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临沂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9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g&A=17&rec=4&run=13

关于临沂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9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2009年2月4日在临沂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临沂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刘纪民

各位代表:
我受市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2008年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9年计划草案,请予审议,
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08年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过去的一年,全市人民在中共临沂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积极应
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全市经济社会呈现发展较快、结构优化、价格回稳、民生
改善的良好局面,主要计划指标完成情况是好的。
(一) 经济实现较快增长, 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958.2亿元,增长
13.2%。 实现地方财政收入80.2亿元, 增长16.7%。 第一产业增加值235.9亿元,增长3.7%。粮食产
量432.4万吨, 肉蛋奶产量增长4.6%, 标准化生产基地达350万亩。 第二产业增加值1001.7亿元,增

13.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84.2亿元、利税260.6亿元、利润168.6亿元,分别增长16.5%、22%和22.4%。
利税过千万元企业达444家, 其中, 过亿元企业31家, 分别增加157家和4家。 8大支柱产业实现
增加值668.5亿元, 增长15.6%。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提高1.87个百分点。建筑业完成产值188.1亿元,
增长24.2%。服务业增加值720.6亿元,增长15.3%。市场交易额933.7亿元,增长9.2%,其中,临沂批发
城完成538亿元, 增长9.5%,被授予“中国十强文明市场”、“中国专业批发市场最具影响力品牌”
称号。文化产业增加值72亿元, 增长31%。接待游客2039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收入154.7亿元,分别增
长26%和25.2%。银行业实现结益16.8亿元,不良贷款比率下降5个百分点,22家担保公司担保贷款24.1
亿元。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44.6亿元,增长35.1%。
(二) 投资消费力度加大,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897.5亿元,增长26.1%,
拉动生产总值增长6.2个百分点。 服务业、 技术改造、 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分别高出规模以上投资增
幅21.3个、 36.2个和66.8个百分点。5000万元以上项目538个,完成投资499.7亿元。109个市重点项目完
成投资135亿元。 28个重点前期工作项目顺利推进,枣临、东平铁路开工建设,长深高速临沂段和临
枣高速即将开工,坪岚、胶新铁路电气化改造列入省“十一五”末建设计划,临岚高速前期工作全面
展开,飞机场改造提升工程已经启动。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816.9亿元,增长23.6%,拉动生产总值
增长4.8个百分点。服务业载体建设不断加强,金兰物流基地、天源国际物流园、临沂国际集装箱站
等一批现代物流项目建成运营, 立晨、荣庆等物流企业进入全国百强、全省50强行列。各类科研机
构达328家,取得市级以上科技成果236项。 创中国名牌产品7个、驰名商标14件。建成国家工程实验
室1家、技术研究中心1家、企业技术中心2家、高创服务中心1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6家。
(三)节能减排成效明显,城乡面貌进一步改善。节能减排完成省下达的任务目标。15个城市污水
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60万吨,对燃煤电厂实施了脱硫治理,关闭水泥立窑生产线33条。争取农用地转
用指标2.3万亩,挖潜盘活存量用地8856亩。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全年城市和村镇建设分别投入49
亿元、56.2亿元,增长13.5%和13.8%。北城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旧城旧村改造完成拆迁372万
平方米,新建安置房305.7万平方米。 房地产开发施工面积870万平方米、竣工240万平方米。新修村镇
道路2533公里,新增绿地623万平方米。全市森林覆盖率达28.2%。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工
作进展顺利。
(四)改革稳步推进,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开始启动。兰山区义堂镇被列入国家和省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率先在全省实行文化管理体制改革。
省内首家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分别在罗庄区、沂水县成立。蒙阴、费县被确定为全省集体
林权改革试点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农业保险等项改革扎实推进。亿利达、新光、先锋科技
分别在澳大利亚、德国和英国上市。完成进出口额39.9亿美元、出口26.3亿美元,分别增长27%和17.1%。
引进市外招商项目583个, 到位资金175.5亿元,增长9.5%。实际利用境外资金3亿美元。新批境外投资
项目25个, 投资额8362万美元。完成高新区和经济开发区区划调整,临港产业区筹建工作进展顺利。
13个省级开发区实现业务总收入1269.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6.3亿元,引进项目总投资472.3亿元。
(五)社会建设不断加强,民生质量进一步提升。城乡居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
配收入14998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5383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增长4.3%。
财政用于教育、卫生和社保方面的支出分别增长15.8%、49.3%和20%。农村自来水受益人口达645万人。
新增农村户用沼气4.6万户。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全部落实,新建农村中小学校舍30万平方米,维修校
舍11万平方米。 普通高等教育招生17274人,比上年增加3889人。建设社区卫生服务机构51处。农村五
大文化惠民工程有序推进。 市广播电视发射塔、图书馆、文化大厦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完成260个
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被奥组委评为圣火传递五星级城市。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经济
损失分别下降19.4%、 27.8%和49.1%,社会治安状况良好。援建北川县通口镇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全市捐款捐物、缴纳特殊党费合计2.1亿元。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应当看到,我市经济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特别是受金
融危机影响,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外贸出口增长乏力,财政增收难度加大,就业形势严峻。危机
之中有契机,挑战之中有机遇。我们应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
机遇,发挥优势,迎难而上,积极作为,狠抓落实,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2009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
2009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 生产总值增长11%,地方财政收入增长9%,固定资产
投资增长2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外贸进出口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
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8%和9%,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82%,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削减6
%和2%,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8‰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以内。
实现上述任务目标,应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一是突出抓好粮食生产。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
护制度,落实粮食、良种和生产资料补贴政策,调动和保护广大农民科学种田的积极性,努力提高单
产,增加总量,实现粮食丰产丰收。二是完善农业保障体系。加强科技推广和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
广良种培育、 配方施肥、立体种植等先进实用技术。抓住国家实施100亿元农机具补贴计划的机遇,
不断提高农业生产装备水平。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治,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力争重点区域农产品质量
安全抽检合格率95%以上、蔬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97%以上。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农业生
产经营搞好服务。三是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调整优化结构,突出发展特色、
生态和观光农业。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不断增强农业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农民增收。继
续深入实施百万农户致富工程,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大新型农民培训力度,提
高农民创业和就业能力。四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抓住国家新增投资向农业和农村倾斜的机遇,加快
基础设施建设,搞好治淮东调南下续建、水库除险加固、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水利工程建
设。完成费县、苍山等6个县农村饮水安全建设任务,新增通自来水村庄 680个。改造农村公路1700公
里。
(二)调整优化工业结构,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一是扶持壮大传统优势产业。引导企业用足
用好增值税转型、进口设备免税、贴息等优惠政策,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高食品、纺织服装、机械、
建材等支柱产业装备水平和生产能力, 力争技改投入占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的30%以上。抓住国家
制定实施钢铁、 汽车、轻工、纺织等行业振兴规划和省实施100个重大装备制造业项目的机遇,千方
百计争取我市支柱产业、骨干企业和重点项目更多地列入国家和省规划。二是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充分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支持产学研合作发展,整合创新资源,努力突破一批高新技术,带
动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力争新认定国家级技术中心1家、省
级5家、市级4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三是帮助企业求发展。抓好工业经济运行调
度分析,实行一企一策,分类指导。引导企业搞好市场调研,生产适销对路产品,推进工业企业和物
流企业合作,鼓励市内项目建设使用本地产品。加快担保体系建设,帮助企业解决资金短缺困难。搞
好煤电油运供需衔接,确保关键生产要素供应。引导企业练内功、挖潜力、降成本、增效益。鼓励行
业龙头、优势企业兼并重组困难企业,支持关联企业共谋发展。进一步改善环境,放宽领域,扶持壮
大民营经济。
(三)突出发展重点,提升服务业规模和档次。用好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加大投入,确保服务业
投资增长30%以上。 围绕商贸物流、文化旅游、金融保险、科技与信息服务、房地产、商务服务等重
点行业,支持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加大服务业载体培育力度,加快商城批发市场整体升级,建成临沂
商城电子商务交易中心。推动临港产业区加快项目建设,支持市区西部、东部物流园区完善服务功能,
加快立晨、荣庆、交运等重点物流企业发展。鼓励服务“三农”的农村物流业发展,搞好苍山蔬菜、
临沭复合肥、沂水食品等特色物流基地建设。整合文化旅游资源,打造以临沂城为中心、以蒙山旅游
区为龙头、以蒙山沂水为代表、以休闲度假为主要内容的旅游目的地,力争旅游业收入增长23%以上。
(四)加强重点项目建设,全力抓好投资拉动。一是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去年,我们紧紧抓住
新增中央投资1000亿元的机遇, 争取资金位居全省前列。今年1月,中央确定新增投资1300亿元,今
明两年投资规模将达到1.18万亿元。我们应继续把争取项目和资金作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培训辅导,
准确把握投资方向,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认真搞好项目策划筛选和储备提报,争取更多的项目
和资金,不断增强投资拉动作用。二是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初步确定,今年全市重点建设项目136个,
总投资77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83亿元。对这些项目要逐个落实责任制,坚持定期督查和例会制度,
搞好月调度、季分析,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的突出问题,搞好跟踪服务,兑现优惠政策,扎实推进项
目建设。三是切实抓好资金筹措和项目管理。坚持向上争一块、政府投一块、招商引一块、民间筹一
块、银行贷一块、上市融一块,多渠道筹集资金,力争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00亿元。全面落实项目开
工建设“八个必须”条件,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招标投标制,严把
工程质量和安全关,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五)扩大消费需求,增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加强对企业工资分配的调控指导,完善职工工
资正常增长和支付机制。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扶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企
业和产业,不断扩大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把房地产业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抓好安居工程和廉
租住房建设。落实放宽二套房政策,促进普通商品房消费,鼓励农民新建改造住房。加快社区服务体
系建设,在城市繁华地带和居民集聚区建设购物、休闲娱乐和特色餐饮一条街,实施早餐工程,方便
居民生活。抓好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标准化改造,扩大家电下乡补贴政策覆盖面。继续实施“万村千
乡”市场工程,新增农村配送中心30处、农资超市和便民店1500个以上,促进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
城。
(六)积极推进两型社会建设改革试点,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制
定出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完成有关专题规划的编制,健全领导组织机构,明
确任务,落实责任,建立监督考核机制,推进试点工作。近期,围绕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土地利用
等关键领域,实施重点突破。健全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建立激励约束机制。重点搞好工
业、交通和建筑行业节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控制新上“两高一资”项目,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和可再生能源。把水、空气污染防治作为重中之重,加强电力、钢铁、焦化等高排放行业的污染治理,
落实重点流域和区域污染防治任务,提高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能力。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扎实推进循
环经济试点工作。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加快废旧金属、塑料、轮胎等回收利用基地建设。搞
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组织好第二批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加大重点项目用地保障力度,严肃
查处违法违规用地行为。
(七)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活力。一是积极稳妥推进各项改革。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在
中小学危房改造已享受国家中部地区扶持政策的基础上,积极争取沂蒙革命老区享受国家扶持中西部
优惠政策。按照国家和省统一部署,搞好增值税转型改革。对燃气、自来水等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
商品,建立灵活的定调价机制。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搞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善土地承包
经营权流转市场,加快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二是推动“三外”协调发展。引导企业用好国家扶持外
贸发展政策,优化产品结构,培育出口品牌,开拓新兴市场。鼓励企业扩大先进设备、关键零部件和
能源原材料进口。创新方式,拓宽渠道,引导外资投向装备制造、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节能环保
等领域。搞好高新区、经济开发区、临港产业区等园区规划建设,建成利用外资的主要平台。鼓励企
业开展跨国并购,推进跨国经营,实施境外资源开发工程。落实对口支援北川灾后重建工作方案,统
筹安排援建项目,做好援建工作。
(八)强化增收节支,优化信贷结构。培植壮大优质高效财源,依法加强税收征管,提高税源控管
水平。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集中财力保新农村建设、节能环保、社会民生等重点领域支出。开展增收
节支活动,严格控制一般性开支。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扩大信贷投放,增强对经济发展的支
撑能力。搞好银企合作平台建设,加大金融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和薄弱环节的支持,保证农业贷款
增速、中小企业贷款增量不低于去年。鼓励银行增加经营网点,积极引进市外金融机构到我市设点经
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创新金融产品,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九)着力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支持各类教育健康发展。
健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实施好农村中小学“两热一暖一改”工程,
新建校舍30万平方米,维修校舍13万平方米。加快临沂大学筹建步伐。大力发展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和
医疗保险, 分别扩面35万人和3万人。扩大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提高优抚对象补助标准和
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疾病检测网络,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
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等文化惠民工程,加大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
度,办好各类文化艺术活动,培育骨干文化企业,提高文化产业产值比重。按照中心城区、县城和中
心村镇的规划布局,加强城乡建设管理,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着力打造宜居城市。抓好重点行业和企
业生产安全,完善应急处理机制,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促进社会和
谐稳定。
各位代表,今年是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的关键一年。我们要在中共临沂市委的坚强领导下,
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扎实的作风,积极进取,
干事创业,为建设“大临沂、新临沂”做出新贡献,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国六十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