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g&A=6&rec=720&run=13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是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学校占地10.1万余平方米, 建筑面积
11.2万余平方米。现有教职工31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10人,讲师等中级专
业技术人员92人。设临床医学、妇幼卫生、高等护理、口腔医学、医学检验、眼视光学、药学7个专
业,普通专科在校学生3631人,成人教育专科生631人。有附属医院、附属眼科医院各1所,非隶属附
属医院2所,教学医院、实践教学医院20余所。图书馆藏书23.1万余册。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自然
科学杂志《临沂医学专科学校学报》(双月刊)。建有与因特网和中国教育科研网相连接的校园计算
机网络。
教学工作 制定并实施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学工作,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的意见》,促进了
教学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2004年,应届毕业生1167人,有751人报名参加专升本考试,被
录取592人;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在积极引进高学历层次师资的同时,鼓励中青年教师在职攻读硕
士、博士学位,并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外出学习考察,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全年投资240余万
元,用于购置教学科研设备,加强了新上专业实验室建设和多媒体教室建设。注重临床教学基地建设,
对全年临床教学工作进行了周密安排。沂水中心医院顺利通过评审,被确定为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的非直属附属医院。按照省卫生厅批复,全权托管了临沂铁路医院作为附属医院;不断挖掘办学潜力,
努力扩大招生规模,2004年,招收普通专科生1261人。与6个省的7所高校签订了2005年普通高校省级
对等协作培养招生计划协议书,普通专科招生范围扩大到7个省。继续加大对职业教育和夜大学的招
生力度,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健康稳步发展。
科研工作 申报厅(市)级以上课题12项,校级实验教学改革课题立项11项,校级科研课题立项
24项。鉴定课题15项,获厅(市)级奖励13项;发表论文140篇,出版著作、教材16部。《临沂医学专
科学校学报》获得了全国高职高专优秀学报一等奖、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
人事与机构改革 改革干部人事管理制度,全面推行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学校与各部门签订了
岗位目标管理责任书,修订完善了考核奖惩办法,实施了年度量化考核。报请省卫生厅批准,对学校
机构设置、中层干部进行了调整充实,实行了干部试用期制和任期制,为建立一支结构合理,整体优
化,高水平、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实现干部队伍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管理体制奠定了基础。完
善了专业技术职务推荐评审办法,有8人获得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14人获得副高级专业技
术职务任职资格。
后勤服务 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财务预算管理,坚持实行大财务管理和部门经费预算包干,完善了
“收支两条线”管理措施,全年总收入3538万元,总支出3562万元,收支基本平衡,较好地完成了年
初预算的各项指标,取得了良好的资金运转效益。加强了物资采购工作,采取了政府采购、集体采购、
招标采购方式,全年完成集体和竞标采购300多万元,节约采购经费30多万元。加强工程决算中的审
计工作,全年基建工程决算报审价2462.5万元,审减410.9万元。2004年,落实了2.2万平方米职工住宅
建设计划。沂水留守处建设完成了近3000平方米的职工宿舍、学生公寓楼并投入使用。投资8万余元
购置供水消毒设备,确保全校教职工的饮用水质量。加强管理,杜绝浪费,膳食科进行了新一轮竞争
承包。在加大水、电、气三项成本摊入情况下,完成利润21万元,实现了人员工资、劳务费、福利费
等各种费用的自收自支。学生食堂被省教育厅授予“全省高校标准化学生食堂”称号,被省卫生厅评
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A级单位”。
学生工作 学校紧紧围绕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这一中心,按照“强化教育、严格管理、突出服务、
狠抓落实”的工作方针,在思想政治教育、行为规范管理、专业学习引导、成才就业服务等方面开展
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坚持以学生为本,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综合测评体系,激励和引导学生全面
发展。严格学生考勤、请销假制度,加大对违纪学生的处理力度,完善对优秀学生的奖励措施。加强
学生公寓管理,通过开展“学生宿舍文明月”、“创建文明宿舍”等活动,教育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
树文明新风,做时代新人。全面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通过乡村卫生常识普及服务团、社会调查征文、
招生宣传服务团等形式积极开展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山东省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
计划活动中,学校有68名毕业生积极报名参加,有两名学生被团中央选派到新疆参加为期两年的服务
活动。在全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菏泽、聊城、德州、滨州4市地活动中,有9名同学入选,参加为期一年
的志愿服务活动。强化服务意识,突出服务职能,切实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成才。2004年,学校
首次召开毕业生招聘会,40余家招聘单位到会,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70.5%。认真做好特困生工作,
建立特困生档案,制定救助措施,进一步完善奖、贷、减、免、补制度,继续拓宽勤工助学渠道,不
断健全勤工助学体系,重点做好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切实帮助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建立新生入学“绿
色通道”,减免了2004级8名贫困学生的费用,同时注重加强特困生的思想教育,引导他们自尊、自
信、自强、自立,积极鼓励他们在逆境中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