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重点中学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h&A=11&rec=14&run=13

山东省立第六中学系清末“废科举、兴学堂”后,山东省早期创办的中学之一。
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五月创办曹州官立中学堂。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创
办曹州公立普通中学堂。1913年春曹州知府裁撤,上述两所中学堂合并,遂迁入府署
(今菏泽一中校址),称山东省立第十一中学。1914年7月改称山东省立第六中学。19
34年1月,更名为山东省立菏泽中学,直至抗日战争爆发,学校南迁。
该校隶属于山东省教育行政部门领导,校长任免、经费拨发均由省教育行政机关
决定。该校组织系统完备,以“校务会议”为学校行政最高机关。校长下设教育、训
育、事务三部,每部设主任1人,职员若干人,视事务繁简酌定额数,一般1-3人。为
改进教学,设有教学研究会。训育部有训育会议,事务部有事务会议。另设有经济稽
核委员会、训育委员会、体育委员会。属临时性质者有初中教育问题研究会、国语演
说指导委员会、英语讲演指导委员会、学术讲演委员会、卫生行政委员会、校舍校院
审美委员会、教职员同乐会等。
自1912年开始该校实行蔡元培所制订的“壬子学制”,即不分初、高中,四年一
贯制。1923年教育部颁布“壬戌学制”后,学制定为六年,初、高中三、三分段。开
始只有初中部,1930年增设高中部。稍后,又于重华书院旧址(今菏泽卷烟厂北部)增
设女子部。
建校初期,其课程按1902年清朝《钦定学堂章程》的规定进行开设。民国后,则
按教育部颁布的中学课程标准开设,有修身、国文、英文、历史、地理、数学、博物
、物理、化学、法制、经济、图画、音乐、手工、体育等课程,此后课程变化较小。
建校之初,该校执行了清末学部颁发的“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之教
育宗旨。民国期间,又积极贯彻了教育部所公布的“注重道德、实利、尚武,以道德
为经,实利、尚武为纬”的教育方针。
该校教职员由校长聘任,师资力量较为雄厚。如1930年全校35名教职员中,具有
大专以上学历的就有24名,约占69%。教师待遇优厚,月薪多者80余元,少者50-60
元。校长月薪一般200元,各处主任比最高薪的教员还要多15元。绝大部分教职员工
作认真,尽职尽责。1937年5月该校曾为在校服务时间最长、成绩卓著的原校长葛象
一、丛禾生、教师严星台、侯功备四位先生立碑表彰。石碑四面分别刻有四先生生平
事迹。这就是后人称道的“四先生碑”。
学生主要来自鲁西南各县,通过严格考试,择优录取。一般年份报名数与录取之
比为10∶1。学生交费,高、初中,一律每人每年交纳学杂费4元,电灯费3元,制服
费10元,生活费每人每月4元左右。该校编制为16个班,以办学较正常的1932年为例
:高中部3个班,一、二、三年级各1个班,学生118人。初中部13个班,其中男生10
个班,一年级4个班,二、三年级各3个班,477人;女生3个班,一、二、三年级各1
个班,119人。总计全校16个班,714人。
该校收入主要是教育行政部门拨款和收纳学生学杂费两项。1932年预算收入为6
2240元,支出为63230元,其中薪金54264元,办公费6696元,购置费2280元。
该校历届负责人廉洁正直,热心树人;教师治学严谨,努力从教;学生学习刻苦
勤奋,形成了艰苦朴素的优良学风。辛亥革命前夕,该校进步师生响应孙中山的号召
,秘密成立以推翻清朝帝制为目的的“尚志社”,抨击时弊。“五四”运动爆发后,
许多进步师生走上街头,宣传“科学”、“民主”,抵制日货,向封建旧道德、旧礼
教展开攻击。1927年,早期共产党员徐鹏翥(1922年六中校友)等深入该校,向进步师
生宣传马列主义,发展中国共产党员,10月初,在这里建立了菏泽第一个党支部--中
共曹州支部。忠贞不渝的田位东烈士(1922年六中校友)就是这个支部成员之一。该支
部的建立,在鲁西南古老的大地上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菏泽地区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
意义。
1937年秋,抗日战争爆发,该校师生部分南迁,从菏泽经许昌至南阳赊旗镇,与
山东省南迁之其他中学组成山东省立联合中学,1938年2月辗转湖北郧阳,联合中学
更名为国立湖北中学;1939年2月底,抵达四川绵阳后称国立第六中学,原菏泽中学
南迁师生大部分编入国立六中第三分校。至1941年,南迁学生全部毕业,共计培养学
生52个班,2500人,此后,就地招生,继续办学,直至解放。
该校办学几十年,人才济济,成绩卓著,蜚声海内外,素有“六中--北大--哥伦
比亚”之美誉。何思源、张含英(建国后水电部副部长)等著名人士均系该校早期毕业
生。
1948年2月,国民党山东省教育厅曾下达指示,拟恢复战前之省立菏泽中学,并
委派田竹桥为校长,进行筹备。但不久菏泽解放,恢复工作告终。
山东省菏泽第一中学是省首批公布的15所重点中学之一,座落于菏泽城中心--省
立六中旧址,占地面积为39769平方米,前身是冀鲁豫边区第一中学。冀鲁豫边区第
一中学于1943年春由运西中学、濮范联中合并而成,1948年10月奉上级指示,由校长
张训斋带领,南渡黄河,迁至菏泽城,校名仍为冀鲁豫边区第一中学。1949年9月,
冀鲁豫行署撤销,学校遂更名为平原省立菏泽中学。1952年冬,平原省撤销,菏泽归
属山东,该校又改称为山东省立菏泽中学。1954年,改称为山东省菏泽第一中学。
该校迁至菏泽后,结束了战争年代的游击生活。根据上级“学校要正规化”的指
示,进行了整顿,又接收了一部分自江南返回的流亡学生,当时共有一年制2个班,
三年制5个班,即一级1个班,二级2个班,三级2个班,共有学生300人。一年制学生
离校后,高、初中学制均改为3年。1950年始招收高中生,以后每年高、初中均为秋
季始业,暑假招生。至1952年,学校已发展为18个班,包括高中5个班,初中13个班
。到1965年发展为24个班,包括初中6个班,高中18个班。
该校继承和发扬了冀鲁豫边区第一中学的光荣传统,教师认真教,学生努力学,
升学率一直很高,为高等院校培养了一大批合格新生。1953年,高中一级、二级高考
时,升学率居全国第二位,博得各界好评。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高三毕业班高考准备工作停止,全校停课闹
革命。在师生中一时出现“八一八”、“八三一”、“五四”、“阿芙乐尔”、“中
华火炬”等“红卫兵”组织。他们走上社会,到处串联,正常教学秩序遭到严重破坏
。后来虽然要求复课闹革命,并有军宣队、工宣队进驻学校,但始终没有真正上课。
1968年各年级学生全部毕业离校。是年,学校又招收新生,不进行文化考试,而是就
近安排上学,学生一律按军队连队编制,高、初中学制均为2年,课程设置以学工、
学农、学军为主,有的取消了外语课,不少外地教师调回原籍,削弱了教师队伍。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学校秩序逐渐恢复正常,教学质量逐年提高。
1984年,菏泽一中在全国数学初、高中联赛中获优胜单位奖。至1985年,全校有教职
工167人,共培养初中毕业生5323人,高中毕业生10022人,升入大专院校的5230人。
学校机构设有党支部、校长办公室、政教处、教务处、总务处、团委、工会、学生会
。教务处下设政治、语文、数学、史地、生化、物理、外语、艺体等8个教研组和图
书、仪器、文印收发三个室,总务处下设会计室、事务、医务室和保管室。学校设有
工厂、农场。工厂主要为金属加工、印刷,农场后来改建为教工住宅。
1985年该校有藏书45347册,期刊175种,理化仪器、化学药品、生物标本及电教
设备等,基本满足教学需要。
山东省郓城第一中学创建于1950年,座落在郓城县城内育才路街北侧的古桑园旧
址,占地面积140亩,校舍588间,有实验楼一栋,是省属重点中学之一。
该校1950年建校时为平原省立初级中学。1951年改为县立初级中学。1952年随着
平原省的撤销,学校更名为山东省郓城中学。1953年与郓城师范合并,有初中一、二
、三3个年级26个班,师生1400余人。1955年暑假增设高中班,学校发展为27个班的
规模。1956年改称山东省郓城第一中学,并被确定为省属重点中学。1957年学校开展
整风反右斗争,有19名教职员工被错划为右派分子。1958年开展“大跃进”运动,教
学秩序受到影响。1959--1961年师生垦荒种田,自力更生,渡过了经济困难时期。1
962年,学校贯彻烟台教育会议精神。1963年贯彻中央发布的《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
条例(草案)》,思想政治工作得到加强,学校形成良好风气,教学质量逐年上升。1
965年,该校高考升学率达82%,为高等学校输送了大量合格新生。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该校取消了校长负责制,成立了革命委员会,取
消了教研组,高、初中学制改为二年,文化课基本废止,学校曾一度划归城关镇领导
,学校秩序混乱,学生学业荒废。
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学校逐步恢复了正常教学秩序。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初中改为三年制,教师的冤、假、错案得到平反,教师待
遇不断改善,教学质量逐步提高。1980年高考升学率为72%。1981年高中改为三年制
。1979年10月,该校被评为全省体育卫生先进单位。1984年12月,被评为全区爱国卫
生先进单位。
1985年,该校有26个教学班,其中高中22个班,初中4个班,在校生1632人。有
教职工172人,其中专任教师94人,教师中大专以上程度的86人。另外,学校有工厂
、农场,图书资料30000册,仪器设备13668件,价值126133元。
曹县第一中学位于曹县城东关南环城路北,原曹县简易乡村师范学校、基督教福
音会的旧址。占地117亩,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该校创建于1949年春。1949年5月
,被南京国民政府携去的曹县各中学20余名教师、300余名学生由江南返回曹县,编
为7个初中班,于曹县城内姜街建立了曹县中学。6月27日,冀鲁豫边区第五专署任命
朱景汉为曹县中学校长,张馨斋为教导主任,周以林为总务主任。随后,学校由姜街
迁至东门里天主教堂。8月20日,平原省建立后,改曹县中学为平原省立曹县中学。
1952年7月,平原省立曹县中学与东关基督教福音会成立的曹县县立中学合并。合校
后,大部分班级迁往东关,部分班级留在东门里天主教堂,仍称平原省立曹县中学。
是年毕业的四个初中班全部被保送升学,年龄大的升入菏泽师范班,年龄小的免试升
入平原省立菏泽中学。1952年11月,平原省撤销,平原省立曹县中学改为山东省曹县
第一中学。1954年,经省教育厅批准,曹县一中开始招收高中班,即高、初中同时招
生,高中2个班,学生100人,初中8个班,学生400人。自此,山东省曹县第一中学便
成了具有高初中的完全中学。
1956年,曹县一中被定为山东省重点中学。1957年7月毕业两个高中班,学生10
0人,在高考中绝大部分升入了高等学校,升学率在全省中等学校中名列第三。1958
年春,由于整风反右的扩大化,校长刘瑞呈及部分教师被错划为右派。1958年,由于
受“大跃进”的影响,师生日夜深翻土地,教学秩序受到严重破坏。致使教学质量下
降,1963-1965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教育质量得以回升和
提高。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全校师生停课闹革命,该毕业的未毕业,该
招生的未招生。校内成立了几个“红卫兵”组织,教学工作处于瘫痪状态。1969年1
月,根据省教育厅指示,招收春季始业的高中4个班,初中8个班。是年,改高、初中
六年制为四年制,取消了校长制,成立了革命委员会,并废除了升学考试制度,改为
推荐选拔相结合的招生方式。1974年,改春季始业为秋季始业,在校生均顺延半年。
1977年冬,恢复了高考制度。在这次高考中,曹县一中升入大学本科(理科)的6人,
升入中等专业学校的1人。1978年,经过拨乱反正,学校恢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是
年,升入大学本科理科的46人、文科2人,大学专科的16人,中专70人,军校1人,共
计135人。升学率在全省中学中名列第一,山东省教育厅发电为之祝贺。
曹县一中不仅升学率高,在体育、卫生方面也名列前茅。1979年10月,在全国重
点中学田径、通讯比赛中荣获第三名,国家体委、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奖给锦旗一面
。1979-1984年连续受到省、地、县卫生部门的嘉奖,年年被县评为教书育人先进单
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