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概况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g&A=1&rec=302&run=13

区内纺织业历史悠久,在临沂市的大范庄、沂南县的后黄疃、临沭县的北沟头、苍山县的东高尧、
日照市的尧王城等龙山文化及大汶口文化晚期遗址出土的文物中,既有陶制纺轮,又见陶片上的麻布
纹,足见在4000多年前,先人就开始用纺轮纺线。区内棉纺织业是随着棉花的引种而兴起的,约在宋、
元之际普及开来。但直到清末,仍处于土纺土织阶段。从棉田里摘回的棉花晒干后,用手摇的绞花车
将棉籽轧出,再用弹花弓弹成一块块松软的棉"瓜"。妇女用土纺线车纺成线后,再用脚蹬手扳的土织
机,织成窄幅的白土布。每匹约为2.8丈,折现在的15.57米。群众称这种织布机为"小机"或"木机"。
清末民初,区内棉纺织业开始半机械化和小规模生产。1910年,日照县留日学生叶汝莲与马官和
合伙购置锅驼机和织布机,创办了本区首家织布厂。有工人20余人,生产柳条布和洋粗布。1913年,
日照县政府开办“贫民工厂” , 开始有潍县(今潍坊市区)产织布机5台,职工30人,年产布560匹
(每匹120码),价值5610元(大洋)。盛时发展到17台大机(即脚蹬的"铁机",属半机械化)、4台小机,
生产白细布、条子布、线呢、芝麻呢等品种。1914年,在山东省第一次物品展览会上,临沂县的爱国
布获优等褒奖银牌;莒县的衣带、毛巾,临沂县的五色丝线获二等奖证书。至1933年,当时的临沂地
区的7个县均办起"贫(平)民工厂",用大机织布,规模不等,个人办织布厂者也渐渐进入城乡。此时,
织布厂所用的纱多为国外进口和上海、青岛等地产的细纱(俗称"洋线"),而土纺土织依然是农家衣着
的主要原料来源,织布的纱仍用土纱,个别织户开始试用"洋线"。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为粉碎敌人封锁,解决军需民用,支援战争,根据地内相继办起了一
批小型织布厂、毛巾厂等。1940年夏,鲁南行署在费南县(今平邑县境内)创办华丰总厂,下设织布、
毛巾等4个分厂,产品全部供应军队。1942年,沂水县“益华工厂”成立,有毛巾织机4台、织带机2
台、24锭脚踏捻线机1台,职工30余人。日产毛巾1152条、裹腿240副。这一时期,不仅各根据地内均
办起了织布厂、毛巾厂、织带厂等,抗日民主政府还发动群众植棉纺纱,织布做衣,支援部队抗日,
开展了“户户纺纱,村村织布”的大生产运动。为了组织好纺纱织布,粉碎日伪封锁,各根据地均成
立了专门机构。1942年9月,省战时工作委员会经济建设处设纺织局;11月,滨海区纺织局在莒南县
大店成立; 11月30日, 鲁南区纺织局在费县柿黄峪成立;同月,沂蒙区纺织局成立。到1943年8月,
根据地纺织业即有很大发展。 鲁中区有织布机1189台, 织布19330匹;滨海区有织布机1438台,织布
21516匹。 1944年,莒南县有纺织小组1353个,大织布机487台,小织布机753台,弹花机99台,纺线车
11724辆。滨海全区有铁织布机1456台,木织布机3550台,纺车57093辆,弹花机244台,年产布15万匹。
抗日战争胜利后,各级政府仍致力于组织纺织生产合作社,发展纺织业,解决军队供给和农民的生活
出路。1946年8月,莒南县纺织合作社发展到239处,有大小织机1000多台,向政府交售布3万多匹。临
沂县有纺织合作社8处,社员1482人,集中在岔河区(今南坊镇),该区8%的户从事纺织。到全区解放后
的1948年12月统计,沂水县有纺织合作社45处,染坊7处。
建国后,区内纺织工业继续发展。1951年3月,临沂县中心合作社改名临沂县城关针织生产合作
社,将原分散生产的布组、毛巾组、袜子组集中在一起生产。1953年6月,临沂县城关绳业生产合作
社的前身--绳业生产组成立,为区内第一个麻织企业。1954年4月,郯城县马头镇开始组织针织、棉织
生产合作组。同时,临沂县岔河棉织社成立,有80台铁织机,134名社员。1955年4月,临沂县针织社
以柴油机带动32台织布机生产,结束了区内单靠人力织布的历史。此期,因大中城市现代化纺织行业
的产品物美价廉,已基本满足市场供应,区内除一部分铁织机拥有户在合作化高潮中组织了针、棉织
合作社外,土纺车、小织机渐被淘汰。
1958年“大跃进”期间,区内纺织工业一度出现大发展的势头。9月,开始筹建临沂市棉纺织厂,
设计规模5万纱锭、1200台织机。后因故于1959年7月停建。1958年10月,沂水县纺织厂建成,只织不
纺。同年10月,临沂县针织社改为地方国营"临沂县棉织厂"。1959年7月,又将岔河棉织社并入。在60
年代初的三年困难时期,沂水县纺织厂下马关闭,临沂市针织厂停产炼铁,郯城马头棉织厂职工下放
近80%。1962年纺织工业总产值为31.8万元,较1959年的130万元,降低75.5%。经过调整保留下来的纺
织企业,在条件极为困难的情况下,想方设法维持生产。1964年5月,临沂县针织社(由针织厂恢复原
名)派员赴济宁市学习用布角开花纺再生纱技术,自筹资金购进700锭铁筒纺纱机,自纺再生纱,织成
再生布,自己赶集销售。为全区机械纺纱的开端。到1965年10月,该社才恢复了给百货站来料加工业
务,又生产白棉布。至1966年,全区纺织工业总产值达到138万元,超过1959年的水平。
区内现代化纺织行业的兴起,得益于“三五”期间国家的“三线”建设。省委采取沿海企业向内
地转移的措施,老厂建分厂,在临沂建起了几个现代化纺织厂。1966年10月,济南国棉二厂临沂分厂
开始筹建(后改为青岛国棉八厂临沂分厂)。同年,青岛第一针织厂筹建平邑分厂(后改在临沂)。
1967年12月26日举行青岛国棉八厂临沂分厂首期工程4000纱锭、108台织机“一条龙”生产试车典礼。
1968年9月25日,一期工程的1294D型细纱机24台、9984锭,1511M型织布机216台全部开工,成为区内
第一个现代化的纺织项目。1970年底,完成二期工程,新增A512型细纱机26台、10816锭,1511M-110型
织布机474台。1971年7月1日,该厂移交临沂地区管理,定名为"山东省临沂棉纺织厂"。1970年7月1日,
青岛第一针织厂临沂分厂举行投产典礼大会。1970年3月2日,省革委批准兴建青岛国棉六厂蒙阴分厂。
一期工程投资额250万元,规模为12000纱锭、400台织机。1975年部分投产。3个现代化纺织企业的兴
建,带动各县相继建起一批小织布厂、针织厂、麻纺织厂,推动了全区纺织工业的迅速发展。到1978
年底,临沂县棉织厂搬迁扩建,临沂县麻纺厂新上纺纱和麻袋车间,沂水针织厂建成毛巾、袜子车间,
郯城县棉织厂扩建,沂源县棉织厂建成,日照市染织厂成立,费县棉织厂投产,临沭、费县、日照麻
纺厂兴建。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5015.6万元,是1966年的34.34倍。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临沂地区先后建成一批棉纺织、麻纺织、毛纺织、化纤纺织、针织复制、
印染企业,基本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纺织工业体系。1985年,在全区和全省同行业中办起了首家中
外合资企业--临沂联合毛纺有限公司。1987年乡镇纺织企业实行了归口管理,强化了行业管理职能。
先后有10余处企业引进了国外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提高了企业的装备能力和技术水平,为产品更新换
代、适应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全区纺织工业发生了质的飞跃。1989年,全区有纺织企业77家(其
中合资企业3家)。在全部企业中,棉纺织厂12处,单织厂18处(其中染织厂8处),印染厂2处,麻纺织厂
6处(其中苎麻纺织厂2处),毛纺织厂6处,复织工厂11处,针织厂14处,化纤纺织厂5处,服装厂1处,
纺织机械厂2处。有棉纺纱锭205456枚(其中引进气流纺纱锭2376头),棉布织机5144台,连续轧染生产
线1条,辊筒印花和园网印花生产线各1条、染缸12台、针织机118台、棉毛机99台、经编机35台、大型
纬编园机20台、毛巾织机308台、毛巾被织机350台、床单织机118台、织袜机378台、毛纺机121台、毛
纺锭15196枚、毛针织横机190台、黄麻织机181台、麻纺锭2920枚、苎麻织机100台、苎麻纺锭10068枚。
其中引进国外浆染联合机、预缩机、气流纺纱机、摩擦纺纱机、剑杆织机、针织纬编大园机、毛针织
电脑横机、自动提花横机、三线衬纬机、真丝吊机、自动提花袜机、 拉舍尔毛毯生产线等设备, 具
有80年代的世界先进水平。全区纺织工业拥有固定资产原值4.63亿元。年生产能力为:棉纱4.12万吨、
棉布1.39亿米、印染布4400万米、针织内衣1950万件、毛巾3080万条、毛巾被280万条、床单106万条、
袜子1200万双、粗梳呢绒110万米、兔毛纱1200吨、针织绒线700吨、化纤毛毯60万条、羊毛衫200万件、
麻袋1540万条、苎麻布250万米、苎麻纱1800吨、纺织机械800吨。 纺织产品有892个品种2270个花色。
全系统共有职工33974人, 其中, 女职工20805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974人。完成工业总产值6.54亿
元,较1978年增加了12倍多。出口交货值2.28亿元,成为全区外贸出口骨干行业。实现利税7776万元,
较1978年增加了11.5倍。
进入90年代,中央决定对全国纺织行业进行战略性产业结构调整。区内纺织企业根据国家确定的
方针,在改组改造中寻求新的发展和提高。虽然一批乡镇企业停产或转产,但一批大中型骨干企业通
过改革增强了实力和发展后劲,使全行业再次获得大发展。1994年,全区有纺织企业45家,其中国有
企业15家,集体企业24家,合资企业3家。在全部企业中,大中型企业15家。职工32014人。固定资产
原值达10.68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16.76亿元,出口交货值达4.76亿元,实现利税1050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