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g&A=19&rec=59&run=13

2010年,中共临沂市委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决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决策部署,按
照“三个确保”的目标要求,求真务实,扎实工作,全力推进以转方式调结构为重点的各项任务,全
市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新的成绩,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十一五”规
划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思想政治建设不断强化。坚持把学习贯彻中共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全精神作为重大政治
任务,并与学习贯彻省委九届十次、十一次全会精神相结合,与深入学习中央和省领导对临沂的重要
指示和要求相结合,与总结“十一五”成绩和规划“十二五”发展相结合,切实贯彻中央和省委部署
要求, 统一思想认识, 凝聚力量抓落实。紧紧围绕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主线,结合临沂实际,确立了
“确保经济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质量和效益好于历史最好水平、优势产业保持全省领先水平”的
目标要求;制定下发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施意见,确立了坚持4个“两手抓”的工作思路,
从11个方面提出了49条具体措施,进一步明确了转方式、调结构的方向目标。同时,以“转观念、调
思路、增效能、促发展”为主题,在全市组织开展了第八次解放思想大讨论,进一步推动了广大干部
群众的思想解放、观念更新。
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不断完善和落实扩内需、保增长的一系列措
施, 着力推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主要经济指标好于预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全年实现生产总值
2400亿元,同比增长12.9%;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15.5亿元,增长26.2%。投资结构不断优化,规模以上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08亿元,增长22.7%,其中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装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98%、
26.9%和70.7%。消费需求进一步扩大,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57亿元,增长19%。对外开放迈上新
台阶,实现进出口总额47.7亿美元,增长39.4%;招商引资项目实际到位资金252亿元,增长23.5%。加
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较大突破。坚持把转方式调结构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做到在发展中促转
变、在转变中谋发展,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转型升级。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1∶50.3∶38.7,税收占地
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财政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达76.2%和4.81%。工业产业素质和整体实力明显
提升。深入开展“加快工业发展年”活动,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093.5亿元,增长16.4%。新兴产
业得到快速发展,以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及新医药、新能源等为主体的七大产业实现产值占规模以上
工业比重达1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31.2%。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步伐加快,完成
工业技改投资480亿元,增长30%。服务业继续保持全省领先态势。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居全省
第三位。成功举办了全国首届综合性大型市场贸易博览会,被确定为全国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城市
和农产品现代流通试点城市。城区批发市场交易额达1100亿元,其中临沂商城实现交易额720亿元。金
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20.3%和20.4%,引进股份制银行累计达6家。节能减排任务圆满完成。以开
展“两型”社会建设试点为契机,严格落实目标责任制,严格考核奖惩,“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任
务全面完成。代表山东省迎接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考核获得了第一名,顺利通过了国家环保模范城的
复核验收。
统筹城乡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坚持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有机结合,统筹谋划,协调推进,
城乡一体化新格局逐步形成。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不断
巩固提升农业基础地位。各级财政投入“三农”资金达120.2亿元,增长22.3%。粮食生产连续7年喜获
丰收,总产达468.8万吨、亩产420公斤,分别比上年增加12.6万吨和3.2公斤,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
市。优质农产品基地和品牌建设成效显著,基地累计达28万公顷,品牌认证达657个。以水利为重点的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完成了32座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主体工程和819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
加固任务,省政府以贺信的形式通报表彰。始终把推进城镇化作为主导战略,以中心城市建设为龙头,
推动中心城市、县城和镇村协调发展,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全市城镇化率达48%,获得了“中国
城乡建设范例城市”称号。中心城市规模和档次不断提升,北城新区二期工程陆续启动,汤头温泉旅
游区和义堂新区开发建设稳步推进,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开。涑河片区、滨河景区等重点工程扎实开展,
城区8条内河综合整治工程基本完成。中心城区人口达160万,面积达162平方公里。城镇建设步伐不断
加快,县城综合承载力进一步增强,一批特色镇、明星镇被打造成新的亮点。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
造数量居全省前列,乡村环境综合整治持续开展,生态文明村镇、社区创建活动取得明显成效,蒙阴
县生态文明村建设的做法,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
民生状况进一步改善。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优先满足民生支出需
要,认真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广大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多实惠。各级财政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达138亿
元,增长23.2%,占全市财政支出的58.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644元,增长12.5%;农民人均
纯收入达6761元,增长14.9%。各项民生工程得到较好落实。就业持续扩大,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12.9
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6.1万人。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5项保险参保人数大幅增加,新型农村养老
保险扩大到3个县,新农合参合率达99.8%,城乡低收入家庭实现应保尽保,各项保障和补助标准均达
到国家要求。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开工建设经济适用房、廉租房1.24万套,超额完
成了省里下达的任务指标。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创出了品牌。积极探索改进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
着力建立健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各项制度,特别是在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方面,创造了好经
验。5月,国务委员马凯来临沂市调研,充分肯定了临沂市的做法。11月,全省群众工作会议、全国
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现场会,相继在临沂市召开,总结推广经验做法。平安临沂建设扎实推进。
认真落实稳定是硬任务、是第一责任的要求,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
“三项重点工作”,有效解决了影响社会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
度明显增强。全面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4项指标全面下降,安全生产形势总体上保持平稳。临沂
市荣获“2010中国全面小康最具安全感城市”称号。各项社会事业繁荣发展。坚持把经济社会协调发
展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着力推进社会事业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优先发展教育。不断
健全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实行公用经费城乡统筹、 统一标准,全年落实义务教育保障资金
6.72亿元。以中小学校舍建设和改造为重点,加快改善办学条件,北城新区13所中、小学建成使用。
大力加强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全市职业学校招生4万余人,临沂大学成功获批,实现了沂蒙老区人
民多年的夙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制定下发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医疗卫生5项
重点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基本药物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
构进一步健全,居民15分钟健康生活服务圈基本形成。深入推进文化改革发展。不断健全公共文化服
务体系,广播电视发射塔等一批文化设施建成使用,乡村少年宫建设打造了全国品牌,中央文明办总
结推广了临沂市的经验。积极推动文化体制改革,临沂报业集团和大众报业集团实现战略合作,成功
组建了市广播电视网络公司。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一批影视基地集中建设,一批新的文艺精品加紧制
作和拍摄,一批文化产业园区和企业快速发展,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有了明显提高。深
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临沂市在全国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中总分居地级市第一名。
党建工作全面加强。坚持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
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各级党组织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
提高。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
共竞争性选拔县级干部70人。注重在基层一线培养锻炼选拔干部,选派95名市直机关干部帮扶50个工
业重点项目,从全市选派964名干部到信访一线、乡镇、农村挂职任职。进一步健全完善促进科学发
展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结合政府机构改革和年度考核,调整优化了县区和市直部门单位领导班子。
认真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部署开展了创先争优活动,
分9个层面制定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标准,重点围绕加快工业发展、建设现代商贸物流强市
等6个方面创先争优,取得了明显成效。制定实施了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意见和配套措施,600个
村的“四民主一考核”规范化运行试点进展顺利。抓好县乡改任非领导职务干部集中帮扶中心村建设,
共选派804名干部对318个中心村进行集中帮扶。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从大学生“村官”
中考选100名村党组织书记和副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对此批示予以肯定。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
责任制,坚持不懈地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积极开展廉政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在全省率先建立了预防
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加强对党员干部的警示教育。深入开展示范乡镇、示范站所、示范村居“三
基联创”活动,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得到持续加强,在全国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肯定和推广
了临沂市的经验。大力加强惩防体系建设,积极推进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预防腐败工作,市和7个县建
立了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深入开展纠风治乱和优化发展环境活动,重点开展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
专项治理,查出并督促整改问题2600余个。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全年共立查案件973件次,给予党
纪政纪处分1011人,挽回经济损失3800多万元。
(上官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