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精神的产生与发展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g&A=1&rec=757&run=13

一种社会群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是一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长期
影响与制约的结果。正是沂蒙地区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孕育和造就了沂蒙地区社会群体意识
的主体--沂蒙精神。
从地理环境看,沂蒙地区属于典型的北方山区,区境内有大小山头7000余座,峰峦起伏,群崮连
亘,地貌形态复杂,交通闭塞不畅。艰苦恶劣的自然条件,使世代生息于斯的沂蒙人在长期的物质生
产斗争中,形成极能吃苦耐劳且又坚强不息、勇于抗争的秉性。
从社会环境看,沂蒙地区是沂源猿人的故乡和东夷文化的发祥地,沂、沭河流域的古文化储量在
全省乃至全国占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临沂地区毗邻孔孟之乡,孔夫子曾到此登临东山(即蒙山),
游历讲学,孔门七十二贤中的曾子、闵子骞、子路等均诞生于此。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沂蒙
居民的心中打上了较深的烙印。齐、鲁两大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儒家思想的影响,使沂蒙人具备了重
道义、崇气节、颂正直、贵信实的品质。这些堪为称道的秉性与品质,是沂蒙精神赖以产生的潜意识。
当历史进入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难时刻,抗日救
亡的特定政治大气候,群山纵横、便于迂回的复杂地貌,质朴无华、讲仁重义的民风--这些自然的、
社会的诸多因素,使沂蒙地区成为闻名全国的革命根据地,成为山东乃至华东地区革命斗争的指挥中
枢。沂蒙,这块古老的土地,为此赢得了“小延安”的美誉。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
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在抗御外患,救人民于水火的同时,充分发挥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开展政治工
作的优势,在沂蒙地区广泛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向人民群众宣传革命道理,用马列主义武装和教育
群众,引导人民走上自我解放的革命道路。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道德,前仆后继、勇
于牺牲的革命精神,深深地影响和带动着沂蒙人民,使之在思想上接受了马列主义理论,在行动上给
中国革命以坚决的支持和拥护。特殊的政治环境和历史氛围,净化了沂蒙民风中原有的某些封建的、
宿命论的糟粕,增添了新的丰富的内涵,实现了质的飞跃和升华,形成了以沂蒙精神为代表的新型的
沂蒙人民的群体意识。
沂蒙精神形成于革命战争年代。她是先进的无产阶级意识与沂蒙山区革命斗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她和井岗山精神、延安精神同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中培育出来的革命精神,同是中华民族优秀品
格的集中体现。但沂蒙精神作为沂蒙人民的群体意识和思想风范,又具有自己鲜明的地域特色、时代
特色和个性特色。沂蒙精神诞生与发展的社会实践证明,无私奉献是沂蒙精神的核心,是沂蒙精神有
别于其他精神的一个最典型、最基本的特征。
无私奉献作为一种崇高的道德情操,在革命战争年代就已成为沂蒙解放区百万民众的群体意识。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 沂蒙地区曾发生过大小战斗4000余次,血染沂蒙的6万多名将士中,就有
3.1万名英烈是临沂籍人。在解放战争中,沂蒙人民倾其所有,破家支前。当时,沂蒙根据地内提出
的口号是:砸锅卖铁也要支援前线。为了夺取孟良崮战役的胜利,世世代代“以食为天”的蒙阴人民,
毅然割下秀了穗的麦子,扒掉刚落成的新房上的屋草,为华野将士喂马。淮海战役的序幕刚刚拉开,
时仅600万人口的沂蒙山区,就出动常备随军民工34万人、临时民工140余万人,用11万辆小车、大车,
将后方妇幼昼夜加工而成的1.4亿公斤粮食、35万公斤食油、43万公斤猪肉、36万公斤咸盐、数十万斤
马料、百余万双军鞋源源不断地送往前线。“大军连营七百里,村村灯火到天明。”一位记者所描绘
的这一动人场面,正是沂蒙人民戮力支前的真实写照。
青年踊跃参军,补充前线兵源,是沂蒙人民无私奉献的又一例证。仅淮海战役前后,沂蒙地区即
有3.6万余名青年参军入伍。莒南县5天内就扩军千余人,该县洙边区参军的137人中,有30多家是兄弟
3人或2人同时从戎,还有7人将独生子送上前线。
精忠报国,共赴国难,是中华民族所崇尚的美德。在抗日战争时期,沂蒙人民以无私奉献的情操,
谱写了精忠报国、舍生取义的新篇:费县爱国老人贾尔卓,先后送9个子女上战场杀敌。为了夺取解
放战争的胜利,许多沂蒙母亲和姐妹冲破封建礼教的樊篱,做出了惊世骇俗的壮举:明德英、祖秀莲
用乳汁和身心救护八路军伤员,王换于为革命毁家纾难,妇救会长方兰亭为买粮供给八路军,忍痛卖
掉自己3岁的女儿……
如果说在战争年代沂蒙山人的无私奉献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一种需要,那么在和平建设时期,更
显示了这一精神的可贵。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沂蒙山区先后建起44座大中型水库,总库容达30多亿
立方米。为此,全区有527座村庄、27万间房屋被拆迁,28万亩良田、5万亩山林被淹没,有40多万库
区农民舍弃了世代经营的田园,搬上了高山之巅。极为恶劣的自然条件,使他们的生活由当时的温饱
型一下子跌到了赤贫。沂蒙山人以自己的巨大牺牲,使素有“洪水走廊”之称的鲁南、苏北地区解除
了水患,沂、沭河下游300多万亩土地尽得灌溉,成为稻花飘香的“山东江南”。在60年代初的三年
困难时期,沂蒙人民以瓜菜代的最低生活标准接受天灾人祸考验的同时,仍勒紧腰带省出12.37亿公
斤粮食献给国家。与此同时,沂蒙人民又热情接受了暂时安置鲁北6万灾民的义务,为素昧平生的北
三区人民义务喂养牲畜,赡养老弱病残人员。70年代后,当南疆自卫反击战打响后,有的地方出现了
征兵难的现象,而在临沂地区一时竟有10万热血青年报名参军。这一反差较大的现象,正是沂蒙人民
“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群体意识在特定环境中的自然体现。
80年代之后,沂蒙人民在改革开放中大力发展商品经济的同时,创利而不忘义,致富而不失品,
涌现出一批勇于变革、甘于吃亏的改革带头人:原沂南制鞋总厂厂长刘洪明,在女儿病危、其他几位
亲人相继病倒的情况下,以舍小家顾大家的高尚情操,把一个濒临倒闭的小厂变成了全国制鞋行业的
佼佼者;全家吃国库粮,与村里没有牵扯的一级残废军人杨振刚,勇担村支书重担,靠着一幅铝合金
胸腰卡和一根拐棍,支撑着伤残之躯,为山村脱贫致富操持奔波;罗庄镇沈泉庄农民王廷江,致富不
忘众乡亲,将辛勤经营得来的560万元合法收入无偿献给了集体,尔后带领大伙兴办村级企业,几年
间,将昔日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建成工农业产值过亿元的沂蒙第一庄。作为沂蒙人的典型代表,他们以
自己的实践,实现了商品经济的价值观念与无私奉献的思想意识的有机统一,使以无私奉献为特征的
沂蒙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与发展。
作为一种群体意识,沂蒙精神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建国后,沂蒙人民长期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
斗,从根本上改变沂蒙地区“四山之崮,舟车不通,土货不出,外货不入”的原有自然状况,这种在
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所展示的坚韧不拔、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范,是沂蒙精神的又一深刻内涵。
建国不久,莒县闫庄的吕鸿宾便率先办起了全省第一个农业合作社--爱国农业合作社。莒南县厉家寨
人民为改变恶劣的自然面貌依靠集体力量治水,修筑梯田,他们创造新生活的奋斗精神受到毛泽东主
席的高度赞誉,被批示为“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一个好例。”王家坊前勤俭办社的经验和
高家柳沟创办农民记工识字班的典型,均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批示肯定,成为全国学习的榜样。60年代,
临沂地区实行“稻改”,获得粮食大丰收的成功经验,受到中央的充分肯定。在当时的北京农展馆,
一进门就是“临沂厅”,《人民日报》发表题为《从胜利跨向更大的胜利》的社论,对临沂改造自然
面貌,开展农业革命的经验进行表彰和推广,临沂专区成为全国闻名的农业先进专区。70年代,沂蒙
人民通过实施几次大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会战工程,在较大的范围内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80年代后,
平邑县九间棚村的共产党员带领全体村民在海拔600余米、四面皆悬崖的龙顶山下,克服常人难以想
象的困难,修公路、架电线,筑“天池”,植果树,创造了被中央领导誉为“九间棚精神”的奇迹,
使这个昔日被称为“山顶洞人”的小山村成为新时期艰苦创业的典型。罗庄镇在“一穷二白”的基础
上艰苦创业,几年之内即发展成为全省乡镇企业的“排头兵”。通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沂蒙人民用
自己的勤劳和汗水换来了沂蒙老区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1994年,全区工农业总产值达到587.8亿元,
是1949年的101.5倍,其中工业总产值达到426.6亿元,是1949年的3878.2倍。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
疗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全区人均寿命亦由建国初的30多岁提高到70多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