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与民国初期文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g&A=1&rec=664&run=13

一、文学创作 清末,区内文学活动多见于少数文士的诗文创作。费县人刘淑愈(进士出身)辞官
回故里后在旗山设馆授徒,常作诗写文明志。1846年春,所撰写的《重修旗山寺释迦庙碑序》,即是
一篇脍灸人口的散文。刘淑愈还著有《砚山堂制艺》四卷。文词犀利清新,风格率真自然,为人所喜
爱。比刘淑愈稍晚的兰山县兰陵(今属苍山县)人王思衍(进士出身),曾官至刑部主事,也是一位博学
多才的学者。甲午海战后,他作《威海谚》诗,为丁汝昌鸣不平。诗中云“归荣生虏羌救章,断头将
军说生降。……数乞兵资徒招忌,两月海土需竭死伤。至今士人哭战血,好与青史证雌黄”。王于辛
亥革命前一年辞官返乡,有《亦嚣诗存》传世,收诗作220余首。20世纪20年代初,受“五四”新文
化运动影响,区内一批青年作家在中国文坛崭露头角。1922~1924年,兰陵镇青年作家王思玷,先后
在《小说月报》上发表了《风雨之下》、《偏枯》、《刘并》、《归来》、《瘟疫》、《一粒子弹》、
《几封用S署名的信》 等7篇小说,其中5篇是农村题材。这些作品真实、生动、细腻地描绘了20世纪
20年代初军阀统治下鲁南农村的悲惨图画。《偏枯》、《瘟疫》和《几封用S署名的信》等3篇小说还
被选入1935年出版的《中国新文学大系》。茅盾在该书导言中说:“这几篇,不但在题材上是新的东
西,就是在技巧上也完全摆脱了章回体旧小说的影响,它们使用活人的口语,用‘再现’的手法,给
我们看一页真切的活的人生图画……”。1923~1924年,沂水县垛庄镇(今属蒙阴)的刘一梦,出版短
篇小说集《失业以后》。所收8篇作品,生动地描绘了工农群众在旧社会被压迫被剥削的非人生活及
其反抗精神。鲁迅曾推重《失业以后》为革命文学的优秀之作。蒋光慈称赞“他最早地描写了中国产
业工人的形象” 。 1927年冬,刘一梦在上海加入革命文学团体“太阳社”,发表了不少作品。翌年,
任《济南日报》副刊《晓风》主笔,积极推行“普罗文学”(即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同期,费县师范
讲习所教员冯毅之创作的短篇小说《明星》、《两夜间》亦先后在《民国时报》上发表。
二、艺术创作 清代中后期,区内书画创作成果较丰,李方膺、吴小岩、颜世钦、王薪传、许瀚、
王思衍、庄陔兰等书画家皆有佳作传世。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扬州八怪”之一的李方膺。李先后主政
莒州和兰山县,他擅画梅、松、兰、菊和虫、鱼,间作山水、人物,其“用笔倔强放纵,不拘成法,
而苍劲有致”。去官后居江南。乾隆十一年(1746年),为探望故友、审阅其仕莒时倡修并撰稿的《莒
州志》,曾返莒,留下墨宝一宗。其中给当地文人战锡侯画梅树一幅,老笔纷披,苍劲有力。题画诗
云:“铁干铜皮碧玉枝,庭前老树是吾师。画家门户当须立,不学元章与补之”。另有《五鱼图》,
逼真生动,题诗潇洒豪放:“溪底沙鱼满尺无,涓涓滴水易成枯。要从海里翻天浪,锦鬐锦鳞入画图”。
旧时,临沂以卖绣花枕头顶为业的穷苦人家,争相仿效临摹李方膺的画,用作枕头顶图案,有的人居
然以此成名,清末民初的沈鹤龄即是其中之一。清道光三年(1823年),张志钤(莒南人)编著的著名美术
著作《画家品类举要》一书出版。民国时期,书画篆刻家宋鼎(字洛九)为吴昌硕入室弟子,系临沂第
一个西泠印社社员。书画篆刻艺术家崔兰言(字涤亵)也是西泠印社的早期成员。
三、文艺演出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直隶(今河北省)人袁田随父逃荒来到沂水县界湖团山庄
(今沂南县境)落户,靠打铁贩马创起家业。1901年,出资办起了60多人的京剧戏班“长字班”。翌年
春,首次公演,演出《白水滩》、《探金山》、《空城计》等剧目,观众踊跃。1905年,袁田又办起
了有60余人的“春字班”。1910年,“长”、“春”两班在界湖街合演了《铁公鸡》、《黄金台》、
《铁板桥》等剧目,观众多达万余人。1912年,袁氏又相继办起了“富”、“贵”两个戏班。四大戏
班连袂,气派宏大,名扬省内外。1923年袁田病逝,其子袁顺斋自北京回乡接管戏班,并增添衣箱,
延聘名伶,强化阵容,演出剧目达百余出。除在本地和邻近的莒县、临沂、东海、潍县等地演出外,
还到南京、上海、青岛、徐州和东北地区献艺。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演出活动渐少,人员亦开始流
散。1939年,袁将其积存了几十年价值3万银元的全部戏剧服装、道具等,捐献给了八路军鲁中军区
政治部沂蒙国剧社,部分教师、演员亦参加了国剧社。与此同时,郯城城里颜锡林领班的“全”字戏
班,新村禚方卓、禚树同父子先后领班的“兴”、“贵”戏班,曹庄(今属临沭县)的“多”字班等,
均延聘外地教师执教,培养了一批京剧表演人才。并以他们的演出,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
清代乾隆年间起源于临沂、郯城一带的拉魂腔(柳琴戏),至1840年已有百余年历史。多以子弟班
形式在农村“跑坡”,集头“盘凳子”,从事演出。到民国初职业班社产生,演出日趋正规,少数艺
人开始登上城市舞台。
属我国古老戏曲剧种之一的柳子戏,至迟明末清初已在山东境内广为流行。流布在区内莒南、沂
水、沂南的岸堤、葛沟,临沂的茶山、义堂、大岭等地的被称为“弦子戏”。1910年前后,有职业班
社在费县、临沂一带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