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g&A=1&rec=211&run=13

一、水土保持概况
区内北部地区山高坡陡,历来水土流失严重。据1685年《蒙阴县志》载:"凡蒙之山,荆棘硗确,
大都不毛,稍有可耕之田,又岁岁冲决,非成河,即沙压,沧海桑田变幻顷刻"。1984年普查,全区
水土流失面积(含已治理面积)1.18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1.8%。1949年,全区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270平方公里。1950年,华东农科所、省人民政府拨给沂水专署1.5万公斤小米,以工代赈,支持开展
水土保持试验及推广工作。1953年秋,水利部部长傅作义视察沂水县水土保持措施后,指出:"这是
缓洪拦沙、治山治水的好经验,……要大力推广。"1958年沂水县夏蔚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水土保持
先进单位"称号,全国22个省市派员前来参观学习。1957年,临沂专署成立山区生产规划水土保持委员
会,各县组织群众闸山沟,整梯田,封山育林,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是年冬,地委、专署决定由
副专员张清波带领全区各县党政主要负责人和地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到河南济源县、禹县、林县学习水
土保持经验。返回后,结合临沂的实际,地委、专署确立了"先治上游,后治下游;先治坡,后治沟;
综合配套,全面整治山丘地区"的施工方案。并决定将孟良崮山区作为地区的试点示范区。1958年元
宵节,由300万人组成的队伍,拉开了临沂地区治山治水的序幕。省水利厅厅长江国栋当日从济南赶
赴孟良崮治理工地,对临沂采取的大兵团集中治理与专业队常年治理相结合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
为搞好示范,各县均树立了自己的样板工程。地区治岭的样板是莒南县厉家寨、费县的汪沟区和蒙阴
县的布洼村。 莒南县厉家寨在学习费县汪沟“二合一”梯田的基础上,创造了“三合一”梯田,获
亩产137.5公斤的收成。 毛泽东主席批示: “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一个好例”。此后,
“三合一”梯田成为区内水土保持的专用名称和重要措施,予以全面推广。60年代,地、县相继成立
水土保持委员会,全区开展了以“小型为主,配套为主,群众自办为主”的水土保持工作。平邑县的
大埠槐、日照县的葛疃等一大批水土保持先进典型相继涌现。70年代,地、县成立农田基本建设指挥
部,地、县、社、大队各有水土保持为中心的农田重点建设区域。80年代,区内由点到面开展了以小
流域治理为重点的水土保持工作。在治理过程中,或治山或治坡,或修库或建塘,或闸沟或整地,或
植树或种草,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工程措施、生物措施、生产技术措施相结合,收到缓洪
拦沙、防止土层变薄、地力下降,保持肥水,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促使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功效。至
1989年,全区共建成大中小水库塘坝8000余座,闸谷坊21.46万道,修水平梯田449.8万亩,建沟坝护地
17.74万亩,植水土保持林186.95万亩。 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471平方公里。土壤年侵蚀总量由建国初
期的近亿吨减少到0.7亿吨。进入90年代以后,这些治理成果不仅得到了巩固,而且又有新的发展。
仅1993年,全区即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83.3平方公里。
二、水土保持典型简介
(一)厉家寨治山治水 莒南县朱芦区厉家寨乡大山农业生产合作社,是1955年冬由13处初级社升
并而成的,共5个自然村、714户,位于厉家寨乡的三山、五岭、两河之间,自然条件恶劣。全社6500
余亩可耕地,被山岭、河沟分割得零零碎碎,有5400亩地是倾斜不平的梯田,只有1100亩地较为平展。
这些耕地土层瘠薄,有30%是黄石渣子地,40%是青石渣子地,20%是红石渣子地,土层只有二三寸厚;
有10%的粘性黄泥头和河淤地较好。有荒山1.8万亩,战前尚有不少林木,但都被敌人滥伐了。水土流
失十分严重,每年都有四五百亩土地连庄稼带熟土被水冲走。群众反映:"穷山恶水种地难,又怕涝
又怕旱,十年就得九年歉。"由于土地瘠薄,平均每亩年产量不过百余市斤,农民生活十分贫困。当
时农民形容自己的生活归宿是:穷人3根棍--先放羊、后放牛,拉几年要饭棍到了头。此处于1942年解
放,1948年即组织起互助组,粮食产量有所提高,至1953年亩产达到115公斤。成立农业合作社后,这
里的农民在社党支部和社委会的领导下,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从而抓住了山区增产的关键。其主要做
法是:
首先进行深翻、整地。深翻、整地是山区增产的关键之一。根据一般经验,深翻的地比未深翻的
地每亩可增产25至35公斤。从1951年起,劳模厉月举(时为社长)先在瘠薄的梯田里深翻4分地种花生,
秋后即增产花生米15公斤。从1953年起,该社就全面推广了深翻地增产的经验,翌年即深翻地2400余
亩。1957年,全社6500亩可耕地基本上深翻了一遍,土层由二三寸增至一尺二寸左右。在实践中,该
社创造了熟土在上、生熟拌匀和两生夹一熟等深翻、整地的方法。在整地方面,主要是将小块地整为
大块地。该社第六队在整平西北山下的11块零碎小块地时(共5.3亩),共填平了3道沟,刨出了400余车
石头,取直了弯曲的沟道,使大山根下第一次出现了一块13亩的平坦地面。玉米亩产由过去的百多市
斤增至300多公斤。1955年成立高级社后,社员们提出了"让河流改道,叫土地翻身"、"向大山进军"的
口号,全社男女老幼凭着一双手和简单的工具开始了大规模的治山治水活动。经过5个多月的苦干,
使5条河改了道,凿平了11个岭头,填平了21个大汪和300多道水沟,把1000多块零碎小地整成118块计
1500余亩的"三合一"水平梯田,扩大耕地面积192亩,使山坡变成了平原,沟底变成了良田;其次是开
展综合性的水土保持。根据山区的特点,该社采取闸山沟、修水库、整梯田与封山造林相结合的方法,
探索出一套山区防洪、蓄水、保土的成功经验。该社在1.8万亩荒山上植树420万棵,有效地防止了水
土流失。在封山造林的同时,该社于1955年冬,经过两个月的艰苦劳动,用3万多个工日,凿通了3道
岭,迫使竖水横流。修水库11座,闸山沟2000余道,砌石井79眼,修缓水拦沙坝7道,从而使3600亩旱
地变成水浇田,并保障了300余亩梯田未被山洪冲毁。是年,该社参考平原地区沟洫畦田的做法创造
了沟洫梯田,取得了免涝、储水、防旱的综合效益。在大搞农田基建,改善生产条件的基础上,该社
又通过增种高产作物、普及良种、改进耕作技术、养畜积肥、增添和改良农具等多种措施,促进了农
业生产的全面发展。1957年,全社平均每亩产粮(经济作物不在内)375公斤,比上年增产17%,每户社
员的收入比上年增加40元。
是年10月9日,毛泽东主席看了中共莒南县委于4月9日上报中央的《山东省莒南县厉家寨大山农
业社争取丰收再丰收》的报告后,作了如下批示:"此件值得一阅。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
一个好例。……"12日,《人民日报》发表了《英雄社战胜穷山恶水--介绍大山农业社建设山区的丰功
伟绩》的文章,全面介绍了大山社建设山区的事迹。20日,中共山东省委、省人委组织参观团到厉家
寨乡大山社参观。沂蒙人民在毛泽东的批示激励下,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在全区掀起了农田基本建
设的高潮。
(二)夏蔚镇治山治水 沂水县夏蔚镇位于摩天岭以西,地处沂河支流汶河的上游。地势东高西低,
有大小山头216座,中峪、上里、夏蔚3条河流自东向西穿流全镇。全镇有350条山沟,将15万亩土地
分割得十分零碎。
建国前,由于战争破坏和人为砍伐,此处山上植被稀疏。每遇山洪暴发,即泥沙俱下,水土流失
严重,粮食平均亩产仅50余公斤,群众生活十分困苦。在当地,曾流传着"雨前旱,雨后冲,年年整
修白费工"、"天旱一把刀,雨季一团糟"和"春天旱,秋天旱,夏季一场雨,什么也不见,不是逃荒就
要饭"等民谣。
1957年,为从根本上消灭水旱灾害,县长谢成春带领县内各区负责人到河南省参观学习治理漭河
的经验。回来后,中共夏蔚区委书记王恒全即发动全区人民掀起了治山治水的高潮。先从简单的项目
开始,后发展到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先由零星分散治理起步,后发展到以小流域为单元统
一规划设计,全面治理。他们按照“首战牛角崮,进军朱家坪,攻下盘龙崮,根治望海峰,转战燕鹰
崮,会师五台山”的治理次序,开展了梯次推进的治山治水活动。经过4个月的艰苦劳动,控制水土
流失面积13.7万亩,占全区耕地面积的90.4%。其具体做法是:一是实施坡地梯田化。在每块地的三面
培筑0.3米高土埂,并选择低处用块石砌成水簸箕,泄水口略高于地面,一般雨量雨水能全部渗漏土
层,增强抗旱能力。雨量大时,水便从水簸箕流走,可保持田土不被冲刷。对山地的耕作也由顺耕改
为横耕,这样既可增强保墒、保土、保肥作用,又利于在播种时耕作施肥,不再怕所施肥料被洪水冲
走。当年,全区共整修梯田3.7万亩;二是建水库治荒山。实行全面规划,因地制宜,集中治理,沟
坡兼治,以治坡为主,全面开展,综合利用。为根除旱灾,使高岭地都能开渠引水灌溉,该区在4个
月内新建塘坝26座,蓄水450万立方米,浇地3.6万亩。加上自然长流水及地下河可浇地0.97万亩,使
可浇灌面积达到4.57万亩。而后,又建蓄水池352座、拦河坝23座,挖支毛沟350条,打水井620眼,共
治理大小山头186个,整治荒山地3万余亩;三是实行自上而下,先小后大,点面结合,全面治理。共
建鱼鳞坑10.41万个,修水平沟、截山沟、蓄水引渠8430道。这些设施在缓洪、拦沙,消除下游洪水灾
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四是实行封山造林,养护草木。在全区136平方公里范围内,以生产队为单
位划分封林区,成立护林委员会。于每年秋后收草1次,归队收入。这样不仅可以逐年增加杂草生长
的密度,而且能保持荒山土不流失。此期,共植树176.86万株,其中果树26.68万株,基本上实现了无
山不绿,有水皆清。在造林中,围绕水土保持工作,采取了鱼鳞坑植树、等高线造林的方法,使缓水、
拦沙作用得到增强。
夏蔚实施水土保持的经验引起了省委的重视。1958年2月,中共山东省委第一书记舒同在视察了
夏蔚治山治水的情况后,给予充分肯定,并将其概括为"鱼鳞、竹节、水平沟,库塘、梯田、自流渠,
封造育种乔灌木草,圈养牵放五业兴"。3月,省委在沂水召开了全省治山治水现场会,察看了夏蔚实
施水土保持综合工程的情况,随即在全省掀起"学夏蔚、赶夏蔚、超夏蔚"的治山治水群众运动。《人
民日报》、《大众日报》均刊载了夏蔚治山治水的经验。是年春,国务院授予夏蔚"全国水土保持先
进单位"称号。北京农业展览馆展出了夏蔚治山治水工程的图片。有20多个省市派员来此参观学习。
此后,夏蔚始终坚持抓小流域治理,并按照增加植被,改变局部地形,增加土壤渗水量3条原则,采
取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实行山、水、田、路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到1982年底,累计
修水平阶1.13万亩,修截水槽1万余个、拦沙墙250道,挖围山排洪沟120条。共植树造林5.2万亩,占
宜林面积的74%,其中营造水土保持林、防护林、新薪林3.4万亩,用材林1万亩,经济林0.8万亩,森
林覆盖率达34.7%。整修谷坊1.2万座、塘坝49座、小水库8座、蓄水池59个、大口井52眼,建机电灌站
29处。整修高标准水平梯田3万亩。修生产路7条,长39公里。
该镇经综合治理后,取得了良好效果。1981年割山草500万公斤,收鲜果255万公斤,收入44万元。
枝叶和山草多了, 又为畜牧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全镇牲畜存养量达1.94万头,其中:牛1247头,羊
3961只,猪14198头。全镇喂长毛兔9万多只。
(三)天宝流域综合治理 天宝流域位于平邑县城东南部的天宝山镇,流域总面积32.7平方公里,
其中水土流失面积18.73平方公里。该流域系纯山区,三山夹两域,地貌呈"W"形。流域内主峰天宝山,
海拔646.5米,流域内最低高程为178米。该流域山高坡陡沟短,地形复杂,岩石破碎,极易发生水土
流失。自1986年始,在国家采取"以工代赈"方式的扶持下,经过连续5年的集中治理,使流域内的水土
流失状况得到了有效控制,并改变了该流域自然环境恶化、功能失调、资源枯竭、地力下降的局面,
建立了完整的防护体系和与当地自然环境相适应的农业生态系统,为农、林、牧、副各业的发展提供
了坚实的基础。
治理工程启动前,根据该流域耕地少且不集中,原有果园面积大,但分布零星,荒山多但林草少,
沟道分布广泛却干枯无水的特点,本着先上后下、先坡后沟、沟坡兼治、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
的原则,确立了林上山,田在川,山顶松柏戴帽,山腰果树缠绕,山脚造良田的治理格局。在治理过
程中,主要实施了防护体系建设和商品基地建设与水资源开发两大类系统工程。在防护体系建设方面,
一是搞了坡面工程建设。即将流域内的坡耕地和顺坡田,按照规划设计标准,整治成保土、保水、保
肥的"三保田",田面外高里低,形成倒比降2%左右,整地时保持熟土层在顶面不被打乱,深翻40~50
厘米的活土层,土坎堰高1~2米,外边坡采用1∶1或1∶0.75。堰埂高出田面20~30厘米,顶宽30~40
厘米, 外坡与地坎外坡一致。 内坡1∶1,石坎田以平面块石分层干砌,100#水泥沙浆勾缝,外坡1
∶0.1,坎顶高出田面20厘米左右。田面排水沟设在田面内侧堰根,排水断面呈梯形,顶宽40~60厘米,
深40厘米,底宽30厘米。在沟头、沟口逐级修建跌水和水簸箕。土坎田有"三花"护埂(即金银花、花椒、
黄花),株距1米;二是实施经济林建设。根据当地条件,将新发展的经济林整治成水平梯田或水平阶,
尔后栽植优质黄梨、山楂、苹果等,每亩植60~80株。对原有的老果园,也进行整地扩穴,选优去劣,
高接换头。几年来,新发展各种经济林果14507亩,计87.04万株;三是开展了水土保持林建设。为绿
化荒山,涵养水源,提高森林覆盖率,根据流域内荒山、荒坡的立地条件,选择树种。石灰岩山区,
以栽培侧柏为主,片麻岩山区栽刺槐、火炬树种。采取穴状、"品"字形栽植,每亩220株。对原有的疏
林地实行封山育林和缺株补苗,使之尽早恢复植被,提高森林郁闭度;四是实施了灌溉工程建设。为
了确保农田和经济林果的稳产高产,按照山下建扬水站、山坡建水池和水渠的规划,几年来共修建扬
水站39座、蓄水池241个、河边井15眼、渠道2.9万米,实现了山区水利化。有的村还推行了微滴灌技
术,做到了科学用水、节约用水;五是实施了沟道防护体系建设。根据沟道的侵蚀发育程度、水源及
山区人畜用水、灌溉等情况,按照从沟头到沟口,自上而下,先毛沟,后支沟、干沟的顺序,修了各
种类型的蓄水拦沙工程。在支毛沟修建沟头防护、拦沙谷坊、蓄水谷坊、水池等,在干沟修建蓄水拱
坝、塘坝、河岸护砌、护地坝等工程,形成了沟沟建坝、节节拦蓄的沟道防护体系,控制了沟道的侵
蚀。5年间共建拦沙谷坊460道、蓄水拱坝256座,增加蓄水量89.6万立方米,扩大灌溉面积14500亩。
修建顺河坝(河岸护砌)3.6万米,修环山、生产路54公里,建桥涵36座。在防护体系建设中,共完成总
工程量171.5万立方米,其中土方152.49万立方米,干砌石11.7万立方米,浆砌石7.31万立方米。总投
工108.7万个。 总投资670.71万元, 其中国家以工代赈35.51万元,地方配套17.1万元,群众自筹74.6
万元,投劳折款543.5万元。上述工程均达到或超过了国颁《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标准》中确定的坡
面工程十年一遇、沟道工程二十年一遇24小时最大暴雨量的设计标准,从根本上消除了水土流失的危
害。5年中,在全流域共营造各种水保涵养林8940亩,发展经济林果14507亩,扩大林地面积23447亩,
林地总面积达到40056亩, 林草植被率由33.9%提高到81.7%; 坡地改梯田2650亩,实现人均基本农田
0.19亩(治理前人均农田不足0.1亩),人均经济林1.4亩,其中人均果园面积由0.46亩增至1.33亩。工程
措施和生物措施的有机结合,使流域内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各种鸟类、野生动物逐渐增多。由于林草
面积的大量增加,地面蒸发量减少,地表湿润,空气宜人。区域小气候向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
在实施防护体系工程建设的同时,还实施了商品基地建设与水土资源的科学开发。土地利用率由
治理前的46%提高到98.7%,经济林果栽植面积由治理前的7711亩增加到22218亩,果品总产量由治理前
的1504万公斤增加到4333万公斤,流域内生产的黄梨、山楂、苹果、桃等远销全国十几个省、市、自
治区,该流域已成为全省四大果品生产基地之一。果品总量的增加,促进了运输业和加工业的发展。
流域内有24家农户搞运输,有58家办起个体加工厂,加工梨、山楂、桃等罐头。紧靠天宝流域的地方
镇,有个体罐头厂、果脯厂80余家,原料主要来自该流域生产的各种水果。一个山上建基地,山下办
工厂,龙头带农户的产、供、加、销一条龙格局正在该流域形成。全流域总产值由治理前的784.8万
元增至5974.5万元,人均纯收入由355元增至2391元,成为小康型流域。
在天宝流域开发治理中,还涌现出了一个闻名全国的治山治水典型--九间棚村。九间棚村座落在
海拔600余米的龙顶山上。260年前,其先人逃荒要饭路经龙顶山,便在天然石洞内安家栖身。后又有
数家逃荒人来此落脚。当人口发展至9户时,便将狭长的石洞隔成9处各居一家,"九间棚"的村名遂由
此而得。这里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四面是悬崖,从村子到山下仅有一条磕膝路,上山下山有一半的路
程需爬行。因处高山之巅,与世隔绝,故被称为"山鹰之国"。这里不仅耕地零碎屈指可数,而且水源
奇缺,一处似滴非滴的小山泉,成了全村唯一的"救命泉"。该村有村民44户177人,1980年,人均纯收
入128元。1984年冬,新上任的村党支部书记刘加坤,与全村8名党员眼噙热泪对山发誓:人活着就要
改造自然、创造自然。他们确定以修路、架电为先导,以治山治水为目标,彻底改造龙顶山。是年冬,
村党支部一班人,带领群众开山筑路。全村居民上至七旬老人,下至10余岁的少年全部出工。在130
天内用炸药8.9吨、钢材1.5吨,开挖土石20万立方米,劈山崖最高点6米,砌路坎高7米,终于修成一
条长3.5公里、宽6米的环山路。1985年5月25日,汽车第一次盘上龙顶山。在此后1年多的时间里,该
村竖线杆14根,架高压线850米,使家家通了电。
路通、电通之后,第二步便是治水。龙顶山上没有水,刘加坤通过与村里最年长的老者攀谈,在
距该村3公里外的卧龙山绝壁上的一个山洞里找到了水源。他们先是架通了从村中到卧龙泉的高压线,
继而修建了扬程为115米的扬水站及3000米输水管道,将洞中泉水引到了龙顶山上。引水上山后,他
们又集资1万元,先建成一条瓜藤似的平渠,然后采用顺藤结瓜的形式,连续修了9个蓄水池。此举既
便于使每块农田得到浇灌,又便于在多处蓄水,实现了满山有水随时能浇,有人为这一配套工程起了
个形象的名字,叫"母子连环池"。尔后,他们在不到两年内,又新修渠道8公里,并在渠旁修了长11.5
公里、宽6米能跑汽车的渠带路。此期,共依干渠修水池35个,使全村90%的农田实现了自流灌溉。为
此,九间棚人共集资20万元,投入工日7.2万个。
治水成功后,他们便开始实施封山育林。1989年冬,村两委经过多次商讨,决定走出大山,到外
地学习借鉴先进的果树种植管理技术。他们下河北、去烟台、跑枣庄,先后购进4000棵大青皮软仁石
榴苗,1.8万棵大久宝密桃苗和红富士、新红星苹果苗与金星、歪把红山楂苗,栽到新整的土地上,
同时在土层瘠薄地段植侧柏8万株,将2000亩山滩进行了绿化。昔日的秃山顶呈现出“山顶松树戴帽,
山间刺槐缠绕,清水石路绕山转,苹果山楂抱山脚”的崭新景象。1989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
元,是1978年的10倍。
九间棚人治山治水改造自然的感人事迹,被新闻媒体报道后,在全国引起了巨大震动和反响。至
1990年,到九间棚参观学习者已达20余万人次,涉及到19个省、市、自治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宋
平在写给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姜春云的信中,称九间棚精神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田纪云、李铁映等党
和国家领导人亦先后到九间棚村视察,被九间棚人的壮举所感动。在荣誉面前,九间棚人并没有故步
自封。1992年初,村党支部又带领全村群众开始了第二次创业。他们在继续建设自己世代生息于斯的
家园的同时,利用九间棚的知名度,适时进县城创办企业。当年,他们筹资180余万元,在县城建起
了石材厂、石料厂。由于管理有方,经营有序,到1993年,村办企业即创产值220万元,实现利税20
万元,当年人均纯收入达到2046元。
(四)洙边小流域综合治理 洙边小流域位于莒南县南部丘陵区,总面积8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
积6.2万亩。流域内有45个行政村,居民1.3万户4.6万人。
该流域海拔高度在60~120米之间,有大小岭头25个,沟道80余条,河流7条。1993年流域内水土
流失面积68平方公里,年水土流失总量28.56万吨。恶劣的生态环境一直是制约洙边镇经济发展的重
要因素。从1994年开始,流域内群众在当地党委、政府和水利水保部门的指导下,对该流域实施山、
水、林、田、路统一规划,综合治理。
在综合治理过程中,针对该流域地处丘陵地区,人均土地面积多,宜开发荒坡面积大的实际,按
照"先上后下,先坡面后沟道"的治理思路,本着治理水土流失与林果开发相结合,与建设高标准农田
相结合,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相结合的原则,重点搞好经济林开发。自1994年始,流域内先后营造水
保林0.3万亩,整修水平梯田3.5万亩,发展板栗2.6万亩,茶叶0.3万亩,苹果0.4万亩。
在完成坡面防护体系和建设任务后,又将重点转移到沟道防护体系建设上来。在治理过程中,针
对流域内河流、沟道多,水土流失严重的实际,本着先上游后下游,上下游兼顾的原则,对书院、野
疃等7条河流采取相对取直、挖出淤泥、节节闸坝、坝坝拦蓄的形式进行治理,总长度达32公里,共
建拦河坝160座,增加蓄水270万立方米,扩大灌溉面积2万亩,造地3000亩,计投工28万个,投资903
万元。 并按照持续发展生态型、 美化绿化、花园式开发的要求,更新次林,开发两岸,共栽植银杏
200亩和垂柳、冬青、淡竹、四季花卉等苗木9.5万株,建古典式凉亭3座、花坊2个,使整个流域呈现
出绿水潺潺、花木葱郁的景象。
注重了水资源开发利用。紧紧围绕4.5万亩果茶园开发,在流域内建设了与之相配套的水利、道
路等基础设施,共建塘坝26座、机电灌站18座,配水囤18个,修石渠3.2万米,扩大改善灌溉面积7.2
万亩,发展节水灌溉1.2万亩,其中高效节水面积4000亩,使75%的果茶园实现了自流灌溉,37个村庄
吃上了自来水,3.6万人解决了吃水难问题。在修建配套水利工程的同时,还修筑道路150公里。在具
体实施中,立足于河多、沟多的优势,本着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原则,工程建设以小型为主、
灵活多样;其次是搞好"大工程"配套。主要是采用流域各村集中会战的形式,完成了书院和寨山两座
小(一)型水库干支渠的防渗渠配套建设;发展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充分利用流域内大高庄村被省水利
厅列为全省丘陵区节水农业研究与示范基地的优势,在面上推动、发展果园微喷灌工程。
由于实施了一系列综合治理开发工程,流域先后建成围子山、寨山、洙溪河、菊花岭、官庄、环
河崖、书院、龙掌等8大片果茶园开发基地,健全了科技管理和商品流通体系建设。该流域所产苹果、
板栗、茶叶共有18个品种获得省市优质奖,其中"玉芽"茶在全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上获金奖。1995年,
该镇首次向新加坡、韩国等东南亚国家出口苹果25万公斤,实现了沂蒙山区在苹果出口方面零的突破。
这个镇因此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茶叶之乡",被列为国家板栗优质高产示范基地,先后有十多个省市
计3万余人来该流域参观考察。
洙边流域的综合治理开发,累计投资1860万元,投工380万个,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2平方公里,
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从坡面到沟道,从生物到工程,形成了完整的水土保持综合防护
体系,发挥着蓄水保土,防止水土流失,削洪拦沙的功能。全流域侵蚀模数由原来的4200T/k㎡·a,
减少到1200T/k㎡·a,保土率达71.14%,年增蓄水量270万立方米,二十年一遇洪水的洪峰流量由治理
前的265立方米/秒降低到85立方米/秒,削减洪峰68%。流域内的林木面积由原来的1.2万亩增加到4.5万
亩,林木覆盖率达到37.5%,有效地改善了生态环境,增加了空气湿度,减少了土地蒸发,调节了小
气候, 促进了生态平衡和生态农业的发展, 步入了良性的生态发展轨道。全流域的工农业总产值由
1993年的7300万元增加到治理后的2.2亿元,农民人均收入由820元增加到2468元。仅经济林一项,年
产板栗500万公斤,苹果150万公斤,优质茶叶15万公斤,总产值4800万元,人均收入1043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