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一)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g&A=12&rec=67&run=13

王吉

上疏谏昌邑王
臣闻古者师日行三十里,吉行五十里。《诗》云:“匪风发兮,匪车揭兮,顾瞻周道,中心怛兮。”
说曰:是非古之风也,发发者;是非古之车也,揭揭者,盖伤之也。今者大王幸方与,曾不半日而驰
二百里,百姓颇废耕桑,治道牵马,臣愚以为民不可数变也。昔召公述职,当民事时,舍于棠下而听
断焉。是时人皆得其所,后世思其仁恩,至乎不伐甘棠,《甘棠》之诗是也。
大王不好书术而乐逸游,冯式撙衔,驰骋不止,口倦乎叱咤,手苦于棰辔,身劳乎车舆;朝则冒
雾露,昼则被尘埃,夏则为大暑之所暴炙,冬则为风寒之所匽薄,数以耎脆之玉体犯勤劳之烦毒,非
所以全寿命之宗也,又非所以进仁义之隆也。
夫广夏之下,细旃之上,明师居前,劝诵在后,上论唐虞之际,下及殷周之盛,考仁圣之风,习
治国之道,讠斤讠斤焉发愤忘食,日新厥德,其乐岂徒衔橛之间哉!休则俯仰诎信以利形,进退步趋
以实下,吸新吐故以练臧,专意积精以适神,于以养生,岂不长哉!大王诚留意如此,则心有尧舜之
志,体有乔松之寿,美声广誉登而上闻,则福禄其轃而社稷安矣。
皇帝仁圣,至今思慕未怠,于宫馆囿池弋猎之乐未有所幸,大王宜夙夜念此,以承圣意。诸侯骨
肉,莫亲大王,大王于属则子也,于位则臣也,一身而二任之责加焉,恩爱行义孅介有不具者,于以
上闻,非享国之福也。臣吉愚戆,愿大王察之。(《汉书·王吉传》)

奏书戒昌邑王
臣闻高宗谅闇,三年不言。今大王以丧事徵,宜日夜哭泣悲哀而已,慎毋有所发。且何独丧事,
凡南面之君何言哉?天不言,四时行焉,百物生焉,愿大王察之。大将军仁爱勇智,忠信之德天下莫
不闻,事孝武皇帝二十馀年,未尝有过。先帝弃群臣,属以天下,寄幼孤焉,大将军抱持幼君襁褓之
中,布政施教,海内晏然,虽周公、伊尹亡以加也。今帝崩亡嗣,大将军惟思可以奉宗庙者,攀援而
立大王,其仁厚岂有量哉!臣愿大王事之敬之,政事壹听之,大王垂拱南面而已。愿留意,常以为念。
(《汉书·王吉传》:昭帝崩,亡嗣,大将军霍光秉政,遣大鸿胪宗正迎昌邑王。吉即奏书戒王。)
上宣帝疏言得失
陛下躬圣质,总万方,帝王图籍日陈于前,惟思世务,将兴太平。诏书每下,民欣然若更生。臣
伏而思之,可谓至恩,未可谓本务也。
欲治之主不世出,公卿幸得遭遇其时,言听谏从,然未有建万世之长策,举明主于三代之隆者也。
其务在於期会簿书,断狱听讼而已,此非太平之基也。
臣闻圣王宣德流化,必自近始,朝廷不备,难以言治;左右不正,难以化远。民者,弱而不可胜,
愚而不可欺也。圣主独行於深宫,得则天下称诵之,失则天下咸言之。行发於近,必见於远,故谨选
左右,审择所使;左右所以正身也,所使所以宣德也。《诗》云:“济济多士,文王以宁。”此其本
也。
《春秋》所以大一统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也。今俗吏所以牧民者,非有礼义科指可世世通行
者也,独设刑法以守之。其欲治者,不知所繇,以意穿凿,各取一切,权谲自在,故一变之后不可复
修也。是以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户异政,人殊服,诈伪萌生,刑罚亡极,质朴日销,恩爱浸薄。
孔子曰“安上治民,莫善於礼。”非空言也。王者未制礼之时,引先王礼宜於今者而用之。臣愿陛下
承天心,发大业,与公卿大臣延及儒生,述旧礼,明王制,欧一区之民跻之仁寿之域,则俗何以不若
成康,寿何以不若高宗?窃见当世趋务不合於道者,谨条奏,惟陛下财择焉。(《汉书·王吉传》:
又略见《礼乐志》)
夫妇,人伦大纲,夭寿之萌也。世俗嫁娶太早,未知为人父母之道而有子,是以教化不明而民多
夭。聘妻送女亡节,则贫人不及,故不举子。又汉家列侯尚公主,诸侯则国人承翁主,使男事女,夫
诎於妇,逆阴阳之位,故多女乱。古者衣服车马贵贱有章,以褒有德而别尊卑,今上下僣差,人人自
制,是以贪财趋利,不畏死亡。周之所以能致治,刑措而不用者,以其禁邪於冥冥,绝恶於未萌也。
舜、汤不用三公九卿之世而举皋陶、伊尹,不仁者远。今使俗吏得任子弟,率多骄骜,不通古今,
至於积功治人,亡益於民,此《伐檀》所为作也。宜明选求贤,除任子之令。外家及故人可厚以财,
不宜居位。去角抵,减乐府,省尚方,明视天下以俭。古者工不造雕瑑,商不通侈靡,非工商之独贤,
政教使之然也,民见俭则归本,本立而末成。(《汉书·王吉传》:吉以为云云,又言云云。即前疏
条奏也,今录於疏后。)

王骏

谕指淮阳王钦
礼为诸侯制相朝聘之义,盖以考礼壹德,尊事天子也。且王不学《诗》乎?《诗》云:“俾侯於
鲁,为周室辅。”今王舅博数遗王书,所言悖逆。王幸受诏策,通经术,知诸侯名誉不当出竟。天子
普覆,德布於朝,而恬有博言,多予金钱,与相报应,不忠莫大焉。故事,诸侯王获罪京师,罪恶轻
重,纵不伏诛,必蒙迁削贬黜之罪,未有但已者也。今圣主赦王之罪,又怜王失计忘本,为博所惑,
加赐玺书,使谏大夫申谕至意,殷勤之恩,岂有量哉!博等所犯罪恶大,群下之所共攻,王法之所不
赦也。自今以来,王毋复以博等累心,务与众弃之。《春秋》之义,大能变改!《易》曰:“藉用白
茅,无咎。”言臣子之道,改过自新,洁己以承上,然后免於咎也。王其留意慎戒,惟思所以悔过易
行,塞重责,称厚恩者。如此,则长有富贵,社稷安矣。(《汉书·宣元六王·淮阳王钦传》)
劾奏匡衡
衡监临盗所主守直十金以上。《春秋》之义,诸侯不得专地,所以壹统尊法制也。衡位三公,辅
国政,领计簿,知郡实,正国界,计簿已定而背法制,专地盗土以自益,及赐、明阿承衡意,猥举郡
计,乱减县界,附下罔上,擅以地附益大臣,皆不道。(《汉书·匡衡传》:司隶校尉骏、少府忠行
廷尉事劾奏衡。)

王祥

训子孙遗令
夫生之有死,自然之理。吾年八十有五,启手何恨。不有遗言,使尔无述。吾生值季末,登庸历
试,无毗佐之勋,没无以报。气绝但洗手足,不烦沐浴,勿缠尸,皆澣故衣,随时所服。所赐山玄玉
佩、卫氏玉玦、绶笥皆勿以敛。西芒上土自坚贞,勿用甓石,勿起坟垄。穿深二丈,椁取容棺。勿作
前堂、布几筵、置书箱镜奁之具,棺前但可施床榻而已。糒脯各一盘,玄酒一杯,为朝夕奠。家人大
小不须送丧,大小祥乃设特牲。无违余命!高柴泣血三年,夫子谓之愚。闵子除丧出见,援琴切切而
哀,仲尼谓之孝。故哭泣之哀,日月降杀,饮食之宜,自有制度。夫言行可覆,信之至也;推美引过,
德之至也;扬名显亲,孝之至也;兄弟怡怡,宗族欣欣,悌之至也;临财莫过乎让:此五者,立身之
本。颜子所以为命,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晋书·王祥传》)

王敦

表庾亮为中书监
中书令领军庾亮,清雅履正,可中书监,领军如故。(《太平御览》二百二十)
表王舒
舒风概简正,允作雅人,自多於邃,最是臣少所知拔。中间夷甫澄见语,卿知处明、茂弘,茂弘
已有令名。真副卿清论,处明亲疏无知之者。吾常以卿言为意,殊未有得,恐己悔之。臣慨然曰:君
以此试。顷来始乃有称之者,言常人正自患知之使过,不知使负实。(《世说新语·赏誉》)
举贺循为贤良、杜夷为方正疏
臣闻有唐畴咨,元凯时登;汉武钦贤,俊彦响应,故能允协时雍,敷崇盛化。伏见太孙舍人会稽
贺循、处士卢江杜夷履道弥高,清操绝俗,思学融通,才经王务。循宰二县,皆有名绩,备僚东宫,
忠恪允著。夷清虚冲淡,与俗异轨,考盘空谷,肥遁匿迹。盖经国之良宝,聘命之所急。若得待诏公
车,承对册问,必有忠谠良谟,弘益政道矣。(《晋书·杜夷传》)
辞荆州牧疏
昔汉祖以神武革命,开建帝业,继以文帝之贤,纂承洪绪,清虚玄默,拟迹成康。贾谊叹息,以
为天下倒悬,虽言有抑扬,不失事体。今圣朝肇建,渐振宏纲,往段匹遣使求效忠节,尚未有劳,便
以方州与之。今靳明等为国雪耻,欲除大逆,此之志望,皆欲附翼天飞。虽功大宜报,亦宜有以裁之,
当杜渐防萌,慎之在始。中间不逞,互生事变,皆非忠义,率以一朝之荣。天下渐弊,实由於此。春
秋之时,天子微弱,诸侯奢侈,晋文思崇周室,至有求隧之请,襄王让之以礼,闻义而服,自尔诸侯
莫敢越度。臣谓前者贼寇未殄,苟以济事,朝廷诸所加授,颇多爵位兼重。今自臣以下,宜皆除之,
且以塞群小℃功之望,夷狄无厌之求。若复迁延,顾望流俗,使奸狡生心,遂相怨谤,指摘朝廷,谗
谀蜂起,臣有以知陛下无以正之。此安危之机,天下之望。臣门户特受荣任,备兼权重,渥恩偏隆,
宠过公族。行路厮贱犹谓不可,臣独何心可以安之。臣一宗误陛下,倾覆亦将寻至;虽复灰身剖心,
陛下追悔将何所及!伏愿谅臣至款,及今际会,小解散之,并授贤隽,少慰有识,各得尽其所怀,则
人思竞劝矣。州牧之号,所不敢当,辄送所假侍中貂蝉。又宜并官省职,以塞群小觊觎之望。(《晋
书·王敦传》)
上疏言王导
导昔蒙殊宠,委以事机,虚己求贤,竭诚奉国,遂藉恩私,居辅政之重。帝王体远,事义不同,
虽皇极初建,道教方阐,惟新之美,犹有所阙。臣每慷慨於遐远,愧愤於门宗,是以前后表疏,何尝
不寄言及此。陛下未能少垂顾眄,畅臣微怀,云导顷见疏外,所陈如昨,而其萌已著,其为咎责,岂
惟导身而已。群从所蒙,并过才分。导诚不能自量,陛下亦爱忘其短。常人近情,恃恩昧进,独犯龙
鳞,迷不自了。臣窃所自忧虑,未详所由,惶愧踧踖,情如灰土。天下事大,尽理实难,导虽凡近,
未有秽浊之累;既往之勋,畴昔之顾,情好绸缪,足以厉薄俗,明君臣,合德义,同古贤。昔臣亲受
嘉命,云:“吾与卿及茂弘当管鲍之交。”臣忝外任,渐冉十载,训诱之诲,日有所忘;至於斯命,
铭之於心,窃犹眷眷,谓前恩不得一朝而尽。
伏惟陛下圣哲日新,广延俊,临之以政,齐之以礼。顷者令导内综机密,出录尚书,杖节京都,
并统六军,既为刺史,兼居重号,殊非人臣之体。流俗好评,必有讥谤,宜省录尚书、杖节及都督。
且王佐之器,当得宏达远识、高正明断、道德优备者,以臣暗识,未见其才。然於见人,未逾於导;
加辅翼积年,实尽心力。霸王之主,何尝不任贤使能,共相终始!管仲有三归反坫之讥,子犯有临河
要君之责,萧何、周勃得罪囹圄,然终为良佐。以导之才,何能无失!当令任不过分,役其所长,以
功补过,要之将来。导性慎密,尤能忍事,善於斟酌,有文章才义,动静顾问,起予圣怀,外无过宠,
公私得所。今皇祚肇建,八表承风;圣恩不终,则遐迩失望。天下荒弊,人心易动;物听一移,将致
疑惑。臣非敢苟私亲亲,唯欲忠於社稷。(《晋书·王敦传》)
上疏罪状刘隗
刘隗前在门下,邪佞谄媚,谮毁忠良,疑惑圣听,遂居(《魏书·晋司马叡传》作“遂秉”)权
宠,挠乱天机,威福自由,有识杜口。大起事役,劳扰士庶;外托举义,内自封植;奢僣过制,乃以
黄散为参军,晋魏以来,未有此比。倾尽帑藏,以自资奉;赋役不均,百姓嗟怨;免良人奴,自为惠
泽。自可使其大田以充仓廪,今便割配,皆充隗军。臣前求迎诸将妻息,圣恩听许,而隗绝之,使三
军之士莫不怨愤。又徐州流人辛苦经载,家计始立,隗悉驱逼,以实己府。当陛下践阼之始,投刺王
官,本以非常之庆使豫蒙荣分。而更充征役,复依旧名,普取出客,从来久远,经涉年载,或死亡灭
绝,或自赎得免,或见放遣,或父兄时事身所不及,有所不得,辄罪本主,百姓哀愤,怨声盈路。身
欲北渡,以远朝廷为名,而密知机要,潜行险慝,进人退士,高下任心,奸狡饕餮,未有隗比,虽无
忌、宰、弘恭、石显未足为喻。是以遐迩愤慨,群后失望。
臣备位宰辅,与国存亡,诚乏平勃济时之略,然自忘驽骀,志存社稷,岂忍坐视成败,以亏圣美。
事不获已,今辄进军,同讨奸孽,(《魏书》作“今趣进军,指讨奸孽”。)愿陛下深垂省察,速斩
隗首,以谢远近。(此句从魏书补)则众望厌服,皇祚复隆。隗首朝悬,诸军夕退。昔太甲不能遵明
汤典,颠覆厥度,幸纳伊尹之勋,殷道复昌。汉武雄略,亦惑江充谗佞邪说,至乃父子相屠,流血丹
地,终能克悟,不失大纲。今日之事,有逾於此,贤智故有先失后得者矣。(此十字从《魏书》补)
愿陛下深垂三思,谘询善道,则四海安,社稷永固矣。
陛下昔镇扬州,虚心下士,优贤任能,宽以得众,故君子尽心,小人毕力。臣以暗蔽,豫奉徽猷,
是以遐迩望风,有识自竭,王业遂隆,惟新克建,四海延颈,咸望太平。自从信隗已来,刑罚不中,
街谈巷议,皆云如吴之将亡。闻之惶惑,精魂飞散,不觉胸臆摧破,泣血横流。陛下当全祖宗之业,
存神器之重,察臣前后所启,奈何弃忽忠言,遂信奸佞,谁不痛心!愿出臣表,谘之朝臣,介石之几,
不俟终日,令诸军早还,不至虚扰。(《晋书·王敦传》)
上言父子生离服限
(建武元年)
自顷中原丧乱,父子生乖。或丧灵客寄,奔迎阻隔,而皆制服,将向十载。终身行丧,非礼所许。
称之者难,空绝婚娶。昔东关之役,事同今日。三年之后,不废婚宦。苟南北圮绝,非人力所及者,
宜使三年丧毕,率由旧典也。(《通典》九十八)
与刘隗书
顷承圣上顾眄足下,今大贼未灭,中原鼎沸,欲与足下周生之徒,戮力王室,共静海内。若其泰
也,则帝祚於是乎隆;若其否也,则天下永无望矣。(《晋书·刘隗传》)
与王导书后自手笔
太真别后几日,作如此事。(《晋书·温峤传》,又《魏书·晋司马绍传》作“别来”。)

敦顿首顿首,蜡节忽过,岁暮感悼伤悲,意想自如常。比苦腰痛愦愦,得示知意及不以悉,王敦
顿首顿首。(《淳化阁帖》二)

王导

转陈耽谢鸾教
丹阳从事陈耽,器局弘正,可转主簿。吴兴从事谢鸾,才干正直,可转西曹。(《太平御览》二
百六十五引《王丞相集》)
祭卫玠教
卫洗马明当改葬,此君风流名士,海内民望,可修三牲之祭,敦旧好。(《太平御览》五百五十
五引《卫别传》)
求别驾教
顾和理识清敏,劭令端古,宜得其才,以为别驾。(《通典》三十二引《王丞相集》)

臣乞得除中书监持节,专壹所司,竭诚保傅,惟力是视。(《太平御览》二百二十引《王导表》)
上疏论谥法
臣闻大行受大名,小行受小名,则实称不诬而已。近代以来,惟爵得谥,武官牙门,有爵必谥,
卿校常伯,无爵悉不赐谥,甚失制谥之本。今中兴肇建,勋德兼备,宜深体前训,使行以谥彰,岂可
限以有爵?(《书钞》九十四:“王遵上疏。”《艺文类聚》四十引《中兴书》作“王导”,《太平
御览》五百六十二引《晋中兴书》作“王遵上疏”。案:“王导谥文献”,《太平御览》下条引《宋
书》:“王俭卒,礼官欲依王遵谥为文献。”证知是“王导”之误,东晋初无王遵也。)
上疏请自贬
徐龛叛戾,久稽天诛。臣创议征讨,调举羊鉴。鉴暗懦覆师,有司极法。圣恩降天地之施,全其
首领。然臣受重任,总录机衡,使三军挫衄,臣之责也。乞自贬黜,以穆朝伦。(《晋书·王导传》)
请建立国史疏
夫帝王之迹,莫不必书,著为令典,垂之无穷。宣皇帝廓定四海,武皇帝受禅於魏,至德大勋,
等踪上圣,而纪传不存於王府,德音未被乎管弦。陛下圣明,当中兴之盛,宜建立国史,撰集帝纪,
上敷祖宗之烈,下纪佐命之勋,务以实录,为后代之准,厌率土之望,悦人神之心,斯诚雍熙之至美,
王者之弘基也。宜备史官,敕佐著作郎干宝等渐就撰集。(《晋书·干宝传》)
上疏请修学校
夫治化之本,在於正人伦。人伦之正,存乎设庠序。庠序设而五教明,则德化洽通,彝伦攸叙,
有耻且格也。父子兄弟夫妇长幼之序顺,而君臣之义固矣。《易》所谓正家而天下定者也。故圣王蒙
以养正,少而教之,使化沾肌骨,习以成性,有若自然,日迁善远罪,而不自知。行成德立,然后裁
之以位,虽王之嫡子,犹与国子齿,使知道而后贵。其取才用士,咸先本之於学。故《周礼》,乡大
夫“献贤能之书於王,王拜而受之”。所以尊道而贵士也。人知士之所贵,由乎道存。则退而修其身,
修其身以及其家,正家以及於乡,学於乡以登於朝。反本复始,各求诸己,敦素之业著,浮伪之道息,
教使然也。故以之事君则忠,用之莅下则仁,即孟轲所谓“未有仁而遗其亲,义而后其君者也”。
自顷皇纲失统,礼教陵替,颂声不兴,於今二纪,《传》曰:“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
乐,乐必崩。”而况如此其久者乎?先进渐忘揖让之容,后生唯闻金革之响,干戈日寻,俎豆不设,
先王之道弥远,华伪之风遂滋,非所以习民靖俗,端本抑末之谓也。殿下以命世之资,属当倾危之运,
礼乐征伐,翼成中兴,将涤秽荡瑕,拨乱反正。诚宜经纶稽古,建明学校,阐扬六艺,以训后生,使
文武之道,坠而复兴。方今《小雅》尽废,戎虏扇炽,节义陵迟,国耻未雪。忠臣义士,所以扼腕拊
心,礼乐政刑,当并陈以俱济者也。苟礼义胶固,纯风载洽,则化之所陶者广,而德之所被者大,义
之所属者深,而威之所振者远矣。由斯而进,则可朝服济河,使帝典阙而复补,王纲弛而更张,饕餮
改情,兽心革面,揖让而蛮夷服,缓带而天下从,得乎其道者,岂难也哉。故有虞舞干戚而三苗化,
鲁僖作泮宫而淮夷平,桓、文之霸,皆先教而后战。今若聿遵前典,兴复教道,使朝之子弟,并入於
学,立德出身者咸习之而后通。德路开而伪涂塞,则其化不肃而成,不严而治矣。选明博修礼之士以
为之师,隆教贵道,化成俗定,莫尚於斯也。(《宋书·礼志一》:建武初,骠骑将军王导上疏;又
《晋书·王导传》作上书,有删节。)
议复肉刑
肉刑之典,由来尚矣。肇自古先,以及三代,圣哲明王所未曾改也。岂是汉文常主所能易者乎!
时萧、曹已没,绛灌之徒不能正其义。逮班固深论其事,以为外有轻刑之名,内实杀人。又死刑太重,
生刑太轻,生刑纵於上,死刑怨於下,轻重失当,故刑政不中也。且原先王之造刑也,非以过怒也,
非以残民也,所以救奸,所以当罪也。今盗者窃人之财,淫者好人之色,亡者避叛之役,皆无杀害也。
则刖之以刑。刑之则止,而加之斩戮,戮过其罪,死不可生,纵虐於此,岁以巨计。此乃仁人君子所
不忍闻,而况行之於政乎!若乃惑其名而不练其实,恶其生而趣其死,此畏水投舟,避坎陷井,愚夫
之不若,何取於政哉!今大晋中兴,遵复古典,率由旧章,起千载之滞义,拯百残之遗黎,使皇典废
而复存,黔首死而更生,至义畅於三代之际,遗风播乎百世之后,生肉枯骨,惠侔造化,岂不休哉!
惑者乃曰:死犹不可惩,而况於刑?然民者冥也,其至愚矣,虽加斩戮,忽为灰土,死事日往,生欲
日存,未以为改。若刑诸市朝,朝夕鉴戒,刑者思为恶之永痛,恶者睹残刖之长废,故足惧也。然后
知先王之轻刑以御物, 显诫以惩愚, 其理远矣。(《晋书·刑法志》,又见《群书治要》二十九引
《晋书》,又《通典》一百六十八)
议追赠周札
札在石头,忠存社稷,义在亡身。至於往年之事,自臣等有识以上,与札情岂有异!此言实贯於
圣鉴。论者见奸逆既彰,便欲征往年已有不臣之渐。即复使尔,要当时众所未悟。既悟其奸萌,札与
臣等便以身许国,死而后已,札亦寻取枭夷。朝廷檄命既下,大事既定,便正以为逆党。邪正失所,
进退无据,诚国体所宜深惜。臣谓宜与周顗、戴若思等同例。(《晋书·列传·周札传》)
重议周札赠谥
省令君议,必札之开门与谯王、周、戴异。今札开门,直出风言,竟实事邪?使以风言定褒贬,
意莫若原情考征也。论者谓札知隗、协乱政,信敦匡救,苟匡救信,奸佞除,即所谓流四凶族以隆人
主巍巍之功耳,如此,札所以忠於社稷也。后敦悖谬出所不图,札亦阖门不同,以此灭族,是其死於
为义也。夫信敦当时之匡救,不图将来之大逆,恶隗、协之乱政,不失为臣之贞节者,於时朝士岂惟
周札邪!若尽谓不忠,惧有诬乎谯王、周、戴。各以死卫国,斯亦人臣之节也。但所见有同异,然期
之於必忠,故宜申明耳。即如令君议,宋华、齐高其在隗、协矣。昔子纠之难,召忽死之,管仲不死。
若以死为贤,则管仲当贬;若以不死为贤,则召忽死为失。先典何以两通之?明为忠之情同也。死虽
是忠之一目,亦不必为忠皆当死也。汉祖遗约,非刘氏不王,非功臣不侯,违命天下共诛之。后吕后
王诸吕,周勃从之,王陵廷争,可不谓忠乎?周勃诛吕尊文,安汉社稷,忠莫尚焉,则王陵又何足言,
而前史两为美谈。固知死与不死,争与不争,苟原情尽意,不可定於一概也。且札阖棺定谥,违逆党
顺,受戮凶邪,不负忠义明矣。(《晋书·周札传》)
请原羊聃启
聃罪不容恕,宜极重法。山太妃忧戚成疾,陛下罔极之恩,宜蒙生存之宥。(《晋书·羊曼传》)
迁丹阳太守上笺
昔魏武,达政之主也;荀文若,功臣之最也,封不过亭侯。仓舒,爱子之宠,赠不过别部司马。
以此格万物,得不局迹乎!今者临郡,不问贤愚豪贱,皆加重号,辄有鼓盖,动见相准。时有不得者,
或为耻辱。天官混杂,朝望秃与贺循书论虞庙王所崇惜者,体也。未敢当正位入庙及毁废之所,不知便
可得尔不?(《通典》四十七)戴若思欲於七庙立后别室。(同上)
又与贺循书问即位告庙
或谓宜祭坛拜受天命者,或谓直当称亿兆群臣告四祖之庙而行者,若尔当立行庙,主今固辞尊号,
俯顺群情,还依魏晋故事,然魏晋皆禀命而行,不知今进玺当云何?(《通典》五十五)
得刁仆射书曰:如此,京兆是宣帝祖,章郡是父也。至惠帝为七庙,至怀帝京兆府君应落,想足
下亦是识刁侯,不欲告惠、怀二帝,不知於礼云何?(《通典》五十五)
答荀松书
意谓君位永固,无复暂还子位之理。惠帝至先帝虽四君,今亦不以一君为一代,何嫌二代之中重
四君邪?今庙尚居上,祀何得居下?若暂下,则逆祀也。(《通典》四十八)
答陶侃书
默居上流之势,如有松舰成资,故包含隐忍,使其有地,一月潜严,足下军到,是以得风发相赴,
岂非遵养时晦以定大事者邪?(《晋书·陶侃传》)
遗王含书
近承大将军困笃绵绵,或云已有不讳,悲怛之情,不能自胜。寻知钱凤大严,欲肆奸逆,朝士忿
愤,莫不扼腕。去月二十三日,得征北告,刘遐、陶瞻、苏峻等深怀忧虑,不谋同辞。都邑大小及二
宫宿卫咸惧有往年之掠,不复保其妻孥,是以圣主发赫斯之命,具如檄旨。近有嘉诏,崇兄八命,望
兄奖群贤忠义之心,抑奸细不逞之计,当还武昌,尽力藩任。卒奉来告,乃承与犬羊俱下,虽当逼迫,
犹以罔然。兄立身率素,见信明於门宗,年逾耳顺,位极人臣,仲玉、安期亦不足作佳少年,本来门
户,良可惜也!
兄之此举,谓可得如大将军昔年之事乎?昔年佞臣乱朝,人怀不宁,如导之徒,心思外济。今则
不然。大将军来屯于湖,渐失人心,君子危怖,百姓劳弊。将终之日,委重安期。安期断乳来几日,
又於时望,便可袭宰相之迹邪?自开辟以来,颇有宰相孺子者不?诸有耳者皆是将禅代意,非人臣之
事也。先帝中兴,遗爱在人。圣主聪明,德洽朝野,思与贤哲弘济艰难。不北面而执臣节,乃私相树
建,肆行威福,凡在人臣,谁不愤叹!此直钱凤不良之心闻於远近,自知无地,遂唱奸逆。至如邓伯
山、周道和恒有好情,往来人士咸皆明之,方欲委任,与共戮力,非徒无虑而已也!
导门户小大受国厚恩,兄弟显宠,可谓隆矣。导虽不武,情在宁国。今日之事,明目张胆为六军
之首,宁忠臣而死,不无赖而生矣。但恨大将军桓文之勋不遂,而兄一旦为逆节之臣,负先人平素之
志,既没之日,何颜见诸父於黄泉,谒先帝於地下邪?执省来告,为兄羞之,且悲且惭。愿速建大计,
惟取钱凤一人,使天下获安,家国有福,故是竹素之事,非惟免祸而已。夫福如反手,用之即是。导
所统六军,石头万五千人,宫内后苑二万人,护军屯金城六千人,刘遐已至,征北昨已济江万五千人。
以天子之威,文武毕力,岂可当乎!事犹可追,兄早思之。大兵一奋,导以为灼炟也。(《晋书·王
敦传》)
与从子允之书
太保安丰侯以孝闻天下,不得辞司隶,和长舆海内名士,不免作中书令。吾群从死亡略尽,子弟
零落,遇汝如亲,如其不尔,吾复何言?(《晋书·王允之传》:时允之以父忧去职,既葬,除义兴
太守,不拜,导与书。)

省示。具卿辛酸之至,吾甚忧劳。卿此事亦不暂忘,然书足下所欲致,身处尚在彀中,王制正自
欲不得许,卿当如何?导亦天明往。(《淳化阁帖》二)
导白:改朔情增伤感,湿蒸事何如?颇小觉损不?帖有应足下,悬耿,连哀劳,满闷不具。王导。
(同上)
麈尾铭
道无常贵,所适惟理。谁(《艺文类聚》作“勿”)谓质卑?御于君子。拂秽清暑,虚心以俟。
(《北堂书钞》一百三十四,《艺文类聚》六十九,《太平御览》七百三)

王旷

与东海王越书
裴在此,虽不治事,然识量弘淹,此下人士,大敬拊之。(《魏志·裴潜传》注)
与扬州论讨陈敏计
贼今下屯固横江。(《太平御览》三百三十七)
复据乌江,皆堑垒彭排鹿角,步安严峻,以袭历阳诸军。(《太平御览》三百三十七)

王廙

洛都赋
其河东盐池,玉洁水鲜;不劳煮沃,成之自然。(《书钞》一百四十六引王冀《洛都赋》,乃王
廙之误。)
鸡头温水,鲁阳神泉,不爨自沸。热若焦然,烂毛爚卵,煮绢濯鲜;痿瘵痱疴,浸之则痊。功迈
药石,勋著不言。(《初学记》七引两条)
玉井球栏,嶷若积霜。正殿双翼,是曰雨堂。(《初学记》七)
肇建三市,廛开疆理;列肆云曼,修层高峙。(《初学记》二十四)
挈壶司刻,漏樽泻流,仙吏秉尺,随水沈浮。(《太平御览》二)
若乃暮春嘉禊,三巳之辰,贵贱同游,方骥齐轮;丽服靓妆,祓乎洛滨;流芳塞路,炫日映云。
(《北堂书钞》一百五十五,《太平御览》二十)
若乃黄甘荔支,殊□远珍。虽非土方之所产,重九译而来臻。(《太平御览》九百六十六)
铜马朱樱,房陵缃李。(《太平御览》九百六十八)
豹祠赤杏,胡并丹柿,甘液滋脆,不经牙齿。(《太平御览》九百六十八,九百七十一)
瓜则桂枝栝搂,绿瓤青肌,消暑荡秽,解渴疗饥。(《太平御览》九百七十八)
思逸民赋
左披文以遘话,讲六艺之宏敷。(《文选·褚渊碑文》注)
笙赋
其制器也,则取不周之竹,曾城之匏;生悬崖之绝岭,邈崛以崇高,延修颈以亢首,厌瑶口之陆
离,舞灵蛟之素鳞,衔明珠於带垂。弱舌纸薄,铅锤内藏;合松以密际,糅彤丹以发光。(《艺文类
聚》四十四,《初学记》十六)
金清而玉振。(《初学记》十六)
亲昵远游。登山送离,发千里之长思,咏别鹤於路岐。(同上)
直而不倨,曲而不挑;疏音简节,乐不乃妙。足可以易俗移风,兴洽至教,弘义著於典谟兮,历
万代而弥劭。(同上)
白兔赋(并序)
丞相琅邪王始受旄节,作镇北方,仁风所被,回面革心。昔周旦翼成,越裳重译而献白雉,著在
前典,历代以为美谈。今在我王,匡济皇维,而有白兔之应,可谓重规累矩,不忝先圣也。(《艺文
类聚》九十五)
曰皇大晋,祖宗重光。固坤厚以为基兮,廓乾维以为纲;方将朝服济江,传檄旧国;反梓宫於旧
茔兮,奉圣帝乎洛阳;建中兴之遐祚兮,与二仪乎比长。於是古之有德,则纳瑞而求安,无德则不胜
而为灾。赤乌降於周文兮,尚称曰休哉;桑谷生於殷庭兮,中宗克己以成仁;雊雉登夫鼎耳兮,武丁
责躬而教纯。(《初学记》二十九)
春可乐
春可乐兮, 乐孟月之初阳: 冰泮涣以微流,土冒橛而解刚,野暄卉以挥绿,山葱茜以发苍。(
《艺文类聚》三,《太平御览》二十)
吉辰兮上戊,明灵兮唯社,百室兮必集,祈祭兮树下。濯茆兮俎韭,啮蒜兮擗。缥醪兮浮蚁,
交觞兮并坐。气和兮体适,心怡兮志可。(《太平御览》五百三十二)
弱簟平端。(《太平御览》七百八)
若乃良辰三祖,祈始吉元,华坛峻□,羽盖幢幡。(《书钞》一百五十五)
奏中兴赋上疏
臣托备肺腑,幼蒙洪润,爰自龆龀,至於弱冠,陛下之所抚育,恩侔於兄弟,义同於交友,思欲
攀龙鳞附凤翼者,有年矣。是以昔忝濮阳,弃官远迹,扶持老母,携将细弱,越长江归陛下者,诚以
道之所存,愿托馀庇故也。天诱其愿,遇陛下中兴。当大明之盛,而守局遐外,不得奉瞻大礼,闻问
之日,悲喜交集。昔司马相如不得睹封禅之事,慷慨发愤,况臣情则骨肉,服膺圣化哉!
又臣昔尝侍坐於先后,说陛下诞育之日,光明映室,白毫生於额之左,相者谓当王有四海。又臣
以壬申岁见用为鄱阳内史,七月,四星聚於牵牛。又臣郡有枯樟更生。及臣后还京都,陛下见臣白兔,
命臣作赋。时琅邪郡又献甘露,陛下命臣尝之。又骠骑将军导向臣说晋陵有金铎之瑞,郭璞云必致中
兴。璞之爻筮,虽京房、管辂不过也。明天之历数在陛下矣。臣少好文学,志在史籍,而飘放遐外,
尝与桀寇为对。臣犬马之年四十三矣,未能上报天施,而愆负屡彰。恐先朝露,填沟壑,令微情不得
上达,谨竭其顽,献《中兴赋》一篇。虽未足以宣扬盛美,亦是诗人嗟叹咏歌之义也。(《晋书·王
廙传》)

廿四日廙白:唯久白想适妙来行,未面迟想。得七月十三日告,藉之等近日遣王秋书,不言。月
行复半,念汝独思,不可堪居,柰何柰何!雨凉,不差。(《淳化阁帖》一)
嫂何如?汝所患遂差未?悬心不可言。阿母蒙恩,上下悉佳,宜可行。疟如复断要取,未断愁人,
宜复具日发,与别惘惘不可言。今遣使未北反,书不足白,复会日消息,廙疏。(《淳化阁帖》二)
宰我赞
翩翩宰我,首名言语;志表义章,英辞风举。(《初学记》十七)
保傅箴
保傅之贤,明宗国用。宁辅弼之不忠,祸及于躬。无曰父子无间,昔有潘崇;无曰至亲无二,或
容江充。(《太平御览》二百六)
妇德箴
团团明月,魄满则缺,亭亭阳晖,曜过则逝。天地犹有盈亏,况华艳之浮孽?是以淑女鉴之,战
战乾乾。相彼七出,顺此话言。惧兹屋漏,畏斯新垣。在昧无愧,幽不改虔。(《艺文类聚》四十)

王羲之

用笔赋
秦、汉、魏至今,隶书其惟锺繇,草有黄绮、张芝。至於用笔神妙,不可得而详悉也。夫赋以布
诸怀抱,拟形於翰墨也。辞曰:
何异人之挺发?精博善而含章。驰凤门而兽据,浮碧水而龙骧。滴秋露而垂玉,摇春条而不长。
飘飘远逝,浴天池而颉〓。翱翔弄翮,凌轻霄而接行。详其真体正作,高强劲实。方员穷金石之丽,
纤粗尽凝脂之密。藏骨抱筋,含文包质。没没汩汩,若蒙氾之落银钩;耀耀晞晞,状扶桑之挂朝日。
或有飘遥骋巧,其若自然。包罗羽客,总括神仙。李氏韬光,类隐龙而怡情;王乔脱屣,欻飞凫而上征。
或改变驻笔,破真成草,养德俨如,威而不猛;游丝断而还续,龙鸾群而不诤,发指冠而皆裂,据纯钩
而耿耿。忽瓜割兮互裂,复交结而成族。若长天之阵去,如倒松之卧谷。时滔滔而东往,乍纽山兮暂塞。
射雀目以施巧,拔长蛇兮尽力。草草眇眇,或连或绝;如花乱飞,遥空舞雪。时得时止,或卧或蹶。透
嵩华兮不高,逾悬壑兮非越。信能经天纬地,毗助王猷;耽之玩之,功积山丘。吁嗟秀逸,万代嘉休。
显允哲人,於今鲜俦。共六合而俱永,与两曜而同流。郁高峰兮偃盖,如万岁兮千秋!(《墨池编》)
临护军教
今所在要在於公役均平,其羌太史忠谨在公者,覆行诸营,家至人苦,畅吾乃心。其有老落笃癃,
不堪从役,或有饥寒之色,不能自存者,区分处别,自当参详其宜。(《太平御览》二百四十)
与会稽王笺
古人耻其君不为尧舜,北面之道,岂不愿尊其所事,比隆往代,况遇千载一时之运?顾智力屈於
当年,何得不权轻重而处之也。今虽有可欣之会,内求诸己,而所忧乃重於所欣。《传》云:“自非
圣人,外宁必有内忧。”今外不宁,内忧以深。古之弘大业者,或不谋於众,倾国以济一时功者,亦
往往而有之。诚独运之明足以迈众,暂劳之弊终获永逸者可也。求之於今,可得拟议乎!
夫庙算决胜,必宜审量彼我,万全而后动。功就之日,便当因其众而即其实。今功未可期,而遗
黎歼尽,万不馀一。旦千里馈粮,自古为难,况今转运供继,西输许洛,北入黄河。虽秦政之弊,未
至於此,而十室之忧,便以交至。今运无还期,征求日重,以区区吴越经纬天下十分之九,不亡何待!
而不度德量力,不弊不已,此封内所痛心叹悼,而莫敢吐诚。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愿殿下更垂三思,解而更张,令殷浩、荀羡还据合肥、广陵,许昌、
谯郡、梁、彭城诸军皆还保淮,为不可胜之基,须根立势举,谋之未晚,此实当今策之上者。若不得
此,社稷之忧可计日而待。安危之机,易於反掌,考之虚实,著於目前,愿运独断之明,定之於一朝
也。
地浅而言深,岂不知其未易。然古人处闾阎行阵之间,尚或干时谋国,评裁者不以为讥,况厕大
臣末行,岂可默而不言哉!存亡所系,决在行之,不可复持疑后机,不定之於此,后欲悔之,亦无及
也。
殿下德冠宇内,以公室辅朝,最可直道行之,致隆当年,而未允物望,受殊遇者所以寤寐长叹,
实为殿下惜之。国家之虑深矣,深恐伍员之忧不独在昔,麋鹿之游将不止林薮而已。愿殿下暂废虚远
之怀,以救倒悬之急,可谓以亡为存,转祸为福,则宗庙之庆,四海有赖矣。(《晋书·王羲之传》)
与桓温笺
谢万才流经通,使之处廊庙,参讽议,故是后来之秀。而今屈其迈往之气,以之俯顺荒馀,近是
违才易务矣。(《晋书·谢万传》,《通鉴》一百)
报殷浩书
吾素自无廊庙,直王丞相时果欲内吾,誓不许之,手迹犹存,由来尚矣,不於足下参政而方进退。
自儿娶女嫁,便怀向子平之志,数与亲知言之,非一日也。若蒙驱使,关陇、巴蜀皆所不辞。吾虽无
专对之能,直谨守时命,宣国家威德,故当不同於凡使,必令远近咸知朝廷留心於无外,此所益殊不
同居护军也。汉末使太傅马日
又遗殷浩书
知安西败丧,公私惋怛,不能须臾去怀。以区区江左,所营综如此,天下寒心,固以久矣,而加
之败丧,此可熟念。往事岂复可追,愿思弘将来,令天下寄命有所,自隆中兴之业。政以道胜宽和为
本,力争武功,作非所当,因循所长,以固大业,想识其由来也。
自寇乱以来,处内外之任者,未有深谋远虑,括囊至计,而疲竭根本,各从所志,竟无一功可论,
一事可记,忠言嘉谋弃而莫用,遂令天下将有土崩之势,何能不痛心悲慨也。任其事者,岂得辞四海
之责!追咎往事,亦何所复及,宜更虚己求贤,当与有识共之,不可复令忠允之言常屈於当权。今军
破於外,资竭於内,保淮之志非复所及,莫若还保长江,都督将各复旧镇,自长江以外,羁縻而已。
任国钧者,引咎责躬,深自贬降以谢百姓,更与朝贤思布平正,除其烦苛,省其赋役,与百姓更始,
庶可以允塞群望,救倒悬之急。
使君起於布衣,任天下之重,尚德之举,未能事事允称,当董统之任而丧败至此,恐阖朝群贤未
有与人分其谤者。今亟修德补阙,广延群贤,与之分任,尚未知获济所期。若犹以前事为未工,故复
求之於分外,宇宙虽广,自容何所!知言不必用,或取怨执政,然当情慨所在,正自不能不尽怀极言。
若必亲征,未达此旨,果行者,愚智所不解也。愿复与众共之。
复被州符,增运千石,征役兼至,皆以军期,对之丧气,罔知所厝。自顷年割剥遗黎,刑徒竟路,
殆同秦政,惟未加参夷之刑耳,恐胜广之忧,无复日矣。(《晋书·王羲之传》)
与殷浩书
下官乃劝令画廉蔺於屏风。(《北堂书钞》一百三十二,《太平御览》七百一)
遗谢安书
顷所陈论,每蒙允纳,所以令下小得苏息,各安其业。若不耳,此一郡久以蹈东海矣。
今事之大者未布,漕运是也。吾意望朝廷可申下定期,委之所司,勿复催下,但当岁终考其殿最。
长吏尤殿,命槛车送诣天台。三县不举,二千石必免,或可左降,令在强塞极难之地。
又自吾到此,从事常有四五,兼以台司及都水御史行台文符如雨,倒错违背,不复可知,吾又瞑
目循常推前,取重者及纲纪,轻者在五曹。主者莅事,未尝得十日,吏民趋走,功费万计。卿方任其
重,可徐寻所言。江左平日,扬州一良刺史便足统之,况以郡才而更不理,正由为法不一,牵制者众,
思简而易从,便足以保守成业。
仓督监耗盗官米,动以万计,吾谓诛翦一人,其后便断,而时意不同。近检校诸县,无不皆尔。
馀姚近十万斛,重敛以资奸吏,令国用空乏,良可叹也。
自军兴以来,征役及充运死亡叛散不反者众,虚耗至此,而补代循常,所在凋困,莫知所出。上
命所差,上道多叛,则吏及叛者席卷同去。又有常制,辄令其家及同伍课捕。课捕不擒,家及同伍寻
复亡叛。百姓流亡,户口日减,其源在此。又有百工医寺,死亡绝没,家户空尽,差代无所,上命不
绝,事起或十年、十五年,弹举获罪无懈息,而无益实事,何以堪之!谓自今诸死罪原轻者及五岁刑,
可以充此,其减死者,可长充兵役,五岁者,可充杂工医寺,皆令移其家以实都邑。都邑既实,是政
之本,又可绝其亡叛。不移其家,逃亡之患复如初耳。今除罪而充杂役,尽移其家,小人愚迷,或以
为重於杀戮,可以绝奸。刑名虽轻,惩肃实重,岂非适时之宜邪。(《晋书·王羲之传》)
与谢安书
复与君:斯真草所得,极为不少,而笔至恶,殊不称意。(旧写本《书钞》一百四)
知君尝得小笙。笙是名器,往闻者若令诸君闻之,乃当可不言。而云见今笙者皆不以为佳,恐是
不能好也。(旧写本《书钞》一百十引王兴之与谢安书云云,张溥编入《羲之集》,或张溥所见《书
钞》,兴安作羲也。姑从之。)
蜀中山水,如峨眉山,夏含霜雹,碑板之所闻,昆仑之伯仲也。(此见张溥本,未知所出,张溥
引“杨云云”,疑是杨升庵依托也。张溥又引《舆地志·山水》作“山川”,“峨眉山”作“岷山”。
今检章宗源所辑《顾野王志》无此条,疑亦杨依托。姑录之,俟考。)
与谢万书
古之辞世者或被发犭羊狂,或污身秽迹,可谓艰矣。今仆坐而获逸,遂其宿心,其为庆幸,岂非
天赐!违天不祥。
顷东游还,修植桑果,今盛敷荣,率诸子,抱弱孙,游观其间,有一味之甘,割而分之,以娱目
前。虽植德无殊邈,犹欲教养子孙以敦厚退让。或以轻薄,庶令举策数马,仿佛万石之风。君谓此何
如?
比遇重熙,去当与安石东游山海,并行田尽地利,颐养闲暇。衣食之馀,欲与亲知时共欢宴,虽
不能兴言高咏,衔杯引满,语田里所行,故以为抚掌之资,其为得意,可胜言耶!常依陆贾、班嗣、
杨王孙之处世,甚欲希风数子,老夫志愿尽於此也。君察此当有二言不真所谓贤者志於大不肖志其小
无缘见君故悉心而言以为一面。(《晋书·王羲之传》,张彦远《法书要录》十)
又遗谢万书
以君迈往不屑之韵,而俯同群辟,诚难为意也。然所谓通识,正自当随事行藏,乃为远耳。愿君
每与士卒之下者同甘苦,则尽善矣。食不二味,居不重席,此复何有,而古人以为美谈。济否所由,
实在积小以致高大,君其存之。(《晋书·王羲之传》,《通鉴》一百)
与人书
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墨。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晋书·王羲之传》,《艺文类聚》
九。)
吾书比之锺、张当抗行,或谓过之。张草犹当雁行。张精熟过人,临池学书,池水尽墨,若吾耽
之若此,未必谢之。后达解者,知其评之不虚。吾尽心精作亦久,寻诸旧书,惟锺、张故为绝伦,其
馀为是小佳,不足在意。去此二贤,仆书次之,须得书意转深,点画之间,皆有意,自有言所不尽。
得其妙者,事事皆然,平南李式论君不谢。(唐张彦远《法书要录》一,其题作《自论书》,语意与
前篇不同,故两列之。)
与所知书
子敬飞白大有直。(《图书会粹》。案:张溥本作“有意”。)
杂帖
十七日先书,郗司马未去。即日得足下书,为慰。先书以具,示,复数字。(《法书要录》十,
下皆同。)
吾前东,粗足作佳观。吾为逸民之怀久矣,足下何以方复及此,似梦中语耶?无缘言面为叹,书
何能悉!
瞻近无缘,省告,但有悲叹,足下小大悉平安也。云卿当来居此,喜迟不可言,想必果,言告有
期耳。亦度卿当不居京。此既僻,又节气佳,是以欣卿来也。此信旨还,具示问。
龙保等平安也。谢之。甚迟见卿舅,可早至,为简隔也。
知足下行至吴,念违离不可居,叔当西耶?迟知问。
计与足下别,廿六年於今,虽时书问,不解阔怀。省足下先后二书,但增叹慨。顷积雪凝寒,五
十年中所无,想顷如常,冀来夏秋间,或复得足下问耳。比者悠悠,如何可言!吾服食久,犹为劣劣,
大都比之年时,为复可耳。足下保爱为上,临书但有惆怅。
省足下别疏,具彼土山川诸奇,扬雄《蜀都》,左太冲《三都》,殊为不备,悉彼故为多奇,益
令其游目意足也,可得果。当告卿求迎,少人足耳。至时示意,迟此期,真以日为岁。想足下镇彼土,
未有动理耳。要欲及卿在彼,登汶岭、峨眉而旋,实不朽之盛事。但言此,心以驰於彼矣。
诸从并数有问,粗平安,唯修载在远,音问不数,悬情,司州疾笃不果西,公私可恨,足下所云,
皆尽事势,吾无间然。诸问,想足下别具,不复一一。
得足下旃罽胡桃药二种,知足下至,戎盐乃要也。是服食所须。知足下谓须服食,方回近之,未
许吾此志。知我者希,此有成言无缘见卿,以当一笑。
云谯周有孙,高尚不出。今为所在其人有以副此志不,令人依依,足下具示,严君平、司马相如、
扬子云皆有后否?
天鼠膏治耳袭聋,有验否?有验者乃是要药。
朱处仁今何在,往得其书信,遂不取答,今因足下答其书,可令必达。
省别具,足下小大问,为慰,多分张。念足下悬情武昌,诸子亦多远宦足下兼怀,并数问不,老
妇顷疾笃,救命恒忧虑,馀粗平安,知足下情至。
旦夕都邑动静清和,想足下使还一一时州将桓公告慰,情企足下数使命也。谢无奕外任,数书问
无他,仁祖日往,言寻悲酸,如何可言!
知有汉时讲堂在,是汉和帝时立此,知画三皇五帝以来备有,书又精妙,甚可观也。彼有能画者
不?欲摹取,当可得不?须具告。
往在都见诸葛显,曾具问蜀中事,云成都城池门屋楼观,皆是秦时司马错所修,令人远想慨然。
为尔不信,一一示,为欲广异闻。
青李、来禽、樱桃日给藤子,皆囊盛为佳,函封多不生,足下所疏云此果佳,可为致子,当种之,
此种彼胡桃皆生也。吾笃喜种果,今在田里,惟以此为事,故远及足下,致此子者大惠也。
彼所须此药草,可示当致。
虞安吉者,昔与共事,当念之,今为殿中将军前过,云与足下中表,不以年老,甚欲与足下为下
寮,意其资可得小郡;足下可思致之邪?所念,故远及。
吾有七儿一女,皆同生,婚娶以毕,惟一小者尚未婚耳,过此一婚,便得至彼。今内、外孙有十
六人,足慰目前。足下情致委曲故具示,玄度先乃可耳,尝谓有理因祠祀绝多感,其夜便至此致之生
而速之,每寻痛惋不能已已!省君书增酸,恐大分自不可移,时至不可以智力救如此。
先生适书,亦小小不能佳,大都可耳。此书因谢常侍信还,令知问,可令谢长史且消息。
数亲问叔穆嘉宾,并有问为慰。
知道长不孤,得散力疾重,而迩进退,甚令人忧念,迟信还知问。
妇安和,妇故羸疾,忧之焦心,馀亦诸患。
君昨示,欲见穆生叙赞,今欲默语兴废之格,粗当书尔不?玄度好佳,君谓何似?
从事经过崔、阮诸人,昨旦与书疾,故示毒愁,当增其疾。吾如今尚劣劣,又晚热未有定,发日
有定,示足下兴耳。近书或欲留,吾甚欲与俱,而吾疾患迟速无常,其竟云何?足下今知问。
适太常、司州、领军诸人廿五六书皆佳,司州以为平复,此庆之可言;馀亲亲皆佳,大奴以还吴
也冀或见之。
司州供给寥落,去无期也。不果者,公私之望,无理或复是福,得大等书慰心,今因书也。野数
言疏平安定太宰中郎。
适州将十五日告,徐一痈方尺许口四寸,云数如来小如差,然疾源如此,忧怛尚深,故遣信治徐
舍人书以示徐,还示足下也。不堪缧疑,事列上台。周青州视事今以当至下耶?甚是事宜,无方身也。
而任事者疾患如此,使人短气。
六月十九日羲之白:使还,得八日书,知不佳,何尔耿耿!仆日弊而得此热,忽忽解日尔,力遣
不具。王羲之白。(案:此帖《法书要录》后又重出。)
一见尚书书,一二日遣信以具,必宜有行者,情事恐不可委行使耶?迟还具问,亦以与尚书谘怀,
今复遣谘吴兴也。(案:此帖《法书要录》后又重出。又案:张溥本割恐不以上为尚书贴而多二语,
云“足下尚为远虑,不可计目前”,乃别一帖误入此也。“可委行”以下张溥本谓之《送袍帖》,其
题与帖亦不合。)
远近清和,士人平安荀侯定住下邳,复遣军下城此间民事,愚智长叹,乃亦无所隐。如之何?又
须求雨,以复为灾,卿彼何似?
江生佳,须大活,以始见之与人上萧索,可叹。
汝宜速下,不可稽留,计日迟望。今日亦语刘长史令速。
近因得里人书,想至知故面肿,今差不?吾比日食意如差,而骭中故不差,以此为至患,至不可劳
力数字令弟耳
□适复二告安和,郗故病笃无复他治,为消息耳,忧之深,今移至田舍,就道家也。事毕当吾遣信,
视淑还,母子平安为慰。至恨不得暂见,故未得下船。道夷书云“已得一宅”,想今安稳耳,不政解此
移趋,知部儿不快,何所在?
今已佳也。耿耿信白。
与殷侯彼此格卿取。
卒喜慰气满,无他治,啖数合米,来三日。
知足下哀感不佳,耿耿。吾下势、腹痛小差,须用女蒌丸,得应甚速也。
在我而已,诚无所多。云与谢豫州共入河,不乃烦剧。得安万送书,云“六日可至”。诸贤云朝
廷失之,转觉阙然,与卿书同。不有君子,其能国乎?此言深也。但云卿当入,何以如梦?恐卿表将
复经年,想仁祖差时还内,镇慰人情耳,皆在卿怀耳。
产妇儿,万留之,月尽遣,甚慰心。
得袁、二谢书,具为慰,袁生暂至都,已还未?此生至到之怀,吾所尽也。弟预须遇之,大事得
其书无已已。二谢云秋末必来,计日迟望;万羸,不知必俱不?知弟往别,停几日?决其共为乐也。
寻分旦与江姚女和别,殊当不可言也。
知庾丹阳差数深深,致心致心。
得孔彭祖十七日具问为慰。云襄经还蠡,是反善之诚也。於殷必得速还,无复道路之忧;比者尚
悬悒,得其去月书,省之悲慨也。
上流近问不竟,何日即路,知谢定出?居内所弘,故重是不情,废情存大。
明或就卿围棋邑散,今雨寒,未可以治谢。
江表付还。
得书,知足下问,吾骨(案:《淳化阁帖》连下“谢二侯”为一帖,与《法书要录》不同,张溥
本此帖失载。)
谢二侯
山下多日,不得复意问;一昨晚还,未得遣书。得告,知中冷不解。更壮湿,甚耿耿!服何药耶?
仆此日差胜,寻知问。王羲之顿首。
羲之顿首:向又惨惨自举哀,乏气勿勿,知便当西,且不相知来。想熊能更言问,力遣不次,王
羲之顿首。
七日告期,痛念玄度,未能(阙)汝。汝临哭悲恸何可言?言及惋塞,夜(阙)市器俱不合用,
令摧之也。吾平平,但昨来念玄度,体中便不堪之,耶告。
汝当须过,殡还,恒有悲恻。
王延期省。
妹转佳,庆不及啼不?忆念奴,殊不可言,凉当迎之。
昨即得丹阳水上书,与足下书同,故不送,昨诸书付还。
去冬遣使,想久至。乖离忽四年,言之叹慨,岂言所喻?悠悠数十,卒当何期?汝等将慎为上,
知复何云。
念足下穷思兼至,不可居处,雨气无已,卿复何似?耿耿善将息,吾故劣,力知问。王羲之。
吾何当还
汝尚小,愁思兼至,不可居处;多疾,足下前许岁未,今暂还,想必可尔,故复白。
十一月十三日告期等,得所高馀姚并吴兴二十八日二疏,知并平安,慰。吾平平,比服寒食酒,
如似为佳,力因王会稽,不一一,阿耶告知。
想大小皆佳,丹阳顷极佳也。云自有书,不附此信耳,大小问多患,悬心;想二奴母子佳,迟卿
问也。
吾去日尽,欲留女过吾,去自当送之,想可垂许;一出未知还期,是以白意。夫人涉道康和,足
下小大皆佳。度十五日必济江,故二日知问,须信还知,定当近道迎足下也。可令时还,迟面以日为
岁。
去冬临临安,事近便欲决去,而何侯不许。事闻,以有小寇,今未便得果,然故有移南意,尚未
可仓卒复信,更具信汝也。
六日,昨书信未得去,时寻复逼,或谓不可以不恭命,遂不获已。处世之道尽矣,何所复言!
丹阳旦送,吾体气极佳,其在卿故处,增思咏。
若可得耳,要当须吾自南,但增感塞。
十四日,诸问如昨,云西有伐蜀意,复是大事,速送袍来。
遂当发诏催吾,帝王之命,是何等事,而辱在草泽,忧叹之怀,当复何言?见足下一一。
昨送诸书,令示卿,想见之。恐殷侯必行,义望虽宜尔。然今此集,信为未易,卿若便西者,良
不可言。
安复后问不?想必停君诸舍,疾苦差也。便疾绵笃,了不欲食,转侧须人,忧怀深;小妹亦故进
退不孤,得散力,烦不得眠,食至少,疾患经月,兼燋劳不可言。迎集中表,亲疏略尽,实望投老得
尽田里骨肉之欢,此一条不谢二疏,而人理难知此,不知小却得遂本心不?交衰朽羸劣,所忧营如此,
君视是颐养之功,当有何理?今都绝思此事也。冀疾患差,末秋初冬,必思与诸君一佳集,遣无益,
快共为乐,欲省(一作“欲以少日”)补顷者之惨蹙也。追寻前者意事,岂可复得?且当卒目前,及
当此急要,愿诸君各保爱,以俟此期。未近见君,有诸结,力聊以当面。
各闲意必欲省安西,如今意无前却也,想君必俱。贼势可之者,必进许洛,无可不果。相遇於一
世,岂可度之寻常?以此至终,故当极尽志气之所托也。君此意弘足,然决在必行。(旧连属上帖,
今离为二。)
未复知闻晴快,卿转胜,向平复也。犹耿耿。想上下无恙,力知问不具,王羲之敬问。
日月如驰,一嫂弃背再周。去月穆松大祥,奉瞻廓然,永惟悲摧,情如切割!汝亦增慕,省疏酸
感!
延期官奴小女,病疾不救,痛愍贯心。吾以西夕,情愿所锺,唯在此等。岂图十日之中,二孙夭
命,惋伤之甚,未能喻心,可复如何!
敬亲今在剡,其后复亡,甚不可言。
穰铁不知已得。
行近遣书,想即至此。雨,汝佳不?得悬心。吾乏劣,力数字。
七月十三日告:鄱阳兄弟大降,制终去悔,悼甚永绝,悲伤痛怀,切割心情也。
诸葛□者,君识之不?才干好佳,往为钱塘著绩,又入仆府,有以尽悉宰民之至也。甚欲自托於
明德,云临安春当阙尔者君能请不?仆必欲言得佳长史,亦当是君所领,既得里人,共事异常故乃尔,
须还告之。
人理不可得都绝,每至属致,使人多叹。
十五日羲之报:近甚仓卒,得十三日音,知卿佳,慰之。力及阳主,书不一一,羲之报。
会稽亦复与选论卿否?否诚敕敕於这论事,然於弟尚不惜小宜。谓选官前意已佳,可不复烦重。
卿更思,必谓宜,论者必有违矣。
上下发也。和绪过,见之欣然;敬豫乃成委顿,令人深忧,江生亦连病,今已差。(以上并《法
书要录》)
杂帖(一)
知阮生转佳,甚慰甚慰!会稽近患下,始差。诸谢粗安。(《法书要录》十,下同。)
足下差否?甚耿耿。喉中不复燥耳,故知问。具示,王羲之白。
冷过,足下夜得眠不?祗差也,复何治?甚耿耿。长史复何似?故问具示,王羲之白。
遂无两候,使人叹;得诸孙书,高田皆欲了。
得书,知足下患疖,念卿无赖,思见足下,冀脱果,力不一一。王羲之白。
此贤怀所礼也。面一一。
五月十四日羲之近反至也。得七日书,知足下故尔,耿耿,善将息。吾肿得此霖雨转剧,忧深,
力不一一。羲之。
适万石去月五日书为慰,寻得彭祖送万九日露版,再破贼,有所获。想足摧寇越逸之势,宜适许
司农书为慰,无人未能得重,故向馀杭间。
因缘示致问,非书能悉,想君行有旨信。
伯熊上下安和为慰,可令知问。叔夷子前恨不见,可令熊知消息。羊参军还朝,论长见敦恕,其
为庆慰,无物以喻。今又告诚先灵,以文示足下,感怀恸心。
又以表书示卿,政当亦不?
痛念玄度,立如志而更速祸,可惋可痛者!省君书,亦增酸。
服食故不可,乃将冷药,仆即复是中之者。肠胃中一冷,不可。如何?是以要春秋辄大起多,腹
中不调适,君宜深以为意。省君书,亦比得之物养之妙,岂复容言?直无其人耳。许君见验,何烦多
云矣。
袁彭祖何日过江?想安稳耳。失此诸贤,至不可言。足下分离,如何可言?
此段不见足下,乃甚久。迟面,明行集,冀得见卿。
得申近不?问。
谢侯
四月五日羲之报:建安灵柩至,慈阴幽绝,垂卅年。永惟崩慕,痛彻五内;永酷奈何?无由言告。
临纸摧哽,羲之报。
十一月十八日羲之顿首顿首:从弟子夭没,孙女不育,哀痛兼伤,不自胜,奈何奈何!王羲之顿
首。
二蔡过葬来居此,亲亲集事,而君复出为因耳。
九月十八日羲之顿首:茂善晚生儿,不育,痛之恻心,奈何奈何!转寒,足下可不可不?不得问
多日,悬情,吾故劣,力不具,王羲之顿首。
十月十一日羲之敬问:得旦书,知佳,为慰。吾为转差,力不一一,羲之敬问。
二十七日告姜:汝母子佳不?力不一一,耶告。(案:此帖《法书要录》后又重出。)
羲之顿首:二孙女夭殇,悼痛切心!岂意一旬之中,二孙至此!伤惋之甚,不能已已,可复如何?
羲之顿首。
廿八日羲之白:得昨告,承饮动悬情,想小尔耳。还旨不具,王羲之再拜。
庾新妇入门未几,岂图奄至此祸?情愿不遂,缅然永绝,痛之深至,情不能已!况汝岂可胜任?
奈何奈何!无由叙哀,悲酸。
君服前贤弟逝没,一旦奄至,痛当奈何!当复奈何!临纸咽塞。王羲之顿首顿首。
雪候既不已,寒甚盛,冬平可苦患,足下亦当不堪之,转复知问。王羲之。
书未云得诸,为慰。知汝姨欲西,情事难处。然今时诸不易得,东安书甚不欲令汝姨出,恳至,
想自思之。
上下可耳,产行往当迎庆,思之不可言。
今付吴兴酢二器
一日不暂展,至恨叱而不已,便怀不果东至,可恨思叙想间暇必顾也。
适都使还,诸书具一一,须面具怀。
得征西近书,委悉为慰;不得安西许有问,不知何久?长风书平安,今知殷侯不久留之,甚善甚
善。
舍内佳不?中书何似?家中疾笃,恒救旦夕,比知觉有省书,想至。
义兴何似?悬情。慕容遂来据邺,可深忧。官复遣军,可以示义兴中书。
昨得殷侯答书,今写示君,承无怒意,既而意谓速思顺从,或有怨理,大小宜盘桓,或至嫌也。
想复深思。
复征许也
八月二十四日羲之顿首:(阙)竟增哀感,奈何奈何,两足下可耳,不得问,(阙)日悬心。吾
故劣劣。王羲之顿首。
此雨足何耳?故当收佳。云彼甚快大事。吴义兴吴(阙)是荡然可叹,知诸患,耿耿,今差也。
华母子佳。
时行皆遍,事轻耳,彼云何?
道祖疒带下,乃危笃,忧怛忧怛。
贼势可见,此云方轨万万如志,但守之尚足令智者劳心,此回书恒怀汤火,处世不易,岂惟公道?
诸人十二日书云,慕容乃抄梁下,得数(阙)目下疾疫非常,乃以至京,极有伤,此忧之下者,
想君勤勤之。
复委笃,恐无兴理,诸人书亦云尔也。忧之怛怛,得停,乃公私大计也。(案:此帖张溥本失载。)
君顷以何永日?忆去冬,不可得知,如何如何!
桓公以江州还台选,每事胜也。不可当在谁耳。
源书以发,吾欲路次见之,亦不欲停甚。
官舍佳也。得诸舍问不?不知遮何日西,言及辛酸,卿不可怀期等,故勿忧,勿忧深。
近书及至也。瞻望不远,而未期暂面,如之何?迟得问也。
谢侯数不在叹
前知足下欲居此,常喜,迟知定不果,怅恨!未知见卿期,当数音问也。
得都近问,清和为慰,云刘生近欲举君为山阴,以中当为最君期於未获供养处,相为慨然,仕宦
殆是想也。
君学书有意,今相与草书一卷。
小大佳不?可得司马问,悬情。适安以中军出镇,有避贤意,乃云行得言面,不知公私此理卒当
之耶?甚忧。真本无集之者,想今与君书一一。
见此当何言?但恐今妇必门首有出,复有将来之弊耳,此愿尽珍御理。
想彼人士平安,二郄(阙)数也。敬豫诸人近来停数日悉佳,安石已南迁,其诸兄弟此改殊命萧
索,闻君以复入相府,何时当应命?未得坐处,亦当愁罔,思得为邻,岂常情?恐君方处务,此命难
期,如之何?不一一,小佳,复意问也。
源遂差不?云尚未恭命终之何?闻真长知吴兴,想必如意。南道差不。
大小佳不,松庐善斫也。仆信还秦州,将去月十二日告,甚慰,如曹失护语此君甚康壮,常是肥
渴耳,实寻还,迟之不可言。二妹差佳,慰问心期,中冷,顷时行,可畏愁人。
不得司马近问,悬情,近所送书,即至也。君信明早令得,后得鄙书未至,即想东不久耳。
此鄙问无恙,诸从皆佳,比诸数耳。知刘阮数(阙)。
温公在此,前东北面还此复初(阙)散为慰,便乞良不可言,卿得知之,复共一快乐。
武妹小大佳也
知郡荒,吾前东,周旋五千里,所在皆尔,可叹。江东自有大顿势,不知何方以救其弊?民事自
欲叹,复为意卿示聊及。(阙一字。)
数得桓公问,疾转佳也。每悬胡,云征事末有日佳也。以逼势,不知卒云何尔!
君大小佳不?至此乃知熙,往觉少不得同,万恨万恨!云出便当西,念远别,何可言!迟见玄度,
今或以在道。(案:此帖《法书要录》后又重出。)
宾如人往不堪致,心忆之,不忘怀之。
妹不快,忧劳,馀平安。(案:此帖《法书要录》后又重出。)
未得安西问,玄度忽肿,至可忧虑。得其昨书,云小差,然疾候自恐难耶!
与安石俱佳,还七日,增想投命。积日不复知问,弟佳宁善,然复忧之不去怀。吾遂沈滞兼下,
如近数日,分无复理,昨来增服陟厘丸,得下不知遂断不?了无所噉,而药得停,不知当复见弟理不?
独下便长叹,苏息更知问。二奴庶诸人何以谢之?
想清和士人皆佳,彭祖诸人得足下慰旦夕也。此诸贤平安,每面粗有叹慨,追恨近日,不得本善,
散无已已,度足下还期不久耳,此者数令知问。
怀足下可谓礼之(阙)今以志心寄卿,想必至,到论之,救命不暇,此事於今为奢远耳,要是事
其本心。
所欲论事今付
今与冯公论何产,足下可思助明清谈,至是举今又语真道,今宣旨矣。
臣羲之言:寒严,不审圣体御膳何如,谨付承动静,臣羲之言。(案:此帖张溥本失载。)
臣羲之言:伏惟陛下天纵圣哲,德齐二仪。(案:此帖张溥本失载。)
应期承运,践登大祚,普天率土,莫不同庆。臣抱疾遐外,不获随例瞻望宸极,屏营一隅,臣羲
之言。(案:此帖张溥本失载。)
刘氏平安也。梅妹可得;袁妹腰痛,冀当小尔耳。汝母故若以不安食,疾久忧愦,当思平理也。
神意不同前者也。
今付北方脯二夹,吴兴二器,蒜条四千二百。
司马虽笃疾久,顷转平除,无他感动,奄忽长逝,痛毒之甚,惊惋摧恸,痛切五内,当奈何奈何!
省书感哽。
雨寒,卿各佳不,诸患无赖,力书不一一。羲之问。
想官舍无恙,吾必果二十日后乃往,迟喜散恙,比尔自相闻也。
九月三日羲之报:敬伦遮诸人去晦祥禫物便尔,旦来可耳,知足下念。王羲之顿首。
延期官奴小女,并得暴疾,遂至不救,愍痛心,奈何!吾以西夕,至情所寄,唯在此等,以禁慰
馀年,何意旬日之中,二孙夭命?日夕左右,事在心目,痛之缠心,无复一至於此,可复如何!临纸
咽塞。
六月二十七日羲之报:周嫂弃背,再周忌日,大服终此晦,感摧伤悼,兼情切剧,不能自胜,奈
何奈何!穆松垂祥除,不可居处。言日酸切,及领军信书不次。羲之报。
顿首顿首:亡嫂居长,情所锺奉,始获奉集,冀遂至诚,展其情愿,何图至此!未盈数旬,奄见
背弃,情至乖丧,莫此之甚!追寻酷恨,悲惋深至,痛切心肝,当奈何奈何!兄子荼毒备婴,不可忍
见,发言痛心,奈何奈何!王羲之顿首顿首。
君顷复以何散怀,铁云秋当解褐,行复分张,想君比尔快为乐。彦仁书云,仁祖家欲至芜湖,单
弱伶俜何所成?君书得载停郡迎丧,甚事宜,但异域之乖素已不可言,何时可得发?
六日告姜:复内始晴,快情,汝母子平安。
二十七日告姜:汝母子佳不?力不一一,耶告。(案:前已有,此帖重出。)
前使还,有书,哀猥不能叙怀,情痛兼哀若割,当奈何奈何!省弟累纸,哀毒之极,但报书难为
心怀,况卿处之,何可具忍?有始有卒,自古而然,虽当时不能无情痛,理有大断,岂可以之致弊,
何由写心!绝笔猥咽,不知何言也!
十二月六日羲之报:一昨因暨主簿不悉,昨得去月十五日、二十三日二书,为慰。两书夜无解,
夜来复雪,弟各可也。此日中冷,患之始小佳,力及不一一。羲之报。
羲之死罪:前得云子诸人书,并毁顿胡之,惟分推难为心,当有分西者否,羲之死罪。
七月五日羲之顿首:昨便断草,葬送期近,痛伤情深,奈何奈何!得去月二十八日告,具问慰怀,
力还不次。王羲之顿首。(案:此帖张溥本失载。)
七月十六日羲之报:凶祸累仍,周嫂弃背,大贤不救,哀痛兼伤,切割心情,奈何奈何!遣书感
塞,羲之报。
二十三日发至长安,云渭南患无他,然云符健众尚七万,苟及最近,虽众由匹夫耳。即今克此一
段,不知岁终云何守之?想胜才、弘之,自当有方耳。
隔以久,诸怀既不可言,且今多惨戚,迟君果前,暂得一散怀。知以多疾不果,乃当秋事,省告,
同此叹恨,如何可言?葬事不可仓卒,当在九月初。过此故欲一与吴兴集,冀无不克耳。然事来万端,
不知如人意不?非书能悉,君数告,以尉之耳。
六月十六日羲之顿首:秋节垂至,痛悼伤恻,兼情切割,奈何奈何!此雨过,得十日告,知君如
常,吴兴转胜,甚慰。想得此凉日佳,患散乃委顿,耿耿,且以佳兴消息。仆故是常耳,劣劣解日,
力不次。王羲之顿首。
歌章辄付卿,或有写书人者,可写一道与吾也。
羲之死罪:去冬在东质,因还使白笺,伏想至,自顷公私无信便,故不复承动静,至於咏德之深,
无日有隧,省告,可谓眷顾之至,寻玩三四,但有悲慨。民年以西夕,而衰疾日甚,自恐无暂展语平
生理也,以此忘情。将无其人,何以复言?惟愿珍重,为国为家。时垂告慰,绝笔情塞,羲之死罪。
(案:此帖张溥本失载。)
六月十一日羲之报:道护不救疾,恻怛伤怀,念弟闻问,悲伤不可胜,奈何奈何!曹妹累丧儿女,
不可为心,如何?得二十三日书为慰,及还不次。王羲之报。
追寻伤悼,但有痛心,当奈何奈何!得吾慰之。吾昨频哀感,便欲不自胜,举旦复服散行之益,
顿乏推理,皆如足下所诲,然吾老矣,馀愿未尽,唯在子辈耳,一旦哭之,垂尽之年,转无复理,此
当何益?冀小却渐消散耳。省卿书,但有酸塞。足下念故言散,所豁多也。王羲之顿首。
向遣书,想夜至。得书,知足下问,当远行,诸怀何可言!一十必早发,想足下知向期也。阮侯
止於界上耳,向书已具,不复一一。王羲之白。
宿息,想足下安书,吾犹不胜能佳。一十早往迟。王羲之顿首。(案:此帖张溥本失载。)
二十九日羲之报:月终哀摧伤切,奈何奈何!得昨示,知弟下不断,昨紫石散未佳,卿先羸甚,
羸甚好消息。吾比日极不快,不得眠食,殊顿,勿令合阳,冀当佳,力不一一。王羲之报。
九月二十八日羲之顿首顿首:昨者书想至,参军近有慰阮光禄信在耳,许中郎家欲因书比去报,
知庾君遂不救疾,摧切心情,不得自甚,痛当奈何!深当宽勉,以不忘先心。临纸但有酸,王羲之顿
首。
羲之白:不复面,有劳;得示,足下佳,为慰。吾却遽,又睡甚勿勿,力不具。王羲之白。
十一月五日羲之报:适为不吾悉不适,弟各佳不?吾至勿勿,力数(阙)羲之报。
兄弟上下远至,此慰不可言。嫂不和,忧怀深,期等殊勿勿,燋心。
桓公不得叙情,不可居处。云子诸人何似?耿耿。能数省否?
彦仁数问也。修载暂来,忻慰。
六月十九日羲之白:使还,得八日书,知不佳;尔何(案:前帖作何尔。)耿耿。仆日弊而得此
热,勿勿解白耳,力遣不具。王羲之白。(案:前已有,此帖重出。)
十二月一日羲之白:昨得还书,知极,不加疾,人甚忧,耿耿。消息比佳耳。吾至乏劣,为尔日
日,力不一一。羲之报。
想明日可谢诸子
十四日羲之白:近反不悉(阙)两足下佳不?不得近问;问无殊不佳。顿劣因不一一。羲之白。
羲之顿首:何贶?知意至,诸君皆困乏,常想无之。何缘作此烦损?今付还。王羲之。
长高当暂还耶?
范公书如此,今示君,须庾见,故当劝果之告旨语君,迟而不可言。
一日多恨,知足下散动,耿耿护护,吾至不往,劣劣不一一。王羲之顿首。
司马疾笃不果西,忧之深,公私无所成。
知比得丹阳书,甚慰,乖离之叹,当复可言!寻答其书,足下反事复行,便为索然,良不可言,
此亦分耳。迟面一一。
比日寻省卿文集,虽不能悉,周遍寻玩,以为佳者,名固不虚。序述高士所传,小有异同,见卿
一一问。应止杨王孙,前以共及,意同,可诚述叙之耶?暇日无为,想不忘之。
初月一日羲之白:忽然改年。新故之际,致叹至深,君亦同怀。近过得告,故云腹痛,悬情灾雨,
比复何似?气力能胜不?仆为耳。力不一一。王羲之。
旦书至也。得示为慰。云小大多患,念劳心,迟见足下,未果为结。力不一一。王羲之白。
三日先疏未得去,得四日疏为慰,兄书已具,不复一一。
镇军昨至,尚未见也。寻见之,悲欣不可言。
上下近问慰驰情,不知何似?绝不得松问。汝得旨问,驰白,宜豫知分春事也。吾日东,可语期,
令知消息。
复数橘子,即云乃好可噉;久得新栗,此院冬桃不能得多送。触事何当不存?往恒语然独折。
知书有去县奔去,诚意义官至也。有礼制,恐不必果耶?且君在彼县,常以为得,宜思之耶?意
至故示。
兄子发尚未有定日,当送至澜,远乖,不可复言。
适欲遗书,会得足下示。
十九日羲之报:近书反至也。得八日书,知吴故羸,敬伦动气发,耿耿。想得冷,此为佳也。敬
文佳,不一一。羲之报。
省足下前后书,未尝不忧。欲与事地相与有深情者,何能不恨?然古人云“行其道,忘其为身”,
真卿今日之谓,政自当豁其胸怀,然得公平正直耳。未能忘己,便自不得行。然此皆在足下怀。愿卿
为复广求於众,所悟故多。山之高,言次何能不?
十一月七日羲之报:近因子卿书,想行至,霜寒,弟可不?顷日了不得食,至为虚劣,力及数字。
羲之报。
二十三日羲之报:一日得书,皆在计书所不得有,反转热,卿各佳不,定何可得来?迟面不一一。
羲之报。
知须果,裁便可遣取,视君势陈欲,欲无出理。
近书至也。得十八日书,为慰。雨蒸比各可不?参军转差也。悬耿。吾胛痛剧,炙不得力,至患
之,不得书,自力数字。(案:此帖《法书要录》后又重出。)
尊夫人向来复何如?为何所患?甚悬情。念卿累息具至。羲之敬问。想诸舍人小大皆佳,弟摧之
可为心,且得集目下,此慰多矣。鯝累告安和,梅妹大都可行,袁妹极得石散力,然故不善佳,疾久
尚忧之。想野久恙,至善,分张诸怀可云“不知其期,何时可果”。永嘉竞逐者有力,恐难冀得。大
柿,当种之。
笃不喜见客,笃不堪烦事,此自死不可化,而人理所重如此。都郡江东所聚,自非复弱干所堪,
足下未知之耳。给领与卿同,殊为过差。交人士因开门以勉待之,无所复言。
君远在此,乃受恩来,今留之,明晚共亲亲集,想君未便至馀姚尔。
云殷生得快罔大事,数谢生书,但有药耳。云彦仁或宣城,甚佳,情事实宜。今有云想深复征许
也。
寂不得都问。知卿云曰问故,未知西审问,使人忧耿,得问,示。
信使甚数,而无还者,似书疏不可得;得问,宜示告之,知长翔田舍。比卿还,当知何候?须得
音副民望,甚善。
羲之白:雾气,足下各何如?长素转佳,甚耿耿。
冀行面,遣知问,王羲之白。
昨道诸书,今示卿相见之,恐殷侯必行,义望虽宜尔,然今此集,信为未易,卿者便西者,良不
可言也。睛快,足下各佳不?长素转佳也。甚耿耿,故知问具示。王羲之白。(案:此帖首三十八字
张溥本失载。)
足下晚可耳,至劣劣,力不一一。王羲之白。(案:此帖张溥本失载。)
十二月二十四日羲之报:岁尽感叹,得十二日书,为慰;大寒,比可不?吾故羸乏,力不一一。
王羲之报。
药汤诸人佳也。今知问,朱博士何当还?君可致意,令速还,想无稽留。
吾至今,目欲不复见字。
见君小大佳不?过此乃知熙佳,觉少不得同,万恨万恨!云出便当西,念远别,何可云?迟见玄
度,今或以在道。(案:前已有,此帖重出。)
宾诸人佳不?皆致心,忆之不忘怀
妹不快,忧劳,馀平安。(案:前已有,此帖重出。)
初月十二日,羲之累书,至得去月二十六日书,为慰。比可不?仆下连连不断,无所一欲,噉辄
不化消,诸弊甚,不知何以救之,罔极然及不一一。羲之白。
昨近有书至,此故不多也。迟书不悉耳。
知尚书中郎差为慰,不得吴兴问,悬心;数吴中闻耳。小奴在此忽患疟,比数发,今日最为大;
都轻疟耳,尚小停,今在吾厩中。念犹悬心,小患耳,无所垂心,须佳乃去。
此言不可乏,得知足下问,吾忽忽力数字。
直遣军使者,可各差十五人耶?合三十人,足周事,足下知。足下知消息,今故遣问,使至具示
之,力书不一一。王羲之白。(以上并《法书要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