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辑 郓城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h&A=1&rec=18&run=13

位置郓城县境位于菏泽地区北部,地处北纬35°19′-35°52′,东经115°40′
-116°08′之间。东邻梁山、嘉祥,西接鄄城,南靠菏泽、巨野,北有28公里的黄河
岸线, 隔河与河南省范县、台前县相望。南北最长44公里,东西最宽35.71公里,面
积为1571.3平方公里,约占全区总面积的12%。县城座落于中部略偏东,地理坐标为
北纬35°36′, 东经115°56′。北距首都北京690公里,东北距省城济南154公里,
西南距行署驻地菏泽60公里,东南距嘉祥县城49公里,南距巨野县城28公里,西距鄄
城县城41公里,西北距范县城56公里,北距台前县城46公里。
沿革商,今境北部有商王祖乙所建都邑庇(故址在今县城北肖堆一带)。
春秋,今境东部为鲁国西境。公元前587年(鲁成公四年),鲁国曾在此筑城驻军,
以防曹、卫,城名“郓”。这是后世郓城县命名的根据。
秦,属东郡范县、都关、成阳等县和郓、廪丘等邑。
西汉,境内有廪丘,(在今水堡一带)、黎县(在今城西17公里陈坡一带),均属东
郡。
东汉,撤黎县入廪丘,今境为廪丘县地,属济阴郡。
三国,今境为廪丘县地,改属兖州东郡。此时,兖州治廪丘,东郡治濮阳 (今濮
阳市南)。
西晋,略同三国,廪丘仍为兖州治所,但改属濮阳国 (时撤东郡,其地分属濮阳
国、济北国、东平国、平原国、阳平郡)。
南北朝,北魏时今境为廪丘县地,属司州濮阳郡(治汉黎县故城);北周析廪丘县
置清泽县,县城在今县城东张营一带,为济州东平郡治所。
隋,584年(隋开皇四年),改清泽为万安县。590年(隋开皇十年)于万安设郓州。
598年(隋开皇十八年) ,改万安县为郓城县,并撤廪丘入郓城。郓城之名始于此。60
6年(隋大业二年),撤郓州,复改为东平郡,治所仍在郓城。
唐,袭隋初建置。621年(唐武德四年) ,撤东平郡设郓州为总管府,郓城属之。
624年(唐武德七年),总管府改为都督府,627年(唐贞观元年)撤府。634年(唐贞观八
年)徙州治于须昌县,郓城县属之。905年(唐天二年),复改郓城为万安。
五代,梁仍名万安,属郓州。唐复名郓城,仍属郓州。952年(后周广顺二年) 改
属济州。
宋,郓城县属京东西路济州济阳郡。
金,属山东西路济州(治任城县,今济宁市)。1166年(金大定六年),黄河决于阳
武(今河南省原阳县) ,郓城县没于水,治所由原址(今张营一带)徙治盘沟村(今县城
址)。
元,1268年(元至元五年),郓城改属济宁路。次年,以济州还治巨野,郓城复归
济州。1279年(元至元十六年),济宁由散州升为路,郓城改属济宁路。
明,1376年(明洪武九年),郓城县属济宁府。1385年(明洪武十八年),改济宁为
州,辖郓城、巨野、嘉祥三县,统隶兖州府。
清初,袭明旧置。1735年(清雍正十三年)属曹州府。
民国,1914年,郓城县属济宁道。1925年,属曹濮道。1928年废道制,直属山东
省。1932年属山东省第二区。1939年2月27日,日本侵略军侵占郓城,县城沦陷。
1939年10月建立郓城抗日县政府。1940年10月建立郓南县,属运西专区,11月改
属鲁西二专区。1942年12月,撤销郓南县、巨菏县,建立郓、鄄、巨、菏四县边办事
处。1943年11月,四县边办事处改称临泽县。1944年12月,从临泽县东部析出郓巨县,
属冀鲁豫八专区。1946年1月,以潘渡为中心建立郓北县,属冀鲁豫二专区。1949年9
月,郓城、郓巨、郓北三县合并为郓城县,隶属平原省菏泽专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2年11月平原省撤销,郓城县随菏泽专区改属山东省。195
8年12月,菏泽专区撤销,改属济宁专区。1959年6月,菏泽专区恢复,复属菏泽专区。
1967年属菏泽地区。
区划民国初期, 全县划为13个区,72个乡。1928年划为9个区,84个乡。抗日战
争时期共划9个区。解放战争时期划15个区。1949年三县合并共设11个区。1953年1月
划17个区, 1个城关镇。1958年2月,撤区并乡,全县划34个乡。9月,撤乡建社,全
县共建14处人民公社。 1979年1月,增为27处公社。1983年进行农村体制改革,改公
社为区乡镇,全县设7个区(城郊、张营、郭屯、玉皇庙、侯咽集、程屯、郭屯),6个
镇(郓城、武安、郭屯、程屯、侯咽集、玉皇庙) ,32个乡(随官屯、徐垓、梳洗楼、
大潭、苏阁、李集、伟庄、黄集、肖皮口、潘渡、王井、常庄、丁庙、双桥、蒋庙、
八里庄、张营、大人、丁里长、三屯、郭庄、唐庙、陈坡、黄安、杨庄集、黄堆集、
汉石桥、南赵楼、五界首、刘口、水堡、张鲁集)。1996年底,全县有9个镇、29个乡,
4个居委会、950个村委会,1394个自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