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g&A=18&rec=10&run=13

临沂市委、市政府驻地临沂城,为鲁东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西北为海拔500米以上的蒙山
山丘地区,南面为海拔50米以下的沂沭河冲积平原。附近土地平旷。东濒沂河,由西北方向来的祊河
和从正西方向来的小涑河,都从城北流过,注入沂河,东南部矗立着两座小山,东称金雀,西称银雀。
这座两山拱卫、三水环绕的古城,长期为国、州、郡、府、道治所和专区机关驻地。城区东北部为临
沂古城旧址,春秋时为鲁国的启阳邑,筑于公元前492年(鲁哀公三年)。西汉时避景帝刘启讳,改启阳
为开阳。公元80年(东汉章帝建初五年)琅邪王刘京由莒县迁都于开阳。自此,开阳也称琅邪。两汉时
期,开阳的经济文化相当发达。20世纪70年代在金雀山和银雀山先后发掘清理了61座汉墓,出土文物
中有多姿多彩的精美漆器、陶器和大量竹简。一幅彩绘帛画,绘有贵妇人形象和纺织、问医、乐舞、
迎送宾客等生产生活场景。在城北8公里处的刘疵墓中,发掘出罕见的西汉金缕玉衣和铁剑、铜弩机、
玛瑙印章等器物。两汉魏晋都曾多次封皇子为琅邪王。西晋司马懿之子司马被封为琅邪王,传国三代,
其孙司马睿为东晋第一代皇帝。开阳的琅邪王府便被称为“潜邸”。1491年,明朝曾封宪宗的第十二
子朱祐为泾王,建藩沂州。1368年(明洪武元年),沂州指挥周德首次主持建筑砖城。1498年(明弘治十
一年)沂州知州张凤在原有基础上增筑。嘉靖年间,泾王朱祐倡议开挖北涑河,将涑河从城西郭庄一
分为二,一股继续南流;一股沿新开挖的北涑河东流,经沂州城北入沂河,又在城西关外分挖青龙河
绕城南东流,使临沂城四面环水。1587年(明万历十五年) 知州谢杰伊主持整修四门添建城楼。1668年
(清康熙七年)地震,城墙多处损坏,女墙俱毁,西、北、南三座城楼倒坍。1673年 (清康熙十二年) ,
知州邵士申请帑银8000余两,主持重筑,恢复了原貌。古城呈椭圆形,东西略长,南北稍短,周长9华
里。城墙高25市尺, 宽10市尺,共有垛口3782.5个,设城堡50座,炮台4座。城内马道宽8市尺,环城
壕深10市尺,宽16市尺。四门皆建城楼,南门楼为三层,其余三门为二层,城楼题额:南曰“望淮”,
东曰“镇海” , 西曰“瞻蒙”,北曰“宗岱”。元、明和清代州衙署在城东北隅,正对南门大街。
1734年(清雍正十二年)沂州升为府,府署迁驻原东兖道署,此处改为兰山县署。1913年撤沂州府,即以
府署作县署,此处改为审检所。清沂州府署旧址在考棚街路北。1731年 (雍正九年) 在此建东兖道署。
1734年(雍正十二年)东兖道改为兖沂曹道,移驻兖州,即以此处为沂州府署。1913年起为兰山县署、临
沂县署、县政府驻所。解放后临沂县政府、临沂市(县级)政府均驻此处。1945年9月,八路军收复临沂
城,中共中央华东局曾驻临沂城西门里路南。新四军军部则设于路北天主教堂后院。山东省政府驻南
门大街北端(今兰山路东段33号)。此时,临沂城成为山东解放区的首府。1948年10月中共鲁中南区党委
与 鲁中南行署进驻临沂城内,区党委驻颜巷口街,行署驻南门大街北端。1950年1月,鲁中南区党委、
鲁中南行署迁往曲阜,中共滨海地委、滨海专署由莒南县大店镇移驻临沂城。地委驻颜巷口街,专署
驻南门大街北端。1960年专署在银雀山西侧建四层办公楼1座,1963年3月迁驻新址 (金雀山路43号、沂
蒙路219号) 。1967年4月成立临沂地区革命委员会,驻兰山路东段路北。1971年秋地区革命委员会迁入
原专署办公楼。同年11月党代会选举成立新的临沂地委,与地区革命委员会合署办公。2008年后,市
委、市政府迁至北城新区行政中心办公。
新中国成立初期,临沂城占地1.64平方公里,主要街道4条。党和政府大力领导城区建设,由旧城
向北、南、西三面扩展。至1994年,市区北至祊河,南达陷泥河,东起沂河,西到棉纺厂、钢铁厂(临
西八路),占地40余平方公里。建成主要街道38条,总长76.5公里。全城人口已达22万余人。流动人口
日平均17万人。1994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临沂地区,设地级临沂市带九县三区。市委、市政府
大力实施城镇化战略和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在搞好城市新区开发建设的同时,全力开展以城中村改造
为主要内容的旧城改造工作。2004年起,临沂市沿沂河、祊河两岸规划建设了两河四岸总长度达到190
余公里的滨河大道。沿滨河大道内侧,规划建设了包括迎宾广场、凤凰广场、沂蒙广场、百里健身长
廊和20多个生态公园在内的滨河风景区。至2008年底,临沂市中心城区面积142平方公里,人口143万人。
全市城镇化水平由2002年的32.9%提高到43.8%,年均增长发展水平和速度均创历史最高,与全国、
全省的差距明显减小。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及园区建设的不断推进,“大临沂、新临沂”
的城市框架初步形成。
临沂市把城市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先导性、基础性工作来抓,加大建设管理力度,
实施了一大批城市道路、供水、污水处理、园林绿化、水系整治等重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市区绿化覆盖率由17.65%提高到38.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过去的6.97平方米达到14.55平方米。使城
乡面貌焕然一新,一个天蓝、地绿、水清、街净、路畅、灯明、墙洁、楼美、商兴的现代化新城得到
了很好的体现。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省级园林城市”“省级无障碍设施示
范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先进城市”“省级文明城市”“中国书法名城”
“中国地热城” 等称号。临沂在国内省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空前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