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农具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g&A=1&rec=189&run=13

区内传统农具品种繁多,种类齐全。因适宜本区农业环境、农艺要求和经济发展水平而流传下来,
至今仍在农业生产中使用。
一、耕翻农具
犁 自古为耕地的主要农具。由木制扶手和犁托、铸铁犁铧和犁镜、木制或铁制犁辕组成。长约
2米,高1米许。犁尖形状与大小各异,犁镜有平面和疙瘩面之别。用2~3头牲畜牵引,耕深10厘米左
右,日耕地2~4亩。北部县份还流行一种剜犁。由木制立柱、拉杆和铁制镵头组成,作业时,1人扶
立柱,1人对面拉拉杆(或系绳助拉),日翻地0.5亩。宜于山上零星地块使用。
镢 区内刨地使用的镢,均在用铁锻打的镢头上装木柄,其制相同,唯因地形、土质、耕作习惯
不同而柄的长短和镢头的宽窄、大小有异。镢除用于翻刨土地外,还可用来开沟、筑畦、捣粪和收获
块根作物等。
大犁 其制为一长方形铸铁犁头,比普通铁锨既长又宽,且较重。后部有窝孔安装把柄,把柄与
犁头面的夹角为60度,把柄上部装一短横木把,供操作者扶持。1人作业时,脚踏犁头使其入土,然
后两手用力调转横木,即可把土掘翻过去。2~3人合作时,扶犁者将犁头踏入土中并调转横木,其他
人每人一绳前拉助剜,使工效提高。南部平原有使用者,现早已不用。
齿镐 又名"抓钩"。有2齿、3齿、4齿之分,2齿镐为多。镐头为铁制,齿长20至30厘米,齿距10
厘米左右。木柄长1.3~1.4米,柄与镐头的夹角为60度左右。用于人力刨土,尤其适宜山区小面积含
碎石地块的翻刨。也可用于收获块根作物和蔬菜。
铁杈 有2股、3股和4股杈之分,3股杈为多。铁制杈头,木柄,柄与杈头的夹角为180度。主要
用于翻土。
铁锨 普通铁锨的锨头为铁制长方形,木柄。主要用于掘土整地、装卸土肥杂物等。另有一种短
柄(长80厘米左右)弧形刃铁锨,柄与锨头的夹角为180度,主要用于挖穴开沟等。
镐 又名钢镐,土名"洋镐"。近代传入。镐头为铁制,长50厘米左右,体方,一头尖,呈圆锥状;
一头扁,似镢刃。木柄,长90厘米左右,柄与镐头的夹角为90度。主要用于较坚硬土地的掘刨和清理
树根、田间杂物等。
拖车 为一木制框架,耕地时将犁、耙等放在架上,由牲畜拉动,或下地,或回家。拖车无轮,
在地上滑行。实为一陆橇。
耙 由木框和铁耙齿组成。木框多为长方形,耙齿分前后两列垂直安装在木框上。1人操作,2畜
牵引。操作者站立耙上,或在耙上加装配重物以增加压力。系区内农村的轧碎坷垃、耙平地面的主要
农具。
铁筢 铁制筢头,有6齿、8齿、12齿之分,木柄。主要用于小面积土地刨翻后的平整、打畦,也
可用于播种后的覆土盖种。
二、播种工具
耧 俗名耩子。由耧腿、耧斗、耧架组成,木质结构(仅耧腿末端装有三角形铁质耩铧子)。耧斗
分为两格,大格盛种子,小格匀送种子,两格借播种量调节活门联通。耧腿内空,供排种用,有独腿
耧、双腿耧和三腿耧之分。使用较多的双腿耧,一般长1.6米,高80厘米,宽40厘米,盛种5公斤左右。
可将开沟、播种、覆土3道工序1次完成。2人1畜,日播种10~15亩。
砘车 由木框和两个石磙组成,石磙距与耧的播幅相等。播种后用人或牲畜牵引,镇压垄沟,防
止土壤水分散发。
三、中耕农具
锄 由铁制锄板、锄钩和木制锄柄组成。因自然条件和用途不一,锄板形状有方膀、圆膀、直刃、
月牙刃等多种。主要用于田间管理时的中耕除草间苗等,俗称"耪地"。另有一种小锄,其制与大锄相
同,仅形体缩小。多为妇幼蹲在菜园间苗使用,俗称菜锄。
瓜铲 种类繁多,大小不一。均用于松土、除草、间苗和瓜、菜移植,为瓜农必备工具。
四、提水工具
戽斗 一种原始的提水工具。多用柳条或木板做成桶(盆)状,两侧各系两根长绳,2人对面拉绳上
下摆荡戽斗,将低处水舀起,甩向高处,用于浇地。
撑杆 学名"桔槔",又叫吊杆。从春秋时代流传下来的提水浇地的工具,俗称打水架子。由立柱、
横杆、配重物、绳子和水桶组成。横杆挂在立柱上(连挂处即为支点),一端用绳子吊水桶,另一端绑
配重物。提水时,将挂水桶的一端下拉,使水桶下垂入水,绑配重物的一端随之翘起;水桶装满水后,
操作者用较小的力即可将水桶提到地面。
辘轳 在井旁立一石柱或木头支架,上置横轴,轴上安一圆筒。圆筒一端安装回转曲柄,圆筒面
上绕绳。绳一端固定,另一端系水桶。转动曲柄,绳子围圆筒缠绕,即可用水桶将井水提到地面。
其他提水工具 水罐,用陶泥烧制而成。口旁有耳,系罐系,用于提水或挑水;木筲,用窄木板
排成,外绕铁箍,耳和抓提横棍均为木制,用于挑水浇地;铁桶(即洋筲),用薄铁皮加工而成,用铁
棍弯曲作系,是解放后广泛应用的提水抗旱工具。
五、收打农具
镰 由铁制镰头和木柄组成,有裤镰和钉镰之分。用于收割农作物。区内临沂县的"南道镰刀"是
省内名牌产品。
钐镰 由钐头和长木柄组成,两者夹角约为120度。钐头呈弧形,长40厘米,宽8厘米;柄长1.8至
2米。使用时双手握柄,左右摆动割草。草被割断后,靠钐头网架收集在右边的网兜里。适宜在大面
积草场使用,割草效率比一般镰刀高数倍。
铡刀 由铡墩和铡刃组成。铡墩系在一块长方体硬杂木的中间纵向挖一条宽缝,镶上铁片,一端
置一小横铁轴(俗称铡钉),铡刃头部装在小横铁轴上,可以绕轴自由转动。使用时,一人坐铡刀旁,
将待铡物送入铡刃下,另一人手握铡柄,使铡刃不断地上下起落。多用于切断整捆小麦穗头和饲草。
碌碡 主要由一长石磙和木框组成。石磙一头略大,一头略小,表面有的光滑,有的带棱,两端
面中心各挖一窝眼。木框两侧中间各装一条短轴,两短轴分别插入石磙的两个窝眼内。脱粒前,先将
禾穗平摊在场间晾晒,然后用人或牲畜牵引碌碡,石磙在木框内滚动,即可将禾粒碾轧脱落。
木锨 全为木制,形状与铁锨基本相同。主要用于场间脱粒后,用其扬洒,飘走糠秕,也用于粮
食的翻晒和堆积禾粒。
木杈 有2股和3股之分。全为木制,多用白腊条、柳木等制成。主要用于农作物秸秆的翻晒、堆
垛等。
六、粮食加工工具
杵臼 将石块凿出凹槽,把谷物放在槽中,用一根相当重量的下部为椭圆形的石棒或木棒连续入
槽舂击,谷壳脱落,再经吹簸便得净米。也可用杵臼粉碎粮食、地瓜干、豆饼等。
碓 掘地安放一石臼,在支架上装一小横轴,横轴上置一长木杠,杠的一端装一圆柱形碓头,用
脚连续踏杆的另一端(这一端较短),碓头连续起落,舂击下面臼中的谷物。用碓可以舂掉谷物的壳皮,
也可用以粉碎籽粒以成粉状。作用与杵臼相同,却省力而效率高。
磨 由磨盘和上下两个磨扇组成,均为石制,圆形。上下磨扇靠固定在下扇中央的短轴连在一起,
上扇可绕轴转动。上下磨扇接触面制有齿纹方向相反的磨齿,上扇凿有一个或两个磨眼。一般磨的磨
扇直径75厘米,上扇厚20厘米,下扇厚18厘米,磨盘直径不超过1米,磨台高75厘米。用1~2人推转或
用1头驴拉转上扇,谷物从磨眼徐徐添入,随磨齿均匀散开被磨碎,最后从两个磨扇间夹缝中流到磨
盘上。磨分干、湿两大类,干磨磨面粉,湿磨磨糊子(供烙煎饼用)。
碾 区内使用的碾主要有槽碾、磙碾和石呙碾3种。槽碾:在一根横木的一端装一锥形大石磙,
另一端固定在石头立柱上,用手来回推动横木,使石磙在一个梭形石槽中往复运动,碾轧需要粉碎之
物;磙碾:由碾盘和碾砣等组成。碾盘多用一块大石打制而成,置于碾台之上,中心固定一立轴。碾
砣套在木框内,形似一大碌碡。木框一侧中心挖有一孔,碾盘立轴装在此孔内。磙碾有花碾和光碾之
分。花碾是在石磙表面上凿有凹槽或花纹,用于谷物的脱壳去皮。光碾的石滚没有花纹或凹槽,用于
粉碎籽粒。使用时,用1~2人推转木框,即带动碾砣绕立轴旋转,碾轧碾盘上的谷物;石呙碾:由槽
碾发展而来。石呙碾碾台的周围制有凹槽,碾砣沿槽转动,将槽碾的往复运动变为圆周运动,过去油
房多用其粉碎豆子榨油。
罗 罗底用丝或马尾织成,有密度不同的孔眼 (罗小麦粉者每平方寸38孔,罗玉米粉者每平方寸
32孔),镶在木制园框底部。用手来回推拉抖动,即可获得较细面粉。
七、运输工具
两轮大车 用硬杂木制造的牛拉大车。由车轮、车轴、车辕和车厢组成。多为轮转轴不转,少有
轴、轮同转者。用以运载禾捆时,车厢前后各装一高木架;运载土杂肥时,车厢前后各装一用荆条编
成的半圆档板。50年代后,其车轮为胶轮代替,该车遂淘汰。
太平车 木制四轮车。车身较矮,车箱呈长方形,车轮为木制,无车辕。把套拴在车的一头,直
接由牲畜牵引。没有导向机构,不能拐直弯。该车装卸物品方便,载重量较大,行进慢而稳。
独轮推车 用硬杂木制造。由车轮、车棚、车把组成。车棚中部装有木架,将车盘分成左右两个
载货平台。装载量一般为200公斤,是农村普遍使用的运载工具。50年代以后,车轮由木制改为胶轮。
二把手车 由车轮、车架、前把、后把组成。除车轴为铁制外,其余均为木制。独轮,轮径较大。
前后有辕,2人驾驭:前者拉,掌方向,后者推,掌平衡。载重量700~800公斤,适宜长途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