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教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g&A=1&rec=626&run=13

境内民众教育(亦称平民教育)始于民国初。日照是当时政府最早开办民众教育的县。该县利用通
俗演讲会及5处乡镇的演讲所举办民众夜校和半日民众学校, 吸收16~45岁不识字的农民参加学习。
1922年,临沂县兰陵区立第一高等小学内附设工农夜校1处。次年,莒县开办讲习所,附设平民夜校1
处,吸收贫民子弟34人入学。1926年冬,沂水二区下胡同峪村李清漪(字泮溪,中共党员,在上海大学
社会系学习)回家养病期间,献房筹资,自编教材,在本村开办平民学校,吸收农民中的30余名青少
年入校学习。同时出版油印《农民小报》宣传共产主义思想,指出,农民贫困的根源在于“封建压迫”、
“列强侵略”和“文化落后”,号召要“奋起革命,解放自己”。受其影响,邻村埠前村进步青年李
洪室、上小诸葛村的陈梯山,亦分别在本村办起平民学校,除使用李清漪所编教材外,还选讲一些较
为通俗且能反映人民疾苦的古诗,并结合形势,自编了一些顺口溜和歌谣,对农村青年进行文化教育
和革命启蒙教育。1928年9月,中共日照县委宣传负责人郑天九在山字河三官庙办起一所平民夜校,
向贫苦农民讲授文化知识,宣传马列主义。同年,临沂县立民众教育馆成立,馆内附设民众半日学校
和民众夜校。半日学校由专职教员任课,夜校教员由馆员轮流担任。本年,临沂县的平民学校发展到
19处,学生473人。同年夏,刚成立的郯城县识字运动宣传委员会联合各机关、学校举行了识字运动
大会,之后,县内各小学、乡农民协会共附设农民夜校36处,学员3000多人,同时开办工商补习班。
1930~1932年,莒县、沂水、蒙阴、费县、日照、郯城6县民众教育馆亦相继成立,原各县通俗演讲
会(所)、通俗图书馆均并入该馆。民众教育馆是县教育局(科)领导下的文化、教育、宣传等综合性机
构,平民学校均归该馆管理。据1931年统计,境内7县共有民众学校211处,毕业、肄业学员9000余人。
1933年,临沂三乡师在埠前店、高都、层山三地创办人民团体义务教育实验区,推行义务教育,同时
开办民众夜校,且组织小先生识字牌等教学活动。1936~1937年,山东省主席韩复榘推行梁漱溟倡导
的“乡农学校” 教育, 境内七县遵省政府令先后停办民众教育馆,普遍建立乡农学校。乡农学校系
“以教统政’、“政教合一”的组织,统管乡村的政治、经济、文教、军训诸项工作。区长即校长,
由县府委任;教员多由梁漱溟在邹平倡办的“乡村建设研究院”受训的人员充任;学员(亦称学众)主
要对象系村中18至25岁的青年,以土地多少排序,分期训练。每期训3~4个月。高都乡农学校还办过
两处妇女班共70余人。全区时有乡农学校52处,每校办班3~4期,有1.3万人受训。1937年抗战爆发后,
区内乡农学校陆续停办。
1938年后,在共产党创建的沂蒙各抗日根据地内,陆续开展了以冬学(夜校)、识字班(午校)、常年
民校为主要形式的民众教育。1939年,沂水、蒙阴两县农村的农救会、妇救会即开始举办青年夜校和
妇女识字班。1940年,省战工会颁行《山东省战时国民教育实施方案》,对群众教育作了具体规定,
《大众日报》亦发表了《普遍开展冬学运动》的社论。据此,沂蒙根据地各县、区、村建立了冬学运
动委员会,成立冬学。冬学运动,既是群众性的文化翻身运动,又是群众性的政治教育运动。时间一
般从11月至翌年2月。文化学习与政治教育相结合是冬学的办学方针。冬学运动强调生产、战争、认
字三者密切结合,明理第一,认字第二,根据地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如建军、建政、反“扫荡”、
双减、大生产运动、土改等,多是通过冬学贯彻发动的,斗争实践使冬学成为群众运动的一个有机组
成部分。冬学的组织形式以夜校和认字班为主。上夜校者多为男性青壮年农民,中午到识字班学习者
多是青年姑娘,久而久之,“识字班”便成了沂蒙山区根据地内青年姑娘的代名词。其办学形式因地
制宜,灵活多样,除了组织冬学(夜校)、识字班(午校)外,还有儿童班、大嫂班和老头读报组等。冬
学运动提出了“以民教民”,要求做到“每个识字的都能教人,每个不识字的都有人教”。实践中,
群众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学习形式,如夫妻、兄弟姊妹互教互学,小学生包父母,识字岗、识字牌、
黑板报,见物识字等。教材也较好地体现了识字和政治教育紧密结合的特色,如沂南县几个村的冬学
教材即很有代表性:“参军,支前,打鬼子,保国,卫民,保家乡”(袁家岩路冬学教材)。“合理负
担要办好,全靠大家自己搞”(西南官庄冬学教材)。“婚姻自主,破除迷信”(前交良识字班教材)。
据1940年底不完全统计,仅鲁中区的沂水、沂临边、南沂蒙、北沂蒙、蒙阴和滨海区的莒南等县,共
开办民众夜校1310处,学员48975人。南沂蒙有识字班81处,学员923人。1942年6月,第一次全省教育
工作会议提出用新文字扫除文盲的设想,要求各地作好宣传。是年,沂蒙专区群众教育发展较快,冬
学达1818处,学员49158人。其中有366处冬学转为常年民校,学员9088人。1943年是沂蒙解放区群众
教育健康发展的典型年份。本年,莒南县洙边区刘家莲子坡小学教师张建华创办了庄户学(详见庄户
学简介条) ,把教学同劳动、群众斗争结合起来,推动了农民教育的发展。是年,滨海区共开办冬学
1670处,学员50899人,其中881处转为常年民校,学员24982人。
鉴于冬学有冬办春停的缺点,省行政委员会于1944年2月发出指示,要求各地逐步将冬学改办为
经常性的民校。根据地内不少地方在推行“庄户学”的基础上,开始举办村学,将村中干部、青少年、
妇女等分别编成学习组织,有针对性地进行文化学习和开展政治工作。到1944年底,仅滨海区的莒南、
莒中、日照3县,参加学习的人数即达399974人,是上年滨海地区11个县入学总数的6.2倍。其中莒南
县就有14万人参加学习,占当时全县人口总数的56%;沂蒙专区参加学习的总人数达254495人,是该
区上年学习人数的5倍。沂蒙专区还将1798处冬学转为常年民校,学员124910人。
抗战胜利后,省府于1945年10月发出《关于冬学运动的指示》,指出冬学运动的方针仍以政治教
育为主,注意生产教育和识字文化教育。临沂解放区以村学为中心,围绕配合中心工作开展群众教育,
如,土改斗争中,村学即进行翻身教育;解放区开展参军运动,村学即及时进行“翻身得靠八路军”
的教育, 使根据地动参工作搞得有声有色。 是年冬,解放区正式提出了“文化翻身”的口号,开展
“创模运动”,涌现出一批农民教育的典型:鲁中区沂南县青年农民高洪安翻身后如饥似渴地学习文
化,年年被评为县学习模范,1946年春出席鲁中区“三模”(学习模范、教育模范、办学模范)大会,
被评为鲁中区学习模范第一名。会后,鲁中全区在青年中开展了“学习高洪安运动”。滨海区莒南县
金沟官庄是此期农民教育的集体典型:据当年9月统计,该村有居民173户,748人,村中过去仅有11
人读过私塾, 1人能写写算算,通过近3年的村学教育,已有23人可识2000字以上,37人识千字以上,
28人识500字以上,51人识300字以上,57人识一二百字,19人识几十个字;63人会写通讯稿,108人会
写路条,17人可看懂《滨海农村》报。是年,鲁中、滨海、鲁南三大根据地的农民教育均进入鼎盛时
期。
解放战争初期,沂蒙解放区的群众教育主要通过村学,为土改、支前、生产三大任务服务。1948
年秋,临沂全境解放,各级政府着手整顿恢复群众教育。至1949年上半年,沂蒙专区已恢复冬学、识
字班、民校238处,滨海专区恢复冬学、识字班、民校1352处,学员42616人。
建国伊始,教育部即发出《关于开展一九四九年冬学工作的指示》,要求在全国农村普遍推行冬
学。翌年,又发出《关于开展农民业余教育的指示》,规定农民业余教育一般应以识字学文化为主,
并辅以时事政策教育和生产、卫生教育。同年秋,临沂、沂水两专区即培训民师8813人,其中临沂县
培训民师677人,办冬学、识字班800多个,有18000余名青年农民入学。1951年,临沂、沂水两专署分
别成立工农教育委员会,设立了办公室,各县亦相继成立了领导机构,并在各区(乡)配备1名专职社会
教育辅导员(后改称扫盲干部),每村也调整充实了文教委员会,集中开展以扫盲识字为主的冬学运动。
翌年,临沂、沂水两专署成立速成识字法推行委员会及其办公室,推行以注音符号为“拐棍”的速成
识字法,扫除文盲。1953年,在互助合作运动中,农民教育提出了“农闲多学,忙时少学,大忙放学”
的办学原则, 同时要求每区 (乡) 办好几所重点民校。是年,全区有常年民校2692处,学员98104人。
1955年,莒南县十二区高家柳沟村团支部创办记工学习班的经验(详见高家柳沟农民夜校简介条),受
到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的赞扬,此经验推动了全区农民教育的发展。1956~1957年,全区参加记工识字
学习者最多达92万人。从建国到1957年,全区共扫盲272062人。1958年“大跃进”中,农民教育曾提
出“奋战百日,基本扫除文盲,实现无盲县”的口号。此期所办各种“红专学校”、“红专大学”,
有名无实者居多。三年困难时期,全区农民教育基本处于停顿状态。1963年后又逐步恢复,并在扫盲
班的基础上, 创办了一批业余小学和业余中学。 1965年, 全区参加各种业余学校学习者793519人。
1963~1965年,各类业校共毕业113497人。“文革”前期,区内农民教育停办。1972年后虽办了一批
政治夜校,但多以学“语录”、开展“大批判”为主。1978年10月,国务院下发234号文件,对个人
脱盲标准、单位非盲率均作了规定。地区成立了工农教育委员会,加强了对扫盲的领导。至1979年6
月,全区共扫除青壮年文盲1512009人,加之原有脱盲人数、社会知识青年和在校学生,全区青壮年
非盲率为总人数的86.27%,达到了国务院规定的非盲率85%的要求。
脱盲达标后,农民教育的重点开始由文字扫盲向技术教育转变。1979年9月,地区在平邑召开了
农民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各县均培养了一批村办技术业校典型,以平邑县庞庄乡巩家村成绩最为显著。
此期,在开展农民技术教育时,对扫盲巩固工作有所忽视,加之区内小学教育未完全普及,又产生了
一批新文盲。到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全区12~40岁的居民中,文盲又达33.6%。1983年后,坚持
文字扫盲与技术教育一齐抓。至1986年5月,全区扫除青壮年文盲90万人,且由乡镇向脱盲者颁发了
脱盲证书。1988年国务院发布《扫除文盲工作条例》,将非盲比例标准由85%提高到95%以上。按此标
准, 全区尚有11万余人的扫盲任务。 据1989年10月统计, 全区又办扫盲班2982个,参加扫盲的学员
45290人。到1990年6月,全区共扫除青壮年文盲12.3万余人,青壮年中的非盲比数由原来的93.9%上升
到96.8%,达到了国务院规定的95%的要求。1990年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扫盲年,是年9月,地区行政
公署召开全区扫盲和农村成人教育工作表彰会,对苍山县兰陵镇政府和刘真敏等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
表彰,同时部署扫盲和农民技术教育工作。
1993年,国务院重新修订颁布了《扫除文盲工作条例》,扫盲工作的任务、目标有了新的变化,
根据省政府统一部署和规划,临沂地区须在1994年底完成扫盲任务。临沂地区教委于1993年4月召开
全区教育工作会议,与各县市签订目标责任书,要求于1993年底即完成任务。1994年5月,地区教委
对全区10个县市的扫盲工作进行审核评估,所查各县市乡镇、行政村青壮年非盲率均在97%以上,达
到省教委统一要求的标准。全区以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为底数,建国后出生年满15周岁以上的青壮
年共480多万人,其中文盲、半文盲352777人,青壮年非盲率为92.2%。从第四次人口普查至1994年初,
全区共扫除青壮年文盲291439人,青壮年非盲率为98.7%。其间,农民文化、技术教育也有所发展。至
1984年,全区已办农民业余初等学校(业余小学)8733处,在校学员538462人,业余中学343处,在校学
员14554人。莒南、沂南两县经省教育厅批准,分别成立了农民技校。1988年1月,地区教育局制定了
“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建校标准和验收办法”,于每年年底对区内农民技校进行验收。1991年,乡
镇、村成人教育学校统一名称,统称为“××乡镇成人教育中心学校”,“××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自1991年起,开展了省级、地级示范乡镇成人教育中心学校的评选工作,1992年,共评出省级示范乡
镇成人教育中心学校11处,地级示范学校15处。至1994年,全区共有250万人次参加培训。1994年,临
沂市、费县、平邑县、苍山县、沂水县用挂靠县教师进修学校的方式相继成立“成人中专学校”。农
业广播学校利用其分校的网络优势,开展农民中专学历教育。1994年,全区农业广播学校在校生8000
多人。沂南县成人中专学校虽地处山区,交通闭塞,学校克服困难,开设农村急需专业,1990年以来
招收学生1200余人。1992年4月,地区教育局委托临沂师专举办了两期成人教育师资培训班,传授银
杏栽培技术和应用化工技术。1991年,在平邑、沂南等县进行回乡高中毕业生“双证齐发”(毕业证
与培训合格证)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全区对回乡初、高中毕业生进行实用技术培训,使其掌握1~2门
实用技术。到1994年,有20多万名回乡初、高中毕业生参加了此项培训。
沂水县民众教育馆 建于1930年10月。有馆员9人,会计、炊事员各1人。馆内分宣传、教学、生
计、阅览、陈列、康乐、游艺等项业务活动。属平民教育的活动,主要围绕社会宣传、办学教育和开
展科技活动等项进行:每逢集日或山会,民教馆即于集、会上扎棚、设桌,放留声机招揽听众,由宣
讲员讲演,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罪行,同时向民众讲授科学种田、卫生保健等知识。1931年春,
该馆配合政令,编印小册子万余份,分发到全县各村,宣传戒烟(鸦片)和妇女放足。1930年冬,馆内
设女子夜校1个班计50人,授国文、算术、绣花3门课。该馆同时开设青年民众(男)夜校,招收鞋铺学
徒、旅店伙计、铺号学徒和街道青年60人,编为两个班,利用晚间学习文化。教材系用无锡民众教育
实验区编印的《平民识字课本》 。该夜校共招生6期,毕业240人。建馆时,县教育局即将平民夜校
(后改称民众夜校)交由民教馆统一管理。1931年,民教馆着手对全县民众夜校作全面考察,以实到人
数作为对民校评定补助等级的依据(甲等25元、乙等20元、丙等15元),并于馆门口张榜揭示。1932年,
民教馆在东廊房设立科技馆,陈列了十多具男女人体模型,科学画报,卫生挂图,还有自制的禽兽、
昆虫标本,供民众观赏,增长科学知识。为推广植棉新技术,民众馆于1931年编印《植棉手册》400
余份,分发到县内植棉区。翌年春,该馆还购置轧花机1部,免费为群众轧种。另外,民教馆还办有
养鸡实验场,向民众印发过《除虫菊栽培法》等,在30年代为沂水山区推行农业科技起了先导作用。
该馆先后获省“勇于实践成绩卓著”嘉奖和“全省实行民众教育的模范”之称号。后因韩复榘推行梁
漱溟的“乡农学校”教育模式,该馆于1936年7月奉令停办。
庄户学 1943年秋,由滨海中学毕业的年仅18岁的张建华被分配到莒南县洙边区刘家莲子坡村组
建小学。此时,洙边区已被定为省教育实验区,派干部在此驻点,研究教育如何与生产相结合,如何
联系群众,如何按照群众的需要与自愿来办学。张建华通过调查、考察,针对农村孩子干辅助性农活
与家务较多的特点,将他们编为若干小组,适当安排劳动和学习时间。晴天在田头教课,雨天回教室
读书, 解决了学习与劳动的矛盾, 使该村少儿入学率达92%。村干部和学生家长称赞这种办学方法
“合庄户人的心意,象个庄户学堂”。于是,“庄户学”之名由此传开。接着,该村又相继成立了成
人班、妇女班、民兵班及村干部班。这些班均根据群众的需要和习惯,灵活确定学习内容、时间和组
织形式。有一首快板简明地道出了庄户学的好处和特点:“庄户学,真正好,群众办,党领导。边识
字,边拾草,庄户活,误不了。又写算,又读报,天下事,都知道。大组大,小组小,看忙闲,论老
少。 子教母, 姑帮嫂,自动学,互相教。要自愿,随需要,人人夸,都说妙。”1944年4月21日,
《大众日报》发表题为《莲子坡的“庄户学”,老百姓人人拥护》的文章,介绍了莲子坡庄户学的经
验,延安《解放日报》也作了专题报道。同年11月17日,在全省行政工作会议上,张建华汇报了创办
庄户学的经过,黎玉代表省行政委员会授予张建华“山东教育英雄”称号。莒南县民主政府亦于本月
发出通知,决定在全县推广庄户学。各乡、村亦按照莲子坡的做法,把原来的小学、识字班改成庄户
学,使庄户学逐步由儿童教育发展到成人教育。路镇区温水泉村的干部和教师把全村男女老幼组织起
来,分为早、午、晚班和整日班、半日班、读报组等,并建起秧歌队、剧团,使人人有了读书识字的
机会。由于庄户学标志着教育改革的方向,成为山东抗日根据地教育的一面旗帜。全省各抗日根据地
先后派人来此参观、学习,使这一办学形式很快在山东解放区推广开来。本年底,滨海区入学儿童达
16万人以上,参加社会教育的人数(不含滨北)23万余人,村学占15万人以上,有的村冬学人数占全村
人口的85%。
庄户学的教材是根据当时的斗争形势由教员自编而成。 对儿童的教育, 多采取歌谣的形式,如
“儿童团真能干,站岗放哨查汉奸”、“南风吹,麦子黄,快收快打又快藏,防备鬼子来抢粮”等;
对成年人,则教育学员拥护共产党,支援八路军,打败日本侵略者,建立新中国,把庄户学变成抗战
动员和战斗行动组织。不少学员踊跃参军参战,许多女学员写了送郎参军的申请书。1945年初,鲁南
解放区开展大生产运动,庄户学就进行变工队、互助组的好处、劳动光荣等方面的教育,还组织学习
选换良种、积肥造肥、灭虫除害等生产知识。不少地方的庄户学学员破除迷信、搬掉泥菩萨,批判宿
命论,宣传妇女放足,提倡男女平等,使解放区乡村风气大变。
庄户学为解放区广大农民文化翻身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办学途径。在推广过程中,曾一度出现
过形式主义的偏差,如有的地方把小学一律取消,有的有屋子亦不用,一律在田野上课等等。这些执
行中的偏差在1945年后逐步得到纠正。
高家柳沟农民业校 高家柳沟是位于莒南县城东北部21公里处的一座山村。1954年建立农业生产
合作社时,村子因缺乏记帐员,影响农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入冬,青年团支部组织125名青、壮年
农民举办记工学习班,聘请教师上课,以学习人名、地名、工具名、农活名和简单的珠算知识为主。
经过两个半月学习,有25人能当记帐员,92人能记自己的工帐。1955年10月,中共莒南县委将这一经
验上报中央。12月27日,毛泽东主席为《莒南县高家柳沟村团支部创办记工学习班经验》一文亲自加
了按语,认为“这个经验应当普遍推行……山东莒南县高家柳沟村的青年团支部做了一个创造性的工
作,看了这种情况,令人十分高兴……这种学习班,各地应当普遍地仿办,各级青年团组织应当领导
这一工作,一切党政机关应当予以支持。”毛泽东主席的按语,对该村农民是个很大的鼓舞。后来,
他们在记工学习班的基础上,办起常年性民校,选聘12名民师、24名小先生(在校高小学生),利用晚
上和风雨天学习文化。至1958年,全村办起12处扫盲班,在校学员381人,全村有435人脱盲。1962年,
又办起业余初小和高小班,结合生产,增学乡土教材与时事政策。1971年,该村在全县率先扫除了青
少年文盲,并增设了业余中学班和业余大学班(后业大班撤销)。1975年,为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又
相继办起了农机修理、农业技术、果林技术、医药技术、缝纫技术等学习班。1978年后,陆续建起专
用校舍24间,并设有图书室、实验室、标本室、游艺室等,购置了万元以上的实验仪器,1.5万册图
书,配齐了课桌、凳及文体器材;成立了病虫害预防、土壤化验、信息来往等科研小组。业校教师,
从技术学校毕业的优秀学员中选拔,并有计划地送到地、县农校去培训提高,同时聘请乡农、林、水
系统的技术人员任兼职教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共培养农技、果林、机电、缝纫、养殖等技
术人员400余人,其中190多人具有技术专长,6人获中专学历,全村50%的农民接受过技术培训,学科
学、用科学已蔚然成风。
高家柳沟创办记工学习班的经验, 被推广到全国各地, 成为农村业余教育的一面旗帜。1972~
1977年,先后有13个省、市、自治区计1万余人次来此参观学习,国务院、教育部和山东省委负责人
曾到该村视察。省、地业余教育座谈会、现场会曾在这里举行。1977年秋,新西兰记者路易·艾黎到
该村考察农民业余教育。1982年10月,由日本、尼泊尔、孟加拉、巴基斯坦、马来西亚5国组成的亚
太地区成人教育考察团亦来此进行考察,对该村的扫盲、技术教育工作给予了好评。1983年,该村团
支部被团中央命名为“新长征突击队”,1985年,该村被评为县“文明村”。
沂南县成人中等专业学校 位于南石门乡磨山前,距县城界湖40公里。1976建,称沂南县“五·
七”大学,1981年12月,易名沂南县农业技术学校,1983年4月称沂南县农民技术学校,同年11月改称
县农民中等专业学校,1988年改为现名。1989年,在校学生235人,教职工68人,其中文化课教师12人,
专业课教师20人。
该校占地1700余亩,有校舍297间,实验室、标本室等教学设施齐全,另有兽医站、饲养场、罐
头场等生产、实习场所,开垦梯田18亩,果园575亩,植树113000棵。年均收入5万元左右。
初,以江西共大为办学模式,由公社、大队选拔优秀青年入学,为半耕半读,毕业后回原单位。
1978年实行推荐与考试相结合的办法。1982年即由学校考试择优录取招生,毕业后,国家承认其中专
学历。翌年,将招生对象扩大到在职干部职工,后将待业青年亦列为招生对象。1984年前,学制、教
材、始业时间多变,学制2年。1984年,根据教育部规定,凡系初中文化程度入学者为3年学制;高中
毕业入学者为2年学制。
该校围绕山区经济发展设置专业、组织教学:始设农、林、牧3个专业,后增民用建筑、机电,
共5个专业。根据需要,还先后举办各类短训班10多期。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农、林、果良种
和丰产试验,走出校门,帮助农民防治畜禽疾病,修剪果树等。承担省、地、县农科部门的小麦、玉
米、花生品种的对比试验,向社会推广各类良种、苗木,编写了《山楂栽培》、《苹果栽培技术》、
《长毛兔饲养管理》、《社办企业会计》、《农村常用计算方法》等百余万字的教材。
从建校至1989年,共毕业学生1285名。1982年,受到教育部、财政部、国家计委的表彰。同年10
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亚太地区成人教育考察团来校考察。1985年10月,全国第五次县办农民中专
协作会议在此召开。
莒南县成人中等专业学校 创办于1976年5月。始称莒南县“五·七”大学。时有教师17人,职
员17人,工人2人。招生实行“社来社去”,由各大队党支部推荐选送。首次招收农学、农机、电力、
水利、果林、卫生6个专业,6个班,学员262名。设政治理论课、基础课和专业课、文体课、劳动课。
实行半工半读。到1981年3月,共办班25个,培养各种技术人才1133名。1981年3月,改称莒南县农业
技术学校(即农民技术学校)。采取自愿报名,社队选送的办法,招收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社队管理干
部、技术员、有一定生产经验的农村青年和担任农民教育的教师。设置农学、果林、师资3个专业,
学制长短结合,有1年、2年的长班,也有1~2个月或半年的短班。1983年11月,改称莒南县农民中等
专业学校,执行教育部和省教育厅颁布的管理规定,进行正规学历教育,国家承认学历,不包分配。
主要为县、乡、村培养各类实用技术人才。招生对象为县、乡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
及城镇待业青年。开设农学、果林、农机、水利、经济管理等专业,及学制为1年的经营管理专业班。
到1988年底,有800余名学生毕业。为济南军区后勤部培养军地两用人才213人。1988年5月,经省教委
验收批准,定名为“莒南县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开设乡(镇)干部中专班、经济管理函授班及经济管
理和农村行政管理专修班等;并举办了棉花、花生、小麦、水稻、地瓜、玉米、桑蚕、牧医、烤烟、
养鸡、养兔、果树修剪、拖拉机驾驶等10多种培训班;设有农业生产技术咨询处。到1992年底,举办
培训班81期,培训各类人才3588名。
1993年,走“上挂、横联、下辐射”的办学路子,与大专院校、中专联合办学,专业门类多、办
学方式灵活。先后举办国家计划内大中专委培班12个,在乡镇开设农村经营管理校外班2个,与多家
企事业单位签订了用人合同,为其培养公关、机电、饮食服务、保安等急需的专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