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g&A=18&rec=48&run=13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临沂市教育事业保持了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多
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截至2008年底,全市有各级各类学校3486所,在校学生156.55万人。其中幼儿
园1291所,在园幼儿15.98万人;特教学校16所,在校学生2366人;义务教育阶段有小学1739所,在校学
生73.22万人,初中306所,在校学生33.91万人;普通高中61所,在校学生18.32万人;中等职业学校70所,
在校学生10.41万人;普通高等学校3所,在校学生4.71万人。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共有专任教师90233人。
其中,小学专任教师39987人,初中专任教师25225人,普通高中专任教师11492人,职业中专(高中)
学校专任教师1346人,普通高等教育专任教师3131人,特殊教育学校专任教师401人。有国家级骨干教
师86人, 齐鲁名师5人, 山东省特级教师163人,省级教学能手680人,沂蒙名师100人,市级教学能手
5300人,市级教学新秀278人。

基础教育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届市委、市政府都将教育事业作为基础性、先导性工作,纳入全市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把有限的财力优先用于教育事业,办学条件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1977~1996年,临沂在试点的基础上,先后实施了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城镇校舍改造、初等义
务教育和“两基”工程。1986年,集资3.4亿元,完成了农村中小学校舍、院墙、大门、厕所、操场和
课桌凳“六配套”。1989年,集资1.5亿元新建236所乡镇中心初中。从根本上改变了“黑屋子、土台
子,里边坐着一群泥孩子”的农村学校状况。1989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教委主任李铁
映来临沂视察教育时,在罗庄中学欣然挥笔写下了“人民办教育,教育为人民”的题词。1993年,筹
资3亿元完成城镇校舍改造,创造了“两先两后”(先入学后完善,先普及后过渡)发展模式。1994年,
实现了初等义务教育。时任国家教委主任的朱开轩来临沂视察后称赞“临沂市的领导目光远见,沂蒙
人具有奉献精神,基础教育在全国革命老区中具有代表性”。1989年12月,李铁映视察罗庄中学1993
~1996年,全市又筹措资金12亿元,用于改扩建校舍、增添学校教学设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是
临沂市历史上教育投入最大、成效最显著的时期。1996年6月,临沂市通过了省政府“两基”验收,在
全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率先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2001年,临沂市被评为全国
“两基”工作先进地区。
实现“两基” 以后,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加大投入,巩固“普九”成果。2000~2004年先后投入
10多亿元用于学校布局调整、薄弱学校改造、规范化学校创建、改善办学条件、推进素质教育和义务
教育学制改革等,全方位提高了义务教育实施水平,完成了义务教育由“五三”学制向“六三”学制
的过渡,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
2007年8月,完成了投资1.5亿元的临沂一中南校区建设一期工程,2400多名学生搬迁至新校区,办
学规模由84个班增加到144个班。2007年,将临沂特殊教育中心盲、聋两个校区合并置换临沂河东天使
学校西校区,并完成了改造、搬迁。2008年,临沂二中与临沂师范学院商学院完成资产置换和整体搬
迁。
近几年来,临沂市完善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建立学校安全管理机制和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实施义
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大力推进危房改造工程、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教育信息化工程、农村中
小学远程教育工程、教师素质提高工程、教学仪器更新工程和农村中小学“211工程”, 探索形成了
“兰山模式”和“蒙阴模式”,实现了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部免除了义务教育杂费,实现了
真正意义上的义务教育。2006年,兰山、临沭、罗庄被评为山东省教育工作示范县。
2008年底,全市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小学毕业升入初中升学率均达100%,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通
高中升学率为45%,升入高中阶段升学率为77%;小学和初中在校学生巩固率分别达98.99%、98%;3~6
岁幼儿入园率达75%,学前一年幼儿入园率达97%。省、市级规范化学校分别为116所、623所,省、市
级教学示范学校分别为25所、205所。

职业教育
30年来全市中等职业教育累计培养45万余名毕业生,培训各级各类人员200多万人次。1978年,临
沂地区仅有10所中等专业学校和7所技工学校,在校生4974人。1979年,为加快中等教育结构调整,将
一部分国办高中改为农业技术中学或职业学校,并新建一批农技中学和职业学校。1985年,全地区各
类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达1.8万余人,设有农学、果林、牧医、农机、水产、建筑、服装、木工、财
会、农业管理、幼儿教育等十几个专业。2006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努力打
造人力资源强市”的发展思路。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多元办学的机制和“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
向”的办学方针,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和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行订单培养,把加快
职业教育发展与繁荣临沂经济、促进就业、消除贫困、维护稳定和建设先进文化结合起来,增强了职
业教育发展的生机与活力,初步形成了公办、民办职业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2008年底,全市中等职
业学校发展到70所,在校学生10.4万人,专业达到80多个,专业类别遍布第一、二、三产业;其中民
办中等职业学校23所,在校生3万多人。各县区均建立了1处规模较大的职业中专或职教中心。全市有
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10所, 省级重点职业学校9所;国家级骨干专业1个,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
20个。6所学校被省职教师资培训中心评为山东省中职学校毕业生培训基地。全市职业教育就业率达96
%以上,部分重点学校就业率达100%。
2008年3月,临沂职业学院通过了省高等学校评估专家组的验收,被省政府正式批准为独立设置的、
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并在教育部备案,实现了当年建校、当年招生的目标,2008年招收专
科(高职)学生700多人。

高等教育
1978年,临沂市仅有2所高等学校。2008年,全市有普通高校3所,成人高校1所,技术学院2所,普
通高等教育在校生4.7万余人, 其中本科在校生1.9万余人, 专科在校生2.8万余人, 普通高校教职工
4045人,其中专任教师3131人,具有教授专业技术职务的183人,具有副教授专业技术职务的814人。临
沂年新增劳动力中拥有大学学历的比例,从1999年的不足17%迅速提高到2007年的28.6%,科技成果对经
济增长的贡献率提升到52%。临沂师院一角
临沂师范学院建于1941年,截至2008年底,培养了17万余名毕业生。2003年,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
以临沂师范学院为基础筹建综合性临沂大学。2008年,临沂大学占地面积423.38万平方米,校舍建筑
面积118.7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价值2亿元,馆藏纸质图书332.45万册。有专任教师1589人,其
中博士、硕士963人,教授、副教授550人。学校设有17个教学单位,60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
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等9大学科门类,初步形成了学科门类较为
齐全、专业结构合理、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学科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体系。
1989年以后,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主要有高教自学考试和成人高考两种渠道。通过调整专业,加强
辅导,改革考试等措施,受教育人数逐年稳步增长。2008年,自学考试开考专业由1989年的20个增加
到96个,累计报考总人数达105万人,合格毕业人数7万余人,其中获本科学历证书者1.4万余人,专科
学历证书者5.6万余人。参加成人高考人数10万人,被各类成人高校录取7万余人。

素质教育
1986年,临沂市在临沂一中实施素质教育改革试点。从政治思想、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劳动技
能等方面提高学生素质,不办复读班,不搞加班加点和题海战术,按教学大纲开足必修课,重视劳技
课,从初一到高二分别开设缝纫、英文打字、初级电工、微机、家电维修等选修课,根据学生爱好开
设音乐、美术、书法等选修课。成立了科技制作、模型、绘画、书法等兴趣小组,每年举办大型的金
秋艺术节、讲演会、运动会及各种竞赛活动,在校外开展军民共建,在厂矿、农村建立社会实践基地。
1991年10月,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视察临沂一中后,给予了高度评价,为临沂一中题词“教育得法,
管理有方”。山东省教委连续两次在临沂召开素质教育工作现场会。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开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停止小学县区统考,把小学考试命题的权力放给学
校,促使学校认真贯彻《小学管理规程》和《课程方案》,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规范办学行为。加
强师范在校生的教学基本功训练和考核,实行教学基本功合格证和毕业证“双证齐发”制度,从教师
的入口处把好教师素质关,同时加强在职教师培训,建设了一支适应素质教育的教师队伍。在全市确
定了28个素质教育实验乡镇、学校,制订了县区对学校、学校对教师、教师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评价目
标。实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全部免试就近入学,取消小学升初中考试。出台了中考改革政策,加
强过程评价。
规范办学行为。制定《关于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意见》、《关于建立基础教育
质量检测制度的意见》等系列文件,把规范办学行为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前提条件,基本实现了五个
“规范”(规范课程开设;规范课时计划,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规范学生周末、节假日和日
常上学作息时间;规范学生的书面作业量;规范招生秩序,将50%的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了初中学校)。
实施考试评价制度改革。以《山东省普通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价方案》等文件为指导,开展课程实
施水平评价和教学质量监测,改革中小学日常教学评价。2008年,全市推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日常学
业成绩无分数评价,制定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评价方法,全面实施了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综合素
质评价相结合的高中阶段招生考试制度。严禁统一组织各种形式的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摸底考试,
严禁单独以考试成绩评价、奖惩教师和学生,对高考、中考情况不公布、不排名、不宣传,减轻了学
校、教师和学生的压力,维护了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深化课程改革。深入研究新课程、新
课标、新教材,构建了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体系和运行体系。指导学校把劳动技术、通用技术、
研究型学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作为课程来对待,加强对青少年校外实践活动基地建设的指导。修
订完善各学段教学工作评估标准,开展优质课、教学论文、教学课件、教学技能评比等活动,加强教
科研课题研究和课例研究。2008年市教育局成立了教育科学研究中心,为强化教科研力量,全面提高
教育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实施“素质教育家校行”工程。2008年全市举行家庭教育专家巡回报告会
230场,全市农村61万余名学生家长参加报告会,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推进素质教育的强大合
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