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习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g&A=1&rec=751&run=13

一、服饰习俗
以保护身体为前提的服饰习俗始于原始社会。在旧石器时代,沂源猿人便用树叶、兽皮遮身护体。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先民们在基本达到遮身护体的目的以后,开始追求衣服的美化、装
饰作用。这一实用性与装饰性的结合,即逐步确立了上衣下裳的形制和玄衣黄裳的基本色泽。至明、
清后, 境内居民的衣着习俗便具备了下列地方特点: 城乡贫苦之家多穿手纺自染的青、蓝、白三色
“小布”(幅面较窄,在35厘米左右)。南部平原地区居民上衣一般是男对襟,女右襟,肥大过膝。其
裤多系大裆便裤。青年妇女与儿童身着用土法染成的印花衣服;北部山区,则不分男女,均穿大襟褂
子(男左女右)。妇女的大襟褂子多镶沿条(花边),年轻女子为红、绿色沿条,老媪则为蓝色沿条。入
冬,农夫惯用布条扎腰,待劳作时遂将衣角掖入腰带之下。年老者喜好扎腿带子,一为御寒,二图利
落。入夏,男子在田间劳务时多赤膊跣足,上披蓑衣或薄布长条汗搭巾,下着短裤。商贾殷富人家,
一般着长袍、马褂、短褂、肥便裤,面料多用绫罗、绸缎。在知识界,青年男士穿大褂或制服,女士
则着旗袍。建国后,部分老年农民的衣着变化不大。在中青年中,男子普遍着学生服、中山服、列宁
服和对襟便服,女性穿中便服、中西服、列宁服和对襟便服,布料以机织棉布为主,花色较多。“文
化大革命”期间,因受“红卫兵”的影响,草绿色国防服一度盛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建设的
迅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区内居民的衣着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自织土布已被淘汰,化纤、
毛料、皮革、精织棉布和人造革广为时兴,款式新颖的羽绒服、裘皮大衣、呢子大衣、风衣应运而生,
各式西装、花裙、裤子、蝙蝠衫等,倍受城镇男女青年的喜爱。除少数边远农村外,区内农村青年的
服饰已与城镇青年无大差异;儿童服装式样繁多,色泽鲜艳,缀有兔、鹿、狗等装饰物的童装已较普
遍。
帽子 近代,区境内富家男子多戴风帽、黑色瓜皮小帽(缀有疙瘩,青年为红色,老年为黑色)、
礼帽、精细草帽,女戴缎绒质大耳朵箍帽。农家,男戴毡帽、布半帽、土耳其帽(俗称“一把撸”)、
苇笠,女戴布质大耳朵箍帽、柳叶帽,老媪有顶头巾之习,儿童多戴虎头帽。建国后,又增八角帽、
解放帽、鸭舌帽、苏式帽、太阳帽、线帽、裘皮帽及线纺方巾、多彩纱巾和毛纺或混纺长条围巾等。
在回民居住区,成年男子有戴白色礼拜帽之习。
鞋子 旧时及建国初,境内居民多穿麻纳底布鞋,男子以绒纳帮,青年女子则纳花割帮。农忙时,
男子多穿草鞋,冬日多穿茅芦革翁(俗称草窝子)。富家,男穿团口布鞋和毡靴,女穿缎面绣花鞋。30
年代,男穿橡胶底鞋,女穿皮底绣花鞋或割花鞋。富者穿三色底毛呢鞋和皮鞋。北部山区,庄稼人多
穿鞋脸上带有朝天钩的铲鞋,女人则穿套鞋和木底子鞋,鞋面绣花,行走时发出“咯噔”的声响。建
国后,人们穿鞋的样式大增,如胶鞋、皮鞋、健身鞋、塑料革凉鞋、用车轮胎钉制的简易凉鞋(俗称
沂蒙牌凉鞋)、拖鞋、长短筒胶质雨靴、半腰皮鞋,以及质地考究的高跟鞋、马靴等。
袜子 旧时,区内男女均穿纳底布袜。30年代后,相继穿粗细线袜。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穿
化纤袜、尼龙丝袜。目前,花色繁多的高筒袜及连裤袜已在城镇青年女子中流行。
饰物 境内居民素有佩戴饰物之俗,但贫富有别。农家女子所戴头钗、镯子、戒指、耳坠等多为
合金钢或镀银之物,而富家女子饰物多用金、银打成。境内儿童带长命锁、手镯等。建国后特别是60
年代后,佩戴饰物之俗一度不兴。进入80年代后,中青年妇女戴耳环、项链、戒指者大增。在城镇,
无论老、中、青男女外出戴变色镜者已日趋普及。
发型 古代,境内男子有绾发之习。清代,男子按满人之俗蓄辫。民国初立,政府虽有剪辫政令,
但本区在20年代,始在城镇中见光头男子,有的则留半发(二道毛子)。30年代后,城镇男子留辫子者
已罕见。但在山乡僻壤,老年男子留辫子者尚属多数。女子在幼女时初留羊角双辫,待10岁后,合为
一根,缠系红头绳,结哑门之上,上部蓬松。随着年龄增长,渐垂至臀部,如头发稀者,则续以假发。
天庭眉毛之间留帘形短发一组于眉上,曰“刘海”,俗称“俏毛”。两侧留“幄慢”式发型两组,分
夹于两个耳轮之上,曰“看头发”。已婚女子盘纂于脑后,样式有朝天纂、长纂和盘纂之分。小男孩
剃光头,前边留心芯,后边留“舅舅毛”。建国后,男子多留分头、平头和大背头。近年,在部分青
年中有蓄长发留小胡者。未婚女子多扎发辫、留短发或披肩发。80年代后,女子烫发已普及。
二、饮食习俗
区内居民习惯于合家共同进餐。城镇居民一年四季皆吃三餐。早年间,农家常以高粱、谷子、地
瓜、 穇子为主粮,上述粮食多做成煎饼食之。南部平原居民吃甜煎饼,北部山区居民则吃酸煎饼(发
酵过的)。食物以煎饼为主,这是临沂地区在饮食习惯方面区别于其他地区的一个显著特点。此外,
居民中也有吃窝头的习惯。小菜多是豆沫(南部叫渣豆腐),加以自家腌制的生、熟咸菜和辣椒佐餐。
居民口味偏咸、辣。有谚云:“要拉馋,豆腐、椒子、芝麻盐”。故尔区内居民有春日腌蒜薹、香椿
芽,夏季晒酱和咸豆子,秋天腌辣疙瘩、萝卜干,冬天捂臭豆子、闷菜的习惯。东部沿海一带,春来
海鲜上市时,一般人家不愁佐餐无术,即使是贫困之家,亦要买数斤黄脊子鱼和刀鱼下饭。
建国后,居民生活大为改善。近年来,白面、玉米已成为乡间居民的主要食粮。临、郯产稻区,
大米已成为农家便饭。虽然食物结构质量日趋精细,但城乡居民仍愿将米、面做成煎饼食之。在城镇,
因早晨上班和孩子上学时间紧迫,故不少居民早上不做炊,到街头巷口摊点买粥、糁、油条食之。莒
南一带城镇居民,还有以豆腐脑为早餐的习惯。早上喝糁,是临、郯、苍等县居民在饮食方面的一个
显著特征。自80年代后期区内农村大面积推行塑料大棚种植技术后,四时蔬菜充足,肉、鱼、蛋已进
入居民家常餐桌。城市居民对水果、糕点、罐头、牛奶等的消费量逐年增加。饮白酒、啤酒、果酒和
饮料已成为多数人的嗜好。区内城乡居民好饮茶,茶叶以日照、莒县、莒南、临沭等县、市所产绿茶
为主,东部沿海和北部山区居民还有早起喝大茶(亦称“卯时茶”)的习惯。区内回民还有在开斋节的
早晨每家每户制做“油香”(一种饼状食品)互送的习俗。
三、居住习俗
旧时,区内多数居民住房简陋。北部山区为石墙到顶的起脊草房,南向一明两暗的狭窄小屋,夏
热冬寒。有的贫困山民则住在上尖周圆的草棚(俗称团瓢)之内。南部平原以土打墙,用坯垒垛,连接
成房。中等人家以传统四合草房居多,只有少数地主能住上砖瓦房。无论什么房屋,均不留后窗,这
样一为防盗,二忌与后邻互看家中情形。窗系木窗棂,且为单数,但忌五与七,避“七零五散”之讳。
大门设置,忌“两山夹一门”、“出门碰屋山墙”。70年代后,住房结构渐改,木窗换成玻璃窗。屋
面亦由全草改为“四不露毛”居多。80年代后,居民住房注重宽敞、明亮、实用。乡间盖房一般由村
里统一规划。新房多为前出厦、陶瓷砖贴墙面、前后开窗、屋内地面多为水泥或水磨石者。90年代后,
县城、镇、郊区的不少居民已盖起别墅式小楼。
四、器具使用习俗
旧时,一般居家有木床、橱、桌、凳、箱、柜等。富裕之家有条几、八仙桌、太师椅、立橱、皮
箱及架子床等,色调多为棕色或栗褐色。70年代末,城乡居民置大衣橱、写字台、圆桌、折叠椅、食
柜、高低橱、沙发等高档家具者日渐增多。90年代后,各种款式的席梦思、组合家具已在城镇居民和
部分富裕农户中普及。
旧时, 一般农家多用土坯砌柴草灶、煤灶,配风箱、铁锅、木锅盖或楷杆挺盖顶、铁铲、饭勺
(有铁、铜、木质诸种)、黑陶餐具等。现时农民做饭仍多用柴草为燃料。莒南一带,农民使用沼气为
炊已较普及。城镇居民普遍使用蜂窝煤,80年代末,不少家庭已使用液化气做炊。炊具器皿多为条编、
木质、铁质、陶瓷、搪瓷、塑料及少数玻璃制品和铝制品,所用铁锅印号已变小,普遍使用铝锅,不
少家庭已用上了高压锅和电饭锅。过去那种“铁锅、柴灶、葫芦瓢,土陶粗瓷、木饭勺”的为炊格局
已告结束。因饮食习惯所需,故居民家中特别是农民家中,都置有一盘三条腿的铁鏊子,以供烙煎饼
之用。
旧时,居民出门多靠步行,老年人外出时则由晚辈用手推独轮车迎送。年轻女子出门时,无论步
行、坐车或骑毛驴,怀中多抱有一个花包袱。走娘家的少妇喜打布伞或油纸伞。现时,居民外出多骑
自行车或乘公共汽车。少数小康之家已购置了汽车和摩托车。北部山区,因山路较窄,老年人外出多
由子女用自行车驮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