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环境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g&A=18&rec=7&run=13

地质
临沂市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发育较齐全,从太古界至新生界,除上奥陶统、志留系、泥盆系、下
石炭统、三叠系及中、下侏罗统、老第三系古新统、新第三系地层缺失以外,其他各期地层都有发育。
主要构造以郯庐断裂带(境内称沂沭断裂带)为主,郯庐断裂带经郯城北北向延伸,纵贯全市,以断
裂为界,临西为鲁西台背的一部分,属华北地台范畴,临东为胶南隆起的一部分,属扬子大陆块范畴。

地貌
临沂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区东南部和鲁东丘陵南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北而南,有沂山、蒙
山、尼山3条主要山脉呈西北东南向延伸。以沂、沭河为中心,西、北、东三面群山环抱,向南构成
扇状冲积平原。山地、丘陵、平原面积呈二、四、四比例分布。沂蒙群崮境内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
10余座,其中蒙山海拔1156米,为山东第二高峰,素称“岱宗之亚”,久负盛名,享誉中外。境内有
不少由流水侵蚀造成的桌状山,当地称为“崮”,素称沂蒙七十二崮,著名的孟良崮就是其中之一。

土壤
土壤分为棕壤、褐土、潮土、砂姜黑土和水稻土五大类。棕壤面积84.03万公顷,占可利用面积的
46.06%,主要分布于沭东丘陵和蒙山、四海山等山体及其周围。褐土面积60.57万公顷,占可利用面积
的33.21%,主要分布于沂、沭河以西石灰岩山体上及其山体周围。潮土面积24.48万公顷,占可利用面
积的13.42%,分布于沂、沭河及其他河流两岸,临郯苍平原及滨海平原上。砂姜黑土面积8.14万公顷,
占可利用面积的4.46%,分布于沂沭河冲积平原,涝洼平原和蒙山山体洪积扇缘的低洼地带。水稻土
面积4.89万公顷,占可利用面积的2.68%,分布在临沂3区和郯城、苍山等县。

气候
基本气候特点临沂市地处中纬度地区,属温带季风性大陆气候。具有气候适宜、四季分明、雨量
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等气候特点。
常年平均气温在12.6~13.6℃左右,全市平均13.3℃,一般南部高于北部,西部高于东部。极端最
高气温42.5℃,出现在2002年7月15日(费县);极端最低气温-24.9℃,出现在1969年2月6日(苍山)。
最热月出现在七月,月平均气温在25.6~26.2℃;最冷月在一月,月平均气温在-0.6~-2.2℃。全市秋
天温度高于春天温度。年较差在26.8~27.9℃之间,冬夏寒暑分明。从1951年到2008年,全市年平均气
温呈上升趋势。2007年,全市年平均气温14.6℃,为历年最高;1969年,全市年平均气温12.1℃,为58
年来最低。除郯城外,全市各县区极端最高气温都超过了40℃,特别是2002年7月15日,除郯城、临沭
外,其它县区日最高气温都突破了41℃。
降水量为全省最丰沛地区之一。雨量受季风影响显著,其特点表现为冬、夏降水差异悬殊,占年
降水量的59.1~65.3%集中在夏季。 降水相对变率大, 不稳定性强, 时空分布不均。 年平均降水量
793.9mm。多雨年份全市年平均降水最大可达1179.7毫米;少雨年份最少仅为510.5毫米。1974年全市年
平均降水1178.6毫米,为历年最多。1970年7月23日,蒙阴气象局测站一日降水量达339.4毫米,为全市
历年之最。
由于受地理环境和季风环流影响,冬半年盛行偏北风,夏半年多吹东南风,此外,盛行风向多与
山脉、 河流走向一致, 如蒙阴盛行西北风(14%),平邑盛行东南风(19%)。年平均风速在1.9~
6.3米/秒之间,是全省风速最小地区之一。
全年无霜期各地一般在188.9~212.0天,无霜期比较长。全年日照时数各地在1986.3~2438.6小时之
间,自北向南递减。无霜期长及日照充足,为农作物提供了较长生育期和充足的光照,是全省较适宜
农作物生长的地区之一。
各季气候特点 春季:回暖迅速,少雨,多大风,气候干燥。季平均气温在12.6~14.0℃之间。四
月份升温快,幅度最大。春季盛行东南风和南风,平均风速为全年最大;大风多,强度大,持续时间
长。季平均降水量一般在105.1~151.1毫米之间,占年降水量的14.2~18.0%,自南向北减少。春季降
水相对变率大,风大雨少回暖快,湿度小,蒸发快,所以常有春旱发生,有“十年九旱”之说。同时,
春季常有寒潮侵袭,引起剧烈降温,晚霜冻和倒春寒灾害性天气多出现,对农业生产造成较大危害。
夏季:温度高,湿度大,气压低,雨量充沛和集中、强度大,风速小。季平均气温在24.6~25.4
℃之间。全年极端最高气温多出现在七月,日极端最高气温可达42.5℃。最热月为七月,月平均气温
在25.6~26.2℃之间。季平均降水量一般在453.4~542.2毫米之间,占年降水量的59.1~65.3%,尤以七、
八月份更为集中。夏季雨量大且集中,往往产生暴雨、洪涝、大风、雷击、冰雹等自然灾害。此外,
由于少数年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夏季亦有伏旱发生。
秋季:秋季短,气温急降,雨量骤减,秋高气爽。季平均气温在13.7~14.8℃之间。季平均降水
量在121.9~146.4毫米之间,占年降水量的15.6~17.8%。秋季常有秋旱发生,少数年份会出现秋季连
阴雨。
冬季:冬季长,寒冷干燥,雨雪稀少。最冷月在一月,月平均气温在-0.6~-2.2℃之间。季极端最
低气温-24.9℃。季平均降水量在28.9~46.1毫米之间,占年降水量的3.9~5.5%。

河流
境内群山环抱,雨量集中,有利于河系发育,以沂蒙山脉为中心,形成一辐射状水系。有沂河、
沭河、中运河、山东沿海诸河、湖东五大水系。各水系在区域划分上均属淮河流域。有大小河流1800
余条,其中10公里以上的河流309条。沂、沭河是纵贯全市南北的两条季节性行洪河道。境内河流均属
山洪河道,上游支流众多,源短流急,雨季洪水暴涨,峰高量大,枯水季则多数断流。
沂河水系沂河是境内第一大河流,发源于淄博市沂源县西部鲁山南麓,从沂水县西北部入境。流
经沂水、沂南、兰山、河东、罗庄、郯城等县区,南流入江苏境内经骆马湖入黄河。沂河全长570公
里,境内流长287.5公里,多年平均年径流量24亿立方米,是境内最大的山洪河道。最大流量每秒15400
立方米(1957年) 。较大支流有东汶河、蒙河、柳青河、祊河、涑河、李公河、白马河等,流域面积
10790余平方公里,境内流域面积9383平方公里。
沭河水系沭河发源于沂水县沙沟镇沂山南麓,自北向南流经沂水、莒县(属日照市)、莒南、河
东、临沭、郯城六县区。在临沭县大官庄处分成两河,向南流的为老沭河,流经郯城、江苏新沂后汇
入新沂河;向东流的为新沭河,流经临沭、江苏石梁河水库后,经临洪闸流入黄海。沭河的主要一级
支流有袁公河、浔河、高榆河、汤河等。最大流量每秒7290立方米(1974年)。沭河全长300公里,流
域面积6410平方公里,多年年均径流量11亿立方米,其中临沂境内全长192.4公里,在境内的流域面积
为3937平方公里。
中运河水系中运河水系位于本市的西南部,包括罗庄区、苍山县全部,兰山区南部、郯城县西部
及费县南部的局部地区。流域面积2595平方公里。中运河水系多为南行流入江苏的河流,主要的有武
河、邳苍分洪道、陶沟河、运汝河等。在这些河流中,除邳苍分洪道外,其它河流均较小,邳苍分洪
道的主要支流有陷泥河、南涑河、燕子河、东泇河、西泇河、吴坦河、汶河等。
山东沿海诸河水系山东沿海诸河位于本市东部和东北部,包括莒南县东部、临沭县局部和沂水县
东北部,流域面积1176平方公里,主要河流有向东北流的浯河,进入潍坊后汇流入渤海;向东流的绣
针河进入日照后汇流入黄海;向南流的青口河进入江苏后汇流入黄海。
湖东水系位于平邑县的西部,流域面积只有94平方公里。主要河流有泗河、城河,向西流经济宁
市,汇入南四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