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遗址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g&A=1&rec=655&run=13

一、旧石器时代遗址 全区现已查明的旧石器时代遗址数十处,分早、晚两期。早期距今约四五
十万年,晚期距今约二至五万年。属于早期的遗址以沂源县骑子鞍山遗址、沂水县南洼洞遗址和日照
市秦家官庄遗址为代表;属于晚期的遗址以沂源县千人洞遗址、上崖洞遗址和沂水县湖埠西遗址为代
表。
沂源县骑子鞍山遗址 属旧石器时代早期的遗址。地质年代为更新世中期。在鲁山山脉南端,沂
源县土门乡骑子鞍山东南麓,海拔350米左右。距山东一号洞穴遗址千人洞遗址约5.5公里。1981年9月
发现。10月,经考古发掘,获得一批极其珍贵的化石:在石灰岩裂隙内,发现了猿人化石,包括1块
头盖骨、两块眉骨、1块肱骨、1块肋骨、1块股骨和6枚牙齿。经鉴定,头盖骨包括大部分顶骨、部分
枕骨和额骨。6枚牙齿分别为左上外侧门齿两枚,左上、右上第一臼齿和左上第二臼齿各1枚,右上第
二臼齿1枚。分别属于两个成年猿人个体。眉骨的粗壮程度和牙齿的原始性质与北京猿人近似。动物
化石有肿骨鹿、李氏野猪、梅氏犀牛、马、熊、鬣狗、虎、巨河狸等,其中肿骨鹿、李氏野猪和巨河
狸等动物是北京猿人动物群中的重要成员。沂源猿人化石是山东境内首次发现的猿人化石,填补了中
国猿人地理分布上的空白,将山东地区的人类历史上推了几十万年,不但对了解北京猿人、安徽和县
猿人同东北古人类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而且对于第四纪哺乳动物科群的分布、古地理
和古气候的研究亦具有重要意义,是中国史前考古的一项重大收获。
沂水县南洼洞遗址 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在沂水县诸葛乡范家旺村西南山顶南侧。水平洞穴,
高出山下小河约100米,海拔483米,西距沂河6.5公里。洞口南向,高3.6米,宽5米,纵深14米,为一
水平石灰岩溶洞,西北距沂源猿人化石出土处45公里。1983年6月和1984年3月,经两次调查,在洞内
堆积红色钙壳土层中采集到用石灰岩制作的石核石器3件、石片石器3件、砍砸器1件,大都保留着使
用过的痕迹。同时出土的动物化石有葛氏斑鹿角,角柄部分和主枝、眉枝残断处有明显的砍砸痕迹。
葛氏斑鹿的发现证明在中更新世时期,就有古人类在此活动。
日照秦家官庄遗址 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在日照市东北丝山乡秦家官庄村南约0.5公里处,西、
南靠丝山。为一片红黄色土堆积,厚约10米,分3层,零星分布在丝山东麓小溪两岸,海拔20~40米。
发掘时,在第二层底部出土打击石器10件,其中石核石器3件、石片石器1件、刮削器4件、砍砸器2件。
同时在附近山坡的地表及冲沟内采集到各类石器20余件。质地多为板岩、脉石英和石英石,打制方法
采用石锤直接打击、单面修理为主,半数以上进行了第二步加工。
沂源千人洞遗址 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在沂源县土门乡东北约5公里处的鲁山之阳。东南距沂
源猿人化石出土处7.5公里,是一处奥陶纪石灰岩溶洞。高出山下沂河支流几十米。洞平面呈曲尺形,
全长90米,高10米,宽10~20米。洞内堆积厚10米左右,自上而下有4层:第一层系未胶结的角砾层,
第二层系粉砂质粘土层,第三层系风化石灰岩碎屑层,第四层系粉砂质粘土层。此洞是1965年山东境
内发现的第一处旧石器时代遗址,编号为山东旧石器时代遗址第一号,故又称“山东一号洞”。在洞
内采集石核石器9件、石片石器10件、刮削器20件。石核石器均不太大,台面有天然的,也有人工的。
石片石器有薄、厚两种,以单刃者居多,单面修制为主。在洞口外沿至洞内的废土堆中,发现有野马、
野驴的臼齿及猪和鹿的下颌骨等化石。
上崖洞遗址 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位于沂源县土门乡芝芳村柏坪山西坡,在沂源猿人化石出土
地东北方,隔茨峪河与之相望。1981年发现。洞口高出山下河床约40米。洞口朝南,高约6米,宽2米,
长约1000米。出土的遗物有:50件由石英石制作的尖状器、刮削器和石核石器。打制方法多采用直接
打击单面修整,有的有明显使用过的痕迹。
湖埠西遗址 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与千人洞属同一文化类型,位于沂水县城关镇湖埠西村北,
为一石灰岩丘岭。出土器物有石核石器4件、刮削器4件、砍砸器3件、石球1件。石质系石英和砂英,
均用直接打击方法制成。
二、细石器文化遗址 1982年,在临沂凤凰岭首次发现了细石器。不久,又相继在郯城、临沭等
地陆续发现了近百处。这些细石器文化遗存,文化内涵十分近似。晚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而又不与磨
制石器和陶器共出,是一批具有时代特征和自身风格的文化遗存。被命名为“凤凰岭文化”。
临沂凤凰岭遗址 在临沂市黑墩乡王家黑墩村东凤凰岭上,东距沭河和西距沂河均11公里。为一
高出周围地面10至20米的漫坡土岭,海拔60~70米,顶部堆积为肉红色粉砂土。经试掘,即出土细石
器700余件。主要包括石核石器和石片石器两大类。代表性的器物有:船底形石核、锥形石核、扁形
石核、扇形石核、漏斗状石核、双台面石核、拇指状刮削器、圆刮器、尖状器、凿形器、雕刻器、舌
形器等。器物原料以从几十里外采集的石英、脉石英、燧石、水晶石为主。打击方法多采用间接打击
法,个别器物也有直接与间接打击方法并用的现象。打制技术比较熟练,大都进行了第二步加工。从
细石器出土数量众多和附近散布的石片、石屑现象分析,可能是一处古代石器加工场所。出土石器中
有不少表面带有草木灰钙质乳斑,这说明与用火有关。是山东省首次发现的一处细石器文化遗址,形
成年代距今约1万年左右。它的发现填补了中国细石器地理分布上的一个空白,为探寻山东地区新石
器时代文化的渊源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临沂青峰岭遗址 细石器文化遗址,兼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在临沂市河东区重沟乡郑田庄北
侧的青峰岭上。1982年发现。遗址为一红砂土冲积而成的梭形高地,南北长1150米,东西宽500米,面
积约57万平方米。东北为沭河支流拐弯地段,此处有一防水土堤,堤外有一干涸的古河道。南部及中
部有3处取土后形成的大坑,从坑内采集到百余件细石器及部分陶片。细石器有石核、砍斫器、刮削
器、尖状器等。陶片有白陶、黑陶、灰陶、夹砂陶,纹饰有绳纹、宽带上刻划的“×”纹、手指压印
的波浪式宽带纹、瓦棱纹等。
郯城黑龙潭遗址 细石器文化遗址。在郯城县城东南约20公里处,西距大尚庄约1公里,东与江苏
省东海县交界。黑龙潭原是马陵山一条东西向冲沟内的积水潭,潭水穿过大尚庄注入沭河。黑龙潭附
近最古老的土状堆积为上更新世的黄色砂质粘土,厚约2~5米,主要分布在黑龙潭水库边缘、大涧沟
以北地带和白鸡窝地点。在大涧沟和黑龙潭两岸地表还有少量棕黄色砂质粘土残积物,直接覆盖于基
岩之上,一般厚约10~30厘米,内含较多的铁锰质、铅质、钙质结核和少量石器。由于长期自然剥蚀,
石器多暴露于基岩之上。 1958年修建黑龙潭水库时,曾发现过更新世的象和鹿的化石。1982年10月、
11月,进行了两次调查,并在白鸡窝地点开了一条2×4米的探沟,共采得石器350余件,其中少数出
于地层中,其余均为地面采集。细小石器主要有船底形、锥形、柱形、三棱状细石核和刮削器、雕刻
器、尖状器等细石器。制法为先用直接或间接打击法产生石片,经二次加工而成,二次加工多采用单
面修理。粗大石器主要有复刃砍砸器、圆头刮削器、厚刮削器、砍砸器和数量较多的石片。半数石片
保留台面,石片角度多在80~100度之间。不少标本有二次加工或使用的痕迹。二次加工有单面修理
和交互打击两种。原料主要有石英、玛瑙、燧石、水晶和板岩等。以船底形石核、锥状石核、指甲盖
刮削器、雕刻器、尖状器等最具代表性,具有中国细石器技术传统的典型工艺特征。其所反映的社会
经济形态基本上是以采集、狩猎经济占主导地位。
三、新石器时代遗址
区内已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近千处,遍布全区各县、市,其中经正式考古发掘的重要遗址有莒县
陵阳河、临沂大范庄和日照东海峪、两城镇、尧王城遗址等。其文化内涵包括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
龙山文化三个相互承袭的发展阶段。
苍山于官庄遗址 新石器时代早期北辛文化遗址。在苍山县横山乡于官庄村后,东北距县城23公
里,东南距江苏省邳县大墩子遗址10公里。1988年发现。东西500米,南北400米,总面积20万平方米。
地势北高南低,中心部位原来高出地面3米许。南部水汪旁暴露有大量灰坑。文化层厚约1.5米,上层
为耕土层,厚约30厘米,黄褐色,土质松软。第二层为黄灰色土,土质较硬,内涵大量北辛文化器物。
采集到的标本有夹砂红陶扁圆形、圆锥形、凿形、圆柱形、三角形鼎足和红顶钵等。陶质以类砂红陶
鼎足居多,灰陶次之,器形上个别足面有凹槽,根部有凹窝、乳钉纹等,无完整器物出土。
莒县陵阳河遗址 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遗址。莒县陵阳乡大河北村南面,陵阳河东西穿过遗址
北部,河滩之内为墓区。东西250米,南北190米,总面积47500平方米。60年代初,在挖河时发现该遗
址。1963年进行了首次调查试掘,清理大汶口文化墓葬10座。1979年,又进行了两次抢救性发掘,清
理墓葬42座,其中大汶口文化墓葬35座。3次发掘共获大汶口文化遗物1230余件。墓葬均为长方形土
坑竖穴墓,较大的墓有长方形、井字形原始木椁。葬式都是单人仰身直肢葬,头向东。随葬品的数量、
质量悬殊较大,少者仅有数件,多者达160余件。墓葬按贫富差别,共分4个埋葬区。第一区在陵阳河
南岸河滩处,规模较大且随葬品较多的大、中型墓都分布在此处。表明第一葬区的墓主是一个富有的
家族,是陵阳河大汶口居民的权力集团。小墓则散见于其他各区。这种贫富异域分葬的情形与野店大
汶口文化墓葬、诸城呈子龙山文化墓葬十分相近。随葬品的种类有猪下颌骨、陶器、玉石器、骨器等。
有的墓使用残规鬲足随葬。玉、石、骨器有铲、纺轮、凿、璧、镞、臂环、雕筒和坠饰等。陶器多用
轮制,个别采用手制,分为泥质红陶、夹砂褐陶、泥质和夹砂黑陶及少量夹砂白陶。至晚期,黑陶增
多,红陶消失。器表多为素面,纹饰以篮纹居多,还有弦纹、大镂孔和附加堆纹等。彩陶数量极少。
主要器物有鼎、规鬲、罐、背壶、觚、大口尊、漏罐和各种杯类。早期的大口尊未见图象符号,中、
晚期的大口尊外壁常刻有图象文字。文字字体工整、严谨,有20个复字、10个单字。这种图象文字的
发现,把中国有文字的历史从商代又提前了2000余年。在陵阳河遗址19号墓中,墓主人头部右侧放有
石钺,腰部放置骨柄、牛角号。石钺为军事民主制时代军事首领的权威象征,牛角号为发号施令的乐
器,骨柄可能是指挥棒。由此可知墓主人是这个部落的军事首领。同时,还出土了灰色陶质滤酒器、
高柄杯、觯形酒壶等663件,约占随葬品总数的45%,这在大汶口文化中是罕见的现象,说明中国早在
5000余年前就已熟练地掌握了酿酒技术。此外,还出土了笛柄杯,能吹奏出4个不同的乐音,与横吹
笛不贴膜时发出的音响相似,是迄今已发现的国内最早的也是唯一的一件陶制横吹管乐器。大量的出
土文物表明,遗址处于大汶口文化向龙山文化的过渡阶段。它的发现,对大汶口文化的分期、分区和
社会性质的研究,对探讨中国古老文明的起源和汉字的产生与发展,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临沂大范庄遗址 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晚期至龙山文化遗址。在临沂市相公镇大范庄村西200
米处的高地上,东西300米,南北350米,总面积达10.5万平方米。1973年被发现后,先后进行了两次
发掘。东北部为墓葬区,西南部为居住区。地表土壤土层厚约0.5~1.5米,可见商周、汉代遗物;下
层为灰褐色土壤,文化层厚约0.5~2米,出土了大量的大汶口、龙山、岳石文化遗物。出土的石器有
斧、铲、石奔、凿、钺刀、镞等;骨器有骨针、骨锥、骨镞等;陶器有背壶、瓶、杯、鼎、盆、碗、
匜、规鬲、豆、高柄杯、黑陶壶等。出土的器物均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如背壶、细颈规鬲、台座折腹
豆、黑陶镂孔高柄杯等,属大汶口文化晚期器物;深腹平底罐、罐形鼎、绳纹匜、粗颈小袋足规鬲、
浅盘豆、蛋壳黑陶高柄杯、黑陶壶、黑陶杯等,属龙山文化早期的器物;盆形鼎、长流粗颈大袋足规
鬲、镂孔粗柄豆、大平底盆、三足盘等,属龙山文化中、晚期的器物;蘑菇状纽的器盖、半月形石刀、
方孔石器等,为岳石文化的代表器物。陶器多为黑陶和灰陶,纹饰有弦纹、划纹、附加堆纹和篮纹等。
大多系轮制,个别虽系手制,但口沿部分亦为慢轮修整。特别值得提及的是蛋壳黑陶高柄杯。蛋壳陶
为黑陶中陶胎最薄的一种,所制高柄杯胎壁薄如蛋壳,通体漆黑光亮,质地极为细腻,轮制精湛,造
型优美,是古代文物中的瑰宝。在该遗址中共出土蛋壳陶30余个,居全国第一。目前北京和全国一些
大博物馆所收藏的蛋壳陶多为此处所出。
莒县大朱家村遗址 大汶口文化遗址。在莒县城东北12公里处的店子乡大朱家村西,东西300米,
南北250米,总面积7.5万平方米。黄沙土,文化层厚约1.2米。1964年河水暴涨,两岸冲出部分器物,
多为石铲、石斧、白陶规鬲、高柄杯、灰陶尊等。其陶质、器形与陵阳河遗址相同。1979年,进行二
次发掘,清理墓葬45座,出土了一批器物:其中中型墓殉葬大口尊1件,大墓均殉葬大口尊两件。内
有5个大口尊胸部刻划着“”、“”、“”、“”、“”等图象文字。二号墓中出土的石朱绘陶盆,
口径30厘米,高22厘米,底径13厘米,折腰翻唇,通体饰圆形和菱形几何纹图案,是祭祀用的礼器。
四号墓中还出土了扁凿、实足甗和特大高领罐各1件。罐高70厘米,口径32厘米,最大周长135厘米,
是原始社会遗存中罕见的器物。另有两枚玉质方棱砭石,制作精巧,尖锐锋利。遗址的发现,对研究
大汶口文化与龙山文化的承接关系、汉字的起源和中医针炙的发始,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日照东海峪遗址 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过渡期的遗址。在日照市石臼镇东海峪村西北,东距黄
海1公里,总面积8万平方米。东北部高出周围地面2.5米左右,当地俗称“鏊子顶”。东西150米、南
北200米的范围内为重点保护区。1968年发现,1973年和1975年先后进行了3次发掘。第二次发掘清理
墓葬18座,房址12座。遗址分上、中、下3个文化层,下层出土的陶器如黑陶高柄杯、细颈袋足规鬲、
夹砂鼓腹罐等,表现出大汶口文化晚期的特征;中层出土的陶器,如蛋壳陶高柄杯、觯形杯、等腰三
角形纹鼎足等,既是由下层同类器物演变发展而来,又是上层同类器物的祖型,具有从大汶口文化向
龙山文化过渡的性质。上层出土的粗颈实足规鬲、粗颈袋足规鬲、大宽沿蛋壳陶高柄杯、近直腹小平
底带耳杯、豆、罐、敛口盆、鸟首形鼎足等,都具有龙山文化的特征。3个文化层不仅在器物发展上
互相衔接,墓葬、房屋建筑等也有承袭关系。18座墓葬分属3个不同层位,其形制和葬俗基本相同,
都是长方形土坑或长方形竖穴石椁墓。葬式为仰身直肢,头向西北,随葬器物组合也大致相同。12座
房址中,属于上层的4座,中层的5座,另外3座层位不明。房址分布密集,呈东北、西南有规律的排
列,都是由方形土台、墙基、墙外护坡、室内地基、灶址及门道等组成。门向西南,土台为分层夯筑。
房屋台基的出现和夯筑技术的使用,开启了中国传统的夯筑台基式土木建筑的先河。
日照两城镇遗址 山东龙山文化两城类型的代表性遗址。上部有东周和汉代的遗存。在日照市两
城镇西北岭上。遗址背山面海,两城河环绕东、北两面。北部地势高出周围地面约3至4米,西北部有
大姑墩、二姑墩、阎姑墩、皇姑墩4座汉墓。东南部分为居民区。遗址范围东西约900米,南北约千米,
总面积为90万平方米。文化层堆积深2米,最深者达5米。1934年,遗址被发现。1936年春,在大姑墩
附近进行了发掘,清理龙山文化成人和儿童墓葬50余座,获得一批重要资料。是自1931年城子崖遗址
发掘以来对山东龙山文化遗址的第二次发掘。后因抗日战争爆发,报告未能正式发表。抗战期间,日
本侵略军在此修筑工事,使遗址受到严重破坏。建国后,文物部门对遗址进行过多次调查。20世纪80
年代初,又进行了较详细的复查。遗址的堆积,根据保存现状可分为3大部分:两城镇中、村西约25
万平方米的范围内是文化堆积较集中的地段,深度一般在1.5至2米左右,最深者可达4米,但破坏较
重;高台地东西侧,面积约20万平方米,文化堆积较薄,一般在0.9至1米左右,保存较好;台地南端
地面上散布着很多经打制过的石料、残石器等,可能是加工石器的地方。历年调查、采集和发掘的遗
物有陶器、玉石器、骨器等。曾发现成坑的半成品玉材。陶器均为轮制,器壁较薄,以夹砂黑陶和灰
陶居多,亦有泥质黑陶、红陶、白陶和制作精细的蛋壳陶。器表多为素面,饰弦纹、附加堆纹、划刻
纹等。主要器类有规鬲、鼎、壶、杯、罐、盆、豆、觚等。石器有斧、刀、铲、锛、镰、凿、镞等。
1963年采集的一件玉钺上部两面均有精致的兽面纹,风格与陶器上的云雷纹近似。与城子崖遗址相比,
具有明显的个性特征,被分别称为“两城类型”和“城子崖类型”,或称“鲁东类型”和“鲁西类型”。
所出土的文物,被考古学界作为典型龙山文化的标准器物对待,一些重要文物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院。
日照尧王城遗址 龙山文化遗址,兼有少量商周和汉代遗存。在日照城西南17公里的高兴乡尧王
城村西。地势由西北逐渐向东南倾斜,中心部位高出周围4至5米。东西630米,南北825米,总面积约
52万平方米。土质结构紧密呈深灰色。文化层厚度一般在2至3米之间,最厚处可达6米,1954年发现,
1978年秋至1979年春,在遗址西北和东南部进行了发掘,清理墓葬39座,房址6座,出土遗物近200件。
石器有斧、铲、锛、凿、刀、矛、镞等;陶器有鼎、规鬲、甗、杯、蛋壳陶杯、壶、罐、盆、碗、豆、
尊形器等。陶质以夹砂和泥质陶为主,另有黑灰陶、红陶、褐陶和白陶。纹饰以弦纹、附加堆纹、乳
钉纹较多见。遗址的重要价值,在于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房屋建筑遗存。房基地面起基,房基平面呈
正方形(亦有少量长方形的),边长3~4米,室内面积一般在15平方米左右。墙基、居住区、灶址、门
道等保存较好。除一座为平地开挖基槽的木骨泥墙建筑外,其他均为平地坯砌土墙。墙宽约40厘米,
土坯为砂质黄粘土,错缝平铺横砌。坯与坯、层与层之间的缝口,用黑灰粘土合缝,墙壁内外用粘土
涂抹。墙外有护坡,用以加固墙体并利于排水。灶坑中间都有保存火种的圆洞。门道南向或东向,四
角有粗而深的柱洞,内有朽木痕迹。房顶可能为隆顶式的草木结构。起基、制坯和错缝垒砌营建技术
时至今日仍为人们采用,为研究4000年前的建筑水平和生产力状况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实物资料。
四、商周及商周以后文化遗址 区内商周及商周以后文化遗址大致可分为村落遗址和城址两类。
商周和汉代村庄遗址遍布全区,其中不少就直接叠压于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之上,形成新石器时代文
化、商周文化、汉代文化等多个文化层次共存的文化堆积。前述莒县陵阳河、临沂大范庄和日照东海
峪、两城镇、尧王城等遗址的顶部土层内,一般都有商周和汉代文化层堆积。商周及商周以后历代城
址主要包括商周古国城址和长城遗址等。
1、商周古国城址 商周时期区内曾存在过很多方国和封国,遗留下来不少古城址,现存规模较
大者有莒国故城、郯国故城,保存较好的还有鄫国故城、鄅国故城、鄪国故城、鄟国故城、阳国故城、
颛臾国故城等。古国城址多为后代沿用并扩大其规模,故现存古城址规模多是秦汉以来的城址范围。
莒国故城 在今莒县县城周围,面积约24.75平方公里,相当于今莒县城的6倍。莒国系夏商古国,
西周初分封为子国。初都介根(今胶南),后迁于莒。春秋时,为鲁东南地区诸侯国中最强盛者。曾侵
灭向国、鄫国,并多次打败过齐、鲁、杞等国,参与过春秋中期的践土之盟。迁都于莒后,疆域超
出原来封疆的数倍,《水经注》称,“其城三重,……内城方十二里,郭周四十里许”。故城残墙尚
存,残墙最高处为8~9米,宽40米,其城壕至今仍长年流水不断。
郯国故城 西周至汉代故城遗址。在今郯城县城北100米处的高地上。城址呈不规则正方形。东
城墙长1370米,西城墙长1260米,南城墙长780米,北城墙长1260米,周长为4670米,总面积126万平方
米。目前,东墙和南墙已成为平地,北墙和西墙大部尚存,残墙高3~4米,墙基宽35~40米。原有4
个城门,自西南角向北700米处是西城门,向东400米处是南城门,自东北角向西700米处是北城门,
向南700米处是东城门。城门均系青石建筑。城墙系黄土夯筑而成,每层厚约10~20厘米,北墙中部
厚约40~50厘米。夯窝呈圆形,直径8~12厘米,夯距5~8厘米。夯层之间有周代遗物及麦草夹杂,
痕迹尚可辨认。
郯国为周初封国之一,子爵。系鲁国附庸,传为少昊氏后裔。西周春秋时文化发达,据史书载,
孔子曾到郯国向郯子请教,并在此路遇程子,二人倾盖而语。有“问官故里”、“倾盖亭”等遗迹。
战国时,为越国所灭。秦代郯郡、西汉至南北朝时期的东海郡和郯县,均将此作为治所。元代后,在
故城南另建新城,故城渐废。
鄫国故城 周代鄫国都城遗址。在苍山县城西18公里处的向城乡鄫城前村和鄫城后村之间,文峰
山东南山脚下。城北三四百米为黄路山,城东1公里处为阳明河,城西季文子河紧靠城廓自北向南注
入距城约1公里的西泇河。 故城呈梯形,东城墙长600米,西城墙长414米,南城墙长455米,北城墙长
435米,周长1904米,总面积为18.4万平方米。城墙系黄土夯筑而成,北、东、南三面有护城河。城墙
已大部倒塌,唯东北角和东南角尚存残墙高9米。故城中心偏西处有一高台区,东西长287米,南北宽
80米,高5米,为当时宫殿建筑之基址。
鄫为一古国,姒姓,传为夏朝后裔,附庸于鲁。公元前567年为莒所灭。
鄪国故城 东周至汉代故城遗址。在今费县上冶镇古城西毕城、宁国庄一带。城址呈长方形,南
北长约2000米,东西宽约1000米,总面积约200万平方米。东南、西南两城墙角为抹角。城址中部有一
条东西向的丘岭,将城分为南北两部分,岭北俗称“兵马城”,岭南称“季王城”,为宫殿区。费阝
原是一个古国,后被鲁国吞并,成为其重要城邑。公元前659年,鲁僖公“以汶阳、鄪封季友”。公
元前427年,季氏自立为鄪国。公元前250年,鄪为楚所灭。故城墙西、南两面仍高出地面2~3米,东、
北两面亦清晰可辨。故城内有古井一眼,井旁竖立着刻有“季桓子井”和“季桓子得羊贲羊出井”铭
文的两座石碑。据《国语·鲁语下》载:季桓子派人在费阝城挖出一怪物,如羊似犬,众人皆不识。
请教孔子,孔子曰:“丘闻之,木石之怪曰夔、蝄蜽,水之怪曰龙、罔象;土之怪曰羊贲羊”。据专
家考证,所谓“羊贲羊”,是一件大汶口文化中的兽型陶器。故城遗址下面实际上是一处新石器时代
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的遗址。
鄅国故城 在临沂市南坊乡鄅古城村。西傍柳青河,东近沂河,东西500米,南北400米,总面积
20万平方米。城垣已圮,墙基尚存。鄅为周初封国,女云姓,子爵,祖先夏后氏。因国小势弱,春秋
时经常遭强国侵袭,公元前493年,为鲁所灭,成为鲁的一个城邑。
阳国故城 在沂南县砖埠乡黄疃村北,东临沂河,北靠汶河。城址范围南至高家黄疃,北至殷家
庄,东至沂河,西至大汪庄、小汪庄。孙家黄疃建扬水站时,曾挖出一段用大块石条垒成的古城墙基,
呈斜坡状。阳为周初封国,后被齐国所灭。汉代在该处设阳都县,为诸葛亮故里,治所在古阳国故城。
鄟国故城 在郯城县泉源乡。鄟为西周封国,鲁之附庸。近年在此处出土了大量春秋时期遗物,
江西省博物馆收藏一件于该地出土的刻有“鄟车季鼎”字样的青铜鼎。“车季”当系该国国君之名。
颛臾国故城 在平邑县柏林乡固城村北。北距蒙山主峰6公里,东临制麦河,西傍一条自北南流
的小溪。故城近正方形,南北长600米,东西宽550米,总面积33万平方米。城墙由黄土夯筑而成,现
南面城墙残存较少,东、西北三面残墙一般高3~4米,最高达9米。颛臾是西周封国,鲁之附庸,传
为太白皋后裔,主祭蒙山。《论语》有“季氏将伐颛臾”的记载。城北有古蒙祠遗址,是颛臾王祭蒙
山的地方。
向国故城 在莒南县大店镇小官庄东,西临沭水,北依浔河。遗址东西约3000米,南北约2500米,
总面积约7.5平方公里。城址高出周围平地不足1米,文化层厚约0.6~1.2米。向为周代小国,炎帝之
后,姜姓。鲁宣公四年(公元前605年)向为鲁所灭。故城北今有“城子地”、“南城子”、“城西头”、
“城头”等俗称。在文物普查中,发现了一批文物,其中在小官庄村南发现了古时炼铜用的小坩埚。
2、齐长城遗址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为防御邻国入侵陆续修筑而成。横贯鲁中丘岭地带,西起济
水,经泰山东去,至胶南琅琊台抵海,全长500余公里。在区内跨越沂源、沂水、莒县等县,长近100
余公里。城墙系用沙土混合夯筑,现已倾圮。沂源、沂水、莒县段墙基宽4~6米,残高1米左右,最
高处为沂水穆陵关东段,高出地面1~2米。穆陵关为齐长城重要关隘,建于大岘山上。原有关楼已圮,
现仅存明嘉靖和清道光年间的石碑两座。
齐长城始筑于春秋,成于战国。建筑年代当在桓公至宣王之间(公元前685~公元前301年)。系分
期分段筑成。首先筑成泰山以西地段,东部穆陵关至沿海一段,筑于楚灭莒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