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贸易习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g&A=1&rec=754&run=13

一、农业生产习俗
境内居民素以务农为本,崇尚精耕细作,辛勤俭朴。“玩龙玩虎不如玩二亩土”的生产观念根深
蒂固。在生产力十分低下的自然经济条件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节奏缓慢,年复一年。旧时,境
内农作物的种植,根据地貌构造和土壤种类因地制宜。北部沂蒙山区及东、西部丘陵地带,山地瘠薄,
农人多以谷、禾参、黍、地瓜、花生为主要作物。多为一年一收,闲地冬耕歇茬。建国后,改为两年
三收,70年代后多改为一年两收。南部临郯苍平原,多种小麦、大麦、谷、黍、稷、高粱。民谚云:
“春种杂粮夏收麦,割了豆子歇歇地”。可见多是两年四作三收。50年代后,逐步实行间作套种。由
于兴修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南部平原现广种小麦、玉米和水稻,原黍、大麦、禾参子等作
物已很罕见。
旧时,沂蒙山区各县份多是山岭梯田,由于夏季山洪冲刷,往往造成地堰坍塌,水土流失十分严
重。有农谚云:“山地没了堰,身分去一半”。故在春秋两季,山民均上山垒地堰、拾石头、拔地塞
子(即将地里的卧牛石除掉),周而复始,岁岁如此。因为如不垒堰,梯田就会被雨水冲没,农民等于
自动舍弃土地,砸自己的饭碗。
立春,标志着一年农作活动的开始。自古就有“二月立春雨水前,拉土送粪整田园,打井开渠修
水利,再看农具全不全”的农谣。南部平原,旧有“鞭春牛”之活动,即用泥巴捏成握鞭牧童赶牛下
田的塑品,后被各式“春牛图”所代替。开春出粪,家家送肥。平原用车向湖里(南部平原农民称田
野为湖)送粪,北部山区有的用肩朝山上挑粪,有的则用毛驴驮运。办法是在毛驴背上放上特制的鞍
子、架子,架子上再放上用荆条(亦叫腊条)编成的驮篓,驮篓在驴背两边,装粪于驮篓中驮至山坡耕
田之中。在沂蒙山区,时常可见农人挥短鞭驱驴上山送粪的情景。为了弥补山地送粪不便之难,山农
们无论干啥活计,总要捎上一挑粪。日积月累,山地就施了肥。此外,沂蒙山里还有“熏神粪”之俗。
所谓“熏神粪”,即在秋种之前,山民先于山地里用草片和土块垒成内空外实的一个圆丘,中间填满
杂草和干牛粪,待点燃冒烟之后,遂将其密封,杂草与牛粪烧完后,土块便成焦黑状,捣碎后即可施
肥。人民公社“大呼隆”时曾一度终止,自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之后,此积肥法又在山区复兴。旧时,
境内有请牧羊人赶羊群“卧地”的习俗,即将羊群赶到某块地里过夜,利用羊粪、尿肥田增加地力。
为此,主家要管牧羊人饭食,并适当给予少许报酬。
旧时,境内农业生产力低下,农民靠天吃饭,人种天收,祈求神灵保护。如庄稼长得好,则称为
“神长”;粮食打得多,则称“神收”;甚至遇上蝗蝻害稼,还得称其为“神虫”。境内各县在天旱
时均有祈雨之俗。求雨形式多种多样,一般是抬神象(如龙王、观音、关公等)出巡,祈雨者头戴柳枝
帽,手持柳枝口吟佛号随后而行。还有的要在特定场所设坛祭天求雨,如在临沂城南金雀山、银雀山
间就曾建造一所祭坛,曰“风云雷雨山川坛”(今南坛村村名即由此而得)。每当大旱之时,便要在此
处举行规模颇大的祭天祈雨仪式,其场面神奇悲壮!解放后,此俗除在边远地区偶有所闻外,境内绝
大多数地区已废止。
在农业生产方面, 境内尚有其他习俗:居民养鸡,一般不养5只,以避“万般到了无几奈”之忌
(无几与五鸡同音);境内农家除回民外,几乎无一家不养猪。旧俗,大年初一这天不喂猪,有农谚云:
“猪无年,喂必馋”。此俗在60年代已废;旧时,农民在推粮、装粮时,一般不许多言多语,“快装
完了”是老农最为忌讳的语言;为祝外出做活平安顺利,境内农民在春节时多在车上张贴“牛行虎步,
车动雷声”之类的对联。进入80年代后,境内有不少农户购置了汽车和拖拉机。凡有机动车辆者,在
春节后第一次外出行车时,大都要燃放鞭炮送行。还有的在车头部贴上写有“日行千里顺利到,夜走
八百平安归”的对联,以图吉利。
境内春耕、夏锄、秋收、冬藏等生产程式与外地区无大差异。在旧社会,由于生产力落后,一到
农忙季节,农民在日出前即下地,日落后方收工。早、午两顿饭均在田头吃,送饭者多为妇女和儿童。
用餐时间(俗叫饭时),但见送饭的妇女和儿童三三两两结伴出村,“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开
饭时,一家一户在地头或蹲或坐,围成一圈,也算一幅风俗画。现在,由于科学种田和机械化水平的
不断提高,农忙时间已大大缩短。农忙之后,不少地方还要包放电影,聘请戏班,祝贺丰收年景,颂
扬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富民政策。
二、渔业生产习俗
境域东部,濒临黄海,日照沿海一带居民,世代以海洋捕捞为业。旧时,渔民使用木帆船在海上
作业,风袭浪击,环境恶劣。由于抵御风浪的能力十分低下,故渔民出海捕捞时,多寄希望于神灵保
佑,以求海上作业平安无事。春节过后,一年渔业生产伊始,渔民在下海前的首件大事便是于农历正
月十六(相传是龙王爷生日),抬着供品(主供品为猪头)到龙王庙里烧香、焚纸,鸣放鞭炮,祭奉龙王。
全村老少向龙王叩头,祈求龙王爷保佑出海人一年内平安无事。四月初八,春汛开始,渔民要再次到
龙王庙祭祀一番。七月十五,亦是渔民祈祷日。凡是在海上遇到险情时曾向龙王许过愿的渔民,均要
在这一天备礼到龙王庙还愿。至六月十三,如上半年之内生产不错,渔村老少则要凑钱搬请戏班,在
龙王庙前唱大戏庆祝。新船下坞,渔家要买猪头、焚纸、放鞭。再于船首处杀(剁头)一只大红公鸡,
让鸡血顺船头流淌,这叫“挂红”,以图吉利(因吉与鸡同音),尔后再带着祭品开船试航,俗称“拉
拉风”。在海上作业遇上险风恶浪时,渔民就要到供有海神娘娘的后舱内磕头焚香,求海神娘娘保佑。
据说,此海神娘娘是五代时福建莆田林姓之女,梦中救过海上遇难者,后被尊为海神。航海遇险,常
显灵救助,元明以来由天妃晋封为天后(南方沿海称其为妈祖),故各处多建有天后宫、妈祖庙。船上
遇险渔民在祈求娘娘的同时,还要往海里投放“太平篮子”。此篮系用竹片编制,形状有圆有方,体
积大,置于海内拖在船后,以加大船的重量,便于在大海上漂流。海上作业时如遇大鱼(鲨、鲸之类),
船老大就要洗脸、净手、刷牙、漱口,尔后一边向娘娘磕头求救,一边向海里撒小米,船上其他渔民
也同时敲锣击鼓,鸣放鞭炮,以造声势,促其远离渔船。海上作业禁忌很多:在船上说话时要说吉利
话,有不少字眼在船上是禁用的。如“翻”字,就是渔民最为忌讳的一个字,凡遇到此字,都要变通;
船上吃盐,不能叫“盐”,而叫“臊”(因盐与淹近音);上船时不能穿无帮带绊的凉鞋或草鞋(忌船没
帮之讳);放置器皿忌“扣”放,碗、盆、帽子都要口朝上放置。在船上吃饭时,最忌将筷子平放于
碗口之上,渔民认为此举大不吉利(寓船将搁浅);渔民在船上睡觉,不能光身子,少则也要穿裤头而
眠,因为船上祭着娘娘;就是在岸上修补网具时,也要在场地边插上竹杆、红旗,忌产妇在此经过。
自1956年后,海上作业开始使用机动船,船上都装有收录机,随时可以知道数天内的天气变化情况,
渔民逐渐摆脱了对大自然的依赖。上述习俗,除一部分老年人信奉之外,中、青年渔民已不遵循。
三、商贸习俗
商业经营习俗 旧时商业为私营。其组织形式有三种:一是店铺(亦称座商);二是行商;三是摊
贩。其门类大致分京、广、杂货等。“京货”主要经营绫罗绸缎和布匹,因纺织品以北京产的为最好,
故曰京货;“广货”即现在的百货业,因这些商品主要来源于广州而得名;“杂货”系当时经营店铺
中最多者,主要经营山珍海味、纸扎红糖、茶叶、干鲜果品、调味品等,亦兼营瓷器和布匹。
私商行业的从业人员大致可分为五类,即:掌柜(相当于现在的经理,有大掌柜、二掌柜、三掌
柜之分)、帐房先生(会计)、跑外采购(俗称跑外水的)、大伙计、小伙计(徒工)。旧时,店员最
怕被辞退(俗称“砸锅”),故伙计为保住饭碗,须不辞劳苦,力争服务周到。旧时买卖,讲究和气生
财。如饭馆业,顾客进店时店员要笑脸相迎,顾客走时要笑脸相送。顾客用饭前,要于每人面前摆上
一套醋盏、汤匙、筷子、五色纸(作擦拭筷子之用)。顾客在用饭期间,还为顾客代买代办事务。送饭
到户、随叫随到,是当时饭馆业的普遍风气。如临沂县重沟街的恒源泰杂货店,为了扩大买卖,经营
方式十分灵活。该店承包喜丧仪程中的大、小货物,不仅有喜宴用的鸡鱼肉蛋、山珍海味和新人的衣
服、被褥等,甚至连新娘头上的首饰、垫床腿裹砖用的红纸也设计添置进去;丧仪中不仅置备衣衾棺
椁、纸箔香课等用品,甚至连杠夫用的草鞋都全宗承揽进去。这样一可使买主选购省心,二可使卖主
销货方便,因而生意十分红火,远近闻名。从前店铺,多可赊帐,有赊帐者,往往将其所赊物品名称
及价格写在木牌上,名曰“挂帐”,称为“水牌”。
店名招幌,是传承已久的商俗,可谓五花八门。旧时,境内店铺命名,多体现店主企盼吉祥、和
顺、 发财的心理。 如“万兴鸿”、“天祥泰”、“源顺”、“春合祥”、“福丰”、“是可亦”、
“义利成” 等等; 有的则着力体现地方特点和经营品种的特点,如“双轮车行”、“宝泉酒店”、
“大不同饭馆”、“刘麻子鸡肉糁馆”、“陈玉山牛肉糁馆”、“半分地菜馆”等;有以实物为店招
的,如卖麻者于店首挂一束长麻,车行于路旁树上或木桩上悬挂一只车圈,等等。有以对联、诗词为
招幌的:如苍山县兰陵古镇,旧时有十八家作坊各立堂号,自称“酒家”。几乎所有酒家大门均用同
一内容的对联:“名驰冀北称好酒,味压江南一品香”。不少酒家在店堂内悬挂着大诗人李白的《客
中作》诗:“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还有一些行
业,幌子更为特别。如理发业:清朝定都北京后,下令汉人按满人的习俗剃头留辫。各地衙门招聘训
练理发人员,并发以银钱,强令过往人员剃头,违者斩首,时有“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之说。
后来,登门剃头者渐多,衙门便不再发银钱给理发匠人,于是理发便演成一种谋生的职业,一些贫民
以单桅杆高挑“圣旨”、“奉命待诏”作幌子,串走于街巷。再后,理发匠多是肩挑理发工具箱、火
炉,用竹竿挑着书有“理发”字样(由悬挂假圣旨为幌演变而来)的幌子,或挂三绺青丝作幌子,走街
串巷招徕顾客。理发匠以其独特的服务方式显示其技艺高深,如接骨拿环,刮眼角抠耳朵,打响锤,
按摩等,既为顾客理了发,又兼施健身治疗之术。“握一双拳打尽天下英雄谁敢还手,持三寸铁削平
大青世界无不低头。”--这幅在旧时颇为流行的理发店对联,便是对理发业工作特点与习俗的形象概
括。
摊贩,是行商中肩挑负贩小本经营者。乡人称之为“小贩”、“做小买卖的”。因其担子每头都
用四股绳为系,故被人形象地呼之为“挑八股绳的”。小贩以肩负重,以步代车,行串于四乡,以吆
喝和代声为“招幌”招徕买主,形成了鲜明的民俗特点,如摇“惊闺”(即小鼓)的货郎,敲“油铛铛”
的卖油郎,敲铜锣的卖糖者,摇铜铃的弹棉匠等等,即属此类。今日的小贩,以贩时装者居多,亦有
贩鸡鸭菜蛋者,其贩运工具多是自行车,近几年骑摩托车负贩者日趋增多。因此类人物“神通广大”,
被人们戏称为“二郎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