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房屋建设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g&A=1&rec=406&run=13

一、基本情况
清朝末年至建国前,区内农村房屋建设大致分3种情况:一是建筑比较豪华的寺庙道观和教堂。
清代区内佛、道教盛行,清末天主、基督等"洋教"大量涌入,一时寺庙遍地,教堂林立。这些寺庙一
般都建有大殿、廊房、经堂及僧人道士居室,多为砖木结构,飞檐斗拱、气势宏伟。1920年,区内尚
存佛教寺院550余座;清末本区有大小道观1100余处。伊斯兰教自元代传入本区,天主教于1863年传入
本区,基督教于1867年传入临沂。在临沂地区各县大量发展教徒,修建教堂。全区有大小伊斯兰教清
真寺26座,天主教堂200多座,仅费县即有教堂35处。基督教不仅大量新建教堂,还有借民房礼拜聚
会者。这些风格迥异的阿拉伯、德国、美国式高大建筑,在当时的乡间农村,十分显眼;二是大家富
户的宅院建筑。农村的地主豪绅,一般都建有众多房屋组成的深宅大院,有的甚至有独立的庄园或二
三层的楼房。房屋大都为砖木结构的瓦房,高大敞亮。有正房(即堂屋)、东西厢房和其他用房。院子
分一进、二进、三进和跨院,有的还带有花园、马棚等。房门为木质板门或雕花棂子门,窗户为木棂
窗或雕花格子窗。一套有几十间甚至上百间,被四面高大院墙围绕。大门一般是黑漆双扇大门,门楼
高大气派,两边摆着石狮子。大店庄家、东土单王家、庄坞杨家、涛雒丁家等大都有这种成片的豪宅。
小一点的地主和富农也都建有砖木结构的瓦房四合院,往往兄弟叔侄多家宅第相连,占据整条街或半
边庄;三是普通农户宅院。平原地区一般三间堂屋为一户,多数没有东西厢房。只搭一个棚或盖个简
易房做锅屋烧火做饭。院内有茅房(即露天厕所)、鸡窝,有的还有牛(驴)棚或猪(羊)圈。堂屋多为乱石
基、泥土夯的墙,木梁柱架构,草屋顶有脊便于顺水。屋内里间一般不打墙相隔,只用秫秸夹成"障
子"(即篱笆),泥上黄泥当墙。院墙有的为土打墙,不少用树枝插成篱笆,门为单扇木门,低矮狭小。
差的户搭个草棚或借住富家的场屋凑合。山村盖房多为乱石干打垒墙,草屋面,安木棂窗、木板门,
室内通风、透光、保暖都很差。
建国以后,农村房屋建设经过几个阶段:建国初,建房数量不大。乡(区)政府包括粮所、卫生院
等多住在没收地主的大院里。学校设在庙堂或没收地主的店铺里。一般农民受经济条件制约,即使盖
房,也是沿袭旧的传统方式,盖土木结构的草房。缺房无房户通过土地改革分得房屋,解决了住房问
题。农村成立农业合作社后建的一批办公室、保管室和集体喂养后建的牛(驴)棚等,也都是土木结构
的简陋草房。60年代后期,农村建房开始了变化。首先是公社机关及社直部门,大部分建了成片的新
式砖瓦房,配上了玻璃门窗。农民建房的不仅多了,而且结构上"灯笼架"、"四不露毛"的混合结构形
式多起来。所谓"灯笼架",就是墙基由石块砌起,房墙四角及间隔用石块或砖垒成柱子,高至檐口,
以增加承重能力,其余用土打成;所谓"四不露毛",就是屋面檐口处用三四行瓦,两头山墙顶端用砖
石砌成,其余屋面用草苫成。这种结构的房子仍安装木板门、木棂窗,房屋檐口的高度多在2米左右,
仍为木构架。这样可更好地承受风雨侵蚀,延长使用期。农民住房建筑水平从整体上有了提高。此期
公社社直部门、企业单位开始建造混凝土结构的平房做为办公用房或生产厂房。70年代后期,受唐山
地震的影响,城乡几乎家家都搭防震棚,有些户在防震棚里一住多年。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区内乡
村房屋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首先是乡镇驻地的房屋向楼房化发展。多数乡镇驻地的机关、企业、医
院、学校等单位开始建造2~5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楼房,有的经营单位也建起宽敞明亮的店堂。
民房建筑,北部山区为全石或砖石(基础石砌,墙体砖垒)墙,木架构,陶瓷瓦或水泥瓦苫面;南部平
原区则为砖石结构的墙,木架构、瓦屋面。不少户建前边带出厦的瓦房。大部分改换成玻璃门窗,一
改千百年来不留后窗的习惯,多数在后边留个小型檐窗。不少民房用石灰或水泥抹墙面,有的还使用
构造柱或圈梁,以增强房屋的整体性,达到防震抗灾的目的。此期区内出现民房越盖越宽、越盖越高
的趋势。老式住房一般进深(即长度)为3~3.5米;开间(即每间宽度)2.8~3米,檐高2~2.2米。而此期
的住房长度发展到5米、6米甚至7米、8米(带前出厦),开间也普遍达到3.5米左右,檐高发展到3~3.5
米以上。再加上较老式木窗扩大几倍的大玻璃窗,所建新房子美观、大方、宽敞、明亮。同时,厕所、
栏圈经过改造,也较从前卫生了很多。此期成为建国以来区内民房建筑数量最多、质量最好的时期。
据统计,1979~1989年,全区农民新建房屋9957.3万平方米,户均33.19平方米,超过了前30年全区农
村农民建房的总和。农民人均住房面积12.1平方米。80年代末至90年代,区内民房建筑水平进一步提
高。农民建房以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平顶房为主,南部平原和县城近郊农村尤其普遍。平房一般宽7~8
米(带厦),高3.5米,宽敞明亮;富裕村或富裕户开始建二层楼。临沂市罗庄镇的沈泉庄村,率先用统
一规划、自建公助的办法进行旧村改造,全村农民全部建成面积达200多平方的二层楼住宅。至1994
年底,全区200多个村庄、8000多户农民建起了楼房 (其中一部分为经营用房)。 1989~1994年,区内
农民新建房屋7352.7万平方米,户均拥有房屋69平方米,人均房屋使用面积达到15.16平方米。
高速发展的农村房屋建设,在改变人们的传统居住、生活习惯的同时,也在改变着农村的结构和
规模。以全区每村的平均人口计,1952年为663.68人,1989年为864.92人,1994年达到985.45人;以全
区平均每个行政村的户数计,1952年每村平均167.9户,1989年达238.7户,1994年上升到279.7户;户均
人口数则呈下降趋势,1952年全区户均3.95人,1989年户均3.62人,1994年降至3.52人。村镇建设促进
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加速了农村现代化的进程。
二、村居建设典型
(一)刘团村 刘团村位于临沂市相公镇东部、岚兖公路北侧。全村人口1220人,土地1150亩。其
中,村庄占地200亩。是全市发展村办集体企业较早的村庄。改革开放后,该村的玛钢厂迅速发展壮
大,产品连年供不应求,集体积累不断增加,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壮大。1993年全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
3000万元,人均纯收入1400元,成为颇有名气的富裕村。
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该村以科学规划为先导,以节约土地、改善投资环境、提高群众居住水平、
促进农村社会进步为宗旨, 进行了旧村改造和公共设施建设。自1990年以来,先后投入资金696万元,
按统一规划和标准,建成125户、每户使用面积150平方米的农户住宅楼;改建村幼儿园和小学校舍等
1500平方米;改建村卫生所门诊楼1座;建敬老院、老年娱乐活动中心1处。拓宽整修和硬化街道4条,
总长1200米,砌排水沟2400米,安装路灯16盏,植街道绿化树300株。建成村办自来水厂,村民全部免
费使用自来水。村两委在旧村改造中,注重实效,不搞花架子。改建后的新住宅,布局合理,设计科
学,完全符合"面积不大功能全,占地不多环境美"的要求。改造后虽然是二层楼、单门独院,却增加
了实用面积和功能,减少了占地面积。与原住宅相比,节约土地三分之一左右。其住宅质量优良,美
观实用。
(二)临沂西关 西关居委位于临沂市老城外西郊地区,有居民1274户,3776人。原为农业生产大
队,世代以种地为生。随着临沂城区逐步向西扩大,土地越来越少。改革开放以后,充分利用其处在
城乡结合部和逐步变为市区的区位优势,在兴办村居企业的同时,率先在西郊建起服装鞋帽批发商场。
不仅全居男女劳力都得到妥善安排,还吸纳安排了大批外来人员。全居有职工3000人。其中,从事建
筑业的1000人,商业(包括商场管理服务)900人,餐饮旅馆业600人,工业400人,其他100人。1993年,
实现产值4亿元,纯收入2400万元,人均纯收入2600元,提前达到"小康"标准。列全国百强村居第二十
七名。
1994年,西关居委共有独立核算企业22处。其中,批发商场6处,拥有经营房间1900间(处),摊
位3870个,有20多个省、市、自治区100多个县的上万人在此从事经营。西关商场群带动临沂西郊成
为名列全国前茅的批发城。几年来,西关在加强市场建设的前提下,不断加强居民的住宅建设和公共
设施建设。 先后开发建设了5处居民小区, 结合旧村改造,使800余户居民住上了新楼房。自1987年
以来, 先后建起被评为全省先进单位的老年活动中心,投资300万元兴建省级规范化实验幼儿园,投
资150万元兴建村居办中型医院,投资200万元兴建“涑河公园”。对居内的涑河河道两侧全部进行了
石砌护岸。居民区内4米宽以上的大街小巷全部进行了硬化,水、电供应得到保障。并建立了老年退
休制度;儿童免费入托,五保、残疾人生活全部包干;在校学生免费入学;全体居民及职工免费就医;
居民粮、油等5种生活用品免费供应,一切提留、费用全部由集体代交。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