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牲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g&A=1&rec=175&run=13

区内大牲畜主要有黄牛、驴、马、骡子、水牛、奶牛等。其中,以使役为主的黄牛、驴为多,马、
骡较少。水牛和奶牛从前较少饲养,60年代后才渐有发展。全区大牲畜发展经历了两次大的波折。一
次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由于战争损害,使全区大牲畜的存养量(1949年统计数) 较1936年下降
21.35%;再一次是合作化和"大跃进"后的三年困难时期,使建国后得以恢复发展的大牲畜饲养又受到
严重破坏。1962年全区大牲畜存栏量较1955年下降了40.95%。此后的17年间,全区大牲畜存栏量一直
在40万头上下波动。这期间,地委、行署虽然采取多种措施恢复发展大牲畜生产,但效果不够明显。
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初期的1981年到1984年间,全区大牲畜饲养量下降到40万头以下,与1962
年的水平相当, 出现了人拉犁耕种的现象。 1992年, 全区大牲畜存栏量达到69.98万头,第一次超过
1955年67.3万头的水平。 1993年, 大牲畜饲养量首次突破70万头。 1994年达到91.67万头, 同比增长
23.56%,创造了饲养量和增长量的历史最好水平。
黄牛 区内饲养的黄牛是一种属华北牛系列的当地品种--蒙山牛。毛色多呈黄色,也有黑色或红
棕色者。性成熟较早,一岁半后母牛即可配种,妊娠期280~285天。寿命约在25年左右。主要为农耕
役使和拉车等,行走缓慢,却挽力较大,犍牛力气尤大。双角比较短直,怒时牴人。抗日战争爆发前
的1936年,全区养黄牛29.48万头,到1949年,全区仅有黄牛27.8万头,较13年前减少5.7%,耕牛严重
短缺,仅滨海地区就缺少耕牛7万头。后在各级党委、政府大力提倡扶持下,全区黄牛存栏量有较大
增长,1955年全区有黄牛42.93万头,较1949年增长54.4%。1956年,区内引进全国三大优质牛之一的鲁
西黄牛种牛与本地牛进行杂交改良获得成功。其杂交后代比当地牛体大、有劲,被毛呈火红色,公牛
肩峰部较大,角较长,适应性强。成年杂交母牛一般体高122.3厘米,体长137.9厘米,胸围171.6厘米,
体重350~400公斤,个别达500公斤。1979年引进国外优良牛种如利木赞、抗旱王、西门塔尔等肉用公
牛冻精颗粒,在郯城、沂水、莒县、沂源、临沂等5县配母牛610头。所杂交成的良种牛后代,体躯大,
性情温顺,生长快,产肉多,役用能力也大大优于当地牛,成为区内主要的役、肉两用牛。1989年,
全区黄牛存栏量38.72万头,较1955年减少9.8%。其中,出栏肉牛5.63万头,占黄牛存栏量的14.5%。到
1994年,出栏宰杀的肉用牛达到22.5万头。
水牛 区内饲养水牛的历史约在五百年左右。1916年编纂的《临沂县志》载:境内"间有水牛,
力大而性畏寒,不甚宜。"建国初,区内饲养者极少。至1963年全区大面积引种水稻成功,遂从南方
大批引进水牛,当年达到8653头。后地、县有关部门多次从湖南、湖北、云南、贵州等省引进优良水
牛种牛800头。1965年,全区水牛存栏量达1.77万头,1973年达到4.1万头。至1980年,全区存栏量一直
保持在4.5万头左右。区内所养水牛,具有体格粗壮,肌肉丰满,胸宽而深,腹大尻斜,尾短梢粗的
特点。被毛稀疏,多呈灰青或褐色,间有黄褐色者。双角粗大而扁,向后弯曲。皮厚且汗腺不发达,
热时需浸水散热。 挽力大, 耐久力强,性情温顺。成熟较晚,一般需2.5~3岁后方可配种,妊娠期
320~330天。成年公牛一般体高129.2厘米,体长149.4厘米,胸围192厘米,体重在500公斤以上;成年
母牛体高127.2厘米, 体长151.9厘米,胸围191.3厘米,体重较公牛略重。是一种役、肉、乳三用牛。
1981年后因区内稻田面积减少,加之水田机械化作业程度提高,造成水牛数量迅速减少。1989年,全
区尚有水牛1.18万头,到1994年,全区仅有水牛9500头。
乳牛 区内原无乳牛,至清末才见饲养。1896年,德国传教士在费县塔山林场饲养过奶牛,为区
内养乳牛之始。1956年区内开始有计划的引进奶牛。1960年引进苏联拉脱维亚乳肉兼用牛,产奶量较
原饲养的黑白花乳牛低且乳脂率高,渐被淘汰。到1974年,全区8处乳牛场、配种站共饲养奶牛85头。
其中,拉脱维亚乳牛31头,国产黑白花奶牛54头。每头日产奶14~30公斤。乳牛一般体躯大于黄牛,
小于水牛,性情温顺,公母牛均有角,被毛黑白相间者居多。改革开放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牛奶的需求量大增,刺激乳牛业有了很大发展。到1989年,全区乳牛存养量达859头,较1974年增加
近9倍。其中,繁殖母牛642头,全年产奶1657吨。1994年,全区乳牛达到1000头,其中繁殖母牛600头,
全年产奶3277吨。
马 区内养马历史悠久。多由外地引进,被毛以青、栗为主,耳小直立,面长,额、颈上沿鬃毛
密长, 尾粗毛长, 性较温顺。 母马3~4岁开始配种,妊娠期11个月,寿命约30年。1934年全区有马
1500匹,多为官府和大户及店铺所养。1949年,全区只有马139匹,减少90%多。以后虽然增加,数量
一直不多。1956年10月,省农业厅分配给区内种公马60匹,意在让农业社大量养马,用于农耕使役、
运输。是年,区内马存栏量达907匹,是1949年的8.5倍。1961年达到1726匹,始超过1934年的存栏量。
后因马的饲养成本高,适应性不如牛、驴强,饲养量逐年下降。到1971年,全区马的存栏量为280匹。
1980年后, 个体运输业兴起, 买马购马车搞经营性运输者日多, 养马量大增,1984年达到7700匹,
1985年突破万匹,是1971年的35.7倍。此后继续增加,1989年达到2.01万匹,较1985年翻一番。1994年,
全区养马达到3.18万匹,为1949年的228.8倍。
驴 区内养驴历史与牛相当。因驴的饲养成本较低且用途极广,不仅可以用来耕耙土地,耩地打
场,而且可用来拉车拉磨,载人、驮东西,尤其在北部某些深山区因道路崎岖无法推车,用驴往山上
农田里送粪和往山下驮庄稼便显得尤其便利。驴肉营养丰富,且口感香郁,有"天上的龙肉,地下的
驴肉"之说。由于用途广泛,故其存栏量在区内仅次于黄牛。区内所养驴子品种多为山东小毛驴,体
型较小,毛色以深灰、浅灰、黑色较多,白、栗等色较少。灰色者多具"脊背线"和"鹰膀",黑色者多
有"三粉"(口鼻周围、眼围、肚皮毛为白色)特征。头较长,颜面平直,耳长大,颈粗短,背腰平直,
腹部紧凑充实,蹄小坚实,鬃、尾毛短;适应性强,耐粗饲,抗病力强,性温顺,挽力大。母驴一般
在两岁后即可配种, 妊娠期1年。 成年公驴俗称"叫驴", 一般体高110.7厘米,体长111.6厘米,胸围
116.7厘米;成年母驴俗称"草驴",一般体高108.7厘米,体长111.7厘米,胸围120.2厘米。1933年,全区
养驴20.15万头,1949年养驴19.3万头,1955年达到24.38万头。农业合作化后基本禁止个人从事运输业,
役用主要在农耕,养驴量持续下降。1961年至1982年均在10万头以下。饲养量最低者为1976年,全区
仅有驴5.31万头。1983年回升至10.83万头。后,随着个体运输业的发展,驴的饲养量大增。1989年达
到16.9万头,1994年又增加到17.05万头。
骡 当地俗称"骡子"。为一杂交家畜,本身无生殖能力。由公马和母驴交配所生的称为"驴骡";
由公驴与母马交配所生的称为"马骡"。区内所养骡子以前者居多。体型、毛色介于马驴之间。性温顺,
耐粗饲,适应性及抗病力强,挽力大且能耐久,适宜于短途运输、田间耕作,寿命长于马和驴。1933
年, 全区养骡5920头, 是马的3.95倍。1949年,全区仅剩骡326头,较战前降低了94.5%。建国后直至
1973年,骡子的年存栏量一直未超过千头。改革开放后,饲养量大增。1985年达到0.79万头,是1949
年的24.2倍。1988年达到1.52万头,1994年增至2.25万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