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公共设施建设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g&A=1&rec=408&run=13

供电
区内乡村供电照明始自1937年。是年12月,绰号"李小刀子"的临沂人,在马头开办小型发电厂。
他从潍县"成丰"厂购进40马力柴油机和30千瓦发电机及其他设备材料, 聘请一黄姓技术员负责安装。
1938年元月1日晚试车,500个灯泡齐放光明,一时传为佳话。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转战于沂蒙
山区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地方政府均在农村办过电厂,解决兵工厂的生产、照明问题。建国后直到60
年代后期,区内各县才成立农电所,逐渐普及农村用电,仍以生产为主。1978年,全区有208个公社
驻地和3184个村用上电,分别占公社、村庄总数的87%和25%。其中生活用电1410.8万千瓦时。 改革开
放后,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用电量大幅度增长。1989年,全部316个农村乡镇驻地和11040个村庄通
了电,分别占总数的100%和87.8%。年生活用电2亿度,是1978年用电量的14.2倍。90年代后,集中解
决山区贫困村的用电问题。1994年6月25日,苍山县大炉乡扁担山村配电室建成。下午5时,省委副书
记李文全亲手合闸送电。至此,全区9539个行政村实现了村村通电。
供水
区内农村人畜饮用水,自古有井水、河水两种,均用辘轳绞或井绳、钩担提,自汲自用,村镇皆
无公共供水事业。每到枯水季节,部分山区村庄人、畜吃水发生困难,有的要走十几里路到有水源的
地方挑水吃。解放后通过修水库、闸山沟和就地打井等办法,解决山区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问题,取
得了明显成效。农村采用自来水始自1979年后,罗庄等一批条件较好的村镇,学习厂矿企业的做法,
自己打井、建塔,发展管道供水。尤其是随着工农业生产用水量的大量增加和浅层地下水及河水不同
程度的被污染,打深井搞集中供水受到越来越多村镇的重视。1989年,全区有202处乡镇驻地和1462个
村用上了自备自来水,分别占乡镇和村庄数的63.9%和11.6%。同时,解决山区人、畜吃水难的问题也
被列为扶贫工作的重要内容。1985年,全区尚有2576个山区村的100余万人吃水困难。经过几年的努力,
到1989年,已解决1610个村、58.34万人的吃水问题。90年代以来,发展公共供水事业和解决山区人、
畜吃水难的问题,又取得新的进展。到1994年,全区已有237个乡镇、2430个村庄用上了自来水,同时,
有2061个村、近70万人的吃水难问题初步得到解决。尚有30万人的吃水难问题正在解决中。
街道建设
建国前,区内村庄除一部分大集镇有6~8米宽的大街外,一般村庄的街道多是弯曲不平,垃圾遍
地。北部山区有的小山庄,十几户或二十几户人家为一村,散落在一面山坡上,七高八低,无街巷可
言。平原地区街巷皆为土路,又无排水沟,多数坑洼不平。"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难行","污水遍
地流,行人无法走"。北部山区的村庄街巷,路窄坎坷,高低不平,一不小心,就会摔跤。仅有极个
别大集镇有用条石铺路者。建国后政府多次组织进行村镇规划,要求按规划搞好村镇道路建设和逐步
对旧村进行改造。尤其是"大跃进"和"四清"运动中,更派人进行督导试点。但因为观念旧、底子薄,
加之工作"一阵风",村镇街道建设没有大的进展。一部分公社驻地村或逢集的较大村庄通开了一些街,
加宽了一些路,但仍然是土路面,又无人管理,面貌变化不大。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家庭
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民,发展商品经济的意识大为增强,对道路建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
识越来越明确。加之村镇建设规划的普遍执行和县、乡(镇)均设专门机构抓村镇规划和建设,全区在
建新村、改旧村的过程中均将新辟、拓宽、取直街道作为村镇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放在突出的位置
来抓,取得了明显成效。平原地区的村镇道路,主街一般宽12米,次街宽8米,入户巷宽4米。有的靠
近公路和乡镇驻地村,主干道达到24米甚至更宽;北部山区多数村也能达到主街宽8~10米,次街5~
6米,入户巷3米以上。新建住房户严格按规划留足街巷,多数村都对旧村进行了程度不同的改造,对
旧街裁弯取直、拓宽整修。大部分主街都修了排水沟,有的还安了路灯,栽植行道树。经过规划建设
的一般村镇街道呈棋盘型,主次分明、宽窄适度、路面平坦,行走方便。自80年代后期开始,随着经
济的发展,有实力的村庄开始将主干街道铺筑沥青路面或混凝土路面,平坦、宽阔,晴雨畅通;条件
较差的也按要求铺筑沙、石路面,使车辆进得来、出得去,促进了经济发展,方便了群众生活。1989
年底,全区村镇共铺筑混凝土、沥青路面4053公里,沙石(土)路面38152公里。90年代,随着经济的快
速发展,村镇建设进入了一个新时期。除国家、集体继续加大对道路建设的投资外,一些富裕起来的
农民,也自动捐款捐物修筑本村道路或桥梁,乡村道路硬化率大为提高。1994年,全区村镇硬化街道
9250公里,修排水沟3500多公里,安装路灯5万多盏,栽绿化树50多万株;35%以上的村庄按规划完成
了旧村改造任务,共节约(腾出)土地20余万亩。
公园建设
80年代中后期,罗庄镇率先修建了公园。1989年底,全区建乡村公园5处,以罗庄镇的龙潭公园
最为有名。公园位于罗庄镇规划区中心地带的一座小山上,占地7.1公顷,周围有矩形围墙围绕,设
有三座大门。内设五园、三阁、一店、五山、一宫、两水、一桥,集休憩、游乐于一体。三门中北门
为正门,名正阳门,门上悬高启云楷书"龙潭公园"烫金横匾,门楼飞檐斗拱、彩绘雕花。另两门为垂
花门、迎仙门。三门皆金碧辉煌,流光溢彩,古色古香,引人注目。五园为百花园、曲艺园、紫竹园、
史展园、幸运园。三阁有醉仙阁、龙潭阁、西湖阁。五山即祥云山、迎宾山、鸳鸯山、梅花山、振兴
山。一宫为少年宫。该园凉亭、水榭、假山、楼阁错落有致,山水相映,设施齐全。平日供人游玩,
逢重大节日,便举行灯会或游园活动,深受群众欢迎。90年代,各地根据自身的条件和能力,加大了
园林建设的力度。1994年,全区规划建设的农村公园30余处,其中特色最为鲜明的是郯城县新村乡的"
银杏古梅园"。该园位于全国著名的银杏之乡--新村,地理位置优越。它西临沂河,东望马陵,北靠红
崖,前抱沃野,乃风景秀丽、花香鸟语之乡,古郯八景独具其二。该地历史悠久,多古迹名胜。汉代
大神树独居全国雄银杏树之首,五女松、古槐至今仍葱郁茂盛。汉唐所建古庙现已修复,唐代薛仁贵
征东途中曾驻扎于此,并安设炼金炉。该乡村公园于1992年夏开始建设,1993年秋竣工,占地80余亩,
投资近400万元。古刹、庙宇修茸一新,园中塑有人工大佛;建有神话洞,其内容有东海孝妇(窦娥冤)、
大闹天宫、龙宫等神话故事;并有迷宫、三十六计、游船、飞椅、小火车、黑猫警长、假山、各种塑
像等景点,供游客游乐观赏。近几年平均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近15万人次,门票收入20多万元。
医疗卫生
从清末到民国,区内农村缺医少药,医疗卫生条件很差。大部分穷苦农民生病无钱到医院治疗,
有的信神信鬼,靠巫婆神汉"治病",因而地方病、传染病经常流行,死亡率高,儿童夭折的尤多。当
时农村只有少数村有中医和中药铺,主要靠中医药治病。清光绪元年(1875年)德国传教士在蒙阴县井
旺庄天主教堂内设西医诊所。之后区内西医私立医院、诊所相继建立。1929年,莒县大店镇庄云章创
办的道胜医院,是规模较大的私人医院。抗日战争爆发前,全区有西医私立医院、诊所140余处,从
业人员314人。1938年后,抗日民主根据地内公立医疗机构兴起,私立与教会医疗机构衰落。到1949年,
全区先后建立过的私立中医药堂、铺、店共603家,公立西医医疗院所12处,病床455张,卫生人员415
人。主要为部队伤病员治疗,也为地方群众治病。建国初期,各区(乡)驻地都设立规模不等的卫生院,
一般都设在旧民房里,医疗设备简陋,条件很差,但防病治病的效率很高。不仅随时为本地群众看病,
还积极开展防病治病工作。50年代中期全区基本消灭了黑热病、天花、伤寒等高发传染病。60年代后,
各公社卫生院医疗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大部分公社医院设了病床。同时协助较大的生产大队(村)建起
了卫生室,为当地群众服务。60年代末70年代初,又培养了大批赤脚医生,在农村第一线防病治病。
改革开放后,不少乡镇医院设立化验室,配备了X光机、心电图机等。到1994年,全区有乡镇医院259
处,设病床5671张,从业人员8152人。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出现了一批私人开设的
中、西医诊所,人民群众看病、吃药更为方便。
敬老院
建国前,区内无敬老养老事业。建国后不久,农村实行合作化,农民走上了集体化的道路。适应
这种形势,各公社都将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列为"五保户"。其吃、穿、住、用均由集体包下来。有条
件的公社于70年代开始办敬老院或福利院,将孤寡老人集中赡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民政部
门的指导和扶持下,各乡镇甚至有条件的村都办起了敬老院或福利院,使他们老有所养,安度晚年。
大部分敬老院实行公寓化管理,除免费收养孤寡老人外,还面向社会为愿意到敬老院生活的有赡养条
件的老人实行有偿服务。敬老院不仅满足老人的吃、穿、住等方面的需要,还美化庭院,配备了电视
机、扑克牌、象棋等文化娱乐设施和用品,丰富老人的精神生活。1989年,全区农村兴办敬老院、福
利院534处,收养老人7010人。1990年后,各级继续采取措施,提高敬老院的服务水平。不少有条件的
村还对达到退休年龄的老人实行退休制度,按月发给数量不等的退休金,使这些老人收入有保证,无
后顾之忧,安度晚年。
幼儿园所
在农村创办幼儿园所始于抗日战争时期。1939年,中共山东省委机关在沂南县艾山乡东辛庄办起
一所"隐蔽托儿所"。根据战争情况,有时分散到群众家,有时躲进山洞里。1944年,中共滨海区党委
机关在莒县横山林村办起机关托儿所。这些托儿所主要是为党政军机关服务的。区内农村托儿所,始
于1958年秋"大跃进"时。只是利用旧房子看孩子,谈不上儿童教育。不久也随着集体食堂的解散而停
办。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初,由于经济条件的改善,加之实行独生子女政策,托幼事业有了较大发展。
不少村办起托儿所,不仅有较好的教室、游戏场所和玩具,而且配备各种娱乐设施,并有专职教师对
儿童进行学前教育。1994年,全区有村镇办幼儿园7895所,入托儿童307685人,幼教人员11539人。90
年代初,农村出现私人办的托儿所,与集体办托儿所共同经营托幼事业。
邮电通信
临沂农村邮政始于清末,但很少下乡投递信件。1931年始有电话,皆为公用。抗日战争爆发前,
区内农村有邮政代办所81处,电话事务所7处,话机167部,县至区镇通话。抗日战争时,根据地和解
放区成立"战时邮政管理局"。到抗战胜利,区内有战邮局、站、队、所292个,员工4000余人。新中国
成立后,各区建立邮电支局,配备专职投递员,安装电话总机,开通至区(乡)机关直属部门的摇把子、
手工接转电话。1958年掀起大办乡村电话热潮,使81%的小乡(管理区)通了电话。1989年,县至乡镇电
话实现半自动拨号; 部分乡镇开通了自动电话, 3137个村通了电话,农村话机达到11838部。另
有1958年兴办,属农村集体经营的农村电话交换机195部,话机2277部,全部移交给电信部门统一管理。
到90年代,不仅实现了全区村村通电话,而且农村家庭电话、移动电话迅速发展。1993年,全区农村
有10990户家庭安装了电话。
影剧院
区内清代农村即有戏楼,莒州大店、郯城马头的戏楼比县城的还好。一些较大的村还在庙宇、祠
堂的院里建有固定戏台,由自组的剧团逢年过节时演出。建国后电影兴起,不少乡(区)和大村建起了
露天电影院,由群众自带板凳去看电影。60年代各公社都配备了电影放映队,在本公社巡回放映。个
别公社建有礼堂,以开会为主,兼放电影或演节目。1980年后不少乡镇开始建影剧院,为群众提供更
好的娱乐场所。到80年代末,全区有乡镇影剧院39处,座位3.5万个。
群众文化网点
党和政府历来重视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加强农村文化网点建设。60年代开始,有条件的生产大队
(村)办起图书室、阅览室、青年(民兵)之家等集体文化活动场所,有的还成立文艺宣传队,自编自演
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小节目。多数公社建有文化站,对各村的文化活动进行指导和协调。70年代末,
开展创办农村文化大院活动,内容与以前差不多。80年代以后,随着电视、录像的普及,农村一般在
乡镇建立文化中心(站),村建文化大院或青年之家。普遍增加了电视室、录像放映厅,有的还上了电
子游戏室。90年代初,全区有文化中心140个,文化大院或者青年之家9000多个。不少乡、村还利用
这些场所开办农业技术培训班,普及农业科技知识,指导农民科学种田,收到了很好效果,受到农民
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