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泉州招贤院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g&A=12&rec=46&run=13

位于泉州市鲤城北峰之招贤村。始建于唐末。当时,中原战乱频仍,闽国偏处一隅,在三王的治
理下,经济日渐繁荣,社会相对稳定。大批中原士族和文化名人为避乱而相继入闽来泉。为了招纳四
方流寓泉州之名贤,唐乾宁元年(公元894年)王审邽任泉州刺史后,即“遣延彬作招贤院礼之,振赋以
财。如唐右省常侍李洵、翰林承旨制诰兵部侍郎韩偓、中书舍人王涤、右补阙崔道融、大司农王标、
吏部郎中夏侯淑、司勋员外郎王拯、刑部员外郎杨戬等,皆束负免祸”。先后出入招贤院者有黄滔、
徐寅、杨承休、翁承赞、归德懿、杨赞图、王倜等。招贤设立后,泉州一时文人荟萃,蔚为海滨邹鲁。
招贤院地依大小二潘山,南临黄龙溪,一条古大道从北面穿过。院内筑有馆舍、亭轩、水榭等,
与周围苍松翠竹相映成趣。王延彬主政泉州后,逐步完善招贤院规制,使其规模与条件不断得到提升。
衣食住行无忧的文人名士在此处探讨学问,切磋文章,不少人在这里创作了大量佳篇。据不完全统计,
仅诗歌一项作品即流传下来340余首。招贤院后废,现仅存村名“招贤村”,及村头一口古井,村民
称之为“招贤井”。原保留下来的招贤古桥,在改建公路时亦被折除。馆舍、碑、坊等零构件,也被
村民拿去建了房舍、猪栏等。至今在附近村中的现代建筑物中,仍可依稀寻见部分与招贤院有关的历
史文化遗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