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人物传4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g&A=1&rec=779&run=13

杨荆石(1902~1943.11) 名玉珍,以字行。抗日革命干部。沂源县青冶行村人。1916~1921年就
读于黄庄高小。1923年毕业于曲阜师范。1924年,考入上海新华美术专科学校。学习期间,参加了中
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互济会”。1927年参加北伐军,历任连长、营长、少校团副等职。翌年夏,因
受国民党特务追捕而化装出走,先后到天津、唐山一带谋职。
1930年春,杨荆石复至上海,从师于著名画家俞剑华,绘画艺术日趋精湛。曾参加“左翼美术家
联盟”,从事木刻艺术。1935年在青州省立第四师范任教。1936年春到济南第一乡村师范任美术教师。
同年在济南举办个人画展,许多作品揭露了旧社会的黑暗,显示了不忘国难,励志救国的情操,在社
会上引起很大反响。后中共山东分局书记郭洪涛为他题词“革命的武器有多种,艺术是其中的一种。
一幅生动的图画,胜过三千毛瑟枪”。张经武、黎玉、田佩之、朱穆之、匡亚明等领导人都曾为他题
词。
1937年底,杨荆石回家乡开展抗日救亡斗争。1938年1月,参加了中共山东省委发动的徂徕山起
义。2月,回到蒙阴县与刘子升等组建了一支120人的抗日武装。1939年杨荆石在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
游击第四支队政治宣传科工作,受党组织派遣,到驻莱芜县郑王庄的国民党六十九军石友三部做统战
工作,他与梁竹航、张友渔等密切配合,工作卓有成效。石部撤离后,他不顾个人安危,多次到脱离
石部的李兴唐旅做工作,使该部300余人编入抗日队伍。同年4月,杨荆石任山东鲁迅艺术学校教务主
任。不久,经中共山东分局民运部长霍士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为特别党员。他教育帮助爱人、儿
子、女儿、侄女等22名亲属参加了革命工作,他家被人们誉为新时代的“杨家将”,先后有5人为革
命事业牺牲。1940年7月11日,蒙阴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杨荆石当选为县长。任职期间,积极带领
群众开展大生产运动,做好拥军优属、支援前线的工作;建立区、乡民主政权和各界民众抗日团体,
发展地方武装,建立县大队、区中队、村民兵等,共达7500人;创办了57处抗日小学,入学儿童1600
余人。
1943年调任鲁中行署社会教育处处长。11月在沂南县依汶修械所误受枪伤,经山东纵队野战医院
抢救无效殉职。
徐海萍(1914~1943.11) 原名徐凤泰。抗日烈士。沂南县留田村人。出生于败落地主家庭。未成
年父母即先后去世,靠外祖母供给读书。30年代初,考入由共产党员邵德孚任校长的沂水瑞麟小学,
接受了革命思想,1932年在该校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年秋,受中共沂水县委指派,考入沂水师范讲习
所,在该所发展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30余名。后因反对反动教员王作民,被开除学籍。1933年5月,
任共青团沂水县委员会委员。7月,中共沂水县委遭破坏,他与陈善、田锡仁赴河南寻找党组织,在
郑州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在押解途中寻机逃脱。1934年夏,徐海萍在汉口找到原中共沂水县委委员王
光华,接着到上海杨树浦《时光报》报馆与河南省籍的中共党员张子春取得联系。张子春为徐海萍、
王光华2人接上了组织关系,并安排他2人到上海党中央特科工作。1935年夏,中共中央北方局以宋庆
龄和何香凝的名义组建华北人民武装自卫委员会,徐海萍被调任师政治委员,并奉命到长城外收编伪
满州国哗变的一部军队和东北地方武装,当他到达时,上述武装部队已经远离,未能取得联系,返回
北平后,和北方局失去联系。从此,他拉过黄包车,到宋哲元、胡何道等部当过兵。1938年与八路军
冀南军区政治部主任王光华取得联系, 再次接上党的组织关系。 接着入抗日军政大学五分校学习。
1940年到八路军冀南九旅工作,不久任冀南行署公安总局二科(侦察)科长兼警卫营教导员。一次,有
一个县的公安局将一名经多次审理未能结案的嫌疑人犯上交总局,徐海萍采取监狱侦察方式,很快查
清了那人的临沂县伪公安局局长的身份。1941年,徐海萍在反“扫荡”作战中受重伤,伤愈后又患肺
结核,仍坚持工作。1942年春,日军对冀南抗日根据地发动空前野蛮的大“扫荡”,徐海萍兼任警卫
营营长,率部到德州西南故城一带开辟工作。曾先后将日军翻译官从据点中抓出枪决;闯入集市,将
宪兵队长贾某当场击毙;化装潜入德州日军三五六○特务机关监狱,将冀南行署艾秘书长救出,一时
成为传奇式的人物。1942年冬,因其肺病不断恶化,入太行山八路军一二九师医院治疗,翌年11月26
日逝世。
符竹庭(1912~1943.11) 中共滨海区党委书记兼滨海军区政治委员。江西省广昌县人。出身贫农。
1927年在家乡参加农民运动,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翌年转为中共党员,秋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在独立二团任政治交通员。1929年任该团下属一个大队的政治委员。此后,担任红三军团七师特务团
和一团政治委员,在著名的雪山峒、猫嘴峰等守备战中,他率领红一团指战员打退了数倍于己且装备
精良的敌人,创造了战时政治工作经验,被中共中央军委授予“顽强守备团”光荣称号。1932年,他
调任红一方面军一师十九团政委,在第四次反“围剿”的鸡公山战斗中,因率部歼敌有功,中央军委
授予他二等奖章。1934年长征时,他担任先头部队红一方面军二师政治部主任。
1936年底,符竹庭参加了抗大第一期高干科学习。结业后,任红四军政治部副主任。抗日战争爆
发后,编入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任六八六团政治处主任,曾参加平型关大战。后调任“东进抗日
挺进纵队”政治部主任,与纵队司令员萧华一起,开辟了冀鲁边区根据地,建立了两个行署和15个县
的抗日民主政权。他亲自兼任边区军政干部学校校长,并为学员讲授《论持久战》等课程。
1939年秋,符竹庭随部队转入鲁西,开辟了鲁西抗日根据地。此后,历任一一五师教导二旅政治
委员、滨海区党委书记、滨海军区政治委员。1941年春,他和旅长曾国华率部东进滨海区,在兄弟部
队的配合下,组织了“青口战役”,拔除敌伪据点8处。翌年发动“海陵战役”,一周之内,克敌据
点16处,歼敌近千人,打开了滨海区的局面。1943年,符竹庭又亲率部队收复了郯城县城,促进了滨
海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
1943年11月,符竹庭和司令员陈士榘率部攻克赣榆城,俘虏伪和平建国军七十一旅旅长李亚藩以
下1600余人。战斗结束后,他骑马去六团驻地检查战俘处理情况,遭日军伏击受重伤,经奥地利名医
罗生特全力抢救无效牺牲。1944年冬,将赣榆县改为竹庭县,以志纪念。
何万祥(1915~1944.3) 山东军区战斗英雄。甘肃省宁县人。出身贫苦农民家庭,小时给地主放牛。
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本姓朱,参军后改名为何万祥。1936年红军东渡黄河,他乘小
木船冒着弹雨奋勇前进,率先登上对岸,和战友们一起打垮了敌人,战后被评为“渡黄英雄”。同年
加入中国共产党。随部队挺进山东。1939年8月到鲁南。1941年1月,何万祥随部队驻苏北一带,他奉
命攻下桥町伪军据点。22日夜,率队占领桥町围寨,伪军退入大炮楼进行抵抗,他在火力掩护下,纵
身爬上梯子,从炮楼的射击孔投进两颗手榴弹,敌军翻译官被炸死,几个伪军被炸伤,剩下的伪军都
被俘获。桥町战斗之后,何万祥到部队干部轮训队学习数月。结业后,分配到一一五师教导二旅六团
二连任连长。同年,山东军区授予他“战斗英雄”称号。
1943年1月19日,一一五师教导二旅发起郯城战役。21日,马头镇日伪军250余人前往增援。何万
祥率57名战士,扼守公路顽强阻击,打退敌3次冲锋,击毙日军20多人。同年冬,为配合北沂蒙、清
河区的反“扫荡”斗争,滨海军区组织了赣榆战役,何万祥连担任突击队。11月19日夜攻击开始后,
二连通过内线关系打开城门,迅猛攻入城内,与敌展开激烈巷战,并抢占要地,掩护大部队进城。此
役全歼伪和平救国军第七十一旅,生俘伪旅长李亚藩以下1600余人。战后,参战部队受到山东军区的
通令嘉奖,《大众日报》作了专题报道。
1944年1月21日,滨海军区六团奉命与兄弟部队配合发起石沟崖战斗。23日下午,何万祥指挥2个
排,连续炸开敌数道铁丝网和鹿砦。守敌拼命以交叉火力和手榴弹封锁,何万祥亲率8班机智迅速地
接近敌人,仅用半小时,连续攻占敌6座地堡,开辟了冲击的通路。八路军后续部队趁势攻入围寨,
全歼守敌,活捉匪首朱信斋。
3月下旬,滨海军区六团一营配合鲁中军区部队,发起第三次讨吴(化文)战役。26日,何万祥率二
连向大泉庄老虎山据点发起攻击,在攻打敌最后一个炮楼时,中弹牺牲。
何万祥参军13年,共参加大小战斗400余次,5次负伤。为纪念英雄,八路军滨海军区发布通令,
命名二连为“何万祥连”,鲁中军区发布命令,授予二连“战斗突击队”荣誉称号。《我们的连长何
万祥》这首歌唱遍山东大地。建国后,沂源县人民政府呈报上级批准,将老虎山改名为万祥山,并在
南麻烈士陵园为何万祥雕塑石像,以供人们瞻仰。
范景蘧(1892~1944.6) 名宝经,号庆典。日照市傅疃村人。幼读私塾,20岁去北京中学读书,毕
业后任石臼所小学教员。大革命期间,参加日照县“抗日外交后援会”,发动各界人士和爱国学生开
展抵制日货斗争。1928年春中共日照县委建立,范景蘧积极参加党组织领导的农民运动。1931年春加
入中国共产党,在本村和安东卫一带秘密发展党员,开展革命活动。1932年日照暴动失败,他冒着生
命危险,协助县委向外地转移党的干部。1933年2月被反动当局逮捕,关押长达5年,在狱中地下党
的领导下,他参加绝食斗争,表现坚强。“七七事变”后,他被党组织营救出狱,立即回乡开展抗日
活动。 不久, 与中共鲁东南特委接上关系。1938年12月,中共日照县委建立,范景蘧任县委书记。
1939年春调任莒北县。次年夏调地委工作。1941年回日照组建抗日武装,组织起四五十人的农民抗日
游击中队,他任中队长。
1941年冬,他被错误地以托派嫌疑关押审查,受到撤职与开除党籍的处分。半年后因查无实据被
释放,恢复党籍并重新安排工作。1944年6月病逝。
李铎(1914~1944.8) 原名李唯一。抗日烈士。莱芜县南埠村人。出身贫农。早年毕业于鹏山高级
小学。曾入莱芜城南师范讲习所学习,教过小学。1938年7月,参加由中国共产党帮助国民党六十九
军举办的民运训练班,在该班加入中国共产党。结业后到博山县任民运指导员。1939年春,任中共博
山县委宣传部长。秋,任中共沂蒙地委组织科科长。1940年12月任中共沂南县委书记。1941年冬,领
导全县实行坚壁清野,他要求区干部不离区,县干部不离县,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积极配合主力
部队反“扫荡” 。 1942年,他到南、北寨进行减租减息试点,总结出一套经验,指导全县的运动。
1943年,及时推广常山区王善合互助组和岸堤区王兑一生产合作社的经验,推动了根据地大生产运动
的发展。1944年8月16日在沂南县朱家店子村(今属蒙阴县)一次阻击战中牺牲。
马光美(1921~1944.8) 爆破英雄。费县人。1943年参加八路军,编入鲁中军区第二军分区特务营
一连。1944年3月,鲁中军区和滨海军区共同发起第三次讨伐伪和平救国军第三方面军吴化文部的战
役。在攻打雄星官庄之敌时,马光美所在班担任突击队,他冒着敌密集的火力,炸开了敌布设的第一
道鹿砦。在冲到第二道鹿砦时,班长负重伤,为让突击队迅速冲上去,他背起炸药包,连续炸开了第
二、三道鹿砦和一个敌地堡,使该连全歼守敌。战后,马光美升任班长,鲁中军区第二军分区授予他
“爆破英雄”荣誉称号。同年8月15日,马光美随部队参加鲁中军区组织的对沂水城的攻坚战。马光
美身背3个炸药包,冒着敌密集的火力,炸开了突破口,为突击部队开辟了道路。经过两天激战,17
日夜攻克该城。战斗中,马光美光荣牺牲。
贾正远(1916~1944.12) 原名贾庆林。革命烈士。陕西省吴堡县人。1938年春参加革命,同年秋
任共青团吴堡县委书记,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春,任陕北工农红军四支队政委,翌年冬入延
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后任延安中央医院党支部书记。
1938年秋,八路军一一五师组建晋西独立支队,贾正远调该队一团三营任教导员,随部队在吕梁
山区开展抗日斗争。1940年,独立支队奉命挺进山东,7月到达鲁西地区。8月30日,顽军石友三部2
个营前往袭扰,三营奉命立即出击,经3小时战斗,700余名顽军无一漏网,缴获迫击炮1门,轻重机
枪5挺,长短枪数百支。9月,一团继续向鲁南区挺进,10月下旬到达费县北部与一一五师师部会合,
改编为一一五师教导二旅四团,贾正远先后任团作战股长、参谋长等职。1941年1月,四团进入滨海
区,先后参加了郯城县重坊战斗、青口战役等大小战斗数十次,屡立战功,1941年获“模范共产党员”
称号。1942年后,历任滨海独立团、警备团副团长。1943年夏,日伪军采取堡垒战术,修筑了近10公
里的碉堡线, 企图“蚕食” 抗日根据地。他率部队进行大小战斗56次,摧毁敌碉堡39座,毙伤俘敌
200多人,取得了反“蚕食”斗争的胜利。
1944年12月13日拂晓,日伪军600多人突袭警备团驻地后黄埠子村。贾正远沉着指挥团直机关干部
战士和该村群众与敌展开激战。当大部分人员冲到村外后,他发现部分战士仍在村中与敌拼杀,又毅
然返回村内指挥战斗,不幸中弹牺牲。
孙金宣(1884~1944.8) 原名孙锡声,又名孙实。临沂县西曲沂村人。1906年考入沂州中学堂,毕
业后,于1909年入保定“陆军速成军官学校”学习。1910年,与李梦溪、王荫南、李淑九等设秘密机
关于济南东流水街,“从事运动学生与军队”,以反抗清王朝的统治。1911年10月与革命党人、新军
第六镇统制吴禄贞同谋起义,被解回原籍。1913年赴江西,先在第一师范任教,后跟随孙中山从事革
命活动。1923年中共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之后,接受马列主义思想,在广州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
7月,孙金宣加入冯玉祥部队,历任第三军三旅营长、一团团长、十五旅少将旅长等职。1927年11月,
孙金宣被调豫东第二区,任夏邑县县长。翌年春,又调任鹿邑县县长。在任上时,他上街不带护兵,
夏天戴一顶破草帽, 经常找群众啦呱,很多人并不知道他就是县长。来鹿邑不久,他就安排李梅村
(时任中央豫东特委书记)到该县第一小学任教,以进行革命活动。在任时力倡妇女放足、禁烟,怜贫
惜苦,反对贪污贿赂,被群众誉为“为人民做主的清官”。曾撰写《人的宇宙性》一书,传播马列主
义。由于他在鹿邑的活动引起了反动当局的注意,1928年8月被调离鹿邑。临行时,当地百姓自动为
他送了“万民伞”。离开鹿邑后,孙金宝愤而弃官归里,在老屯村一带创“松山学社”,讲授马克思
主义的“政治学”,发展陈耀贤等入党,建立了老屯党小组。翌年秋,扩建为党支部,是临沂县最早
的党组织。1928年11月,杨虎城部移驻临沂,孙金宣被聘任教导团团长。1930年底,赴济南任山东省
军官讲习所所长,他的住处成为共产党人经常聚会的场所。1933年因中共山东省临时省委组织部长宋
鸣时叛变,转移绥远、北平一带,以行医为名,进行革命活动。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归临沂,日伪临沂
商会会长齐华亭、地方顽固派王洪九先后请他出任伪职,都被他断然拒绝。1944年8月孙金宣病逝。
临终时叹道:“我没能等到日本鬼子投降,共产党掌天下,真是遗憾”!
张洪仪(1912~1945.5) 革命烈士。郯城县马头镇人。回族。1935年入枣庄中兴公司职业中学读书,
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组织90多名学生参加鲁南人民抗日义勇队第一总队,后任三大队教导员。
1943年任鲁南独立支队政委,翌年任鲁南铁路工委书记兼鲁南铁道游击大队政委。提出“走一个村带
一个兵”,使游击大队由20余人发展到30余人。1945年夏初率部在滕县北楼宿营,遭敌包围,他带两
名队员掩护大部队突围,中弹负重伤,于鲁南军区医院逝世。
刘占德(1926~1945.6) 鲁中军区爆炸英雄。沂南县苗家庄人。中农出身。1939年8月参加八路军,
后编入鲁中军区四团三连八班。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随部队参加第一次讨伐伪和平救国军
第三方面军吴化文部战役,在临朐县九子山战斗中担任爆破手。他迅速接近敌碉堡,放好炸药包,因
为处于“死角”,敌人的火力失去作用,便掀石头不断地向他砸去。他沉着地用火柴点导火线,因风
大屡次失效。他急中生智,将剩下的几根火柴一齐划着,终于点着了炸药,然后翻过鹿砦离开危险区。
这时敌堡被炸翻,八路军勇猛冲上,不到半小时解决战斗。战后,军区为他记一等功,并授予“爆炸
英雄”称号。1944年8月中旬,解放沂水城战斗打响,刘占德所在班是突击班。班长牺牲后,他带全
班同敌人展开肉搏战,1人缴获数支“三八”式步枪。后任二班班长职务。1945年6月初,他和战士齐
立明执行侦察任务,在三里沟与敌人遭遇,腹部中弹牺牲。
曹吉亭(1912~1945.7) 抗日烈士。莒县前坡子村人。出身贫农。1938年参加莒县民众抗敌自卫团,
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相继在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四支队六大队、山东纵队二支队任班长、
排长、连政治指导员。1943年起,历任莒中县大队副政委、独立营政委、滨海独立三团政治处主任等
职务。曾率部转战于鲁东南各地,先后参加了石井、石沟崖、赵家岭等多次战斗,配合主力部队多次
拔除日伪据点,粉碎敌人的“扫荡”。曾荣立一等功2次。1945年7月23日,收复新旺伪据点的战斗打
响,他率二连一个排及通讯班插进村子,与敌人往复冲杀,中弹牺牲。
重布山 (1925~1945.7) 战斗英雄。 莒南县人。 出身贫农。1942年8月参加一一一师六六六团。
1944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副班长、班长。同年10月部队改编为八路军滨海支队二十六团,任
六连副排长。这年,部队开展大生产运动,一般每人一天开荒1分地,他却天天开荒3分地,被团部评
为劳动英雄。1945年6月4日晨,盘踞泊里镇的日军200余人,在伪滨海警备军李永平部300余人的配合
下,向诸胶边抗日根据地南部进犯。滨海支队组织二十五团、二十六团各一部,据守重罗山一带与敌
展开激战,双方进行2个多小时的争夺战。这时,重布山带领六连尖刀班从重罗山东北方藏马区的石
门村直插东南山腿,突然向敌人开火,将敌群拦腰截断。正面阵地的战士趁机反攻,前后夹攻,日军
首尾不能相顾,死伤十几人。不一会,日军又组织反扑,重布山带领尖刀班冲入敌群,展开白刃战。
他接连刺死2个日军和1个伪军。这时六连主力赶到,日军弃尸30余具仓惶南逃。这一仗,打死日军30
余人,活捉伪军30余人、日军2人,缴获长短枪40余支。战后,滨海支队给予六连等部队通令嘉奖,
授予重布山“战斗英雄”称号。1945年7月25日,滨海军区发起攻打伪诸城保安团长吕孝先部驻守的
埠头、昌城两个据点的战斗。重布山所在六连和其它几个连队奉命阻击诸城出援之敌。战斗打响后,
诸城日军沿诸胶公路前来增援,当日军到达阻击部队阵地时,重布山端起机枪以猛烈的火力向敌人扫
射,其它连队也同时向敌人开火。这时敌人集中机枪和小炮朝重布山所在的坟岗子打来,接着60多个
日军趁机发起冲锋。重布山端着机枪从这个坟头转到那个坟头,不停地向敌人扫射。突然,一颗子弹
击中重布山左胸,他忍着剧痛,接连又打死2个日军后,腹部受重伤牺牲。
梁钟亭(?~1945.8) 国民党山东省第十六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山东省汶上县人。出身地
主家庭。为人刁滑、狡诈。1934年11月任郯城县县长。大肆捕杀苍山暴动失败后隐蔽下来的中共党员
和革命群众,同时,在境内横征暴敛,鱼肉百姓。1938年春日军侵占鲁南地区,他一枪不放,率部躲
进县境南部山区,招兵买马,扩充势力。1941年4月,伙同鲁南土顽王洪九、李以锦等,趁抗日根据
地春荒之机,窜入临郯费峄四县边联县,进行烧杀抢掠,袭击抗日武装,残杀革命干部和群众。11月,
任国民党山东省第十六区(鲁南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翌年4月,再次纠集伪顽4000余人,配合
日军进犯邳县抗日根据地,使当地抗日民主政权和地方武装受到很大损失。至1945年,被梁钟亭杀害
的抗日干部群众达2000多人。
1945年6月23日,滨海军区四团、独立一团,鲁南军区五团和郯城县大队共8000余人,在滨海军区
第二军分区司令员罗华生指挥下,发起讨梁战斗。27日晚攻克王海子,梁钟亭被活捉。8月11日,滨
海行署在临沭县陈家巡会村召开公审大会,将梁钟亭处决。
张金龙 (1914~1945) 临沂县坡埠村人。 革命烈士。18岁为生活所迫,到国民党八十一师当兵。
1938年参加范筑先领导的聊城抗日自卫战。1939年秋回到家乡,后到马石河村与中共党员马思孔取得
联系,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被派回本村以小学教师身份作掩护开展工作。同年冬,他发展了丁如茂
等3名党员,在村里建起了青救团、农协会等组织,成立了坡埠村党支部,任书记。1941年4月,为开
展临沂城的敌伪工作,上级将坡埠、九曲店两村11名党员组成特别支部,张金龙任书记,随后打入临
沂城敌特机关内部。6月,由于地主告密,张金龙被王洪九逮捕入狱,他始终未暴露自己中共党员身
份,后经人担保获释。1942年,张金龙再次打入敌伪内部,在临沂城南关充当伪军小队长。这期间,
多次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1945年7月,张金龙为配合解放临沂城,积极策动一个伪军大队起义,
由于消息泄露,被日军宪兵逮捕入狱。他面对严刑拷打,宁死不屈,在临沂城隍庙被日军杀害。
杨柏(1919~1945.10) 革命烈士。苍山县庄坞村人。地主家庭出身。1938年毕业于临沂山东省立
第五中学,不久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部队历任指导员、教导员。1945年任山东军区
第八师二十三团政治委员兼三营教导员。10月,他率部参加宿羊山战斗,13日夜,战斗打响,他亲临
前沿指挥,臂部受伤,仍带领部队攻打十字街头一敌军暗堡,腹部中弹牺牲。这次战斗中,将伪军刘
斐然部1000余人全部歼灭。
王麓水(1913~1945.12) 原名王崧斌,又名培岳。山东军区第八师师长兼政治委员。江西省萍乡
县人。幼时家贫,9岁即辍学放牛。1926年秋加入共青团,1928年冬参加基层苏维埃政权工作,任秘
书。1930年赴井岗山参加红军,历任军委警卫连班长、排长、连长等。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
任红一军团保卫局科长、二师五团特派员、政治委员等职。参加了中央根据地历次反“围剿”作战和
长征。
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后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五团政训处副主任、一一五师独立支队副
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三四三旅补充团政委。参加了著名的平型关战役,后率部在晋西开辟和坚持了吕
梁山抗日根据地。先后打垮日、顽军的数十次进攻,特别在风陵渡战斗中,一举把进犯的3000余名日
军击溃,受到八路军总部的表扬。
1940年7月,奉命率部挺进山东,先后任一一五师教导二旅政治部主任、教导一旅政委。1943年3
月,任鲁南军区政委兼中共鲁南区党委书记。领导鲁南党政军民,一面与日伪军作战,一面发动群众
开展减租减息运动,发展生产和加强民主政权建设。当年夏,国民党顽固派李仙洲部九十二军入鲁,
进犯鲁南抗日根据地。8月13日,王麓水和军区司令员张光中等,率军区三团在平邑县松林一带设伏,
一举将该军一四二师大部歼灭。11月,王麓水、张光中率三团、五团等,击毙匪首刘桂堂以下224人,
俘敌1000多人。此后,王麓水率部乘胜南下,在陡庄歼伪第十军荣子恒部近千人;在泗水再歼荣子恒
部1600多人,并将荣子恒及其日本顾问击毙;在滕县,全歼伪“和平救国军”第二师申宪武部,活捉
师长申宪武。巩固和发展了鲁南抗日根据地。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鲁南军区部队主力编为山东军
区第八师,王麓水任师长兼政委,率部相继解放了峄县、邹县、台儿庄等重要城镇。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军队即开始向解放区进犯,八师奉命在兖州至徐州间阻击沿津浦路北犯之敌。
自1945年10月16日至11月下旬,连续发起邹县、界河、官桥等战斗,攻克敌据点多处,歼敌6000多人,
控制了铁路两侧要点,切断了国民党军队北犯通路。12月12日,八师奉命参加滕县战斗并担任主攻,
在新四军五旅、九旅配合下,攻克滕县城,全歼守敌8600余人。战斗中,王麓水亲临前线指挥,13日
拂晓被敌炮击中,壮烈牺牲。
王麓水牺牲后,中央领导人相继发电挽悼,山东解放区党政军机关、团体和人民群众隆重追悼,
举行公祭。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政府将王麓水的遗骨迁至临沂烈士陵园(1986年10月改称华东革命烈士
陵园)内安葬。陵墓上镌刻着董必武、谢觉哉、罗荣桓、陈毅等领导人的题词。
今野博(1919~1945) 在华日人反战同盟山东支部委员。日本国本州岛秋田县人。就读于县实业
学校。毕业不久应征编入侵华日军长田大队。1939年5月,随部队在中国青岛登陆,后侵驻汶上县。8
月2日,在侵犯梁山县独山庄时,被八路军一一五师特务营俘虏。
被俘后,今野博十分恐惧和顽固,曾企图自杀,后在八路军指战员的关怀、感召和“日人觉悟联
盟”的耐心教育下,逐渐觉悟,对八路军的俘虏政策十分感动,同时对日军的侵略行为和所犯下的累
累罪行有所认识,产生了反战思想,开始同情和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战斗争。1941年6月2日,他与另外
4人组成在华日人反战同盟山东支部,任宣传委员。在他的讲话及支部通过的《在华日人反战同盟山
东支部宣言》、《告日本士兵书》等文件中,强烈谴责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号召在华日人迅速
觉醒,掀起反对侵略战争的高潮。7月7日,他与另外2名日本人宣誓参加了八路军。
1943年夏,今野博被分配到滨海军区第四武工队做反战工作,活动在日照县南部傅疃河一带。他
和武工队的同志一起,采用传单、书信、喊话等形式,向各据点的日军做宣传、瓦解工作。他不顾个
人安危,多次化装去做傅疃河桥头碉堡日军翻译的工作,获得了很多重要情报。他还曾多次向各据点
的日军喊话,从日本军人家属在国内的苦难讲到日军内部的残暴,从侵华日军的种种罪行讲到八路军
的优待俘虏政策,号召日军士兵起来反对侵略战争,争取早日回国和亲人团聚。
1944年7月,今野博由武工队护送回根据地汇报工作。途中,突与“扫荡”的日伪军遭遇,突围
中,今野博不幸被俘,被押至日照县城。审讯时,任凭日军毒打、逼供,他毫无惧色,不断地揭露和
驳斥敌人,坚定地说:“只要我不死,仍要回到八路军中去!”经关押、折磨半年之久,被敌人秘密
杀害。在山东分局、山东军区召开的追悼抗日牺牲将士大会上,政治部主任萧华特地提到了今野博。
徐坦(1919~1945) 原名孟吉。革命烈士。日照市安东卫人。曾先后在本村小学、日照县立中学
和青岛礼贤中学读书。“七七事变”后,弃学回乡宣传抗日。193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安岚一
带从事革命活动,先后发展10多名进步青年加入共产党,建立了安东卫党支部。1939年秋,任中共日
照县四区区委书记。翌年,调鲁中区党校学习。1941年6月任沭水县委组织部长。12月18日,他和区
委部分干部到根据地最前沿的渊子崖村(今属莒南县)开展抗日工作。日伪军1000多人突然将该村包围。
他和全村群众、民兵一起同敌激战竟日,打退敌人6次进攻。共打死日军100多人,该村民兵、群众和
区委干部147人壮烈牺牲。徐坦全身负伤9处,昏倒在血泊中,被群众从尸体堆里救出就地掩藏,战后
送医院抢救,得以脱险。1943年春,中共青岛工委成立,徐坦任工委委员负责沧口区党的工作。1945
年春,他绕道赣榆去青岛,途中,在赣榆县土城子被伪军抓捕,他坚贞不屈,英勇牺牲。
许树声(~1946.6) 字立夫,又号笠夫。山东省博兴县人。官绅家庭出身。父亲景新曾在河南任
县长。叔父景降任博兴县一区区长。许树声早年在博兴县求学,后入济南正谊中学。1930年毕业于北
平朝阳大学法律系,到山东省立第九中学(校址在掖县)任教。1932年考入山东省县长训练班。次年受
训期满,被委任为濮阳县县长。不久因推行清匪、戒烟禁毒和放足等与地方发生龃龌,被当地士绅上
告省政府,降为长山八岛行政区专员。1935年任莒县县长。次年赴庐山军官训练团受训。“七七事变”
后,他以莒县警察队、政警队和乡农学校学生为主,组织抗日队伍,成立3个抗日游击大队。1938年2
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任命他为莒县抗日游击队司令。他率部先后在莒县茶沟、将军岭等地伏击日
军。2月18日,复派第一游击大队配合国民党驻莒海军陆战队在招贤一带痛击南犯日军,予敌以重大
杀伤。21日,日军进扑莒县城,许树声参加了莒城保卫战。莒城失守后,退到寨里河一带。4月,配
合国民党军队六十九军新编第六师高树勋部反攻莒县城,迫使驻莒日军龟缩城内。同年秋,他的游击
队改编为国民党第六十九军混成旅,翌年,改为山东暂编第一师第一旅,许树声任旅长兼莒县县长。
1939年5月,沈鸿烈任山东省政府主席,主张军政分开,许树声任莒县县长。此后,他追随沈鸿
烈推行“防共、限共、反共”政策,不断与八路军制造摩擦。1943年随吴化文降日,在伪和平救国军
第二方面军任师长。1945年日本投降后,国民党军委会任命他为四十六师师长,调往滕县。11月,率
部会同其他国民党军队驰赴济南。行至邹县境内为八路军山东野战军包围击溃。许树声自杀未遂被俘。
1946年6月被滨海行署处死。
罗炳辉(1897~1946.6) 原名罗德富,又名罗南煌,字宿星。无产阶级军事家。云南省彝良县偏坡
寨人。出身贫农。1915年加入滇军,先后参加过讨袁护国战争和讨伐陈炯明的战役。因功历任连长、
营长。1929年担任江西省吉安县靖卫大队大队长。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1月率部起义,历任江西工
农红军独立第五团团长、红六军第二纵队司令员。这期间,他曾出席中央红军和中共赣西南特委召开
的联席会议(即“二七会议”)。会上,毛泽东称赞他是一心追求真理的起义将军。6月,罗炳辉改任红
军第一军团十二军军长。此后,历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福建军区司令员、二十二军军
长、红九军团军团长。
1934年10月,罗炳辉率红九军团随中央红军长征,负责在左翼掩护中央和红军主力。翌年1月,
在贵州湄潭阻住国民党的追兵,保卫了遵义会议的顺利进行。3月30日,中央红军主力南渡乌江,罗
炳辉集中兵力,在老木孔地区出其不意地歼灭了黔军魏金镛部的指挥机关及一个主力团,为中央红军
甩开敌人向黔东挺进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央军委为此发电对红九军团进行嘉奖。五六月间,罗炳辉又
带病指挥攻克天全,保证红军主力顺利渡过天全河,与红四方面军会师,被中央军委誉为“战略轻骑”。
抗日战争爆发后,罗炳辉到抗日军政大学和中共中央党校学习。1938年1月,以八路军副总参谋
长的名义到武汉八路军办事处工作。年底抵皖南,历任新四军一支队副司令员、第五支队司令员、江
北指挥部副指挥兼第五支队司令员。
1941年“皖南事变”后,罗炳辉先后担任新四军二师副师长、师长兼淮南军区司令员。他积极采
取措施壮大主力部队并发展地方武装和民兵,亲自撰写《指挥员熟用手册》、《民兵战术》、《关于
三角式据点构筑和守备三要领》等军事教材,加强军事教育和练兵运动。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他改任新四军第一纵队司令员,奉命日夜兼程挺进鲁南。11月,同
山东八路军第八师一起,在邹县以南之界河地区对北犯的国民党第三方面军吴化文部实施反击,歼敌
4000余人。继而,挥戈南进攻克韩庆车站,炸毁运河大桥,打破了蒋介石沿津浦路北进的计划。
1946年4月,罗炳辉调任新四军第二副军长兼山东军区第二副司令员。此时,他的高血压和胃病
愈加严重,但仍抱病出征。6月21日回临沂治疗,途经兰陵镇逝世。遗体安葬在临沂烈士陵园,墓碑
上刻着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的题词。
朱达章(1913~1946.7) 原名熊绍琮,笔名司徒华,化名朱达章。中共山东大学委员会书记。广西
桂林市人。1932年毕业于广州智用中学,当过工厂的练习生、店员和中学教师等,后到广西大学图书
馆和广西省立图书馆作馆员。1936年春,到桂林书社任编辑。夏季,投第四集团军,先后任政训处中
尉服务员、上尉宣传部主任。创作《我们的卢沟桥》、《纪念五卅》等的诗歌,宣传抗日救国。
1938年春,朱达章由中共党员洪雪村引荐,到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要求去延安参加抗日,办事处
推荐洪雪村和他到国民革命军第五路军一七一师工作。到达一七一师后,朱达章任师政训处少校组织
科长。1939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年底他奉命撤离一七一师,进入淮南区抗日根据地。翌年3月被任
命为安徽省滁县抗日民主政府秘书兼政府党团书记。秋季,调入新四军,先后任江北指挥部政治部秘
书、第二师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同时负责第二师文委会的工作。1943年春,到津浦路东参加华中局
统一组织的对根据地调查研究。1944年秋,朱达章调中共华中局政研室任研究员,重点研究民兵问题。
1945年春, 朱达章调入华中建国学院, 先后任教授兼教育系副主任、预科主任兼党支部书记。
1946年3月,他奉命率建国学院600多名师生自淮阴北上,到达华东局、新四军军部和山东省政府驻地
临沂。4月,华中建国学院奉命合并于山东大学,朱达章任山东大学党委书记兼教务长。7月15日,朱
达章到临沂县册山区劳沂庄向省府汇报工作。22日晚,在临沂县册山区后村遭国民党特务暗杀。烈士
遗体安葬在“茶山革命烈士林”内。
王金香(1919~1946.7) 革命烈士。平邑县大东阳村人。出生于农民家庭,1943年3月参加八路军。
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8月4日,为歼灭伪顽山东保安第二师申宪武部,王金香所在部队日夜
兼程去攻打申部据点滕县阎村。10日,申宪武部突围逃遁,王金香率全班战士紧追不舍,在小王庄附
近消灭敌军一个排,缴获机枪1挺。后直插小王庄内,活捉了申宪武父子。鲁南军区为其记一等功,
授予团战斗模范称号。1946年7月,王金香随军攻打泗州时,中弹牺牲。1984年,平邑县人民政府报
请山东省民政局批准,追认王金香为革命烈士。
厉兴全(1925~1946.8) 特等团结拥政爱民模范。费县黄公庄人。原是沂水县的贫苦农民,1938年
随母亲定居黄公庄。1942年,他任儿童团团长。翌年,参加高桥区中队。1944年年底,厉兴全被编入
鲁南军区三团特务连二排六班。1945年上半年,厉兴全随团先后参加了攻打国民党地方顽固派王洪九、
张里元等部的战斗和解放峄县、邹县、滕县等重大战斗。不久,升任六班班长。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
产党。
1946年1月,厉兴全随特务连驻滕县西北大邵庄开展百日大练兵。这里是新区,群众对部队缺乏
了解。厉兴全带领全班战士经常帮助农民干活,共拾粪180担,翻地6亩半,推粪120车,挑水1200担。
帮助农民铡草、喂牲口、垫圈、理发、纺线等。六班有个刚解放的战士名叫李德志,在国民党部队染
了疥疮,流脓流血。厉兴全亲自采药,每天晚上给他烤、洗患处,连续40天,彻底治愈。山东军区司
令员陈毅为此曾两次提名表扬厉兴全。4月9日,山东军区批准八师授予厉兴全“特等团结拥(政)爱(民)
模范”称号,命名六班为“厉兴全班”,并在全师开展学习厉兴全运动。8月7日,厉兴全随八师参加
安徽泗州战斗,他奉命率全班坚守泗州北门,接连击退国民党军11次强攻,他身上两处负重伤,仍坚
守阵地,最后同全班战士一起壮烈牺牲。
栗广山(1919~1946.8) 鲁南爆炸大王。费县魏家沟村人。出身雇农。9岁就给人放牛,16岁当长
工。1940年夏,参加本村自卫队。1942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时被选为魏家沟等8个村的联防队长。
他经常带领自卫队配合区乡武装深入敌占区埋地雷、割电线、填壕沟、扒公路、炸炮楼,向伪军喊话,
还配合主力部队开展游击战。1943年9月,他被选送到鲁南军区教导团学习。1945年1月,栗广山任温
河县(今费县)尚庄区武装部长。经常带领20多名队员以及各村民兵神出鬼没地袭扰和打击敌人。为了
解决武器不足的困难,他开动脑筋,研制出石雷、踏雷、坠子雷、延爆雷等,还和梁邱一位宋姓铁匠
筹划建起一座造枪炉,制造“土捷克式”步枪和配制枪支零件。7月中旬,鲁南军区派部队攻打岩坡、
马兴庄、沈家庄等日伪据点。栗广山自告奋勇担任送铁雷和炸药包,在紧要关头用巨型炸药包将岩坡
敌据点5层高的中心楼炸塌,使部队全歼伪军400余人。
1945年10月, 栗广山被任命为温河县远征爆炸队队长,率领20多名队员赴津浦铁路附近,执行滕
(县)-临(城)段铁路的爆破任务。从14日夜开始,他连续几次设雷炸毁铁路,阻止和延缓敌人调运军队
计划,仅19日一天就炸死敌军38人。不久,栗广山接受炸掉滕县城南铁路大桥的任务。当时大桥有敌
军守卫,戒备森严。午夜时分,栗广山和助手王立仁,背上30公斤重的炸药,带上绳子和工具,躲过
岗哨,绕到河底,爬上7米高的桥墩,再把炸药提上去,放在桥墩与铁轨连接处,然后攀绳而下,拉
响导火索,一声巨响,大桥腾空而起,津浦铁路从此中断。11月上旬,鲁南军区于桑村召开了庆功大
会,授予栗广山“鲁南爆炸大王”的荣誉称号。他的英雄事迹在报刊上多次登载,并谱写成歌曲,广
为传唱。歌词称:“鲁南有个栗广山,传令嘉奖是模范,铁路桥头埋地雷,炸得火车翻了天。”1946
年下半年,军区再次调栗广山爆炸队去兖州一带执行任务。到兖州第二天就炸死20多个敌人,几天后
又在南门用延爆雷炸掉敌人一个班哨,使敌人谈“爆”色变,不敢轻易出动。后来,栗广山在一次执
行任务途中,遭敌特暗中袭击,中弹牺牲。鲁南军区决定将他生前领导的爆炸队命名为“栗广山爆炸
队”,并设立“栗广山爆炸奖金”,奖励爆炸有功人员。
庄陔兰(1870~1946.9) 字心如,号春苔。学者。莒南县大店人。出生地主家庭。1887年(清光绪
十三年)经府试为生员,1898年选拔贡,任安乐县训导。1904年中进士,入翰林院为编修。1906年被保
送日本法政大学,与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人有过接触。1908年回国,任山东法政学堂监督,与师范学
堂监督、 同盟会员王墨仙以及夏继泉等, 经常在师范学堂监督院秘密集会,斥责清政府政治腐败。
1910年(清宣统二年),任山东巡抚孙宝琦的秘书。1911年武昌起义后,他和以同盟会山东支部主盟徐
子鉴为首的革命人士与地方官僚士绅联合,逼迫山东巡抚孙宝琦宣布山东独立,断绝与清政府的关系。
11月7日,成立山东各界联合总会,他被推举为副会长之一。11月13日,山东宣布独立。当时,“旅
京山东同乡会”的一伙人,请求清政府派兵到山东“戡定大乱”。他得悉后,急电北京有关人士,转
告清巡警部右侍郎赵秉钧,劝请清政府万勿派兵,以免酿成“祸患”。11月底,山东取消独立。翌年
1月, 袁世凯任命张广建为山东巡抚, 大肆搜捕革命党人,他们以捉拿大盗为名,派巡防营将济南
“宜春轩”、“万顺恒”两店铺的14名革命党人逮捕,并当场打死1人。事发后,庄陔兰协同毛雅云、
王墨仙等进行了营救。山东当局迫于社会舆论压力,除将刘溥霖等3人暂行拘留外,其余均予释放。
1912年8月,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庄陔兰与徐子鉴、丁惟汾等6人当选为国民党山东支部理事。
后济南都督府与烟台都督府合并,庄陔兰任都督府秘书长。1913年3月,统一党山东支部建立,庄陔
兰被推为副部长。1914年,任山东民政长官公署总务厅厅长兼秘书,并兼任山东图书馆馆长。1915年,
当选为山东省议会议长。1918年,被选为第二届国会参议院议员。翌年4月26日,偕山东籍参众两院
议员20余人前往总统府,向总统府秘书许宝衡痛陈山东人民反对巴黎和会让日本继承大战前德国在山
东的特权的意愿。5月2日,以山东籍参众两院议员名义,给中国驻欧专使致电:“乞拼死力争,主张
直接索还青岛及铁路矿山,并废除中日新约。”18日,复提请致电欧洲和会,拒绝承认袁世凯与日本
秘密签订的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1924年,庄陔兰一度被段祺瑞聘为国会商榷委员会委员。翌年
孙中山逝世,庄陔兰遂脱离政界,居青岛崂山广善寺,研读佛经,后回乡闲居。1934年春,出任《重
修莒志》总纂。1935年底定稿,共77卷。因资金不足,曾卖字“以补其缺”。他修志主张资料要“实”。
他说“若征今而不实, 人皆得正其失而纠其谬也, 吾为此惧”。他重视志书的“资政”作用,认为
“志乘必详著乎政治之演讲,社会之嬗变,以究极夫治乱得失所在”。1936年,他应曲阜孔府之邀,
任孔德成汉文教师,专教韵学和经书,历时10年。善书法,代表作为《重修定林寺碑》。喜收集金石,
所藏精品有商朝“且辛剑”和汉代“上林瓦当”等。
杨云田(1915~1946.11) 革命烈士。沂南县朱家里庄人。1937年在本村从事革命活动。1938年2月
与朱寿年、刘焕然等于崖子崮回龙寺组织起二三十人的抗日队伍,并献出家里的粮食供应部队。4月,
参加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四支队。1939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排、连、营、副团长等职。
1942年在潍县战役中,他腰部中弹,鲜血直流,晕了过去,醒来后,仍跪在地上指挥战斗,鼓励指战
员与敌人拼杀。1946年10月,安丘战役打响,他率部猛打猛冲,胜利完成战斗任务。11月4日,他带
领几个战士检查布防时,突然与援敌遭遇,激战中中弹牺牲。
贾侗(1918~1946.11) 革命烈士。费县崮子村人。出生于教师家庭。父亲早丧,他的学习及生活
费用,全靠祖父供给。15岁在他祖父任校长的费城高等小学读书。该校教师多是中共党员和爱国志士,
贾侗在此受到进步思想熏陶。1935年考入县教师短训班,毕业后到农村教书。1937年“七·七事变”
后,贾侗辞去教师职务,投入抗日救亡运动。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0月去鲁中山东抗日军政干部
学校学习。毕业后被分配到临费边联县八路军办事处任主任,不久改任费县交通站站长。他曾将交通
站设在旗山一座寺庙里,以学道为名,每天深夜往返三四十里去庙内收发文件,长达半年之久,安全
无误地完成了任务。1940年3月,贾侗升任山东纵队交通总站站长。他带领交通员把积压的报刊送出
去。同时,建立交通新线,恢复了沂蒙通往泰山区的线路。1942年2月,贾侗先后任沂蒙战时邮政局
局长和鲁中区战时邮政局局长。在一个寒夜,他和一名交通员穿过敌占区,恢复通往滨海区的交通线。
在涉水渡过沂河时发现日伪巡逻队,他们便把白被里向外盖住身体,并把手榴弹弦挂在手指上,趴在
雪地里,躲过敌人的巡查,终于完成了任务。这年冬,鲁中区至鲁南区的交通线被敌切断,贾侗化装
进入垛庄敌人据点,吸收贫民张清广和姚正担任地下交通员,恢复了邮递。1946年3月,贾侗升任山
东邮政管理局鲁中办事处主任。这时他胃病、肺病已十分严重,仍带病坚持工作,并和大家一样吃糠
咽菜。7月初,病情恶化,离职休养,11月6日病逝。
刘光荣(1925~1946.11) 战斗英雄。费县小义山埠村人。1942年秋,参加费东县大队。1943年秋,
县大队升级,他被编入鲁中军区十一团一连。12月3日,随一营参加了东蒙山大顶子争夺战,他机智
勇敢,和日伪军拼刺刀,杀敌数人。1944年3月8日,刘光荣随团攻打蒙阴城,他冒着敌人炮火送上4
包炸药,将东门炸开。此后在攻打临梧镇、白沙埠、孟家村、沂水、临沂、周村、张店、文祖镇等战
斗中,他曾60多次完成爆炸任务。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1月,他随一连攻打博山外围四十亩
地拒降的日军据点,与敌展开肉搏战,刘光荣被6个端着刺刀的日军围住,他手疾眼快,左刺右挑,
杀死了3个,击毙1个,其余两个举手投降。战斗结束后,他被授予“战斗英雄”称号。7月,部队攻
打博山东部西坡地一个号称“美式钢枪营”的国民党部队,一连分工主攻鏊子顶碉堡。敌人一个排凭
借碉堡拼死顽抗,一夜没有攻破,眼看天色将明,刘光荣自告奋勇,只身绕道敌堡后,把一颗手榴弹
从射击眼投进去,“轰”的一声将敌人火力打哑,接着向碉堡跳进,迫使敌人一个排举手投降。战后
鲁中区授予他“孤胆英雄”称号,部队文工团创作《刘光荣之歌》,在部队中传唱。
1946年11月5日,鲁中部队攻打国民党胶济警备司令张天佐据守的安丘城。刘光荣所在一营奉命
攻打北门,城防工事坚固,一夜急攻不下,派出两组人员进行爆破均未成功。拂晓,刘光荣挺身而出,
将一个重型炸药包送上去,北门被炸开。当时他头部负伤,不顾伤疼流血,随一营冲进去,再次把西
北围子炸开。在这胜利时刻,不幸中弹牺牲。战斗结束后,他被鲁中军区追认为“爆破英雄”,他生
前所在的一连被命名为“安丘连”,他领导的七班,被命名为“刘光荣班”,《刘光荣之歌》后被定
为“安丘连连歌”。
刘炎(1904~1946.11) 原名安焕,曾用名炳生、本初。新四军第一师政治委员兼苏中军区政治委
员、中共苏中区委书记。湖南省桃源县人。出生于农民家庭。1925年在家乡参加农民运动,被选为乡
农民协会委员长。1927年,反动军官许克祥在长沙发动“马日事变”,刘炎于6月到武昌参加由共产
党领导的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不久,汪精卫公开叛变革命,警卫团由武汉转移到江西修水。刘炎在
那里加入中国共产党。9月警卫团被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参加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后
来,起义部队在修水县的三湾村进行整编,刘炎被编入一营二连一班任副班长兼党小组长。他在向井
岗山进军中,任劳任怨,关心爱护战士,团结他们坚持战斗。到达茨坪后,毛泽东了解到他的表现,
亲自提他为排长,后又升任副连长兼连的党代表。1929年12月,刘炎作为代表出席了红四军党的第九
次代表大会,即“古田会议”。1930年6月开始,先后担任红四军第十二师团政治委员和师政治委
员。1934年10月,刘炎随红一军团长征,先任军团政治部民运部副部长,后任地方工作部部长。
到达陕北后,他一度入中国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8年到新四军任第一支队政治部主任,配合支
队司令员陈毅,率部挺进江南,三四个月的时间内,进行200多次战斗,创建了以茅山为中心的抗日
根据地。
1938年7月,刘炎被派到丹北(江苏丹阳县北)地区,帮助丹北抗日游击纵队司令管文蔚将其部队改
编为新四军挺进队,并从第一支队抽调一批政工干部作为纵队的骨干,发展党的组织,成立丹北地区
中共工作委员会,加强了党的领导,使挺进队迅速发展壮大起来。
1938年到1939年间,部队陆续接收了一些从京沪杭等地来的青年知识分子。刘炎组织他们联系实
际学习理论,并把他们放到连队去锻炼,其中很多人都成为革命的骨干。他曾放手让上海医科大学学
生崔义田主持办起战地医疗学习班,培养部队医务人员,并介绍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来崔义田担任
了第一支队医务处处长。1940年7月,刘炎任苏北指挥部政治部主任,配合陈毅开辟了苏北抗日根据
地。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他被任命为新四军第一师政治委员兼苏中军区政治委员、中共苏中
区委书记。
1942年春,刘炎积劳成疾,且日趋严重,曾一度到上海就医,回来后带病坚持工作。1946年6月,
他随军入鲁,在驻沂南县桃花村的山东军区卫生部后方医院疗养。11月20日病逝。其遗体安葬于临沂
革命烈士陵园。
韩景星(1885~1946) 字瑞三。临沭县大韩庄人。1901年考中秀才。1903年到曲阜师范学校就读,
毕业后留任附小教习。1923年回到家乡,在临沂、郯城从事教育工作。辛亥革命使他产生了民主主义
思想,把教育和救国惠民联系起来,勤奋地为家乡培养人才。1938年,日军侵占临沂,他不愿为奴化
教育服务,毅然辞职,携眷返回老家。
1940年初,由徐慎弢引荐,参加革命,到苍马办事处工作,11月当选为参议会副参议长。1941年
春,汉奸许兰笙袭击苍马办事处,他落入敌手。许兰笙深知他在临郯颇有影响,便拉拢他为自己做事,
遭到坚决拒绝。软禁一年多终被营救出来。1943年,当选为临沭县参议会副参议长。他任副参议长期
间,时刻关心教育事业,多次应县府委托,主办师资培训班,并亲自担任主讲,提高了数百名教师的
教学能力,为发展地方教育事业做出贡献。1946年,患食道癌去世,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孙贵臻(1911~1946) 模范共产党员。革命烈士。莒南县东石杭头村人。出身贫农。18岁时参加
民间帮会组织“金钟罩”,受中共党员卞子策等人的影响,积极参加抗日活动。1939年10月,参加中
国共产党领导的莒县七区汀水乡乡分队,担任班长。1941年他被编入莒中县县大队第二连,同年加入
中国共产党。两年后,又编入莒中独立营二连,任排长。1943年8月,他带领战士化装成日军,过了
敌人的岗哨,直入张圩子伪军据点,活捉了熟睡中的伪团长,并逼使他命令百多名伪军全部放下武器。
1944年1月,他率部配合滨海军区六团攻打石沟崖据点。他奉命带领全排炸掉了豹子店日伪据点,
次日又在青石寨歼灭敌增援部队一个排。战斗结束后受到滨海军区和莒中县委的表彰。11月他率部参
加攻打莒县城战斗,并炸掉敌堡两座,为收复莒县城战斗的胜利创造了条件,立战功1次。
1945年1月升任连长。10月随部队奔赴东北。1946年8月,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一师三团独立
营营长,参加辽宁秀水河子阻击战。不久调任独立团团参谋长。秋季,他去师部参加会议,返回途中
在安东市沙河子遭敌人伏击,在掩护战友突围中,身中数弹,壮烈牺牲。战斗结束后,第一纵队政治
部追认他为“模范共产党员”。一师号召全体指战员学习他的英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