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城]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g&A=16&rec=11&run=13

临沂市人民政府驻地,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城市。是沂蒙山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市境东南部,处沂蒙山丘地区与沂沭河冲积平原相衔接的过渡地带,附近土地平旷,气候宜人,环境优美。东有沂水拖蓝,北有枋河绕碧,南有金雀、银雀双峰拱卫。为鲁东南交通枢纽,史称“齐鲁襟喉”、“江淮锁钥”。兖(州)石(臼港)铁路从城南横穿,设临沂站。205、206、327国道,017、030、035省道在此交汇,解放路、临西路交叉处设有临沂长途汽车站,规模为省内第一。除省内各地直通班车外,长途客车直达北京、天津、沈阳、邯郸、南京、上海、杭州、宁波等地。市区公共交通便利,多路公共汽车通往乡镇。沂河、枋河之上架有多处特大型桥梁,长桥凌空,气势如虹,雄伟壮观。扩建中的临沂飞机场为国家二级机场,可起降波音737等大型飞机。
临沂城,迄今已有2480余年。历史上长期为国、州、郡、道、县治所和专区机关驻地。春秋时期称启阳,鲁哀公三年(公元前492年)鲁国权臣季孙斯、叔孙州仇率领军队在这里首次筑城,作为鲁国东南屏障。西汉初年置启阳县,治此。后因避汉景帝刘启讳,改名开阳。东汉为琅琊国国都。西晋末为琅琊王司马睿潜邸。隋设临沂县,治此,始称临沂城。明以州代县,为州治。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升沂州为府,设兰山县,均治此。1913年撤府,翌年改兰山县为临沂县,仍为治所。1925年在原州府辖境置琅琊道,道尹公署和临沂县知事公署皆驻此。1936年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临沂城。1938年春,侵华日军进犯临沂,抗日名将张自忠将军和庞炳勋等率部在临沂重创侵华日军,谱写了抗战史上的光辉一页。 4月21日, 临沂城沦陷,侵华日军在城内进行了连续10日的大屠杀,惨遭杀害的群众2840人,连同在城外杀害的群众共达3000余人。侵华日军盘据临沂城期间,临沂人民遭受了残酷镇压和奴役。1945年9月11日,罗荣桓指挥八路军收复临沂城。临沂县政府在城内重新组成,中共山东分局、山东省政府机关从莒南县大店镇迁驻城内。10月25日'中共中央华东局组成,机关驻临沂城西门里路南,新四军军部亦驻在城内。罗荣桓、陈毅等领导人在城内共同研究了堵击徐州国民党军队北上的作战方案。一时,临沂城成为华东战略区的政治军事领导中心,被称为“山东解放区首府”。1946年1月5日,山东大学在临沂举行开学典礼。1947年国民党军队大举进犯临沂。2月15日,驻城党政军机关和人民团体暂时主动撤离。国民岩山东省第三行政督察区行政公署和临沂县政府随部陡窜返临沂城。1948年10月10日,临沂城第二次解放。中共鲁中南区委、鲁中南行政公署以及临沂县党政槲关返城办公。1950年后,为临沂行署、临沂县、县级嘲沂市驻地。1994年临沂撤地设市后,为中共临沂市剃市人民政府、兰山区党政机关驻地。
市区略呈方形,东西长6.5公里,南北长6.3公里,面积41平方公里。市区人口22万人,流动人
口约20万人。纵列市区南北的主要街道,自东向西有沂州路、沂蒙路、八一路、新华路、新华二路、
临西路、临西二路、三路、四路、五路等10条,横贯市区东西的主要街道自北向南有:北园路、兰山
路、考棚街和砚池街、解放路、银雀山路、启阳路、开阳路、金雀山路、金雀山二路、三路、四路、
站前路等12条。商业和服务业多集中在沂蒙路、解放路、临西路,场店鳞次栉比,街市繁华,有大型
商厦、商场30余处,桃源大世界、鲁南大厦分别进入全国、全省十大商厦行列。临沂批发城占地2.5
平方公里,有小商品、纺织品、家用电器、塑料制品、土杂品、文体用品、副食品、箱包、鞋帽、服
装、布匹等19处批发交易区,上市商品有63大类3万多个品种,从业人员4.8万人,商品交易辐射国内
25个省、市、自治区。批发城商品地产率达到50%,有的交易区达到80%,全市近3000家企业在批发
城内设点销售。在全国评出的1993年度百强集贸市场中,临沂批发城名列第5位。1995年实现成交额105
亿元,连续四年列全省同类市场首位,成为鲁南和苏北地区人流、物流、信息流中心。工业有轻工、
纺织、丝绸、机械、化工、建材、冶金、煤炭、食品、医药等15个行业门类。
城内设有普通高校2所,成人高校2所,中等专业学校8所,普通中学15所,小学38所。大型影剧院
7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2个,广播电台和电视台5家。各类医院9处。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0.5
%,绿地率为28.9%。建有儿童乐园、青少年宫、金雀山公园、东方红游园、涑河公园等。城东沂
河西岸有华东革命烈士陵园,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南有金雀山、银雀山汉墓群,为省级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曾出土《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等古籍竹简和汉代帛画,沂蒙路西有王羲之故里
旧址洗砚池。
(李兴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