县豫剧团。该团经常上演的剧目主要有《罗焕跪楼》、《西厢记》、《对花枪》、《刘胡兰》等。
剧场 旧时,境内的戏剧演出场所,有古戏楼,流动戏台和剧院三种。古戏楼在明、清时期多建于寺庙或会馆内,如菏泽城隍庙戏楼(建于明正德年间)、梁山县腊山戏台(建于清雍正年间)、单县山西会馆戏楼(建于清雍正年间)、定陶县仿山戏楼(建于清末)、鄄城历山庙戏楼、东明县财神庙戏楼、曹县城隍庙戏楼、菏泽山西会馆戏楼等,供祭神和举行庆贺活动之用,一般不做营业性演出。流动戏台是建国前广大农村戏剧团体演出的主要设施。这种戏台,由台主建筑、主约租赁。戏台全系木质结构,易搭易拆,便于流动。30年代以后,在部分县城内开始兴建简易剧院,做为剧团营业性演出的固定场所。建国后,各县城都先后建立了比较正规的剧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戏剧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仅县城剧院的设施得到了改善,农村乡镇也兴建了不同规模的文艺演出场所。1985年,全区有县城剧院12座,从业人员163人,农村剧院500余座。
县城剧院:东明县人民剧院。位于城内西大街北,1958年投资15万元兴建,建筑面积1210平方米,可容纳观念1800人。1969年拨款3万余元进行改建。1977年,剧院扩大,总占地面积4580平方米。
菏泽剧院。原为山西会馆戏楼,位于菏泽城内潘隅首北,解放大街路北,解放大街路东。戏楼于1836年(清道光十六年)由在菏经商的山西人集资营造。1948年10月菏泽解放,戏楼取名民众戏院。1951年改建,易名中华大戏院。1955年进行翻修,改建面积为698.4平方米,设木椅座位970个,被命名为菏泽剧院。剧院于是年12月开业,以演戏为主,自1973年开始,兼放电影。
菏泽市人民剧院。位于广社街西侧,前身是工农剧院,1971年进行大改建,大门由朝北改为朝东。建筑面积1247平方米,设有座位1555个,1974年开始兼放电影。
定陶剧院。位于城内中大街西段路北,1956年在城隍庙戏楼的基础上重建,定名为人民剧院。1964年投资9.2万元进行翻修,建筑面积为1400平方米,设座位1013个,改名定陶剧院,于1965年元月1日正式使用。
曹县剧院。原为1953年兴建的大礼堂,位于南门大街路东。1966年进行改建,建筑面积1062平方米,设座位1140个,1967年6月竣工,改名为曹县剧院。
成武县红旗剧院。原为县委礼堂,位于城东南隅北部路东。1960年改为文艺演出场所,定名成武县人民剧院。1975年春将原礼堂拆除,重建新剧院。1977年10月1日竣工并开始使用。新建的剧院更名为红旗剧院,建筑面积为1700平方米,观众厅分楼上、楼下两层,设座椅1437个。
郓城剧院。原为私人经营的一座简易剧院,位于城内唐塔路西段路南。1951年8月,在当地政府的资助下,以公私合营的办法,在原地基上重新兴建,1955年改为国营。1958年进行翻修,建筑面积774平方米,设座位960个。1982年5月,郓城影剧院建成后,该剧院停止使用。
鄄城剧院。位于南门外路西,1956年建。1976年初,投资56万元,在原址重新兴建,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观念厅分楼上、楼下两层,共有1630个座位,1977年10月3日正工开业。1984年又配备了一部投影电视机,兼营投影电视业务。
巨野县人民剧院。位于城内古城街路北,原建于1950年。1959年5月进行重建,是年国庆节投入使用,正式命名为人民剧院。新建的剧院主体建筑为砖木结构,建筑面积900平方米,共设观念座1030个。
单县人民剧院。原名湖西剧院,位于县城西门外部北桥头西边,1949年春,由湖西军分区指战员所建。属湖西专署文教科领导。1953年湖西专署撤销后,剧院归单县文教科领导,1955年改建砖木结构的厅堂式建筑,并易名为单县人民剧院。东西长40米,南北宽20米,观众厅内设1000个木连椅座位。1964年进行翻修,加高了墙壁,新建了化妆室。
梁山剧院。建于1966年,位于水泊中路路东,原名东方红剧院。1978年12月7日因电线线路发生事故引起火灾,剧院全部烧毁。1981年投资70余万元在原址重建。新建的剧院系砖石混凝土结构,石棉瓦顶,水泥地面,观众厅内安座椅1463个。整个工程于1983年竣工,并改名为梁山剧院。
农村剧场:建国前,广大农村的戏剧演出场所是广场式,主要设施是流动戏台。建国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为,为了满足群众对文化娱乐的要求,全区各县依靠集体力量,在部分乡、镇政府驻地和较大村镇,共兴建了农村剧场503处,其中一类剧场38处,二类剧场148处,三类剧场317处。这些剧场不仅能接待剧团售票演出,还能定期放映电影,大大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