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庆习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g&A=1&rec=753&run=13

一、传统节日
春节 为中国古老的民间传统大节。俗称“过年”、“过大年”。古代,春节有元日、元旦、元
正、元辰、元朔、三元、三朝、三正、正旦、正朔计30余种名称。年节早见于《尚书·舜典》,到汉
代时民间习俗就相当繁多,至今仍是一年中最为隆重的节日。为此,国家为公职人员放假3天,民间
欢庆则持续半月之久。境内居民在腊八过后,便开始忙年。办年货,备年饭(烙麦煎饼、蒸馍馍),置
新碗新筷(寓意增人添口),备鸡鱼(意求“吉庆有余”),蒸年糕,做豆腐(希冀“年年高”、“大
家都福”),拌合菜(象征家庭和睦、生财)。腊月二十五后,家家必择吉日“扫屋”,以示辞旧迎新。
除夕,家家张贴对联、过门笺,贴窗花,裱糊灯笼。下午,男子着整齐衣冠,置祭品到林地上坟,或
请已逝先辈之灵回家过年(临沂一带称“请家堂”)。入夜,秉烛焚香,灯火通明,合家团聚,彻夜不
眠,谓之“守岁”。子夜时分,在“天地棚”(于院子中央扎的棚)里上供,发纸马,放鞭炮,尔后全
家一起吃水饺。还有人在院子里有意撒点芝麻秸,脚踏上去噼啪作响,名曰“踏岁”。饭后,晚辈给
长辈叩头拜年,长辈则向晚辈分“压岁钱”。凌晨,全家吃早饭,早饭是水饺,必须是素馅,寓一年
之内“素气”。饭后,人们身着新装,姑嫂结伴,兄弟同行,先近族、后邻居,走街串巷,互相拜年。
人们见面以“过年好”、“见面发财”等吉利语互致问候、祝福,欢声笑语,充溢街头院落。拜年活
动之所以至今不衰,究其原因,是因为此活动能加深感情,消除隔阂,调节社区内的人际关系。通过
拜年,长辈越发爱护晚辈,晚辈更加尊敬长辈,邻里之间可和睦相处,同时还可捐弃前嫌,重归于好,
相逢一笑泯恩仇。初一忌讳很多,如莒南居民忌推磨(年前封磨,直到初五后才准用磨),忌挑水、扫
地,忌打骂人。临沂居民则忌动针钱,忌包饺子,忌吃荤,忌捣蒜。沂源居民初一晚上忌点灯,说是
如点灯,老鼠就会泛滥成灾。
建国后,传统的春节礼俗大为简化。近些年,大多数家庭以收看中央电视台主办的春节联欢会代
替守岁,形成了一种新的富有时代性的民俗文化现象。机关团体均举行团拜,开展军民慰问联欢活动。
初二,不少地方有请闺女婿之俗,是日,夫妻携子女到女方娘家欢聚。初五,俗称“五马日”(也叫
“五默日”),一般晚饭吃水饺,称“捏蝎子嘴”。也有“初五吃顿面,一亩打一石”之说。同时,
境内有在初五将请来的已逝长辈的“灵魂”送回林地之俗。沂南在这天要撤家堂轴子,有的还吃炸糕,
扫院子,据说在这天扫了院子一年可不招蚂蚁。临沂妇女在这天一般不出门、不梳头、不动针线,据
说如果动了针线会招蝎子、蚰蜒。沂水一带,则有在初五凑钱敬火神之举。
人七日 东方朔《占书》云: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犬,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
为马,七日为人,八日为谷……唐代称正月初七为“人胜节”,境内民间称初七为“人七日”。据南
北朝时的《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境内不少地方多在此日晨拆除
“天地棚”及其它因过年而搭起的临时性设施。下午,居民用过年所剩的杂蔬7种(也有用各种野菜的)
做小豆腐食之,曰“吃鬼脑子”。有民谣云:“人七日,吃鬼脑,大人小孩身子好。”沂南在这天推
磨压碾,送天地神。蒙阴在人七日有“扎姑姑”之习:未婚少女聚在一起,用木条、干草、葫芦头、
彩色布条做成姑姑,在葫芦头上涂白粉、画五官、用鸡血染腮唇,做成姑姑后,将其供于桌上,少女
们轮流跪拜,祈求降福。最后有人举着姑姑给每个少女点头,据说,给谁点头多,谁的福气就大。沂
南少女在这天的落日前,用初一早晨发纸用过的红筷子,到灶王爷前占卜,预测婚嫁吉凶。
元宵节 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因元宵是上元之夜而得名,故又叫上元节。此节的主要活动是观灯
火,所以又称为灯节。道教称正月十五为上元,与七月十五(中元)、十月十五(下元)合称为三元,分
属天地水三官的诞辰。灯节历史可上溯至汉代。《僧史》记载,西域腊月晦日,称为大神变。该日烧
灯表佛。汉明帝刘庄将此俗引进中国,后逐步发展为赏灯。唐代把赏灯的时间正式定为正月十五,始
自睿宗(李旦)景云二年(711年)。后在正月十五赏灯便约定成俗,历代不衰。境内农村,乡民用粗面或
胡萝卜、萝卜制成各具形态的灯盏,放于大门两旁、猪圈鸡栏等处。不少地方的家庭主妇还要端灯照
屋角旯旮,且边照边念:“辣萝卜灯,照毒虫,照得毒虫不敢行。”北部山区,有“送灯”之俗:青
年多乘月色往林墓地和周围山巅放灯。放眼望去,远近高低灯火闪烁,颇富情趣。在城镇,在元宵节
这天要举办大型灯会,街衢市肆,多搭设彩门、灯棚,张挂各式灯笼,数里长街,异彩纷呈。街口巷
尾,随处可见玩龙灯、耍狮子、撑旱船、踩高跷的文艺表演活动。天上是五颜六色的焰火,地上是千
姿百态的灯盏,锣鼓鞭炮,笑语杂沓,把人世间的欢庆气氛喧泄得淋漓尽致。旧时,在元宵节这天,
各地地方的庙会甚为热闹。费县玉皇庙会在元宵节要举行“送驾”仪式,送驾队伍由八杆彩旗前导,
锣鼓、高跷、旱船等尾随其后,进庙后,焚香献供,载歌载舞,最后将立春时做的春公鸡纷纷撒下,
尽兴而归。
二月二 旧谚:“二月二,龙抬头。”又传说此日是土地爷的生日,故农村有“土地老爷还盼个
二月二”之说。宋末元初,北方的二月二又联系惊蛰增加了龙抬头的内容,后逐渐将此日演变成以驱
虫害和祈求丰收风俗为主的农节。是日晨,农夫在家院或场间以草木灰撒地围成一个圆仓形,中间放
少许杂粮,称“围仓囤”,祈秋后五谷丰登。这日,境内居民还有“炒蝎虫”之俗:将豆子炒好后,
全家食之,谓之“吃虫”。此俗无论在城市、农村,均很盛行。且近年来炒豆的方式、花样也日见翻
新,已成为一种颇具乡土气息的食文化风俗。
清明节 冬至后105天谓之寒食。从前,这天要禁火、冷食,故又称“禁烟节”。寒食活动要持
续到寒食节的第二天即清明节,故寒食、清明两节已基本溶为一体。民间传说:春秋时的介子推被火
焚于绵山,晋文公下令修火禁。其实,早在周朝就有仲春禁火的记载。旧时,寒食断火后,为复烟火,
宫中采用钻木取新火的仪式,民间也多以柳条互相乞取新火为炊。清明时节,日行十五度,或风和日
丽,莺飞草长,杨柳如烟;或细雨蒙蒙,沾衣欲湿。此天既是郊游的好日子,也是扫墓祭祖的时候,
故民间又称此节为“鬼节”、“冥节”,与七月十五、十月初一总称为“三冥节”。现时,机关、学
校、企事业单位多组织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到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缅怀先辈功
绩。清明节的早上,境内居民一般吃鸡蛋、单饼、菠菜,有吃此食在年内不长疙瘩而且眼明之说。这
天,乡民还在门上和磨眼内插上嫩柳枝。饭后,青年们或结伴出游“踏青”,或相约在场间嬉荡秋千,
儿童则将放风筝视为最舒心的乐事。
端午节 又称端阳节、天中节。此节的起源说法不一,一般说此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爱国诗人屈
原。而在齐鲁农村,多数农民不知屈原为何人。境内有不少地方传说过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秃尾巴老李。
此日,境内居民均食粽子,有“吃了端午粽,才把棉衣送”之说(意即从此已进入夏季)。成人在此日
有饮雄黄酒之俗,现已不多见。是日,家家均在门窗、屋檐下插艾,床上也铺上艾枝,以艾驱蚊。旧
时,各中药店有施放“避瘟香药”之义务,农妇村姑用此药(以白芷、山柰、艾叶配之)缝成精致的香
荷包,送给亲人,结于扭扣之上,据说可避瘟祛邪,此荷包也是钟情男女相爱之赠物。旧时,境内儿
童有“配五索”之俗:在儿童的手脖、脚脖或手指上缠上五色线(日照一带缠的是七色线),称五索、
五丝、长命缕、拴命线等。从端午缠上,待节后第一次下雨时,将彩线解下扔到雨水里。乡间有的居
民还在这天日出之前采百树头烧水洗身,以避瘟疫,现此俗已废。
过半年 境内居民分别于农历六月初一和六月初六“过半年”。民间有“晒龙衣”和为儿童“开
金锁”之俗。家家于是日中午晒书、晒衣、晒针绣。如遇这天下雨,即谓之“湿龙衣”,说以后可能
遇连阴天气,故民间有“六月六,湿龙衣,湿了龙衣烂蓑衣”之谚。是时,新麦已收完,家家用新面
蒸馍馍喜庆丰收。旧时,临沂一带有用新蒸的热馒头和西瓜、李子、桃杏等敬天的习俗。在沂蒙山区,
此天还是牧羊人的节日。这日,牧人结伙相聚,吃顿野餐,敬供山神,祈求山神看好野狗(狼),以保
放牧平安无事。在六月六这天,临沂居民习惯吃面条,意在“六六大顺”。日照等地则采食马齿苋,
以避瘟疾。
七月七 习称七夕。相传是牛郎织女踏“鹊桥”相会的日子。因名“七夕会”。把七夕当作节日
应始于汉代。节俗是晒经书及衣裳,向牛、女双星乞愿和穿针乞巧,故此节又叫乞巧节、女儿节。旧
时,青年妇女要在这天夜里置瓜果、糕点于庭院之中,向织女“乞巧”,以提高她们的刺绣缝纫的技
巧。莒南大店女诗人任丽金曾作七夕诗云:“寂寂长空夜半过,阶前独立望银河。阿奴不识天孙巧,
只恐巧多转恨多。”此诗正是当时青年女子在七夕之夜“乞巧”时幽郁情愫的真实写照。此外,临沂
居民在此日多洗刷油罐子,据说这一日油罐子特别容易洗净。日照妇女则在这天洗头,说是这天洗头,
头发明亮柔软,无汗臭味。
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为中元节。此日,居民皆祭祖、上坟,此俗延续至今。旧时,如家有溺水
而亡者,家里人要在这天于亡者落水处烧纸、焚香、放河灯,以超度散游的鬼魂,故此节又称“鬼节”。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称中秋节,是境内传统的大节之一。中秋赏月兴于唐代,到宋代始称为中
秋节,以赏月宴饮为盛事。月饼,又称“团圆饼”,是中秋表征的节物。一入八月,境内居民便购买
月饼,配之以酒、果,在亲友间互送节礼。入夜,明月当头,银辉如水,合家于庭院之中欢宴。饭后,
家人边食月饼边赏明月。碧海青天,桂树婆娑,更引起孩子们的无限遐想。近几年,由于人们生活水
平的不断提高,此节在境内城乡益显隆重。
重阳节 重阳之称早见于战国时期,在屈原的《远游》中就有“集重阳入帝宫兮”之句,汉代九
日已有饮菊花酒、插茱萸的习俗。唐代,登高赏菊相当盛行。宋代以后则渐衰,登高之类活动只在少
数文人雅士中流行。旧时,临沂、日照等地,多在此日酿造菊花酒,有谣云:“九月九,九重阳,菊
花造酒满缸香。”大多农人不事此节,至多在此日做板新豆腐,改善一下生活而已。
十月初一 为三冥节之一,因居民多于此日上坟烧衣,故俗称寒衣节。旧时,一年农事至此已基
本完结,故境内不少地方有辞场之俗。富家要在这日设酒招待佣人,酒后长工即与东家清帐回家。因
此,此酒被称为“散场酒”。
腊八 晋代以后,以农历十二月为腊月,故十二月初八被称之为腊八。相传佛祖释加牟尼于这天
成道。为纪念此事,宋代东京开封府各大寺都在这天举行浴佛会,做七宝五味粥,据说吃了可增福。
此粥即是腊八粥。后此俗传至民间,境内居民多用豆、米、芋、枣、栗等八物煮成食之。旧时,乞丐
在这天有跑步(饥寒交迫,非跑不行)讨腊八粥吃之俗。农谚云:“腊八的花子(即乞丐)快似马”,即
指此而言。此日还是居民给女孩穿耳眼的日子,俗称“腊八,腊八,穿耳不发”。现时,人们在此节
除吃用糯米、红枣煮成的米粥外,其他旧俗均废。
辞灶 腊月二十三为辞灶日。灶,原为古时五祀之一,相传灶王是玉帝派往人间监察善恶之神,
人们尊其为“东厨司命”或“灶君”、“灶王”。灶王于每年底回天庭一次,向玉帝汇报人间之事,
故家家要为他设祭饯行,此举谓之祀灶。祀灶于二十三晚间进行,天黑,居民将从集上买回的灶王像
(俗叫灶码子)贴于厨灶后墙之上,摆糖果、山楂、柿饼、粘糕等供品,并扎一纸马焚之,意送灶君上
天禀报。有的地方在辞灶时,主妇还要说一段开场白:“灶君上天,有啥说啥。多加美言,少说闲话”。
念毕,便鸣放鞭炮,然后把祭品分而食之。现送灶之俗只在少数人家流行,大多数居民仅在此日夜燃
放鞭炮而已。
二、公历节日
新年 公历的1月1日为新年,又称元旦,民间一般称之为“阳历年”。此日,机关、学校和企事
业单位一般放假一天。为庆祝新年,多数单位均提前搭彩门,悬挂彩旗、宫灯及“庆祝元旦”、“欢
度新年”之类的横幅。80年代前,一般居民对此节不大重视。80年代后,人们对新年节渐趋重视,新
年之际互寄贺年卡片在区内青年中已很盛行。
三八节 为国际劳动妇女节,各单位多于此日召开纪念会,女职工多放假半天观看电影和文艺表
演。
植树节 为3月12日。此日,各单位员工和学校师生、驻军官兵均在指定地点进行植树造林活动。
五一节 为国际劳动节。公职人员放假一天,多数城市居民家庭在此日除改善生活外,还举家到
公园游览。
五四节 为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定的中国青年节。是日,区内共青团和学联组织均举办庆
祝活动,有的举行新团员入团仪式,有的则举行报告会和演讲会等。
六一节 为国际儿童节。是日,各小学和幼儿园均举行庆祝会、文艺联欢会,不少单位多前往学
校、幼儿园向孩子们祝贺节日,赠送礼品。
七一节 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纪念日。是日,各级党组织均举行专题纪念活动。
八一节 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此日,军营内均举行纪念庆祝活动,地方党政领导到驻军进
行走访。在城镇,此日晚多举行军民联欢会。
教师节 9月10日为中国教师节,各学校均举行庆祝活动。是日,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多派员前
往学校对教师进行慰问,一些商贸行业还为教师提供优惠商品。自1985年设立此节后,区内尊师重教
已蔚然成风。
国庆节 10月1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为庆祝建国日,区内各县、市均于节前装点、美化
市容,是日多举办游园、晚会等庆祝活动。近几年,一些家庭利用国庆节到蒙山和日照登山、望海者
渐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