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g&A=18&rec=67&run=13

曾参(前505~前432) 字子舆。春秋末思想家。鲁国南武城(今平邑县魏庄乡南武城)人。孔子弟
子。父亲曾点(一作蒧,字子晰或皙),曾在孔子身边“言志”,得到孔子的称许。
《论语·先进》记孔子谈弟子缺点的话有“参也鲁”,意思是曾参的天资比较迟钝、质朴。《礼
记·檀弓》记述了他把孔子的话理解错了的事实,说明他并不聪慧。由于刻苦学习,成为孔子思想的
忠实继承者。《论语·里仁》记孔子的话说:“参乎,我道一以贯之。”曾参对此解释说,孔子之道
只是“忠恕”而已。所谓“忠恕”,按照《礼记·中庸》的解释就是“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曾参一生都笃信和实践这个学说。他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曾参主张“慎独”。《论语·学而》记他的话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
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礼记·檀弓》记载他在病重垂危时,铺的席是鲁大夫季氏所赠,当时一个
童子说:“席子很华美,恐怕是大夫用的吧?”曾参听说,立即叫换席。他的儿子不同意,认为换席
对他的病体很危险,曾参却坚持要换。他认为自己的身份是“士”,铺“大夫”的席子不合乎“礼”。
结果刚换完席子,他就死了。为此,宋代理学家程颐评说:“曾子之学,诚笃而已。”
《论语·学而》记有曾子“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言论。所谓“慎终”,就是慎重的办理父母
的丧事;“追远”,则是虔诚的追念祖先。曾子认为,只要做到“慎终追远”,民人的德行也就归于
淳厚了。 由于他的这一主张, 有些古籍便收录了关于他的“孝行”的故事。元代郭居敬并将他列入
《二十四孝》。
曾子在儒家学派中有着特殊地位。孔子将儒家学说传给曾参,曾参传给孔(字子思,孔子之孙),
孔传给孟轲,形成著名的“思孟学派”。明代嘉靖时,曾子被尊为宗圣。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称曾子“作《孝经》。”《礼记·大学篇》亦传说为曾子所著。《汉书
·艺文志》有《曾子》18篇,已佚。《大戴礼记》有《曾子》10篇。宋王日卓、明曾承业分出为辑本,
清阮元加以厘定并加注,定名《曾子》,共4卷。

荀况(约前316~前238后)时人相尊而号为“卿”。西汉时因避宣帝刘询讳,称孙卿。战国后期的思
想家、教育家。赵国(今山西临猗县)人。《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对荀子生平的记载语焉不详。他在
齐宣王时游学齐国。齐襄王时,荀子“最为老师”,“三为祭酒”,说明他在稷下学宫是位学问渊博、
备受尊敬的领袖人物。后来,齐国有人谗毁他,荀卿便离齐游秦(在前266年至前255年期间),见到过秦
昭襄王。又到赵国,与临武君在赵孝王前讨论过兵事。最后到楚国。前255年(楚考烈王八年),楚令尹
春申君黄歇以荀卿为兰陵(今山东苍山县兰陵镇)令。前238年(楚考烈王二十五年),春申君被杀害,荀
子废居兰陵,著书数万言,死后葬于其地。李斯、韩非都是他的学生。
荀子继承了儒家学说并有所发展,还批判地吸取了各家学说中有益的成分而自成一派。在天道观
方面,他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认为天没有意志,只是生长万物的自然界。他还
进一步提出“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即人们可以征服自然界、利用自然界的观点。关于
人性问题,荀子跟孟子的“性善”论相反,主张性恶。他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他认为,
人之性“好利”、“疾恶”、“好声色”,必须加以教化。
荀子对“礼”很重视。他认为“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政治上他宣扬
儒家的王道思想,即“礼义”和“仁政”。同时,荀子也主张采用刑罚,所谓“治之经,礼与刑”,
形成了礼法兼治、王霸并用的政治观。荀子承认认识依靠人的“天官”(感官)得到各种感觉,再通过
“天君”(心)的“征知”、思考判断和验证。他强调思维优于感觉,认为心必须“虚壹而静”,才能
有正确的认识。
荀子的文学作品主要是《成相篇》和《赋篇》。“成相”本是一种民间曲调,荀子利用这种形式
来宣传他的政治哲学。《赋篇》留存到现在的有《礼》、《知》、《云》、《蚕》、《箴》5篇,皆
为短赋,是诗歌和散文的混合体。它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以“赋”名篇的作品,开了汉代辞赋的先
河。
荀子著有《荀子》一书,西汉刘向编定,共32篇。唐杨改编为20卷,并加注解。杨认为书的最后6
篇,即从《大略》到《尧问》,或系其弟子所记。《荀子》总结和发展了先秦的哲学思想,对西汉的
经学产生过一定影响,如《礼记》、《韩诗外传》等有些内容即抄自《荀子》。

蒙恬(?~前210)秦代名将,故里在蒙阴县联城乡边家城子村。唐代林宝《元和姓纂》及宋代郑樵
《通志》皆称蒙氏始祖主东蒙之祀而以蒙为氏。秦昭王时,蒙恬的祖父蒙骜离开齐国到秦国做官,因
战功显赫,官至上卿。公元前224年(秦王政二十三年),蒙恬之父蒙武任秦裨将军,与王翦率军大破楚
军。第二年,他又率军攻灭楚国。蒙恬因有这样的家世得为秦将,于公元前221年(秦王政二十六年)攻
破齐军,被擢为内史。秦并六国后,蒙恬率兵30万击退匈奴,收复河南地(今内蒙古自治区河套一带),
又修筑万里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以保护北方农业区域。终秦始皇之世,蒙恬一直驻守那里,
使匈奴不敢南犯。二世即位,蒙恬遭赵高陷害,被二世下诏赐死。崔豹《古今注》载:恬作笔,“以
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所谓苍毫。”说明他曾改良过毛笔。蒙恬还是筝的发明人。《隋书
·乐志》载:“筝,十三弦,所谓秦声,蒙恬所作者也。”

匡衡生卒年不详。字稚圭。西汉大臣,经学家。东海承人,今苍山县匡王村为其故里。自幼好学,
家贫,靠受雇于人作工获取生活费用。晋葛洪《西京杂记》称,匡衡幼时勤学而无烛,便凿穿墙壁引
邻家烛光照明读书,这就是成语“凿壁偷光”的由来。又称,匡衡同县有一个名叫文不识的人,家富
且藏书甚多,匡衡自请为他作工而不要报酬,只是要求“愿得主人书而遍读之”。文不识颇受感动,
无偿地供应他所需要的经书。
匡衡和翼奉、萧望之跟后苍学《诗》。他对《诗》的造诣很深。太常诸儒互相谈论:“无说《诗》,
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匡衡的弟子最著名的有后来担任大司空的琅邪郡(治所为东武,旧
址在今诸城市) 人师丹和担任高密王太傅的伏理, 他们在宣帝时都立为博士,当时连同翼奉在内,
《诗》有翼、匡、师、伏之学。
匡衡经历宣、元、成三朝。宣帝主张霸道、王道杂治,不甚崇尚儒术,匡衡虽然经学影响很大,
却只担任过太常掌故和平原郡文学史等小官。元帝柔弱好儒,匡衡因“材智有余,经学绝伦”,受大
司马车骑将军领尚书事史高的荐引,相继任郎中、博士、给事中,后迁为光禄大夫、太子少傅。前37
年(建昭二年),升任光禄勋、御史大夫,翌年任丞相,封乐安侯。
元帝、成帝两朝,匡衡数次上疏,议论朝政得失并提出改进意见。元帝时,他鉴于官吏贪财贱义,
崇尚侈靡,民众受其影响,犯法者多,甚至出现“今日大赦,明日犯法”的现象,便上疏建议整肃吏
治,首先从京城长安做起,树立俭朴礼让的风尚,“减宫室之度,省靡丽之饰,考制度,修外内,近
忠正,远巧佞,举异材,开直言”,使“大化成”,“礼让兴”。后来他又劝谏皇帝遵守所定的行之
有效的制度,不要轻易改动,“以定群下之心”。
西汉从武帝时起,皇帝要分别到甘泉(今陕西淳化县境)泰畤和汾阴(今山西万荣县境)的后土祠祭
天、祭地。匡衡认为举行上述祭典时,所经郡县要修治道路,设置帷帐,供应用具物资,造成吏民困
苦烦费。因此他上书建议罢甘泉和汾阴祠,而在京城长安作南、北郊,南郊祭天,北郊祭地。同时,
建议废除一些滥设的祠,成帝都予以采纳,一定程度地减轻了民众的负担。
匡衡晚年境况凄惨。前30年(建始三年),他的儿子越骑校尉匡昌醉酒杀人,被逮捕入狱;匡衡又
被揭露曾多取封地400顷,因此被废为庶人,后终老于家。

刘洪(约130~196)字元卓。东汉末年天文学家、数学家。泰山蒙阴(今蒙阴县)人。为东汉鲁王刘兴
的后裔。早年好学,博览六艺群书,尤精于天文、数学,其计算技巧被当时誉为“举世无偶”。汉桓
帝延熹年间(158~166),应太史令征召赴京城洛阳,被授予郎中,后迁常山国长史。173年(汉灵帝熹平
三年),他将研究创制的《七曜术》上呈朝廷,引起太史部的重视。不久因父亲去世离官。
刘洪守丧期满后,再度进入仕途,任常山国上计掾。后来,复被征召入京任郎中。当时,议郎蔡
邕正在东汉宫廷的藏书中心南宫东观续补《汉记》(后称《东观汉记》)。178年(光和元年),他在着手
编写其中的《律历志》、《天文志》时,建议朝廷让刘洪和他合作。在工作中,蔡邕擅长文章,刘洪
精于历算, 两人珠联璧合, 共同撰成《律历志》,其中的许多资料后来都被晋司马彪收入他所撰的
《续汉书·律历志》中。
就在蔡邕和刘洪合撰《汉记》的《律历志》、《天文志》的当年,蔡邕为宦官程璜诬陷,流徙朔
方,《汉记》的补续因此中断。刘洪离开东观,改任谒者,转补城门校尉所属的谷成门候,掌管洛阳
城十二城门之一的谷门的守卫。 任职期间,他曾两次被召参与天文、历法问题的评断和审核。179年
(光和二年),万年公乘王汉撰《月食注》上呈朝廷,尚书召刘洪配合太史令刘修进行了审核;第二年,
太史舍人张恂与宗诚对月食的推断不一致,太常就耽便组织刘洪等人在太常府听取了两人的答辩并进
行了评议。刘洪都提出了正确的意见,被朝廷所采纳。
没有多久,刘洪出任会稽郡东部都尉。后来,调东莱郡担任曲城侯国的相。在担任地方官吏期间,
“政教清均,吏民畏爱,为州郡所礼异”。大约从光和初年开始,刘洪根据以前研究积累的成果,又
经过十几年的观测和计算,创制了《乾象历》。《乾象历》是中国第一部传世的引进月球运动不均匀
性理论的历法。东汉以前,中国的历法都是把月行的速度当作不变的常数,以朔望月的周期来算“朔”
(月球与太阳的地心黄经相同的时刻。 中国古代历法把朔日作为一个朔望月的开始) ,这样算出来的
“朔”,后来称作“平朔”。东汉时人们发现了月亮运动的不均匀性,就设法对“平朔”加以修正,
以求出真正的“朔”,称为“定朔”。刘洪在《乾象历》中首次提出这方面的修正算法。他实测得一
个近点月 (月球运行从近地点再至近地点) 内月球每天实际运行度数和平均运行度数之差,由此可从
“平朔”推求“定朔”。这种方法长期为后世所沿用。他在推度日食、月食的时候,就采取了“定朔”
的方法。《乾象历》还把回归年的长度由当时通行的《四分历》的365.25日减为365.2462日。朔望月的
长度也由《四分历》的29.53085日降低为29.53054日。这两个数值都比前代历法精密。《乾象历》首次
得出白道和黄道约成古度6°1′的交角。 它测出的近点月的长度为27.55476日, 和现在的测值
27.55455日相差甚微。
三国魏黄初年间,魏国准备改历,太史丞韩翊造《黄初历》,朝廷恐其不精确,令与《乾象历》
互相参校,历时3年多。当时徐岳因肯定《乾象历》,曾与韩翊就日食月食等5个问题进行辩论。徐岳,
字公河,东莱郡(今龙口市黄城镇东南) 人,东汉末和三国时的历算学家,早年曾跟刘洪受业。在三
国吴孙权称帝之前,徐岳又将《乾象历》传授给吴国尚书阚泽。阚泽极为欣赏,亲自解注。在他的建
议下,吴国于黄武二年(223年)正月废《四分历》,改用《乾象历》,一直到280年(晋太康元年)吴国灭
亡为止。
刘洪的另一重大贡献是他对珠算的改进和推广。“珠算”一词最早见于徐岳的《数术记遗》。书
中记载:徐岳有一次“于泰山见刘会稽”,刘会稽“博学多闻,遍于数术”,便跟他受业。刘会稽传
授给他的“隶首注术,乃有多种”,而“其一珠算”。这里所说的刘会稽便是刘洪,因他曾任过会稽
郡东部都尉。文中提到的“隶首”是传说中黄帝之臣,曾作过算数。“隶首注术”即指有关数学的理
论和方法的书。刘洪晚年进为山阳太守,死在任上。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琅邪阳都(今沂南县砖埠镇)人。父诸葛珪,
东汉时曾任泰山郡丞。诸葛亮早年父母相继去世,随叔父诸葛玄生活。东汉末年,豫章太守周术病逝,
豪门世族、 左将军袁术署诸葛玄为豫章太守。诸葛玄带领诸葛亮及其弟诸葛均南下豫章。195年(兴平
二年),诸葛玄因故失官,携诸葛亮、诸葛均往依荆州牧刘表。不久,诸葛玄去世。诸葛亮便隐居南
阳邓县隆中(今湖北襄阳县西),躬耕陇亩,结交名士,留心天下形势。他经常吟诵《梁父吟》,并自
比春秋时卓越的政治家管仲和战国时期的军事家乐毅, 被当地名士庞德公称为“卧龙”。207年(建安
十二年),刘备经徐庶推荐,三顾诸葛亮于草庐之中。诸葛亮为他的真诚所感动,便建议他先占据荆
州(今湖南、湖北一带)、益州(今四川省),利用有利地形巩固边防,安抚西部和南部各族,整顿内政,
联合孙权,俟机从荆、益两州北伐曹操,以图统一中国,恢复刘家帝业。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隆中
对》。他的建议深为刘备所赞赏。从此,诸葛亮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刘备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
有水”。
208年(建安十三年)七月,曹操南征刘表。八月,刘表去世,其子刘琮代摄荆州牧,投降曹操。刘
备被曹操追迫于夏口。诸葛亮亲赴东吴,联合孙权,共御曹操。接着,孙权的将领周瑜、程普率军与
刘备共破曹军于赤壁。刘备乘胜占领荆州,以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
其赋税,以充军实”。
建安十六年,刘备应益州牧刘璋之邀,率军入蜀。翌年,刘备由葭萌关南攻刘璋。诸葛亮留关羽
守荆州,率张飞、赵云逆江而上,攻克巴东、江州,又分兵占领犍为、巴西等郡,与刘备会师,合围
益州治所成都(今四川成都市)。建安十九年,刘璋出降。刘备自领益州牧,以诸葛亮为军师将军、署
左将军府事。建安二十三年,刘备进军汉中,诸葛亮留守成都,筹办军需,调集兵员,作到“足食足
兵”。刘备遂于建安二十四年占领汉中,并于七月自称汉中王。从此,形成曹、孙、刘三方鼎峙的局
面。
221年(三国蜀汉章武元年),刘备在成都称帝,诸葛亮任丞相,录尚书事。越二年,刘备征吴失败,
病死于白帝城,临终之前,托孤于诸葛亮。17岁的刘禅继位后,封诸葛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军政
大事,皆由诸葛亮裁决。当时蜀国新败,处于魏、吴两大国的威胁之下,南面的益州、越嶲、牂柯等
郡的地方势力又起而叛蜀,情势危迫。诸葛亮一面派邓芝赴吴,修复与孙权的联盟关系,一面“约官
职,修法制”,发教于下属人员,要“集众思,广忠益”,群策群力把国家的事办好;同时,“务农
殖谷,闭关息民”,很快实现“民安食足”。225年(蜀汉建兴三年)春,诸葛亮兵分三路进行南征,相
继平定了越嶲等三郡的叛乱,斩其首领雍闿、高定等。会师后,又渡过泸水,讨伐骚扰边境的少数民
族。他恩威并重,将其首领孟获七擒七纵,终于使其心服。终诸葛亮之世,蜀汉的南境一直都很安定。
建兴六年,诸葛亮率军北驻汉中,开始伐魏。临行,上疏刘禅,提出“北定中原”、“兴复汉室”
的目标。语言真切感人,表露了忠君忧国的赤诚之情,这就是千载传颂的《出师表》。此后,诸葛亮
五次率军北伐。建兴十二年,诸葛亮最后一次伐魏,与司马懿相拒于渭南,病逝于武功五丈原(在今
陕西岐山南)军中。死时“遗命葬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死后谥忠
武侯。
诸葛亮治蜀,执法严明,赏罚必信。参军马谡素受诸葛亮信重。在首次北伐中,他违背诸葛亮节
度,在街亭为魏将张郃所败。诸葛亮断然下令将他处死。诸葛亮重视发展生产,曾设专人护卫都安大
堰,以利灌溉,并推行屯田政策。他在蜀郡“起馆舍,筑亭障”四百余区。在军事技术方面,他改进
“连弩”,能一弩十矢俱发;创制“木牛流马”,便于山地运输。诸葛亮为官清廉,一生“蓄财无余,
妾无余服”。诸葛亮遗文以言教书奏为多,晋陈寿曾辑《诸葛亮集》共24篇,已佚。今传多为明、清
人所辑,其中以清张澍《诸葛忠武侯文集》17卷本传布较广。

王祥(185~269)字休徵。魏晋大臣。琅邪临沂(今临沂市白沙埠镇诸葛城)人。汉谏议大夫王吉后裔。
祖父王仁,官至青州刺史。父王融,公府征辟不就。王祥性至孝。其母薛氏早逝,父续娶朱氏。朱氏
心地褊狭忌刻,屡次向王融说王祥的坏话。因此,王祥失爱,经常遭受虐待,但他却始终对父母很孝
敬。据晋干宝《搜神记》记载:王祥之母有疾,思食鲜鱼。时天寒地冻,捕鱼困难。王祥去至河上,
欲解衣剖冰求之,冰忽自解,有两鲤鱼跃出,持之而归。其母又想吃黄雀肉,有黄雀数十只飞入其帷
幕,王祥捉来做熟供母。南朝宋刘义庆所撰《世说新语·德行》亦说,王祥家有一株李树(《晋书·
本传为柰树》),结子殊好,后母朱氏命其看守,日则驱鸟雀,夜则防鼠,逢大风雨,王祥即抱树而
泣。以上就是民间传说的卧冰求鲤、黄雀入幕和风雨守柰。王祥亦被列入“二十四孝”之一。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王祥奉母携弟王览,避地庐江,隐居二十余年。三国魏黄初年间,其后母
死,王祥始应徐州刺史吕虔之召,为徐州别驾。他协助吕虔,率励将士,剿除盗贼,劝课农桑,州境
清净,教化大行。后举秀才,除温县令,迁大司农。
254年 (魏正元元年) ,高贵乡公曹髦即位,封王祥关内侯,累迁司隶校尉。翌年,魏镇东将军毌
丘俭、扬州刺史文钦在寿春起兵反司马师。王祥随司马师平叛,因功迁太常,封万岁亭侯。正元三年,
曹髦令在太学设“三老五更”,以王祥为三老。曹髦亲临太学行吉礼,给予王祥很高的礼遇。
260年(甘露五年),司马昭的心腹贾充指使太子舍人成济杀魏帝曹髦。司马昭诿罪于成济,乃将他
杀死,灭其族。王祥在朝臣举哀时,边号哭边说“老臣无状”,“涕泪交流,众有愧色”。事后,拜
司空,复转太尉,封睢陵侯。264年(咸熙元年)司马昭为晋王,“三公”皆往谒见。司徒何曾先到王府,
行跪拜礼。司空荀岂页对王祥说:“晋王尊重,何侯(指何曾)已尽敬,我等亦要行拜礼。”王祥说:
“相国确实尊贵,但他是魏朝的宰相,我等是魏朝的‘三公’,‘公’、‘王’相差不过一阶。哪里
有天子的‘三公’轻率拜人的。那样不但有损魏朝的威望,也亏晋王之德。”到晋王府时,荀岂页立
即下拜,而王祥只是长揖。司马昭对他说:“今日方知君见顾之重。”
司马炎逼魏禅位后,进封王祥为睢陵公,拜太保。后应王祥逊位的请求,听其以睢陵公就第,禄
赐如前,赐安车驷马,府第一区以及钱、绢等物,大事进行咨访,并给他置官骑20人,舍人6人,可
谓恩崇有加,权位至为炽盛。他在临终前,却谆谆告诫子孙:死后不要铺排张扬,实行薄葬。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东晋官吏,书法家。琅邪临沂(今临沂市白沙埠镇诸葛城)人。王导之侄。
父王旷,西晋末任淮南太守,见北方大乱,首先建议司马睿过江建立政权。大约在313年(建兴元年),
王羲之11岁时,随家族南迁。13岁时,谒见吏部尚书周顗,周顗深重其才。王敦的主簿阮裕将他和王
承、王悦并称为“王氏三少”。当时太尉郗鉴使人求亲于王导,王导让其到东厢选择。使者回去对郗
说:“王家的少年都不错,只是得知我去,便矜持起来,惟有一人坐在东床吃东西,好像没有这回事
一样。”郗鉴说:“这正是我的女婿。”叫人一打听,原来是王羲之,便将女儿嫁给他。
王羲之进入仕途先任秘书郎,后到征西将军庾亮府下任参军、长史。庾亮临死前称他有“鉴裁”,
朝廷又任命他为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当时朝廷公卿爱其“才器”,先后征召他入京任侍中、吏部尚
书,皆被拒绝,乃任他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后世称为“王右军”。
王羲之居官不治威严,作风平易。居会稽内史期间有很多逸事佳话。当地有独居老妪,养一鹅,
善鸣。羲之爱鹅,出钱购求未成,便约亲友同往观看,老妪闻羲之到来,杀鹅接待,羲之久久叹惜。
山阴有一道士,养一群好鹅,羲之非常喜爱,便出钱购买。道士说:“你给我写一部《黄庭经》,当
举群相赠。”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有一次,他在蕺山见一老妪卖六角竹扇,便将其扇各书5个
字。老妪因其将扇弄脏,一脸怒色,羲之说:“你只说是王右军书写,每把百钱。”果然人们争相购
买。后来老妪又求他写扇,羲之笑而不答。他的书法为世人所重,由此可见一斑。
王羲之是中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名书法家。他初从叔父王廙、卫夫人(铄)学书,后草书学张芝,
正书学钟繇,草隶正行,备精诸体。论者称其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也自称“我书比钟繇
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王羲之认为,书法的成就来自苦练,他说:“张芝临池学书,池
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王羲之善于汲取众家之长,精研体势,推陈出新,一变汉魏
质朴书风,创出妍美流便的新体。他的正行尤为历代书家所崇尚,对后世影响很大。唐太宗酷爱王羲
之书法,他在评论了历代书家的优劣后说:“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自
是流行愈广,世人称之为“书圣”。
王羲之书迹刻本甚多,正行书以《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赞》、《兰亭序》,草书
以《姨母帖》、《初月帖》、《忧悬帖》、《丧乱帖》最著名。其书法真迹现已无存,唯有唐人双钩
廓填的行书《姨母》、《奉桔》、《丧乱》、《孔侍中》及草书《初月》等帖。
王羲之在文学上的造诣也很高。他在353年(永和九年)三月上巳邀集朋友修禊时写成的《兰亭集序》,
不仅描绘了会稽山阴兰亭风光之美、名士约集修禊之盛,而且阐述了精微的哲理,成为历代传诵的名
篇。他与当时军政要人的书笺,也都议论宏卓、切中时弊,而且逻辑严谨,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他的
作品,后人辑有《王右军集》2卷。
王羲之晚年因与扬州刺史王述不和,称病去官,定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市),与当地名士优游
山水,钓鱼为乐。死后葬于剡中(今浙江嵊县)金庭瀑布山麓。

颜真卿(709~785)字清臣。唐大臣、书法家。祖籍琅邪临沂。五世祖颜之推著有《颜氏家训》。曾
祖颜勤礼,工训诂,善书。祖父颜昭甫、父亲颜惟真也都是书法家。外祖父殷仲容能书善画,颜真卿
幼年丧父,曾在殷家居住一段时间。颜真卿在开元年间中进士,历任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东都畿
采访判官等,因被杨国忠排斥,出为平原(治所在今山东德州市)太守。
天宝年间,安禄山阴谋叛乱。颜真卿察觉后,以阴雨连绵为藉口,加固城墙,并暗中治械存粮,
进行防御准备。安禄山为了解平原的防守情况,特派使者以游历的名义前往。颜真卿因约集文士,泛
舟饮酒赋诗,以麻痹使者。安禄山果然认为颜真卿为一介书生,而对他无所戒备。
755年(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安禄山率15万大军叛乱,河北诸郡先后陷落。颜真卿在平原一面招募
兵士1万多人守城杀敌,一面派其外甥卢逖到常山郡,联络其从兄、常山太守颜杲卿起兵共同讨贼,
河北17郡远近响应,共推颜真卿为盟主,合兵20万,使当时已攻陷洛阳的安禄山不敢急攻潼关,而派
史思明等率军北上渡河。756年(至德元年)正月,史思明攻陷常山郡城,颜杲卿遇害。不久,唐将李光
弼和郭子仪等率军讨贼,在常山郡会师,颜真卿亦引兵向西南攻取魏郡,形势急遽好转。但由于京洛
前线唐军失利,潼关、长安相继失陷,郭子仪等南下勤王,平原孤军难守,颜真卿不得不撤军南下,
至凤翔朝见唐肃宗,被授刑部尚书,后又兼任御史大夫。安史之乱平定后,先后任吏部尚书、太子太
师,封鲁郡开国公,世称颜鲁公。唐德宗建中三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叛乱,自称天下都元帅,奸相
卢杞欲借机假李希烈之手杀害颜真卿,便奏请派他前往淮南劝谕。李希烈威胁利诱并施,想使其为自
己所用,都遭拒绝。八月,李希烈将他缢死于蔡州,终年76岁。
颜真卿的书法艺术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初学褚遂良,后从张旭得笔法。他博取众家
之长,开创了新的风格。楷体端庄雄伟,气势开张,行书遒劲郁勃,圆熟而不媚俗,有“书如其人”
之誉。他的《祭侄稿》被书家认为仅次于《兰亭序》居天下行书第二。颜真卿的书法对后世影响很大,
被称为“颜体”,和柳公权并称为“颜柳”。碑刻有《多宝塔碑》、《东方朔画赞碑》、《臧怀恪碑》、
《麻姑仙坛碑》、《李元靖碑》、《颜勤礼碑》、《颜家庙碑》等,行书有《争座位帖》。传世书迹
有《自书告身》、《祭侄文稿》和《刘中使帖》等。

左宝贵(1837~1894)字冠廷。回族。清末著名爱国将领。费县地方镇(今属平邑县)人。幼年家贫,
父母早丧。后背井离乡,靠摆摊补鞋聊以度日。1856年,挈其弟宝贤、宝清应募从军。1856~1868年间,
参与镇压太平军和捻军,以军功升为游击,留山东尽先补用。后从僧格林沁赴前敌管带忠勇营,积勋
至副将。1872~1891年间,参与镇压东北地区的几支义军。盛京署将崇厚、将军庆裕以“营务严肃、
谋勇兼全”,直隶总督大学士李鸿章以“勤明忠实,骁果耐劳,畅晓兵事,谋勇兼优”先后入奏。清
朝皇帝赐予“铿色巴图鲁”勇号,晋升为建武将军、记名提督,授广东高州镇总兵,仍驻防奉天(今
沈阳),统领奉军,并总理营务翼长。左部驻防奉天期间,纪律严明,民多称颂。讲武之余,于营口
海神庙、奉天练军公所南北寺设立大小义学数处。先后设立赈灾粥厂、同善堂、栖流所、育婴堂,县
治四境,津梁道路,多宝贵捐廉葺修,还捐赠白银1000两,支持家乡兴办崇文书院。
1894年7月,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8月初,清政府派左宝贵、马玉昆、卫汝贵、丰升阿等4路大军
1.4万余人奔赴朝鲜平壤,以阻止日军进犯。清军粮台原驻九连城,左宝贵以平壤米价较廉,将饷银
全行解去,欲以钱易米,保证军粮供应。他又派人回奉天取回冬季衣物,以安定军心,并作持久战的
准备。
9月15日凌晨,日军对平壤发起总攻。左宝贵率军守正北高地牡丹台、玄武门一线,此系全城命
脉及义州通道,是日军的主攻方向,使用兵力达7000多人。清军在玄武门处筑堡垒两重,内重牡丹台。
晨5时许,日军集中炮火向外重堡垒猛攻,左宝贵至城上指挥清军力御之,日军死伤无数。此际双方
枪炮声甚为炽盛,硝烟与朝霞相混,几乎咫尺莫辨。日军官督士兵冒死进,集全部炮火猛攻,破外垒,
直趋牡丹台。敌炮兵占领附近山头,日军居高临下,用排炮猛轰牡丹台,在左宝贵冒矢指挥下,士兵
拼死奋战,凭险据守。顷刻,速射炮被日军击毁,无法压制敌人火力,牡丹台遂被攻陷。左宝贵乃着
御赐黄马褂、珊瑚冠,登陴督战。部下劝其去掉头上的翎顶,以免引起敌人注目,他镇定地说:“吾
服朝服,欲士卒知我先,庶竟为之死也。敌人注意,吾何惧乎?”左宝贵虽屡受枪伤,犹裹创指挥,
并亲手燃炮击敌。部下随主帅拼死抵御,予日军以重大杀伤。正鏖战间,忽敌炮弹飞来,将守炮击毁,
“铁贯宝贵肋下”,宝贵裹创再战,血透征衣。战斗中,左宝贵壮烈殉国。后,清廷谕令从优议恤,
并入祀昭忠祠,宣付史馆立传,并准于立功省份建立专祠。赠太子少保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