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科技创新体系的现状及对策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g&A=6&rec=848&run=13

一、科技创新体系现状
(一)以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为依托的研发体系。全市共有9个市属全民科研所,至2003年底,
资产总额达到1514万元,干部职工350余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16人。近几年来,他们共承担国家、
省、市计划项目180余项,获奖成果98项。我市民营研究所已发展到345家,从业人员1.44万人,技术
市场交易额1.58亿元。
(二)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全市工业企业有1526家建有研发机构,占工业企业总数的
10.83%。规模以上企业拥有技术中心235家,其中国家级技术中心1家,省级13家,市级16家,博士后
流动站2个。全市有1043家规模以上企业与国内外知名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占总数
的86.94%。几年来,我市紧紧围绕6个重点技术创新领域,安排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00余项,投入无偿
技术攻关经费2000万元,贷款6亿元,开发新产品320个,开发专利技术100余项。全市1199家规模以上
的企业中有707家开展了信息化建设, 占58.97%。1998年至2003年五年共申请专利2000件,科技投入共
1.27亿元。
(三)以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的创新服务体系。2000年以来,我市共安排市级以上各类科技计划
项目730多项,获得科技成果620项。工农业转化科技成果共计127项,取得直接经济效益13.8亿元。全
市共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1100多家,科技活动人员5万余人。农业科技示范、推广服务体系,已建成
省级2家、市级10家,从业人员达4.5万人。
(四)科技创新人才体系建设。至2003年6月底,全市人才队伍总量为22.8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
2.3%;其中专业技术人才21.4万人,占人才总数的93.8%,每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212人。技术创新
工程实施以来,我市共引进国外智力项目100余项,取得直接经济效益5亿元以上,选派300多人到日
本等国家培训。
二、科技创新体制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创新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针对技术创新的扶持优惠政策尚没有得到
全面落实,特别是财政扶持、税收减免、奖惩措施等方面贯彻的力度还不够,科技创新专项经费、创
新基金等量小面窄,带动作用不够明显。二是机制不健全,创新活力不足。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完善,
科技成果、专利、高新技术等受利益取向的制约,重奖轻转现象严重,产权保护措施滞后,转化专项
资金不足,“产、学、研”联合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科技创新投入不足。我市政府科技投入快速增
长,但从总量来看,仍然偏少,科技三项经费达不到财政支出的1%。企业科技创新投入量小,2003年
R﹠D支出3.55亿元,仅占企业销售收入的5.7‰,低于全省6.6‰的平均水平。四是中介服务体系不健
全。一方面,现有的中介服务机构,如高创服务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市场等数量少、势力较
弱,还没形成技术推广、成果转化服务网络;另一方面,缺乏诸如科技评估评价、信用担保、科技咨
询与培训、产权交易等新型中介服务机构。五是技术创新人才匮乏。技术人才学历机构分布不尽合理,
高层次人才尤其缺乏。技术人才行业分布不平衡、工业企业技术人员数量偏小,技术人才职业分布不
均匀、从事科研及综合服务的专业技术人才少。
三、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对策
(一)加快机制创新,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一是加快科研机构的改革步伐。公益性科研单位
要打破区域界限,根据职能作用、产业特征对重点科研机构进行总体规划布局,提高科研院所的科研
能力,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对各类开发性科研院所,要从实际出发,选择切实可行的方案,积极稳妥
地推进改革,尽快使改制后的科研院所进入市场,与行业经济紧密结合,进行开发引进和推广服务,
加强技术创新。二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搞好知识产权宣传培训,提高知识产权意识。尽快将市专利
局改组加强为市知识产权局,以理顺管理体制。加强专利执法队伍建设,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和执法力
度。进一步提高发明专利和企业专利申请的比重。各级政府应对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关键环
节进行重点扶持。三是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在科研所改制过程中,实行劳动合同制和聘任制,实施竞
争上岗。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将报酬与业绩贡献挂钩,建立有效的分配激励机制,重奖
突出贡献者。
(二)强化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在于落
实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高新技术企业R﹠D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不低于5%的政策要不折不扣地
贯彻落实。要选择技术创新试点企业进行探索,把影响、制约全市经济发展的关键性技术、共性技术
等列入科技发展计划,有计划地安排开发和研究,并重点给予支持。企业在科技创新中应注重独创性
和时效性,强化时效观念,确保企业新技术开发、行动快,迅速形成批量,尽快占领市场。
(三)加快科技中介机构建设,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一是组织和引导专业技术力量发展科技
中介机构。加快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培育骨干科技中介机构,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建立稳定的投入
渠道,选择有区域优势的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技术交易机构等,在共同技术开发平台
建设、从业人员培训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组织有条件的科研单位、高等院校
立足于科研设备和人才优势,兴办各类科技中介机构。充分发掘社会资源,引导政府部门所属政策调
研、软科学研究等事业单位转变运行机制,在为政府决策服务的同时,面向社会开展科技咨询、评估
活动。二是完善科技中介服务门类,提高服务质量。积极采取措施,推动科技中介机构广泛应用现代
科学技术,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服务手段和组织形式,将服务业务向技术集成、产品设计、工艺配套
以及指导企业建立治理结构、健全规章制度、完善经营机制等领域拓展。三是加强科技中介机构与科
研机构、高等学校、其他中介机构的联合与协作,充分利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的专业知识、优势人
才和技术开发、检测、中试设施,作为开展中介业务的重要支撑。
(四)加快人才培养引进,提升科技创新水平。一是要发挥教育的基础性作用,挖掘现有学校的
办学潜力,提高培养人才的规模效益。二是努力构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和完善培训网络,
扩大职业教育规模,大力发展各类短期职业教育。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建立科研基地,共同培训专家
型人才。三是加强以能力建设为核心的培训,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综合素质。教育培训要围绕改善知识
结构、增强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来进行。重点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在人才引进上,围绕重
点的发展产业、重大工程项目,采取调动、兼职、合作研究以及技术承包、技术入股、投资创办企业
等多种方式引进人才。建设好留学人员创业园区,为海外留学人员来我市工作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人才使用上,打破地域、所有制、身份的界限,逐步用岗位管理替代身份管理。实行重大科研课题
招标制度,建立课题组首席专家负责制。专业技术职称实行评聘分开,逐步取消技术职务的指标限制。
将科技人员的工资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以及成果转化中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直接挂钩。落实科研成果转化突出贡献重奖制度,对在专业技术、管理岗位上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
学、技术、管理专家每月给予一定补贴。
(五)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增加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投入。在保证财政科技投入稳步增长的
同时,逐步形成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的多渠道、多层次的科技投入体系,大幅度提高对
科技发展的资金投入力度。财政投入在确保达到财政支出1%的同时,应适当调整资金投入的方向、
方法,有所为、有所不为。对重点产业、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集中投入,不断提高科技投入的使用效
率。建立科技风险投资服务体系,积极发展民间性质的科技风险投资组织,鼓励省内外风险投资机构
来我省进行科技风险投资。组建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项目评估认定委员会,对产业化项目的技术等级、
市场前景、项目风险等方面进行评估认定,并给予相应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