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概况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g&A=1&rec=174&run=13

区内山地、丘陵居多,牧草及小灌木丰富,适宜发展畜牧业。在莒县陵阳河古文化遗址中出土的
殉葬品中,即有猪的下颌骨。可见,早在四五千年前,区内先民们就已开始养猪。区内饲养的大牲畜,
主要是以使役为主的黄牛、水牛、马、驴、骡等,另有少量的奶牛、菜牛;猪以肥猪为主,肉、油两
用;羊以山羊为主,绵羊较少;家兔以肉兔为多;家禽类以鸡、鸭、鹅为主,鸡为最多,肉、蛋两用;
家蚕饲养历史悠久,为全国重点柞蚕产区。在长期的实践中,群众选育出一些适合当地饲养的畜禽优
良品种。如原产于本区北部各县的"沂蒙黑猪"和分布于西北部各山区县的"沂蒙黑山羊",都具有生长
快、繁殖多、肉质好、抗病强的特点。沂南县辛集乡苗家曲村潮沟河养的鸭子所下的鸭蛋,曾是清皇
室的贡品,称为"苗蛋",远近闻名。主产于沂源、蒙阴等县的"沂蒙全蝎",为上好的东亚钳蝎,以2钳8
足(其他蝎为2钳6足)有别于其它品种,是重要的中药材。全区役畜以牛为主,肉畜则以猪为主。1936
年,全区有大牲畜59.81万头,生猪存栏80.4万头,在全省均名列前茅。1938年初,日本侵略者占领临
沂地区后, 实行野蛮的"三光"政策, 使区内畜牧业遭受严重损害。 到1949年,全区大牲畜存栏只有
47.04万头,比战前的1936年减少了21.35%;生猪存栏量仅有56.22万头,比1936年减少30%。
建国初期,党和政府积极扶持和鼓励发展畜牧业。1952年2月,地委发出大力提倡繁殖与保护耕
畜的指示。同年11月,利用中央下拨给沂水专区老根据地建设经费的一部分购买1320头牛、驴和1.56
万只猪、羊,发给烈军属和困难户发展生产。翌年,又发放牲畜贷款208亿元(旧人民币),支持群众购
买耕牛27804头。此举促进了区内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到1955年,全区大牲畜存栏量达到67.3万头,较
1949年增长43.07%;生猪在1952年达到100.19万头,较1949年增长78.21%。这是建国后区内畜牧业发展
的第一个黄金时期。
从1955年下半年开始,区内农业合作化运动进入高潮。从这时起直至1978年,农业生产集体化始
终是区内农村的唯一结构形式。此期,区内畜牧业是作为农业的辅助产业而存在的。其特点为:第一,
大牲畜的饲养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劳役为目的,这类牲畜除退役者外,一般不允许随意宰杀;第二,
猪的饲养,主要为种植业提供肥料来源为目的。由于当时国内化肥工业落后,土地施肥不足,为给土
地施用更多的肥料,在人民公社时期曾一度提出过"一亩地一头猪"的口号,从而使养猪成为畜牧业生
产的主体。 此期,大牲畜的存养量一直维持在40万头左右;生猪则由1949年的56万多头增至1978年的
285万头,增加5倍多。但出栏率却一直徘徊在40%左右,饲养水平基本没有提高;其它畜禽的饲养,
由于受当时政策的限制(如羊、禽的饲养时常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割掉),基本没有什么发展。羊一直
徘徊在40万只左右。禽的饲养以家庭养鸡为主,饲养量不大。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饲料资源不断
增加, 区内畜牧业有了较大发展, 结构也有较大变化。生猪生产由1978年的285万头发展到1984年的
394万头,增长34%;以产肉为主的山羊和肉牛等食草畜禽的饲养发展较快,6年间,牛羊肉产量由200
万公斤增加到900万公斤,年平均增长28.5%。
1984年以后,种植业中的粮食生产出现了滑坡,造成了精饲料资源短缺的局面,给传统养猪业带
来一定困难。但随着市场的日益繁荣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商品经济意识逐步提高,注意力
逐渐转向发展投入少、产出高的畜禽养殖上。其主要特点是:第一,引进了饲料报酬率较高的优良畜
禽品种(如良种鸡)和先进技术(如配合饲料技术)。第二,注意利用丰富的饲草资源,发展牛羊兔等食
草畜禽。第三,由于饲料工业的兴起,各种形式并具有一定规模的畜禽饲养专业场、专业户和专业村
纷纷出现,科技进步和规模饲养给全区畜牧业增添了新的活力。到1989年,牛、羊、兔肉产量由1985
年的844万公斤增加到2378.8万公斤,年平均增长29.6%;禽肉产量由1985年的990万公斤增加到2260.4
万公斤,年平均增长22.9%。同时,畜产品结构也发生较大变化,全区猪肉、牛羊兔肉、禽肉之间的
比例由1985年的93∶3∶4变为86∶7∶7。肉、蛋、奶的比例也由67∶24∶9变为67∶28∶5。1989年,全
区畜牧业总产值达207132万元。
进入90年代后,区内畜牧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良种化和商品化程度得到进一步提高,
在日照、沂源、莒县3个畜牧业大县(市)相继划出的情况下,全区畜牧业的各项指标仍获得较大幅度的
增长: 1994年, 全区大牲畜存栏量达到91.67万头, 其中供农业使役的为58.95万头;生猪存栏量
为323.48万头;羊的存栏量为205.97万只;家禽存养量为5121.19万只;肉类总产量达505161吨,其中猪
肉为321934吨;禽蛋产量达218103吨。畜产品结构继续发生变化,全区猪肉、牛羊兔肉、禽肉之间的
比例变为65∶15∶20;肉、蛋、奶的比例变为65∶29∶6。全区畜牧业总产值达到397923万元。经过建
国后45年的发展,临沂地区的畜牧业已成为在农(种植业)、林、牧、渔四业中仅次于种植业的第二大
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