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南北朝时期的家族北迁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g&A=12&rec=10&run=13

(一)王肃一支的北迁
萧齐武帝永明十一年(公元493年)二月,时任镇北将军、雍州刺史的王奂(王导第六世孙),
擅自将宁蛮长史刘兴祖杀死,并“诈云自经”。南齐武帝萧颐闻讯大怒,在命御史中丞查明他擅杀刘
兴祖的情况后,遂下诏将王奂押送进京。王奂拒诏不从,还谤讪朝廷。武帝便派中书舍人吕文显、直
阁将军曹道刚领500斋仗捉拿王奂,同时命镇西司马曹虎从江陵步道会襄阳。王奂之子王彪,“素凶
险,奂不能制”,便贸然发州兵千余人进行反抗,被曹虎打败后逃回城中。孰料司马黄瑶起和宁蛮长
史裴叔业又于城内起兵,将王奂及其子王彪、王爽、王弼和女婿殷睿斩杀。随后,王奂长子王融和次
子王琛皆被害于京城建康,并遭“弃市”。只有王琛之弟秘书丞王肃得以幸免,于三月间逃离建康,
出奔北魏。经过长途跋涉,于是年十一月辗转来到北魏孝文帝元宏临时驻跸的邺城(在今河北省临漳
南),经辨别确认其身份后,王肃即受到北魏孝文帝的召见。对此次召见及其日后王肃对北魏政权的
建树,《资治通鉴》作了如下记述:“王肃见魏主于邺,陈伐齐之策。魏主与之言,不觉促席移晷。
自是器遇日隆,亲旧贵臣莫能间也。魏主或屏左右与肃语,至夜分不罢,自谓君臣相得之晚。寻除辅
国将军、大将军长史。时魏主方议兴礼乐,变华风,凡威仪文物,多肃所定。”除了在政治方面的特
殊贡献外,王肃还发起或参与了数次讨伐南齐的重大战事,并取得了明显战果。这些战果不仅进一步
改变了南北双方力量的对比,而且还在客观上加速了南朝的政治危机和萧齐政权的终结,使之成为一
个执政仅有24年的短命封建王朝。
作为琅邪王氏北迁的第一人,王肃对北魏的重要贡献和身居高官(先后任尚书令,散骑常侍、都
督淮南诸军事、扬州刺史)与贵为皇亲(奉诏尚孝文帝之妹陈留长公主)的特殊地位,为其家族琅邪
王氏在北朝的立足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虽然他年仅38岁便不幸早逝,但在其尚主前后,他在
南朝的夫人及长子王绍和两位女儿、弟弟王秉及兄子王诵、王诩、王衍等人,亦相继由南入北,他的
次子王理也在北魏末年入北,从而使琅邪王氏在北朝的人口有了迅速增加。此后,其子(侄)女、孙
子(女)辈中,又有数人与帝室联姻,呈现出一门之中四娶于皇室和四为妃嫔的少有现象,与当年南
朝时其家族“兄弟子侄皆嫔王尚主,朔望来归,辎填咽”的境况十分相似。继王肃之后,其弟王秉、
其子王绍和王理、其兄王融之子王诵和王衍、其次兄王琛之子王诩等人,皆仕高官,客观上使这一支
族人已在北朝成为著名的望族,为琅邪王氏在北朝的政治开拓和文化发展,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
(二)王褒一支的北迁
南朝梁承圣三年(公元554年)十一月,北朝西魏的军队攻陷江陵,俘梁元帝萧绎,并于十二月
将其杀害。时任梁朝南昌县侯、尚书左仆射、护军将军的王褒(系王导第九世孙)被俘降魏,来到长
安。此时,执掌西魏实权的宰相宇文泰正图大业,急需一批辅佐的人才。王褒入北后,由于其特有的
望族身份、历代宰辅世家的出身和本人出众的才华,因而受到宇文泰的高度器重。为了迅速拉近他与
王褒的感情,宇文泰甚至称自己是王氏门内的外甥,尊王褒等人为“吾之舅氏”,并安慰王褒“当以
亲戚为情,勿以去乡介意”。其实,宇文泰的母亲系乐浪王氏之女,该氏血统系高丽族,并不属于中
原固有的姓氏,与琅邪王氏更无牵联。宇文泰的如是说,只是为了达到笼络王褒与自己的私人感情这
一目的,所使用的一个政治手段而已。正是由于上述原因,使王褒在入北之初便被委以西魏车骑大将
军、仪同三司等职。公元556年,宇文泰病逝,翌年,其子宇文觉废魏帝,改国号为周(史称北周),
王褒又被赐以石泉县子的爵位,并历任开府仪同三司、内史中大夫、太子少保、小司空、宜州刺史等
显爵要职。王褒入北后,以其超群的文学、书法成就和“雅识治体”的器局,“颇参朝仪,凡大诏册,
皆令褒具草”,从而赢得了北周数位帝王的器重,以至“乘舆行幸,褒常侍从”。
在南北朝后期,南朝陈和北朝周两个政权的对立矛盾有所缓和,经商定,原被俘入北的一批南朝
官吏可以返回其故园,但由于王褒才能超群,北周王朝便没有答应南朝陈的请求,使王褒失去了返回
南朝的机会。北周建德六年(公元577年),王褒病逝于宜州(治今陕西省耀县)刺史任上。其长子
王?嗣爵,后官至安都、竟陵太守。其后,历史进入隋唐时期。而隋唐既是直接承袭北周而来的王朝,
又是南北统一后的汉族政权,所以王褒的后代仍然能够在王褒所奠定的良好基础上得以继续发展,成
为琅邪王氏家族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大房支。在唐代,琅邪王氏的后人中共有4人官居宰相之位,其中
王褒的后人即占了3位。这一房支,在一定程度上传承了琅邪王氏自魏晋以来的传统家风和家族地位,
成为当时国内的著名望族,继续并弘扬光大了琅邪王氏的辉煌。由于这支族人自王褒开始即迁徙关中,
定居于雍州咸阳一带,故而他们的后裔亦称自己是雍州咸阳人氏。其后的“开闽王氏”和“三槐王氏”
均是这一门房的代表性后裔。
又据《琅邪临沂王氏宗谱》载:王褒长子为王□,次子为王晏。王晏后徙居邳州,至十一世孙王庆
选时,复返回其远祖聚居地南仁里(即今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孝友村),与各时期回迁的琅邪王氏后
人一起在此繁衍子孙,使其后裔遍布临沂各县区,总人口达60余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