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调查与思考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g&A=4&rec=935&run=13

一、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情况
农业产业化是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而逐步发展的。我市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已有了良好的开端,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县区特色农业日趋突出,全市产业化链条不断扩展,形成了合力,提高了竞争力。近年来,
我市根据市场需求,立足"名、特、优、稀"农业资源,因地制宜,引导各地积极开发特色产品,围绕
特色产品重点建设了一批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西北部山区突出了以林果、畜牧、花生、黄烟、桑蚕、
中药材、建材为主的山区综合开发,重点建设了大型油料生产基地和干鲜果品、茶叶生产基地;临、
郯、苍和沂沭河两岸平原区主要进行粮、棉、菜、柳条为主的种植业示范开发,重点建设了高效经济
田和养殖重点村、专业村。以生产基地为依托,积极引导扶持相关的龙头企业和龙头市场的发展,我
市的龙型产业已由原来仅有的烟草、丝绸业逐步发展到蔬菜、畜禽、粮油、草柳编、银杏、金银花、
板栗、茶叶等产业,基本形成了11条覆盖全市的农业产业化链条。
2、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形式渐呈多样化,拓宽了发展空间。一是企业带动型。即以实力较强的加
工销售企业为龙头,围绕某一主导产品加工销售,形成上连国内外市场,下连基地与农户的组织形式。
如兰山区半程镇山东金锣股份有限公司年屠宰生猪500万头,肉鸡1100万只,不仅带动了当地养殖业
发展,而且辐射周边省市。二是市场牵动型。即以农产品市场为依托,带动区域化、专业化生产。苍
山县鲁南蔬菜专业批发市场辐射全国20多个省市600处市场,与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建立了比较
稳定的购销关系,去年蔬菜年成交量8亿公斤,成交额14亿多元,列全国50家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第7位。
三是基地带动型。即以农产品生产基地带动产业化经营。郯城县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银杏之乡"
和"中国杞柳之乡",在全县形成了粮食、银杏、枸杞、畜牧、蔬菜、桑蚕六大类农产品基地,依托基
地建起加工企业32个,龙头市场46处,形成了18个专业乡镇、343个专业村。四是生产服务型。即以
社会服务为纽带,实行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发展农科贸一体化经营。沂水县以农业科技推
广部门为依托、组织科技人员开展技术指导和物资服务,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水平,增加了农民收入,
技术推广部门自身也得到了发展壮大。五是政府推动型。即由政府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招商引资,
开拓市场,发展定单农业。白柳种植与加工是临沭县的传统生产项目,为做大柳编产业,临沭每年都
拿出一定资金组织柳编企业参加国内外经贸洽谈会,帮助企业与外商签订生产合同。目前,全县的白
柳种植面积达10万亩,柳编从业人员达10万人。六是特色产品拉动型。即立足"新、特、优、稀"农业
资源,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多乡一业"的道路,开发特色产品,发展专业镇、专业村,实行产加
销一体化经营。近几年,平邑县依托自身资源优势,积极发展金银花生产,不断膨胀种植规模,目前
已栽植金银花3亿墩,绿化梯田地堰面积30多万亩,年产金银花350多万公斤。全县先后建立了34处规
模较大的金银花工贸园区,吸引了20多个省、市的厂家在此设立收购点或办事处,金银花的年成交量
约占全国的70%,小花已发展成为平邑的大产业,仅此一项,每年增加农民收入1.5亿元。
3、农产品加工企业增加,出现了一批辐射带动作用较强的龙头企业。到今年上半年,全市共有
龙头加工企业1100多家,其中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149家,国家级和省级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
3家,市级龙头企业10家,经营涉及60%的农户,形成了500多万亩的农产品基地。
4、合作经济组织兴起并逐渐成为农业产业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据不完全统计,我市目前已
经初步建立各种类型的合作经济组织6000多个,拥有农户或会员80多万人,其中专业合作社140多处,
股份合作组织650多处。这些合作经济组织或由当地能人牵头,或由农户自发联合,或由企业带动,
基本是因需而生,体现了"民办、民管、民营、民收益"的特色和入社自愿、退社自由、民主管理的原
则。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围绕农产品的产、加、销开展合作活动,把大市场与小农户的分散经营联系在
一起,有效地解决了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
5、市场体系化建设较好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目前,我市已建立了150多处产地批发市场,
仅鲁南蔬菜批发市场和临沂华东胶合板市场2处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市场,就带动农户5万户,带动基
地12.1万亩。为适应我国加入WTO和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新形势,我市积极实施农网工程,大力开展
农产品网上交易,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沂水县注重加强农业网站建设,帮助农民了解市场行情,
及时发布农产品上市信息, 促进了农产品销售。 去年,全县共发布农产品信息3000余条,下载信息
5000余条。据统计,"农网"建成后,全县农民年增收5000余万元,实现经济效益9800余万元。
我市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产业化经营总体水平还比较低,各
县区、各乡镇之间发展很不平衡;龙头企业总量少、规模小,辐射带动作用不强;运营机制不完善,
龙头企业与生产基地和农户之间的关系不够紧密;利益分配上还不完善;农产品的品种和品质还比较
低,经济效益不高;市场开拓、信息网络建设滞后,以及扶持政策还不规范、不到位,等等。
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工作重点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有效解决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
市场冲击、质量瓶颈、结构和体制性矛盾等问题,能够加快农产品向优势产业集中,加快现代科学技
术的推广和应用,加快农产品的优质化和专业化,加快农产品流通业的发展,加快农业国际化进程,
进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是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基于此,我市于今
年年初专门成立了农业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出了全市关于加快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十
五"规划和一系列优惠政策措施,加大了财政投入力度。各县区也应成立领导小组和相应的办事机构,
立足实际,分析市场趋势,突出区域优势、支柱产业和特色产品,参照市里的规划和措施,制定当地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战略思路、宏观规划与具体实施措施,脚踏实地地将农业产业化经营抓实、抓
好、抓出成效。
2、大力培植企业龙头、市场龙头和科技龙头。对我市现有农业龙头,应采取重点扶持、引进外
来资金、优势嫁接等办法,促其上规模、上水平、上档次。对新建龙头企业可以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
采取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的形式,建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经济共同体,增强其一体化程度。按照
大市场、大流通的要求及主导产业发展和销售需求,扶持、扩大、规范现有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并有
计划、有步骤地组建一批功能齐全、辐射力强的专业批发市场。积极发挥各类农业科技实体、中介服
务组织在农业产业化实施过程中的技术服务功能。继续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积极构建以龙头企业
或专业协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新型科技创新和推广体系。鼓励有条件的事业单位转制为农业龙
头企业,参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有关政策规定,鼓励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领办、创
办农业科技企业,多渠道、多形式地促进科技龙头的快速发展。
3、继续搞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快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规模化建设。我市今后农
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应在保证粮食生产安全的前提下,继续压减粮棉种植面积,大力发展优质高效
经济作物,逐步由粮、经二元种植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发展。充分发挥我市资源优势,大
力发展畜牧业和林果业。适应市场需求,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通过组织培
训和配套服务,带动基地农民改变传统生产习惯,引导农民走无公害农业、标准化农业、可持续农业
的发展道路,提高我市农产品竞争力。加快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多渠道转移农村劳动
力,不断提高非农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
4、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健全和完善农村产业化经营载体。在这方面,我们应借鉴日本
依靠农协组织来快速推动农业发展的先进经验,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我市已经出现的专业合
作社、专业协会等合作经济组织,应积极引导,逐步规范,促其健康发展。要通过鼓励骨干企业领办、
农民之间合办、政府与社会各界牵线搭桥等形式,加快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农产品加工
与销售企业可以围绕自己的原料需求,组织农民成立专业合作社。从事同一行业生产的农户,为提高
行业整体优势,可自发组织专业协会;市、县、乡畜牧站、农机服务站、果树服务站、农技服务站等
掌握科技知识、了解市场信息,又有完整的组织体系,可发挥优势带领农民成立专业协会或专业合作
社。政策引导和技术指导,促使一些有较强实力的合作组织向规模化、集团化方向发展;支持农村合
作经济组织在一定区域内进行再合作,建立联合组织,形成更有效率的合作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农村
合作经济组织的整体优势。
5、规范和完善农业产业化内部运行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今后应引导企业和农民通过签订合同、
契约,合理确定各方的责、权、利,妥善处理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的关系,以及与各种中介服务组
织之间的关系,使企业、基地和农民成为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委托生产、保护价
收购、入股分红和利润返还等多种联结形式,大力发展订单农业,稳定农产品产销关系。积极探索农
民用土地使用权、产品、技术、资金要素入股,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建立紧密型的利益联
结关系。有关部门应帮助农业龙头企业、中介组织与农户规范订单文本,做好合同的鉴证与公证工作,
加强监管,规范双方的经营行为,从而使农业产业化的利益分配机制与运行机制逐步规范化、制度化。
6、搞好科技创新和新技术推广,增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支撑力。目前,我市农业科技的贡献率
只有49%,仍具有较大的挖掘潜力。引导龙头企业和农产品生产基地,积极实施农业良种化、农业标
准化等一系列科技兴农工程,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有条件的龙头企业可自办或农业科研院所、大专
院校共建科研和科技开发机构,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抢占农业科技的制高点。积极探索农技推
广的新路子,深化农业科研与技术推广体制改革,将农技科研与推广人员推向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第一
线,调动其积极性,加速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步伐。
7、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增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外向度。首先,应立足实际,有重点地组织开展
对国际市场的调查研究,加紧研究世界各贸易大国和地区的竞争规则,主动调整农产品出口市场布局,
制定应对技术壁垒的方法策略,千方百计扩大现有农产品的出口量,扩大创汇农业基地规模。其次,
应积极培植和建设一批产品科技含量高、创汇能力强的外向型龙头企业,通过在沿海、沿边口岸设立
对外窗口,发展合资、合作企业,在国外建立办事处或分公司等办法,将产品直接打入国际市场。第
三,要抓住入世后,各国看好中国市场的有利条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采取合资合作方式引进国外
先进农业技术、管理经验,提高农业技术水平与经营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