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沭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g&A=18&rec=65&run=13

政区状况
位置面积 临沭县因沭河流经境内,且历史上曾在此地置临沭县而得名。北与莒南县毗邻,西、
西南与河东区、郯城县相连,东与江苏省赣榆县交界,南与江苏省东海县接壤,地理坐标为北纬34°
40′~35°06′, 东经118°26′~118°51′。 县域东西最大跨径31公里,南北最大长距46公里,面积
1038平方公里。
地处亚欧大陆桥的辐射地带。是鲁南经济带中的核心之一,紧靠徐州都市经济圈,介于临沂与连
云港两个区域性中心城市中间; 县城距临沂市中心35公里,距岚山港70公里、连云港80公里、日照港
100公里;距陇海铁路40公里、兖石铁路30公里;距连云港机场45公里、临沂机场20公里;327国道、225
省道纵横交叉通过临沭境内,距京沪、同三高速公路约30公里。
建制沿革 临沭县历史悠久。县城附近的北沟头村古遗址属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遗址,列为省级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周代,此地即建有鄟、祝等小方国。春秋战国时期,境内既有孔子为鲁司寇时的
齐、鲁夹谷会盟之地,又有孙膑、庞涓的齐魏马陵之战的战场遗址。秦代,县域分治于莒、郯诸县。
汉初,境内东部置利城县,县治在今境内利城,东汉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分东海郡置利城郡,
郡治在今境内利城,郡辖郯、利城、祝其等13县。作为县治在今临沭地的利城县在历史上存在600余年。
唐代武德四年(公元621)析置临沂县为兰山、临沭、昌乐三县,“临沭”作为县级政区名称即始于
此。武德六年(公元623年),临沭县撤销,并入临沂县。此后1300余年,临沭地分治于临沂、郯城、
赣榆诸县。
1940年1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115师东进支队和山东纵队陇海南进支队,解放了郯城县东
北部地区南古庄一带,随即成立郯东北第一办事处。同年7月改称苍马办事处;1941年8月改为临沭县
抗日民主政府。临沭县辖域由临沂、郯城两县的各一部分组成。置县后1956年3月撤销,1961年8月恢
复至今。临沭镇为县政府所在地。
行政区划 2008年,临沭县辖临沭、青云、南古、蛟龙、曹庄、石门、大兴、郑山、白旄、玉山、
店头11个镇和朱仓乡。共有40个居委会,260个村委会,536个自然村。总人口64.445万人,其中,非农
业人口9.57万人。县内人口与1978年相比,增长14万多人。
县内汉族人口占99%以上。另有回、满、哈尼、彝、瑶、蒙古、壮、布依、白、黎、傈僳、瓦、
高山、 水、纳西、珞巴、苗、朝鲜等32个少数民族,人口5018人。少数民族中,以回族人口最多,计
3500多人。

自然环境
地质地貌 临沭地处鲁东丘陵区南部,大部属五莲山脉低山丘陵。地质状况分为前震旦系、石炭
系、白垩系和第四系。前震旦系以片麻岩、砾岩为主,夹有花岗岩等。
境内地势东北部高,西部和南部低,呈扇形倾斜状。县内最高处为苍山,海拔394.7米,最低处在
新沭河下游,海拔22米。平原面积占总面积的23.36%,多分布于县内西部沭河沿岸;山地占3.82%,多
分布于县境东北部;丘陵占72.82%,分布于平原与山地之间。全县有大小山峰44座,海拔高度均在400
米以下,山峰坡度多数大于15度。大小河流21条,除镇武河外,皆为沭河水系,总流域面积862.35平方
公里。沭河、新沭河临沭境内长69.9公里,流域面积800平方公里,是临沭最大过境河流。
气候县境属于暖温带季风区半湿润大陆气候,寒暑交换,四季分明。春季温暖,光照充足;夏季
湿热,雨量充沛;秋季清爽,气候宜人;冬季较冷,雨雪稀少。年均气温13.4℃。年均降水量848毫米。
年平均日照2121.9小时。全年无霜期209天。为省内最佳气候区。
自然资源 全县土地总面积10.38万公顷,其中耕地6.57万公顷,林地1.9万公顷。丘陵、山地盛产
花生、地瓜,并是林、果、茶、烟的主要产区;沭河冲积平原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是小麦、玉米、
蔬菜和杞柳生产基地。
地表水多年平均径流量3.15亿立方米,可利用水量全年平均0.97亿立方米;过境客水量,沭河年
平均12.11亿立方米,分沂入沭水道1.64亿立方米,龙窝拦河坝引入1.1亿立方米,总计15.24亿立方米。
地下水多年平均总储量1.91亿立方米,其中静储量1.43亿立方米,苍源河晨曦可开采量为0.5亿立方米。
矿产资源主要有重晶石、金刚石、金红石、大理石、黄沙、优质矿泉水等20余种。国内最大、驰
名世界的“常林钻石”(重158.7860克拉)即产于临沭县。
主要动物类资源100余种;植物资源,主要的乔、灌木类分属于39科、220余种。

经济建设
改革开放 30年来,临沭人民按照“第一产业求优,第二产业求强,第三产业求快,基础设施建
设求精”的总体要求,加快发展步伐,经济建设取得历史性的重大成就。全县工业从几家“五小工业”
发展到总产值240亿元,门类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农业从落后的传统生产开始向优质高效农业占较
大比重的现代农业转变。临沭县城已经由一个封闭落后的小镇发展成为实力初具、魅力彰显、活力迸
发、竞争力日益增强的新兴城市,被评为“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全国企业成长环境
十佳县”。
2008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117.16亿元,是1978年的104倍,年均增长16.8%。全县财政收入8.3亿元,
是1978年的10.2倍; 其中, 税收总收入5.05亿元, 是1978年的13.1倍。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19亿元,是
1978年的80倍,年均增长15.8%。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44.76亿元,比1978年增加44.71亿元。
1978年前,临沭县是经济结构单一的农业县,农业产值在全县经济中的比重占68.5%。随着改革的
深入,市场对调节产业结构和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逐渐增强,全县经济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在
第一产业保持较快发展的同时, 二、三产业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一、二、三产业的比例由1978年的
68.519.412.1调整为2008年的12.156.333.6。从业人员在三次产业中的位置也发生了积极变化,
农民从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中解放出来,投入到二、三产业中去,二、三产业从业人员不断攀升,
促进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2008年末,全县城乡交易市场已发展到51个。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
总额32.7亿元,是1978年的72倍,年均增长16%;实现服务业增加值40.7亿元,是1978年的291倍,年均增
长20.8%。全县消费品零售额中,城镇零售额24.4亿元,县以下农村零售额8.3亿元。
农业改革 开放后,实施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全县各级把三农工作放在突
出位置,积极推进农村改革,不断加大农业投人,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主动调整农业内部产业结
构、布局,实施科学种田、科学养殖,建设优质、高效、生态农业。2008年,全县现价农林牧渔业总
产值23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14.23亿元,是1978年的30.5倍,年均现价增长12.1%。粮食生产由过去自
给不足到供求基本平衡、 丰年有余。粮食产量29.8万吨,是1978年的1.9倍,年均增长2.2%。油料总产
15.3万吨,蔬菜总产14.3万吨,水果总产986.2吨,白旄镇沙窝栗海一角水产品总产6450吨,分别是1978
年的6.3倍、10.2倍、1.9倍和95.2倍。肉类总产48361吨,禽蛋总产31911吨,奶类9438吨。大力实施科技
兴农战略,大棚蔬菜、地膜覆盖、网箱养鱼、保护地栽培、配方施肥、间作套种等新技术不断得到推
广应用,优良品种覆盖率不断扩大。2008年全县复种指数达到168.9%,比1978年提高了20个百分点。全
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58.54万千瓦,半数以上的农户拥有农用拖拉机和农用运输车,基本实现了机耕、
机播和机收。
工业 1978年,全县工业总产值仅为2200万元。改革开放以后,历届县委、县政府以扶持壮大骨
干企业和优势特色产业为重点,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全县工业经济经历了由小到大、由量的积
聚到质的飞跃的发展过程。形成以化工、复合肥、五金机械、钢材加工、建材、纺织、蔬菜制品和柳
编等为主导的、门类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建成全国知名的优质化肥、条柳编、机械铸造三大制造业基
地, 专用化工产品、 农业生产机械均列全国同行业前列。2008年,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240亿元,是
1978年的1090倍, 年均增长25.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200亿元,是1978年的909倍,年均增长
25.4%。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58.3亿元,是1978年的946倍,年均增长23.5%。在工业增加值中,非公有工
业增加值54.6亿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93.6%。手扶拖拉机年生产能力达40万台,销量多年来居全国
第一。2008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09家。金沂蒙、常林、金正大、史丹利四大企业资产总额
均突破10亿元,产销均过20亿元,其产值占到全县工业总产值的60%以上,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支柱。
全县有3家企业被评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2家企业被评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拥有1个中国名牌产
品,3个中国驰名商标,12个省名牌产品,11个山东省著名商标。化肥产业先后被国家质监总局命名为
“全国优质复合肥生产基地”,被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命名为“绿色肥料产业基地”。
临沭县复混(合)肥生产起步于1992年。1992年分别投资10万元,建成两个复混肥(时称“掺和
肥”)加工厂并投产,年产量近5万吨,于当年收回投资。县委、县政府把复混肥生产作为一个产业、
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培植,并制定了一些鼓励复混肥生产的政策。此后国有、集体、个人多种经济
成分的复混肥生产企业竞相发展。到1995年,临沭镇供销公司高文班经营的化肥企业,已有了较大的
生产规模,年生产能力达5万吨、产值2000万元、利税200万元。随后有农家乐化肥有限公司、兴四化
肥有限公司、第一复合肥厂、农友化肥厂、金大地复合肥有限公司、鲁丰化肥有限公司等近30家化肥
生产企业相继成立,其中多数为乡镇集体企业。1997年开始实行企业改制,将乡镇集体企业出售给个
人,不到两年时间,乡镇集体企业改制全部完成,企业生产经营积极性大增。经过优胜劣汰,化肥行
业生产技术不断提高,部分企业生产规模也不断扩大,1998年,金沂蒙年产10万吨碳酸氢氨和20万吨
复混肥项目建成投产。
为进一步提高全县化肥行业的生产水平和产品档次,临沭县加强对龙头企业的培植。1999年,临
沭县组建了肥料行业管理和发展办公室。县政府选定10家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并制定了推荐贷款、供
应土地、安排项目、并购企业、推介上市、贷款贴息、申报名牌、形象宣传8个方面的优先政策,鼓
励和扶持重点企业做大做强。从2000年到2005年,金正大、史丹利、金沂蒙等十多家骨干企业,迅速
扩大生产规模, 先后完成了一期、 二期、三期技改或新建项目,使化肥生产实现了由“复混”型向
“复合”型的转变,全县化肥总产量年均递增45%。其中金正大、史丹利生产能力达百万吨以上。
2005年,临沭县制定了《深入实施品牌战略意见》,鼓励企业争创名牌,以产品的高质量争创高
品牌。对获得国家、省名牌产品和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的化肥生产企业,县政府以20万元专项资金给
予奖励。通过大力推进“名牌”战略,把创品牌的过程变成了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和产品质量的过程,
使企业素质、产品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史丹利高塔打造了一大批全国知名复合肥生产企业和品牌。
2006年12月,临沭县被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授予“绿色肥料产业基地”称号。“金大地”、“华丰”、
“史丹利”、“迈金农”等复合肥品牌,在全国广大农村形成了较高的品牌知名度。2007年,临沭县
化肥年生产能力达800万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30%以上,其以复合肥和控释肥为主导产品的新型环保
复合肥产业集群,成为全国最大的复合肥生产基地。复合肥产业对全县工业产值的贡献率达到50%,
已成长为临沭县的第一主导产业。复合肥料的生产规模、产品质量、新产品研发等,全国领先水平。
早在唐朝贞观年间, 以条柳命名的白旄镇“柳庄村” 的村民,就以传统手工工艺将沭河岸边的
“杞柳”编织成箱、囤、斗、升、筐、箢子、簸箕等产品,供人们生产和生活使用。
杞柳又名条柳,柳编制品其发条率高,细而长,富有韧性,具有柔、滑、软、洁等特点,去皮洁
白光滑,又称“白柳”, 是用于编织各种柳编工艺品的上乘材料,沭河东岸盛产白柳的白旄镇、青
云镇一带,素称“白柳之乡”。 杞柳是一年栽植,多年收条,每年有夏柳和秋柳两次收获,全年平均
亩产干柳1250公斤左右,柳条价格一般平均每公斤在2~4元之间,亩纯收入3000元左右。由于其成本
低、效益高,杞柳成为临沭县的重要经济作物。同时,杞柳种植对水土保持、涵养水源、减轻土壤侵
蚀、改善生态环境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临沭柳编产业的发展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起步,1953年始建条柳编加工厂,1973年柳编产品纳入
国家出口计划,当年出口200余套,实现中国柳制品出口零的突破。之后,临沭县柳编产品的出口量
逐年增加,形成杞柳的种植、加工、销售产业体系。全县条柳实际种植面积最高年份达到5万多亩,
年产杞柳干条6500万公斤,实现条柳种植收入2.5亿元;农村家庭编织户达5万户,直接从事柳编的编
织人员达6万多人;工艺品加工的花色品种达万种以上,柳编加工企业达到100余家,实现柳编工业总
产值10亿元,产品出口东南亚、日本和欧美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临沭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柳编产业基
地,柳编产业已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有“中国白柳之乡”、“全国白柳基地县”、“中国
名特优经济林杞柳之乡”之称。
由于杞柳制品具有绿色无公害、物美、价廉、实用、易回收等优点,临沭县柳制品在国外市场始
终供不应求。2008年全县柳编工业总产值达到8.7亿元,拥有柳编加工企业128家,柳编产业实现自营
出口额7452万美元,占全县出口总额的52.4%,全县柳编产业占全国出口市场的21%,占全省的45%,占
全市的55%。

城乡建设
城市建设 改革开放前,临沭县城仅有沭新街、中心路、苍山路、常林路等主要街道,机关、企
事业单位的房屋大多是低矮的砖瓦平房,整个县城只有2~3层楼房两三座,人均住房面积仅有3平
方米,城区道路只有三四公里低档的沥青路面,大多为沙土路,坑洼不平。改革开放以后,临沭县加
大供电、医疗、文教卫生、道路等公共设施投入,城市建设投资规模逐年加大,城市面貌发生了令人
瞩目的变化。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先后对城区苍山路、中山路、光明路、沭河大街、兴大街、滨
海路、冠山路等30多条道路进行了标准化整治,累计整修道路120多公里,安装路灯8700多盏,形成了
功能完善的城市道路体系,城区道路硬化率达到98%,道路亮化率达99%以上。先后投资1.1亿元兴建
城市工业污水处理厂和生活污水处理厂, 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5%, 所有中水全部达标排放。 投资
4000万元新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持续加大城市绿化美化
建设投入,已建成绿色通道106公里,建设防护林带等36处,折合造林面积677公顷。有12个居住小区、
38个机关单位被评为省、市级花园式小区和花园式单位,城市主干道两侧90%以上单位实施了拆墙透
绿,拓展了城市绿化空间,城区新增绿化面积300多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35.2%,绿地率达31.1%,
人均公共绿地8.26平方米。2007年,临沭县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山东省卫生县城”和“山东省园
林城市”。2008年,县城面积达到26平方公里,是1978年城区面积的5.6倍,城市人口由1978年的2万多
人,增加到12万人。先后开发建设金明寓、阳光居、锦华苑、秀水园、花园小区、平安小区等一大批
景观优美、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居住小区,为市民提供了良好的居住环境。县城人均居住面积达到
26.8平方米,是1978年的7倍。加大旧村居、旧厂区、旧居住区等“三旧”改造力度,先后拆迁改造老
水泥厂、老针织厂、老常林集团厂区、城南供销社等一大批旧厂区、旧居住区。2008年,启动富民、
利民、振兴、振北等4个社区的规划改造,规划拆迁改造城中村面积182公顷。当年新建富民社区、利
民社区两个安置社区,43座安置楼全部实现“当年拆迁、当年建设、当年入住”。
镇村改造改革开放前,临沭县镇村面貌十分落后。农村的房舍大多是低矮的土坯房,很少砖瓦平
房,房子之间是狭窄的小巷,遍布生活污水和牲畜粪便。郑山小城镇建设农村大多还没有通电。村与
村之间大多只有乡间的羊肠小道连接,基本不通机动车辆。虽然公社驻地通县城的路能通机动车,但
依然是土路。改革开放后,各级加大对镇村建设的投资力度。截至2008年,村镇建设投资5亿多元,新
建农民公园4处,新农村社区12个。小城镇绿化覆盖率达到32%,自来水、有线电视、电话普及率均达
到100%,全县已有一个国家级重点镇、两个省级中心镇、两个市级重点镇。全县农村基本实现了通电、
通车、通电话、通自来水的“四通工程”,农村居住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善。

社会事业
科技 30年来, 全县科研开发机构发展到52家, 各级专业技术人员由1984年前的352人, 发展到
12200人,其中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500余人。引进本科以上专业技术人才1000余人,其中博士、硕士
研究生150余人。实施 “面向中小型企业农化服务和配方施肥”、“环保型肥料共性技术研发”等公
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与国内外30多所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各种形式的技术合作和战略合作关系,
建成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家,高校中试基地15家。
先后实施国家、省、市、县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842个,争取上级科技经费8650万元、科技贷款2.5
亿元。各级各类科技成果由1985年前的112项,增长到2008年的779项,321项成果获市级以上奖励,其中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省星火二等奖5项。累计开发省级以上
新产品48个。全县省级以上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12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3家。“中
国专利山东明星企业”达到7家。金正大公司与清华大学、中国农科院联合承担了“十一五”国家社
会科技支撑计划——重大肥料专项科研任务,并参与制定了“国家缓控释肥行业标准”;史丹利公司
的“高塔熔体造粒复合肥新产品”项目被科技部列为“国家重点新产品”;金沂蒙集团与南京工业大
学联合承担了国家“863计划”的有关项目。科技进步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达到52%以上。临
沭县被国家科技部命名为“国家火炬计划临沭复合肥产业基地”。被授予“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
“山东省知识产权试点单位”等荣誉称号。
教育 1995年顺利通过省政府“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达标验收。
2007年开始全面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累计减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本费、学杂费及补助
公用经费4556万元,实现 “人民教育人民办”到“义务教育政府办”的转变。2008年,职业学校在校
生达到5810人,是1978年的40倍,毕业生就业安置率达98%。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1978年,全县3235
人参加高考, 51人升入大学,175人升入高中中专;2008年,参加普通高考人数达到5509人,本科进线
1953人,有20余人被北大、清华、复旦、人大和中央财大等全国名牌大学录取。临沭二中操场30年来,
累计为国家输送大中专学生3万余名。办学条件不断改善。通过“三改造”、“六配套”和中小学布
局调整,全县中小学由1978年的628所调整到129所,幼儿园从5所发展到234所,教室由当初的黑屋子、
土台子发展到教学楼和大平房,教学设备基本实现现代化,2005年顺利通过全省实验教学普及县验收。
投资近2亿元,高标准实施了新一中建设和二中、职业中专、实验中学等县直学校改造工程。投资1.3
亿元对农村中小学进行危房改造,累计完成140处学校改造任务,新建改建校舍面积达到18.7万平方米,
中小学生人均校舍面积由1978年的3.2平方米增至5.9平方米。师生用微机分别达到5150台和6600台,在
乡镇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建成教育城域网,基本实现网上办公、信息发布和资源共享。
文化体育 先后投资兴建文化中心大楼、文化广场、金沂蒙广场、体育中心、科技文化物流会展
中心等一批重点文化体育设施,改造苍源河健身公园等一批公共活动场所,在多个乡镇和村街社区建
成文体健身活动广场和文化体育大院,配置健身设施,全县人均文体用地达1.5平方米。有线电视用
户发展到10.2万户,入户率达53%以上。群众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开展。连续举办6届“钻石之乡”广场
文化艺术节,每年利用重大纪念日、节假日举办各种主题演出20余场次。
医疗卫生 基本形成了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为基础,私营医疗机构为补充
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县共设置各级各类医疗机构345处,其中县级5处,乡镇12处,村级316处,方
便了群众就医。卫生系统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217人,其中高级91人,占7.48%;中级535人,占43.96%。
县乡综合医疗机构设有病床1375张, 其中县级医院423张, 乡镇卫生院700张。全系统业务用房总面积
72693平方米。 全面推行新农合, 农民健康得到有效保障,有效地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和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旅游 临沭县是中国常林钻石之乡, 中国白柳之乡, 中国板栗之乡。临沭着力开发建设的一城
(临沭县城)、一山(苍马山风景名胜区)、一水(沭河旅游带)、一特色(红色革命老区),是游
览临沭四大看点。县城碧水绿树、百花盛开的沿河公园、红石湖公园、文化广场、金沂蒙广场。苍马
山已定为省级风景名胜区,“苍山叠翠”为古沂州八景之冠,风光绝美,已建成山道、山门。沭河穿
越县城西部,沭河古道长数十里,碧水扬波,两岸青山绿树。沭河大桥以北,沿河东岸数十里古栗参
天,人称“金滩栗海”,内有唐代程咬金亲植的“千年栗祖”。
临沭县是革命老区。20世纪40年代,中共山东分局,山东省人民抗日民主政权——山东省战时工
作推进委员会、刘少奇在山东东盘旧址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部、山东军区、大众日报社、新华社山东分
社等都曾驻于临沭,是中共领导山东军民抗日和从事革命斗争的指挥中心,刘少奇、罗荣桓、徐向前、
陈毅、肖华、粟裕、谷牧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曾在临沭县工作、战斗过。建有刘少奇在山东纪念地、
一一五师纪念碑亭、滨海革命史陈列馆、新华社山东分社诞生纪念园等。
人民生活 2008年县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04元, 是1978年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497元的
40.2倍,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1075元,是1978年在岗职工年均工资546元的38.6倍。是年,农民年
均纯收入5308元,是1978年82元的62.8倍。人均住房面积,城镇为26.7平方米,农村为26平方米。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群众消费水平明显提高。实现由贫困型消费结构向温饱型消费结
构的转变, 并开始由温饱型向小康型消费结构发展。2008年城镇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797元,农村人均
3451元。食品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下降,衣着、文化娱乐、教育支出的比重上升。生活消费质
量不断提高,形成吃讲营养,穿讲美观,用讲高档,住讲舒适,新潮、大件、耐用消费品大量涌入农
家。住房质量提高,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农民自给型消费比重下降,商品性消费比重上升,精神文化
生活得到丰富和充实。城镇居民生活消费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提高型转变。食物结构更趋合理,蛋、
奶的消费量快速增长,家庭耐用品更新换代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