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g&A=1&rec=205&run=13

区内自古水旱灾害频繁。从清初到新中国建立前的300余年间,有文字记载的水、旱灾害即达94
次,平均3年1遇。每至重灾之年,“百姓离乡背井,逃荒要饭”,以至“饿殍遍野”、“人相食”。
1730年(清雍正八年),莒县沭河漫溢,“东至屋楼,西至浮来,接连四十里,平地深渊,……淹死
五六千人”。1937年(民国26年),沂水县沭水村被洪水冲走287人,后只找回130具尸体。临郯苍平
原水灾更重,当地民谣曰:“开了江风口,水漫兰山走,淹了四大哨,捎带旧邳州”。区内有400多
万亩涝洼地,只能种高粱、穇子。北部山区每遇旱灾则“赤地千里”,“颗粒无收”。为治水患,历
代有识之士,多有水利之举。相传大禹曾在郯城一带“凿马陵以疏沭水”;清乾隆时江苏巡抚陈宏谋
亦曾上疏建议凿开店头岭引沭水入海以减下游水患。但在旧社会,封建统治者借兴利榨取民脂民膏者
多,真正为民兴利除害者少。
全区有计划大规模地开展兴水利、除水害活动始于解放后。1949年春,淮海战役的硝烟未散,区
内大规模的导沭整沂工程即已开始,100多万人上阵,10期导沭,3期整沂,历时4年又7个月,完成分
沂入沭河道开挖,劈开马陵山,挖掘新沭河,建起拦河坝,使洪水经沙河入海,初步控制了沂、沭河
洪水,解除了鲁南苏北1400多万亩土地的洪涝灾害。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进一步实施“蓄泄兼
筹”、“上下游兼治”的规划,大修水库塘坝。1958~1960年,全区调集200多万人施工,先后建起11
座大型水库、19座中型水库和一大批小型库、塘,形成“千库万塘锁蛟龙”的格局。1960年以后,又
进行水库续建、加固、配套,拦河建坝,引水灌溉,改造涝洼,实施稻改。经过此期治理,全区除涝
138万亩, 水浇地面积达282.8万亩, 水土保持治理5243平方公里。1966年,区内种植水稻145万亩。
“文革”期间,尤其是“文革”后期,区内广大干群排除干扰,继续兴修水利。此期,打机井、大口
井、深井2万多眼,扩大井灌面积135万亩,又建成14座中型水库和一批小型库、塘。1971年,继续根
治沂、沭河的大型工程“沂沭河洪水东调工程”开工,历经10年,扩挖了新沭河和分沂入沭河道,建
成彭家道口分水闸、大官庄新沭河泄洪闸、黄庄倒虹吸等骨干工程。1978年后,区内对山水林田路实
施综合治理, 在农田基本建设上实行分区会战, 先后完成了23座大中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整地
305.7万亩,扩大水浇地92万亩。至1989年,区内共建成大型水库11座,中型水库33座,小型(一)水
库250座, 小型(二)水库1094座,塘坝7479座,总库容46.9亿立方米;机电井2.54万眼;固定扬水站
4354处4817台,14.22万千瓦;万亩以上的灌区102处,有效灌溉面积571.25万亩;除涝375.7万亩;治理
水土流失面积7471平方公里;修复加固沂河堤防235.3公里,沭河堤防277.2公里,大、中、小河道分
别得到根治或初步治理,骨干河道的洪水基本得以控制,可削减百年一遇洪水40%以上;解决人畜吃
水困难的村庄达到2929个。累计蓄引水316亿立方米,共灌农田1亿亩(次)以上。全区初步形成防洪
除涝、农田灌溉、城镇供水、水力发电、淡水养殖等综合效益的水利工程体系,促进了全区工农业生
产的发展和整个国民经济的振兴。80年代后期水利投资减少,水利工程老化,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下
降,效益不能充分发挥,水资源供求矛盾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