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持发展多种经营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g&A=1&rec=334&run=13

1950年,鲁中南区制订了合作社计划,要求合作社以生产救灾为重点,大力扶持群众进行副业生
产。全区各级供销社组织2万多人投入生产自救,其中运输业1.3万人,榨油497人,油盐挑子3866人,
其他395人。仅上半年即增加收入折高粱52.5万公斤,可使1.2万人渡过半年灾荒。1957年夏,临沂地
区发生特大洪涝灾害后,专区供销社成立了救灾办公室,制订了扶持生产的计划,安排生产收购项目
16种,先后购进芦苇、竹子、蒲绒、黑白瓜子、估棉、硝磺、桑皮等副业原料732.95万公斤,还组织群
众打猎、运输、采集野生药材等,使群众获得纯收益525.9万元。60年代,各基层社分片包队,以种
植业为重点,积极发展集体多种经营,同时鼓励社员发展家庭副业。1965年建立副业包贫队基点1988
个,帮助支持9969个生产大队,4.9万个生产队,计37.2万人。从事百余种副业项目,实现总产值6019
万元,纯收益3590万元,平均每个农业人口增加收入4.8元。为使农村副业生产健康发展,各级供销
社帮助生产队采集副业原料2675万公斤,供应各种生产机具4300件,培训技术人员1.2万人,收购各种
副业产品500多万件。70年代,供销社重点扶持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尤其注重发展猪、羊、兔、禽、
貂、蜂等项目,不仅增加了集体和群众收入,同时为国家提供了大量副食品和出口物资。1972年全区
多种经营总产值达3.44亿元,纯收入2.58亿元,平均每个农业人口增加收入28元。 1979年人均增收110
元。是年,全区茶园发展到7.9万亩,年产茶叶62万公斤;果树4343万株,产果品2.07亿公斤。其中苹
果树1197万株, 产量1.19亿公斤; 板栗256万株, 产量294万公斤;银杏7万株,产量40万公斤;花椒
3000万株,产量175万公斤;专用桑园桑山5.8万亩,零星植桑6000万株,产茧185万公斤;金银花1亿
墩,产量95万公斤。生猪存养量325万头,大牲畜存养量43.8万头。羊87.6万只,年产羊毛50.75万公斤;
家兔440万只;水貂4925只,年产貂皮9722张;蜂2.2万箱,年产蜂蜜123.5万公斤。
为了发展农村多种经营,各级供销社注重在资金、物资和技术等方面进行综合性扶持。将专项扶
持资金分配给多种经营生产单位,其中一部分按时回收,一部分作为无偿投资。1980年,地区供销社
发放扶持资金57.5万元。自60年代以来,将化肥列为扶持多种经营的重要物资,专项分配给生产基地。
1980年,分配化肥8959吨(标准吨),用以扶持种植业的20多个项目。各级供销社在扶持多种经营生产
中,一贯坚持"产、供、技、收、培"五结合的原则,尤其重视技术扶持。每年发放的扶持资金中的专
项技术费,主要用于聘请技术人员、举办技术培训班或进行科学试验。1976年,各级供销社聘请农民
技术员793人,技术费投资62.7万元。1981年,全区供销系统负责多种经营的专职人员有1469人。翌年
增加到1695人,包点449处,驻点人员800人,聘请农民技术员401名。
供销社系统扶持的多种经营项目主要以种植和养殖业为主,骨干项目有苹果、黄梨、银杏、大蒜、
花椒、山楂、板栗、金银花、茶叶、桑、蚕茧、全蝎、中草药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