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g&A=1&rec=473&run=13

“五四”运动后,以王尽美、邓恩铭为代表的一部分先进分子,组织了以青年学生为主的进步团
体--励新学会,传播新思想,并逐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1923年11月,沂水县下胡同峪的李清潍在青
岛商科职业学校学习时,经邓恩铭、王尽美介绍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下半年,日照县在上
海同济大学读书的丁君羊、尹景伊由恽代英介绍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32年5月,中共沂水特
别支部成立,特支书记谢梅村负责瑞麟小学的共青团组建工作。不久,共青团瑞麟小学支部建立,遂
发展了一批团员。翌年春,沂水师范讲习所团支部成立。1932年,中共日照中心县委成立后,即发展
了一批共青团员,建立了团的组织。至是年9月,该县有共青团员300余人,团支部25个。日照、沂水、
苍山等暴动失败后,区内团组织与党的组织一起遭严重破坏。1936年11月10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
青年工作的决定》,提出:“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取消共青团,成立青年救国会,使共青团变为广大
青年广泛的群众组织,并吸收大批青年团员加入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在区内建立最早且影响最
深、作用最大的青年组织是临郯青年救国团。1938年5月,中共临郯县委在丁庄小学召开大会,成立
了临郯青年救国团(简称“青救团”),选举丁梦孙为常务委员,同时建立了青救团县团部和各职能部
门。到翌年上半年,各地分团已发展到40多个,还建立了庄坞、长城、兰陵、马头、道桥、沂东等6
个区团部,共有团员1万余人。县团部先后在南头、涌泉两村举办了4期训练班,为临郯地区培养了一
大批抗日骨干。1939年下半年,青救团又组建了义勇大队,后队伍发展到200余人。1940年7月,山东
省各界代表联合大会结束后,鲁南地区的党、政、军机构和工、农、青、妇等群众团体相继建立,临
郯青救团在完成了历史使命后,于是年冬停止活动。
1939年9月,第一区(大鲁南)三专区青年抗日救国联合会(简称青救会)成立,杨士敬任会长。翌年7
月,鲁南青年抗日救国联合会三分会成立,蓝铭述任会长。1940年4月,苏鲁青联鲁东南办事处成立,
刘曾浩任主任。同年11月,滨海区青救会成立,刘曾浩兼任会长。1941年2月,鲁中二专区(沂蒙)青救
会成立,李清和任会长。抗日战争胜利后,各群团仍沿用习惯称谓。不久,青救会改为民主青年建国
联合会。此期,鲁南三专区青救会改为鲁中南五专区(台枣) 青年建国联合会,鲁中南二专区(沂蒙) 、
六专区(滨海)的青年组织也相继改名。1946年12月,山东省青联在莒南县金沟官庄建立了山东省第一
个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支部,尔后,在区内普遍建立了青年团组织。1950年5月,沂蒙、滨海两个新青
团地方工作委员会分别改称沂水、临沂新青团地方工委。1953年8月,因区划变动,沂水团工委撤销。
1957年7月1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临沂地方工作委员会改称共产主义青年团临沂地方委员会。至1965
年,全区有团总支307个,团支部11670个,团员327034人。“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临沂团地委被迫
停止工作。1973年3月,召开共青团临沂地区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共青团临沂地区第一届委
员会。至1988年,全区基层团委已发展到740个,团总支2363个,团支部22469个,团员530119人,专职
团干部934人。至1994年,全区有基层团委765个,团总支1963个,团支部20953个,共青团员686781人,
专职团干部78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