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仓储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g&A=1&rec=347&run=13

粮仓及油库建设 清代承袭旧制,各县设有官办的"平常仓"和民办的"社仓"、"义仓",建有库房,
储粮以备荒年。光绪八年(1882年)莒州城设官仓(即常平仓),四关设义仓,共存谷1200石(将近50
万公斤)。民国年间,官仓、义仓大多破烂失修,存粮亦不多,有的甚至颓坏。
在抗日民主根据地内,民主政府征收的救国公粮和用其他办法筹集到的粮食,因是战争第一重要
物资,所以刻意加以保管。但因条件限制,大多只能存放在简易仓库和祠堂庙宇中。一般在民房或庙
堂房屋地面铺上麦糠,四壁衬上土坯,达到防潮的目的。有些存放在干燥的山洞里或较大的地窖里,
防止被敌人抢走。据1949年初统计,全区战时粮仓建筑面积为6025平方米,库容量771万公斤。其中,
简易仓容77.5万公斤,民房、寺庙仓容693.5万公斤,主要分布在临沂、苍山、日照、莒县、沂水、沂
源等县。建国初期,大多数区都建立了粮库,多利用没收地主的砖瓦房改造而成。1953年实行粮食统
购统销后,全部余粮都由国家储存,粮食库房紧张起来。一向没有油脂储存条件的基层粮库也要完善
储存设施。粮仓和油库的建设便逐步纳入国家计划。全区粮食部门从50年代中期开始,新建了一批砖
木结构的苏式仓、拱型仓等房式粮仓,并改造了部分民房、寺庙仓房。1950~1959年, 全区共新建粮
仓71540平方米,为1949年库房面积的11.87倍;新增库房容量11203.5万公斤,为1949年库容量的14.53
倍。 其中苏式仓容642.5万公斤,基建房式仓容7179.5万公斤,简易仓容2353.5万公斤, 民房祠庙仓
容858万公斤, 拱型仓容961万公斤。 1960~1969年, 全区建设粮仓165671平方米,容量25467万公斤。
1969年末,全区粮仓面积达243236平方米,容量37461.5万公斤。70年代,在继续建设新仓房和改造旧
仓房的同时, 大力修建土圆仓。 1970~1979年, 全区共建设仓房229962平方米,容量44977万公斤。
1979年末,全区粮食仓库面积达473198平方米,容量82438.5万公斤。80年代前期,粮仓建设仍由国家
拨款。1985年将粮仓建设投资改为贷款建仓。在仓库的不断改造和建设中,简易仓、民房祠庙仓、地
下仓、土(石)圆仓被逐渐淘汰,代之以房式仓和苏式仓。为了改善储粮条件, 还建设了部分双门双
笆仓。1980~1989年,共建粮仓129475平方米,容量22305万公斤。1989年末,全区粮仓面积达602673
平方米, 容量104743.5万公斤。 其中苏式仓容2155万公斤, 基建房式仓容97755.5万公斤,简易仓容
1551万公斤,砖圆仓容318万公斤,石 (土) 圆仓容87.5万公斤,拱型仓容2626.5万公斤。全区共有存粮
点497个。其中仓容250万公斤以下的358个,250~500万公斤的115个,500~1500万公斤的23个,1500
万公斤以上的1个。 1990~1994年, 日照、 沂源、 莒县相继划出本区。到1994年末,全区粮仓面积
448526平方米,库容量为78563.1万公斤。其中基建房式仓容量77996.1万公斤,简易仓容79.5万公斤,
砖圆仓容487.5万公斤。库房质量明显改善。全区共有存粮点347个。其中仓容1500万公斤以下的346个,
5000万公斤以上的1个。
油脂的储存及运输,全靠装具。60年代中期以前,常用的装具是油桶,全区每年需大桶2万只左
右。1966年,始在莒南、沂水、平邑等重点产油县用废旧油桶焊成容量1~2吨的小油柜盛油,全区油
柜容量约37.5万公斤。1968年在山区战备库里建造了容量50吨的立式钢板油罐。1971年开始建半地下
油池。1980年后,随着油脂散装运输的开展,全区普遍采用钢板焊造油罐油池,设在临沂、阿湖、平
邑、费县、莒南等火车站和石臼、岚山港口的粮油转运站,便于装火车、轮船外调。1989年末,全区
共有油罐油池451个, 容量6590万公斤。 其中5万公斤以下的134个,容量342万公斤;5万公斤以上的
317个,总容量6248万公斤。1994年末,因区划调整,全区共有油罐、油池415个,储油容量2858.7万公
斤。
粮油储存 清代至民国,县衙官库每季征收新粮入仓至满后,封门上锁,贴上封条,派差役守护,
防止失窃或被毁。平时无保管技术人员,也不进行翻仓倒仓,出风晾晒。第二年再征新粮前,将陈粮
出库变卖,腾出库房再入新粮。民国时有时衙门库房盛不下,便将部分粮食委托有储存条件的私人代
储;也有交由粮行进行交易,到时再如数归还官府粮食的。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民主政府征收的救国公粮等,除集中存放一部分外,还有相当数量的
粮食存放于民间村户家中,由乡村政权代为管理。便于机动转移或坚壁清野,防止被敌人抢走。如发
现粮食潮湿霉变或虫蛀,存粮机关则派员监督组织人力出风晾晒或者采取其他保护措施。
建国后, 粮食库存逐年增多, 全区各级粮食部门设立专职管理机构,负责粮油储存保管工作。
1949~1956年,采用常规保粮和药剂保粮相结合的办法。粮食入库前用石灰、麦糠和席片将仓底、四
壁垫好贴好,入库后用麦糠压盖储藏。后发展到用沙石压盖粮面。小麦入库前进行曝晒,趁热密封杀
死虫子;玉米、高粱晒后晾透入库。如发生虫粮,在冬季将粮倒至仓外,利用低温冻死虫子,然后入
仓。清仓杀虫时,有时也用六六六、滴滴涕等药剂。1957~1974年,全面采用药剂保粮方法。杀虫药
物有:六六六、滴滴涕、氯化苦、溴甲烷、氢氰酸、磷化铝等。1972年,莒南、郯城、莒县等地进行
塑料薄膜密封露天存粮渡夏实验。用薄膜隔绝外界空气对流,使粮堆呈缺氧或低氧状态,达到防霉杀
虫的目的。实验成功后,在全区推广。而后郯城、莒南等地采用分子筛富氮、微生物辅助缺氧、鲜树
叶辅助缺氧、 木炭炉缺氧等缺氧法杀虫。1981年全面推广低温、低氧、低剂量熏蒸"三低"保粮技术。
1984年全区采用"三低"方法保粮24942万公斤,占年平均库存量的41%。1985年后,全区普及塑料管槽、
棉毯、薄膜密闭技术和气流熏蒸技术,使"三低"储粮技术进一步发展。1986年郯城县利用机械通风法,
使储备的玉米、稻谷安全渡夏,1987年在全区推广。1988年全区建成容量6800万公斤的机械通风仓。
同年,莒县、费县和地区粮油储运库还采用微机测温技术保粮,获得成功,并在全区推广。
在保粮工作中,全区粮食系统职工开展了"四无"粮仓活动。1955年,粮食部发布的"四无"粮仓标准
是无虫、无霉、无鼠雀、无事故。60年代,粮食部又规定了"四无"油品库标准。即:无酸败、无渗漏、
无油污、无事故。1989年,全区实现"四无"的库点达447个,占总库点的99.1%;"四无"库存粮481885吨,
占总储粮的92.22%。1994年,全区"四无"库点达100%,共218个(不含商业经营网点);库存粮350112吨,
占储粮总数的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