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故居]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g&A=12&rec=20&run=13

位于山东省临沂市区洗砚池街东段,北至兰山路,占地面积达80余亩,是闻名全国的大型古建园
林工程。王羲之故居所在的临沂古城,建城历史久远。春秋时为鲁邑。《春秋》:“哀公三年(即公
元前492年),季孙斯、叔孙州仇帅师城启阳。”为加固此防邑城池,“比年四城启阳”。汉于此置启
阳县,为避景帝刘启讳,于汉景帝元年(公元前156年)改称为开阳县。后汉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原
琅邪公刘京晋升为琅邪王,遂改琅邪郡为琅邪国。后汉建初元年至五年(公元76—80年),琅邪国移都
于开阳城(即今临沂城)。晋朝开国,晋武帝司马炎于泰始元年(公元265年)封司马伦为琅邪王。太康四
年(公元283年) ,改封司马懿第五子司马伷琅邪王。伷死,封其子司马觐为琅邪王。觐死,其子司马睿
(即后来的晋元帝)于太熙元年(公元290年)继任琅邪王,直至其南渡江左在建康(今南京市)称帝。
司马氏与琅邪王氏关系非同寻常。司马氏取代曹魏,琅邪王氏的代表人物王祥由仕魏转而仕晋,
升为太保,世爵为公。因世居琅邪郡(国)临沂县都乡南仁里的王氏是郡内著名望族,故司马氏的历位
琅邪王,均与琅邪王氏这一显赫大族保持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司马觐为琅邪王时,其王妃和王
正的夫人系同胞姐妹(夏侯氏之女),其子司马睿与王正之子王旷(王羲之之父)系至亲的姨表兄弟。西
晋末,永嘉之乱后(公元311~313年),王氏与其他北方大族均举家南迁江左,王氏在其故乡南仁里和
在开阳城里的大片房舍皆趋空寂。仲汝尚于金皇统四年(公元1144年) 撰写的《沂州普照禅寺兴造记》
(此碑即著名的“集柳碑”)称:“昔晋祚中缺,元帝渡江,临沂诸王,去乱南迁,乃舍宅为梵宫。”
王氏在开阳(今临沂城)的故居改为寺庙后,名称数易。唐开元八年(公元720年),称开元寺。北宋时改
称天宁万寿禅寺。伪齐刘豫时,易名普照寺。由于历经沧桑,王氏在临沂城的故居至宋时已面貌全非,
当时可辨的纪念物及其方位是:“东有晒书台,南有泽笔池,一曰洗砚池,皆其遗址”。王氏故宅为
寺后,历代均有兴建:金天会十五年(公元1137年),妙济禅师觉海来普照寺任主持,4年后,觉海在沂
州防御使高召的赞助下,拆除墙垣,拓广基庙,修筑围墙,造石桥跨望月湖,使庙寺面积大增。同时
翻修殿宇,并在大雄宝殿北建藏经楼一座,内藏转轮藏佛经5048卷。工程告竣后,于金皇统四年(1144
年)在寺中庭立碑,以记其事,此碑即前面述及的集柳碑(碑文虽系仲汝尚所撰,但因系集唐柳公权之
字而成,故名)。明正德年间,被封于沂州的泾王朱木舜又对该寺进行大规模修葺,并铸大铜佛像
及一口大铁钟。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将原在城南关的忠孝祠移建于普照寺的西南隅。清乾隆二十
四年(1759年),知府李希贤在此设立琅邪书院。清同治年间,又在忠孝祠西建万善庵。待夕阳西下,
古城内其他较低矮的屋舍多呈灰黛之色,唯有普照寺内高耸的大雄宝殿西山壁,因为夕照所染,红光
熠熠,短瞬间显现出一派辉煌眩目之象,被称为奇观,“普照夕阳”遂成为古琅邪八景之一。抗日战
争前,寺院保存完好,为山东省立第五中学的第三、四院。1938年4月,日军侵占临沂后,大批古建
筑被毁。
1982年,当地政府拨款对故居进行整修。1989年,对故居再行修复,主要有洗砚池、晒书台、琅
邪书院、碑廊等景点。2003年4月,为纪念王羲之诞辰1700周年,市政府投巨资对王羲之故居进行整
修扩建,修复普照寺、王右军祠、五贤祠等,重刻集柳公权书沂州普照寺兴造记碑(集柳碑)、乾隆皇
帝题琅邪五贤祠御碑及大小兰亭图等,并新建了翰墨苑、曲水流觞、时晴茶室及假山等古建园林工程,
2003年10月16日,修复工程竣工。整修扩建后的王羲之故居,成为全国最大的名人故居之一。现将故
居的主要纪念地与纪念物介绍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