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延彬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g&A=12&rec=219&run=13

王延彬王审邽长子。 唐天祐元年(904年),其父王审邽主政泉州时,即协助父亲处理政务。王审
邽病逝后,其叔父王审知便加其为平卢节度使,权知泉州军州事。天二年(905年),实授泉州刺史。
开平三年(909年),加金紫光禄大夫,转右仆射,封琅邪郡开国男,寻转司空。开平四年(910年),
加检校太尉。
王延彬继承父任,主政泉州军政长达26年(一云为17年),使吏、民皆安。他秉承父亲先前既定的
政策,重视农业,鼓励农耕。位于晋江上源支流西溪流域的小溪场(即今泉州市安溪县),其“土之所
者宜桑麻谷粟,民乐耕蚕”。位于木兰溪流域下游的莆田县也适宜发展桑麻。在王延彬的鼓励下,这些
地方的桑麻种植一时呈兴盛之状。桑麻业的繁荣促进了布帛纺织手工业的恢复和成长。其中,尤以锦、
绢、纱、绸之类的匹帛,成为泉州上贡与外销的一大优势产品。泉州农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推动了种
茶业的兴盛。王延彬执政期间,在泉州新建寺院20余座,使僧人数量大增。僧人坐禅、讲经、论道与饮
茶提神并重,加之中原动乱,来泉州的文人一时络绎不绝,致使饮茶人数日趋增多,泉州茶文化随即形
成。饮茶之风的兴盛又推动了陶瓷茶具生产的发展,其时泉州以制造青瓷为主。当时的泉州古窑址,迄
今已发现数十处。王延彬为促进瓷器外销,曾派其部属李文兴前往安海湾北岸建瓷窑,所制成品,即就
近装船外销。
开展海上外贸,是其父王审邽和叔父王审知确立的一个重要政策。王延彬主政泉州后,积极加以推
行。约在天初年,王延彬便在其衙门内设置了海路都指挥使和榷利苑使两个专任官吏。海路都指挥使
主管保护海上航道的安全事宜,榷利苑使则负责主持海上贸易业的运作。海上对外贸易的蓬勃发展,带
动了泉州经济的一片繁荣,王延彬也为此受到吏民的一致称誉:“凡三十年,仍岁丰稔。每发蛮船,无
失坠者,人因谓之‘招宝侍郎’”。
王审邽父子主政泉州时,为保境安民,曾多次修筑城墙。据《福建通志》载:“唐天间,权知军
州事王延彬拓西城(延彬妹为西禅寺尼,故拓城包焉) 。……子城外濠环绕子城,广深丈许,城内有支
沟配八卦方位,旧名‘八卦沟’。罗城外濠广六丈……二面通流潆回如带,独东北阻山……地高仰不通
潮。”
王审邽父子慷慨好客,礼贤下士。泉州时局始安,王延彬便奉其父王审邽之命,主持筹建“招贤院”,
优待接纳从中原来此的文人学士,将当时相对先进的中原文化南引福建,使泉州成为“海滨邹鲁”(详
见王审邽传)。经其父子两代人几十年的努力,奠定了入宋以后泉州科甲连绵、文物昌明的坚实基础。
王延彬颇具才华,善赋诗,诗风清佳质朴。其所作的一首题为《春日寓感》的七律,曾被广为传颂:
两衙前后讼堂清,软锦披袍拥鼻行。
雨后绿苔侵履迹,春深红杏锁莺声。
因携久酝松醪酒,自煮新抽竹笋羹。
也解为诗也为政,侬家何似谢宣城。
此诗后被收入《全唐诗》(卷七六三)。
后,王延彬会得白鹿、紫芝,便请僧人浩源观释,浩源认为这是王延彬日后可以称王的吉瑞征兆。
自此始,王延彬便逐渐骄纵起来。其衣服鞋帽,必须每日一易;解衣后,辄用龙脑数器覆盖。为早随其
心愿,他避开叔父王审知,密遣使通过海路向后梁政权纳贡,求封泉州节度使。此事被王审知发觉后,
王审知即下令诛杀了浩源及其同党,并罢免了王延彬的官职,将其幽禁于家中。王延彬后来抑郁而死。
卒后,赠授云州节度使兼侍中,葬于云台山。闽人因此亦称其为“云台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