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习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g&A=1&rec=752&run=13

一、喜庆习俗
生育 境内妇女分娩谓之添喜。孩子出生后,即在大门额插挂标志:生男孩者挂书本、弓箭和四
角缀有铜钱的红布(俗称红子),意为孩子长大后可文武兼备;生女孩者挂书、蒜头、红布条,意为长
大后过日子有算计、会持家。孩子出生后,男子随即到女方娘家“报喜”,生男称“大喜”,生女称
“小喜”。尔后再告知其他亲友。娘家要择日(境内6、9、12、24天不等)送鸡蛋、小米、面粉、糖、
枕头之类礼品,此举称为送米糖(亦叫送粥米)。“粥米”或作“煮米”,即将米煮一开之后捞出晾干,
送与产妇家,有省其劳作之意。送米糖时,一般由小孩之舅手持剪刀在孩子头上做一剪发动作,称之
“剪头”或“铰头”。沂水、费县一带,如铰下头发,要用葫芦接住。郯城在“铰头”时,要请邻居
3个姑娘手持剪刀在小儿头上比划3下,后由其母再铰,且口中念道:“七铰灵利八铰乖,二十四天铰
秀才。”娘家人或亲友在喝喜酒前置红纸包(内包钱币若干)于桌上或放于一特备的罗线筐内,曰“铰
头钱”。近年来,“铰头”钱的数额越来越大。产妇生育满一月后,娘家要接回去“过满月”,亦叫
“躲尿窝”。旧俗,外祖父母要为婴儿置手镯、长命锁、项圈等。孩子满百日后,姥姥、姑、姨齐集
庆贺,谓“过百日”。一些地方有“姑做鞋,姨做袜,姥娘做个裤衩衩”之说,亦有“姑送裤子姨送
袄,舅母的帽子戴到老”之谚。
祝寿 亦称做寿。旧俗满50岁后方可祝寿。至60岁,祝寿就要隆重一些。再后,每逢70、80、90
岁……则更为注重。祝寿时,子女与亲友要带寿礼,其中必带自制的面条或机制的挂面,曰“寿面”,
其余寿礼不拘。近年祝寿时,寿礼中又添生日大蛋糕,个别富裕农民还包放电影祝寿欢娱。现时,过
生日之风日盛,不仅老年,中、青年和少儿也开始“过生日”,尤其是独生子女的生日礼品日渐丰厚。
盖房 农村盖房,大兴亲朋帮助之风。新房安门窗和上梁时,要贴红对联、燃放鞭炮。多书“安
窗(安门)大吉”、“上梁大吉”、“上梁喜逢黄道日,竖柱正遇紫微星”等吉利祝福语。临沭一带的
上梁对联与众不同,写为“姜太公打从此地过,他说今日好上梁”。新房竣工时,要宴请答谢亲朋和
施工人员。有的地方分奠基、上梁、竣工3次宴请。
乔迁 居民迁入新居,亲朋挚友多携礼物前往祝贺乔迁之喜,礼品以炊具为主,并配以食品(多
为大锅饼、酒、肴之类),主人则备宴招待。此举称之为“温锅”。在“文革”时期,“温锅”之俗
一度不兴,近年来又在城乡逐渐盛行。
开张与送行 旧时,店铺开业或改换门面,要邀请同仁、亲友前往主持开业仪式,此举称为“开
张”、“开市”。主家要开宴四邻,燃放鞭炮,以庆“开张志喜”、“开市大吉”。近年,祝贺开张
之风渐盛,大有铺张之势。旧俗,民间谁家如有人被委任外地就职、会考中榜或被外地乡绅豪门聘为
先生诸等喜事时,均要及时告知亲友,择日邀他们前往,并备席相待。凡被邀者,必备礼相贺。其中
长辈还要对外出者多方叮咛、教诲,以示至爱。近几年,乡邻中如谁家后生考取大、中专或应征入伍,
也多有送行之举。
退盘 旧时, 儿童出痘, 家长要在门前挂红子,外祖母、姨妈等要前往探视,俗称“退盘”或
“掉盘”,意为预祝早日落痂痊愈。现时境内农村儿童种牛痘,仍流行退盘。在城市,此俗已泯。
二、婚嫁习俗
境内婚嫁之俗,各县、市差异不大。旧时,男婚女嫁均承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习惯,
且很讲究门当户对,年命相合。男女联姻与《仪礼》中所记:“纳采”、“问名”、“纳吉”、“纳
微”、“请期”、“迎亲”等六礼相差无几,一般要经过提亲、下聘、送日子、迎娶等过程,礼仪繁
缛,富家尤甚。新中国成立后,封建陋习已被大部革除。城镇青年时兴自由恋爱,农村青年多数仍经
亲友介绍。在农村,其婚嫁多已采取新旧结合的方式,现简述如下:男女双方达到法定结婚年龄时,
即有媒人提亲。媒人将双方情况互相介绍,双方如同意,即可接触,会面“相亲”。男女双方如皆中
意,便互换手绢,男方遂送“见面礼”。“见面礼”钱数不拘,60年代即有“见见面,一百块,握握
手,九十九”之说。尔后由媒人出面与双方父母商定日期,女方由其母、嫂等人陪伴到男方家中实地
察看其家景,男方要盛情款待,并赠送彩礼,此举称“下启”。“下启”之后,双方的婚姻关系便得
到社会的公认,无论哪一方再悔婚,便被视为不道德。定亲后,男方在春节和仲秋节时必须向女方送
节礼,女方也可到男家走动,并为之操持家务。结婚前,双方需到乡镇人民政府登记,领取结婚证书。
登记后,由男方根据女方的生辰属相,择吉日,书写年命帖,并备盒子礼一同送至女家,此举俗称送
喜书、下日子。现城镇青年结婚已废此俗,婚期多定在四大节(五一、国庆、元旦、春节),亦有不举
行婚礼仪式,实行旅行结婚者。女方如接年命帖,即表示同意,尔后就要置办嫁妆。男方要收拾新房
准备娶亲,亲友们也开始送礼,向男方送喜礼谓之“看喜”,向女方送喜礼则叫“添箱”。随着生活
水平的提高,至70年代后,嫁妆除传统的桌、椅、箱、柜之外,又添大衣橱、收录机、电视机、洗衣
机等高档品类。解放前,嫁妆由女方置备,故有“养了闺女赔钱货”之说。解放后,则转由双方共同
承办。迎娶前三天(有的地方是前五天或前七天),是男方向女方送衣服的时间,俗称“下催装衣”。
男方派一族中晚辈,携带鸡、鱼、肉、粉皮等“四色礼”,连同新娘用的新婚衣服送至女家。吉日晨
(日照一带有下午出嫁的习俗),男方聘请乐队前往女家迎嫁,新娘上轿(“文革”时花轿被废,现时农
村虽又有坐轿者,但绝大多数人已改坐各类车辆)发嫁。在北部山区,女方出嫁这天,除向男方抬送
嫁妆外,还要将根据男方长辈人数缝制的小花枕头(体积小,中间留空,称为耳枕)摆在桌子上,有的
多达几十个,以备过门后分送族中长辈,此风至今在沂蒙山区仍较盛行。女方送客必须是新娘的舅父
或叔、伯、兄、弟等,新娘着红袄裤(夏天也穿),蒙头红,北部山区新娘还有怀抱铜镜、脚踩用红包
袱包着的粘糕者。费县、蒙阴一带,新娘在绣花鞋外还要套一双用黄绫子做的软鞋,谓之“黄道鞋”,
此鞋在进婆家门时,有人扯去给小孩作帽子。南部平原在送亲路上还有抢上风之俗:两个新娘如碰在
一条道上,则各拼命抢上(东西道北为上,南北道东为上),有的在桥上相遇,因“抢上风”而把新娘
挤入河里酿成事端。此风在南部农村仍盛行。轿(车)至男家落下,需在大门外等候片刻,俗称“勒性”,
寓意新娘过门之后性情温顺。随后新郎出门迎娶,谓之“倒毡”,男前女后踏红毡进家,新娘多由二
女相搀,在院中“拜天地”后,即入“洞房”。新人进入洞房前,要事先有人为新人铺床、填枕头,
有的地方还要说一套吉利话:“一把栗子一把枣,明年生个大胖小”。入洞房后,新人喝交杯酒,吃
宽心面,洞房里点红蜡烛,整夜不息。亲友乡邻涌入洞房“闹房”。不少地方有3天内闹房者不分大
小之说。第二天,新娘由近门嫂子用红丝线铰脸,谓之“开脸”。新人向长辈或小叔子赠送新鞋、耳
枕、花烟包等。饭后由嫂辈陪同,新郎带供菜到墓地祭祖,回家后新娘依次拜公、婆,祖父母,诸叔、
伯、姑、妗等,长辈受拜要赠新人磕头钱。3日后,女方接新娘回娘家过“对月”(9天),也有婚后18
天过“对月”的。
寡妇改嫁和老人再婚受到国家法律保护,但由于封建势力的影响,在一些山村,仍受到少数人的
非议和干预。
三、丧葬习俗
丧礼古称为凶礼,是人生礼仪中的最后一件大事。旧时境内各地多采用土葬,故有“入土为安”
之说。其治丧程序繁琐,过程大致如下:当病人病危弥留之际(俗称“不行了”),一般要先为其沐浴
更衣,剃头修剪指甲,然后将其移到正屋明间的灵床上待其咽气。死后,亡者口塞制钱,胸压“镇金”
(生铁块,有防凶之说),白纸蒙面,举家恸哭。孝子“守灵”于侧,见人先跪拜,并扎纸人、纸马、
纸轿、纸童子和金银山、摇钱树、聚宝盆等。亲友接信后,在送丧日携冥纸和挽帐、祭品及现金到丧
主家吊孝(亦称吊纸),孝子叩头谢纸,向亲友“破孝”。死者入殓后,孝子每日都要赤足披头手执哀
杖腰系孝绳,哭奠于土地庙前,曰“泼汤”。境内一般为三日丧。出殡时,子侄们披麻戴孝,由长子
先给亡父母“指路”,摔“老盆”。不少地方孝子在指路时,还要悲声高呼道:“爷(娘)呵,您上西
天大路,三条路您靠中间行,苦处您使钱,甜处您安身”。此时,孝子多声泪俱下,闻者也都为之动
容落泪!然后领丧到墓地埋葬(女性忌去祖林)。临沂地区埋葬亡人之俗由来已久。在旧石器时代就有墓
葬。从沂源猿人化石出土地在相距不远的地方发现两个不同的成年猿人个体这一情况推测,早在旧石
器时代,先民们就已经按照一定的方式安葬死者。到新石器时代,墓葬已有一定制度。考古发掘的陵
阳河、大范庄、两城等遗址中的氏族公共墓地,往往是几十座墓坑联邻,且排列有序。1994年,在临
沂金雀山下发掘了一片家族墓葬,墓穴呈东西向排列,规则有序。旧时,区内多行土葬,每个家庭都
有自己的墓地,俗称为“林地”。古人挑选墓地主要看土质和水脉走向,后来几经演变,增加了浓重
的神秘色彩。富绅官宦人家要请阴阳先生点穴,坟墓最好是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有的
要选风脉,在墓穴底部放一盆清水,水中放活鲤鱼两条,尔后用花砖砌好,以此来看后世的鱼龙变化。
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人们都习惯于这种传统的丧葬方式,所以把选地建坟视为大事,墓穴的构造,
随着时间推移已有较大的变化。从已发掘的古墓葬看,汉及汉代以前墓穴一般均较大,象临沂凤凰岭
春秋大墓就由车马坑、 器物坑、 墓室3部分组成。 沂南县北寨汉画像石墓,其墓室长8.7米,东西宽
7.55米,体积达326.34立方米。墓穴分为前、中、后3个主室,另东西各有2至3个侧室,共8室。汉以
后,墓穴逐渐变小,且趋向全国大体一致。墓穴通常是南北走向,长9尺,宽3.3尺,故有“天下棺,
三尺三”之说。坟墓的样式大体有4种:一种是神仙蛋坟,先砌好泥坯,边壁用泥、沙、石灰三合土
夯成,待三合土定型后,拆除泥坯,在四壁绘上彩画。另一种是发碹式砖坟,这种坟式最为流行。再
一种是牛笼坟,因其形如牛笼而得名。第四种是坡石坟,又叫石匣坟,全用石头砌成,下棺后用石板
盖住,此坟式在北部山区最为普遍。从区内发掘的古墓葬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自从阶级出现以后,
殉葬之俗便随之产生。如莒南老龙腰两座春秋大墓中就各有殉墓者10人和大批文物。临沂凤凰岭春秋
战国大墓虽早年被盗,但在1982年仍出土青铜礼器、兵器和玉石器、骨器等文物300余件,发现殉人
遗骨14具。在两座银雀山竹简汉墓中出土文物计95件,其中最为珍贵的是世界闻名的汉代竹简。在金
雀山帛画墓中发现了长江以北地区出土的唯一一幅西汉帛画。这些古墓中的殉葬品,既有各类典籍,
也有兵器、印鉴等。从目前发掘的情况看,到汉代以后,墓葬规模均比春秋战国和汉代大墓要小,而
且随葬品的数量亦愈来愈少,这是反映沂蒙社会历史逐步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与殉葬品大为减少的
现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一时期的墓葬中,石碑、墓誌铭等确切纪年的遗物逐渐增多。石碑立于墓
前,墓誌铭则俯埋在棺材脚后土中。石碑、墓誌多记载亡者的姓名、身份、生卒年月和生平,有的还
载有墓主的亲戚关系及财产占有情况等。区内土葬多用木制棺(亦称寿木或盒),从出土的西汉墓看,
多数为长方形一椁一棺竖穴木椁墓,汉代以后的墓葬多系有棺无椁墓。就广大平民百姓而言,亡者所
占仅是薄棺一具。一些贫困之家,因无钱购置棺木,只有忍痛将死者用芦席(箔)扌卷埋;在周代以前,
墓葬不筑坟头。自周代后在墓上筑坟头逐渐成俗。经历代沿袭发展,遂形成了许多建坟筑墓的讲究。
第3天,亲属给死者上坟,称“三日坟”。围坟绕三圈后再给坟添土,这叫“圆坟”。35天后,子女
亲友又到坟祭祀,曰“上五七坟”。子女在百日内不能理发,且要穿孝3年。3年内过年时家中一般不
贴对联。如遇喜事,可贴蓝纸对联。
70年代后,境内实行丧葬改革,人亡后遗体火化。在城镇,佩戴黑纱代替了穿重孝,用送花圈举
行遗体告别取代了迷信活动。在农村,不少地方虽已实行火化,但火化后葬礼仍按旧俗。
区内回族居民按伊斯兰教教义,主张厚养薄葬。其丧葬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土葬。不用棺
木而直接将尸体葬入土中,即“入土为安”;二是速葬。回民死后入葬一般不超过3天,通常亡故之
地就是掩埋之乡;三是薄葬。无论亡者生前贫、富与否,或社会地位高、低不同,入葬时一律用同样
尺寸的白布裹身,葬入同样大小的墓穴之中。
四、交际习俗
称谓
①主要长辈亲属称谓。父系方面,称曾祖父为老爷爷,曾祖母为老奶奶。称祖父为爷爷,称祖母
为奶奶。称父亲为爷、大、达达,近年通行叫爸爸。称伯父为大爷,称伯母为大娘。称叔父为叔,称
叔母为婶子。称姑母为姑,称姑夫为姑父。妻在婆家随夫称。母系方面,称曾外祖父为老姥爷,曾外
祖母为老姥娘。称外祖父为姥爷,外祖母为姥娘、姥姥。称舅父为舅,舅母为妗子、舅母。称姨母为
姨,姨夫为姨父。丈夫在岳母家称岳父为大爷、叔,称岳母为大娘、婶子,现在不少地方已随妻称。
②平辈称谓。称兄为哥、哥哥,称弟为兄弟、弟弟。称兄妻为嫂子,弟妻为弟妹。称姐为姐姐,
姐夫为姐夫、哥。称妹为妹妹,妹夫为妹夫、兄弟。妯娌间称嫂子、妹妹。
③社会称谓。旧时称官员为长官,对士兵称老总、班长。现在,官兵和干群互称同志。对长者称
大爷、大娘、叔叔、阿姨。农村对陌生人稍长者要称三哥(旧俗有大哥王八二哥贼,只有三哥是好人
之说),年龄稍小者称兄弟。工人间多互称师傅,农民多称伙计。改革开放后,在一些交际场合或知
识界,“先生”、“小姐”、“女士”之类的雅称已较普及。
礼节 旧俗跪拜礼已淘汰,但在农村一些人给长辈拜年或举行宗教仪式时仍使用。作揖打拱,即
双手在胸前上方抱拳致意,前些年已经淘汰,近年在某些场合又有恢复。最为普遍的一般礼节是点头
致意和握手礼。在农村,居民邻里见面的第一句话多是问候“吃饭了吗?”有时因时辰和环境的特殊
而闹出笑话的事例并不少见。
待客 主人知客至时要出门相迎,让客人先入院内,请客人前行或牵手并肩而行。入室要让客人
在上首坐,主人在下首作陪。为客人递烟、送茶要用双手,客人接烟、茶要起身双手相接,以示敬重
之意。就餐时,要让客人坐上首,先给客人斟酒,酒要斟满(境内有茶七、饭八、酒十一之说),饮酒
时有主人先喝为敬之说,也有举杯同饮之俗。吃菜、用餐要以客为先,待客人吃好后主人再放碗筷。
客人告辞时要向主人道谢。客人如乘车,主人要为客人打开车门,如骑自行车,一般要代客人推车送
一段,送客至门外或街口,然后挥手、打拱告别,待客人上车后,主人方可转身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