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g&A=19&rec=53&run=13

科技事业取得较大进展。 全市实施科技计划项目253项,其中国家级项目53
项,省级85项,市级115项。技术创新成果丰硕。全年共取得各类科技成果220余
项, 获省科学技术奖14项,获国家科学技术奖2项。全年申请专利2791件、授权
专利2287件。 全市拥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省级14家,国家级高新技
术创业服务中心1家,省级1家,国家级技术中心4家、省级37家、市级122家。产
学研合作不断深化,科技创新资源整理力度不断加大。成功组建了临沂市科学技
术合作与应用研究院,并与中科院沈阳分院、山东省科学院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
议,组建了中科院山东综合技术转化中心临沂中心和山东省科学院临沂分院。以
三个高端产学研合作平台为依托, 全市50%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与60余所国内外
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
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全年共招收小学新生14.6万人,初中生13.4万人。小学
学龄儿童入学率、小学入初中升学率和小学、初中在校巩固率均为100%。招收高
一新生5.7万人, 普通高等教育招生1.7万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3.8万人。全市
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5.7万人,66所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9.2万人,高中段在校生
2.9万人,304所初中学校在校生39.2万人,1639所小学在校生74.3万人。
文化艺术繁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在城区加快市图书馆、文化艺
术中心、博物馆新馆、兵学博物馆等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的建设。建设了沂蒙红
色影视拍摄基地等五大影视基地,相继推出了大型水上实景演出《蒙山沂水》、
电视连续剧《沂蒙》、电影《沂蒙六姐妹》,分别获得中国舞蹈荷花奖特别奖、
中国电视金鹰奖、中国电影华表奖等国家级大奖。民间秧歌“龙灯扛阁”入选第
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参加了世博园“山东周”民间艺术巡游展示活
动。2010年,在全国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中,临沂市获得地级城市第一名的好
成绩。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把临沂市列为全国五大文明先进典型,在全国进行了
重点宣传推介。 年末广播人口覆盖率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6.27%和
98.67%。
全市拥有医疗卫生机构1139处(不包括5362个村卫生室),其中医院92处。
全市卫生技术人员31526人(不含乡村医生),开设病床36424张,医疗卫生机构
万元以上设备20151台。全市医疗机构门急诊2697万余人次,住院病人121万余人
次,手术17万余台次。
体育事业健康发展。竞技体育水平有新的提高。在省级以上比赛中共获得金
牌16枚,银牌8.5枚,铜牌23.5枚。在二十二届省运会上取得金牌和总分双突破,
取得历史最好成绩。成功举办首届中国(临沂? 莒南)红色运动会和2010年F1摩
托艇世锦赛中国临沂大奖赛。全民健身事业不断发展。全年累计举办各类健身活
动300余次,完成500个村的全民健身设施安装。健身组织不断健全。全市建有各
级各类体育社团300余家, 健身娱乐场所200余处,健身活动站点600余处,拥有
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8000余人。 体彩销售再创新高,全年销量实现3.2亿元,贡
献体彩公益金20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