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沂蒙精神 推动科学发展 为建设富裕美丽的“大临沂、新临沂”而努力奋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g&A=21&rec=2&run=13

2012 年2 月11 日在中国共产党临沂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中共临沂市委书记 张少军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共临沂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各位代表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
见。
中国共产党临沂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是在我市加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
一次重要会议。大会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
学发展观,认真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 研究确定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选举产生中共临
沂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和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动员全市各级党组织、全体共产党员和广大干部群众,大
力弘扬沂蒙精神,立足新起点, 把握新机遇,为建设富裕美丽的“大临沂、新临沂” 而努力奋斗。
一、过去五年的成就和经验
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临沂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是经济社会大发展、综合实力
大提升、城乡面貌大变化、群众生活大改善的五年。五年来,在中央、省委的正确领导下, 全市各
级党组织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历次全会精神,扎实推进科学发
展、和谐发展和率先发展,有效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和一系列重大困难的严峻挑战,全面超额完成了
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谱写了新时期临沂发展的新篇章。
——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预期、好于全省平
均水平。五年来,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先后跨越2000 亿、2500 亿大关,2011 年实现2770.5 亿元,人
均超过4000 美元,比2006 年翻了一番多, 进入国际上公认的“中等收入”发展阶段;地方财政收
入跨过100 亿元台阶, 去年完成141.3 亿元, 是2006 年的2.4 倍; 投资、 消费、出口趋于协调,
2011 年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08.6 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366.1 亿元,外贸进出
口总额达到68.4 亿美元,分别是2006 年的3 倍、2.5 倍和3 倍。
——转变发展方式成效显著。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占比由2006 年的
12.7:52:35.3 调整为10.1:49.9:40。现代农业形成新亮点。粮食生产连续8 年增收,优质农产品生产基
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生态沂蒙山、优质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新型工业发展呈现强劲
势头。产值过百亿、十亿元和利税过亿元企业分别达到5 家、66 家和45 家,分别比2006 年增加4 家、
40 家和23 家。服务业形成新优势。三产占GDP 比重稳居全省前三位,“市场名城、物流之都”靓丽
名片叫响全国,金融业形成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担保公司相互促进、
竞相发展格局,文化旅游业彰显独特魅力。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大幅提高。地方财政收入、国地税收
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达到5.1%、8.9%,分别比2006 年提高1 个和2.5 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
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20.6%,同口径比2006 年提升8 个百分点。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
临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先后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临港经济开发区、汤头旅游度假区相继获批为省
级开发区、度假区,成为临沂经济跨越发展的重要平台和增长点。
——城乡统筹取得重大进展。城镇化扎实有序推进,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9.6%,比2006 年提高8.1
个百分点,被评为“中国城乡建设范例城市”。中心城区展现出新面貌,“以河为轴、北扩东进、一
河六片、组团发展”总体框架全面拉开,新区建设、老城改造同步推进,滨水特色和宜居品格充分显
现,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显著扩大。城镇建设展现出新面貌,县城规划建设和重点镇建设实现较大突
破,布局合理、功能配套的城镇化体系正在形成。乡村环境展现出新面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稳妥推
进,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走在全省前列,通硬化路、通客车、通自来水、通有线广播电视的行政
村分别达到99.1%、98.1%、80% 和100%,农民群众的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五年来,生态临沂建设取得
丰硕成果。省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全面完成,代表山东省迎接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国家考核获得
第一名,成功创建为国家环保模范城。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刘家道口水利枢纽和东平铁路、
枣临铁路、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枣临高速、长深高速等重大工程建成或正在加快建设,市内沿河大
通道建成贯通330 公里, 大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全面完成,防洪能力从不足20 年一遇提高到50
年至100 年一遇。
——群众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2011 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
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1440 元和8018 元, 均比2006 年翻了一番。五年新增城镇就业56.3 万人,
转移农村劳动力120.3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 以内。民生投入力度持续加大, 五年来各
级财政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达587 亿元, 占财政总支出的59.5%。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 城乡居
民养老保险提前一年半实现全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城
乡低保和城市低保困难家庭住房保障实现应保尽保,城镇职工各类保险覆盖率和保障标准逐年提高。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均衡提升,临沂大学成功获批实现了老
区人民的多年夙愿,青岛理工大学临沂校区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公共卫
生和医疗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实行基本药物“零差价”销售;文化事业
繁荣发展,市文化艺术中心、图书馆、博物馆等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建成使用,一批文艺精品力作荣
获国家级大奖。社会管理不断加强,“平安临沂”建设扎实推进, 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优秀市”和“中国全面小康最具安全感城市”。
——社会和谐氛围日益浓厚。沂蒙精神得到发扬光大,成为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强大力量。
临沂发展的巨大成就,极大地增强了全市人民的自豪感、自信心,广大干部群众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
焕然一新,迸发出艰苦奋斗、创造美好生活的高涨热情。各级领导班子团结协调,聚精会神搞建设,
一心一意谋发展,拼搏进取,争创一流;各行各业广大群众抓住机遇,扎实苦干, 依靠勤劳双手建
设美好家园,全市上下充满团结和谐、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和美好的发展前
景。
各位代表、同志们,五年的发展变化有目共睹, 五年的发展成就来之不易。成绩的取得,是党
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亲切关怀、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共产
党员和人民群众开拓进取、扎实奋斗的结果,也是历届市委传承接力、离退休老同志关心帮助、社会
各界积极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中共临沂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向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 向老
领导、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 向驻临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向驻临中央、省属单位,
向在临沂创业发展和长期关心支持临沂经济社会建设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五年的奋斗和发展,积累了弥足珍贵的经验:
第一,必须坚持科学的工作思路,一以贯之地推动实施。五年来,市委始终本着对人民、对事业
高度负责的精神,把为临沂老区人民谋福祉作为最大追求,坚持着眼大局、立足长远,在准确把握市
情的基础上,遵循科学的工作思路,并不断创新完善,坚定地推进实施,保持了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
性。市委坚持把建设“大临沂、新临沂”作为引领全市人民开拓奋进的旗帜,工作思路上与时俱进,
从建设富强、开放、生态、文明、平安、活力“大临沂、新临沂”的总体目标,到建设经济大市、商
贸强市、文化名市、宜居城市, 打造书法之城、兵学之城、地热之城、商旅之城、水上运动之城的
“四市五城”发展战略,既一脉相承,又创新发展。去年以来,面对加快转方式调结构的繁重任务,
市委提出“四三二一”发展思路,体现了继承创新,取得良好成效。同时, 在城市规划实施、重点
项目安排、重大政策落实等方面,都坚持科学求实的态度,凡实践证明正确的,就一以贯之地去实施,
不搞“瞎折腾”, 确保各项规划蓝图和目标任务通过持之不懈的努力而成为现实。
第二,必须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努力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五年来,市委坚持从临沂发展基础
比较薄弱、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这一最大实际出发,用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凝聚人心, 正确处
理“好”与“快”的关系,好字当头、好中求快、能快则快,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坚持把困难当机遇,
立足资源和产业优势,集中精力抓招商、上项目、培财源,加大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力度,制定出台一
系列扶持政策和推进措施,千方百计缓解资金、土地等瓶颈制约,拓展发展空间,全市县域经济呈现
出竞相加快发展的可喜局面。坚持以转方式调结构为动力,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倒逼压力,突出
创新驱动,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打造了临沂经济持续发展的
新优势。坚持下大力抓好节能减排,搞好“两型”社会建设试点, 强化环境保护和能源资源节约,
严格落实节能降耗政策措施,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不断增强。
第三,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改善民生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五年来,市委坚持发展
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
的利益问题,千方百计为人民群众多办实事。不折不扣地全面落实国家、省出台的各项民生政策,在
财力薄弱的情况下,做到凡需要财政配套的,无论压力多大,都确保及时足额配套。坚持不断满足群
众提高生活水平的新期盼,认真落实促进就业的各项政策,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开展社会慈
善救助,控制物价、房价过快上涨,群众生活得到显著改善;不断满足群众对改善环境的新需求,扎
实稳妥地推进城中村改造和农村住房建设,持续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 全面推进硬化、美化、净
化、绿化、亮化,城乡环境更加宜居;不断满足群众对社会和谐的新要求,实行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
工作新理念、新举措, 以“行风热线”为平台畅通民意诉求渠道,以“五项机制”为抓手夯实社会
稳定基础,维护稳定的长效机制逐步健全,群众对社会安全的满意度大幅提升。
第四,必须大力弘扬沂蒙精神,始终保持拼搏向上的精神状态。五年来,市委牢记革命老区光荣
传统,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始终把弘扬沂蒙精神作为重大政治责任,作为凝聚和激励千万老区
人民建设美好家园的强大力量。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沂蒙精神的时代内涵,使沂蒙精神在新时期展
现出旺盛的生命力。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等许多方面在全国创造了经验。
拼搏奋斗,争创一流。创城工作面对困难多、压力大的情况,全市上下叫响“不创则已,创则必成”
的口号,实干苦干加巧干, 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全面实现“一创六建”目标。特别是以地级市测
评总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实现了沂蒙老区历史性的大跨越。开放包容,诚实
豁达。立足沂蒙山,放眼国内外,善于学习借鉴外地成功经验,着力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发展环境,
市区商贾云集,物流网络覆盖全国,各地投资商纷至沓来,经济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
第五,必须切实加强党的建设,为实现科学发展提供根本保障。五年来,市委坚持贯彻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的方针,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认
真开展先进性教育、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等主题实践活动,形成党员民造福、争创一
流的浓厚氛围。
第三,坚持抓两头带中间,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深入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培树先进典型,以感染和带动群众,使创先争优成为全社会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追
求。加强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着力实施以后进村、难点村治理为重点的规范提升工程, 进一步理
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隶属关系,打造“两新”组织党建品牌。加大从退伍转业军人、
致富带富能手、大学生村官中培养选拔基层干部的力度,做好从各级机关选派干部到基层组织任职工
作,培养一批扎根基层、引领农村科学发展的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积极推广社区党建网格化管理、组
团式服务等经验,探索完善流动党员双向管理机制,切实提高基层党组织管理服务能力。精心抓好省
党员领导干部党性教育基地建设,力争将其打造成为全国党性教育的优质基地和精品工程。坚持把城
乡党建工作融入城乡统筹发展大局,有效整合城乡党建资源, 引导党政机关、城市社区、企事业单
位党组织与农村党组织结对共建,加大对经济困难村和领导力量薄弱村的支持、帮扶力度,促进城乡
基层党建工作全面协调发展。
第四,倡树团结实干作风,激发干事创业热情。要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少说空话,
多办实事,说到做到,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真正把心思放在谋发展上,把功夫下在抓落实
上,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要发扬自强不息、勇争一流的作风。坚持高标准
要求,大力发扬“不创则已,创则必成” 的创城精神,始终保持不怕困难、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
在克服困难中推进事业发展。要发扬讲党性、顾大局、团结协作的作风。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健全
完善重大问题、重大事项决策程序, 促进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发挥党委总揽全局的核心作用,支
持人大、政府、政协积极履行职责, 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健全领导班子成员分工负
责制,完善重大事项领导分工推进机制,不断提高工作效能。
第五,注重发挥领导干部表率作用,树立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
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治并重的惩防体系,始终保持
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党风党纪、廉洁从政和艰苦奋斗教育,严格执行领
导干部述职述廉、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等制度,着力加强教育和监督,规范领导干部从政行为。要深化
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改革,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以推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
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为重点,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坚决防止和纠正违背科学发展观的错误行为,
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司法不公、征地拆迁、企业改制、拖欠农民工工资等突出问题。要始终保持
查办案件的高压态势,严肃查办领导干部滥用职权、贪污贿赂等案件,重点查办在教育、金融、工程
建设、土地出让、医药购销、政府采购等领域的商业贿赂案件, 充分发挥警示作用。
各位代表、同志们,沂蒙大地是一片奉献的热土,也是一片发展的沃土。抚今追昔,我们感慨万
千;展望未来,我们豪情满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倍加珍惜时代赋予的机遇,倍加珍惜组
织的关怀和重托,倍加珍惜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信赖,加倍努力地做好工作,再创临沂发展的新辉
煌。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凝心聚力、
拼搏进取,为建设富裕美丽的“大临沂、新临沂”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