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保护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g&A=1&rec=170&run=13

病虫害防治 区内共有森林昆虫和病害1595种。其中虫害1081种,病害229种,害虫天敌285种。
危害比较严重的有松毛虫、大袋蛾、青杨枝天牛、白杨透翅蛾、蝙蝠蛾、木蠹蛾、杨树根癌病、泡桐
丛枝病、 剌槐溃疡病等。 松毛虫给林业造成的危害最大。1973年受害松林128万亩,严重的52万亩。
1981年全区松毛虫危害面积153万亩,占松林面积的83.5%,其中成害33万亩,致死松林8万亩。
防治松毛虫,一是人工防治。每年4~5月捕捉老熟幼虫,6月摘茧,7月采卵块,8月打蚁子(幼虫),
10月以后绑草把,扒树皮,揭石板,消灭越冬幼虫。1960年莒南县8.5万亩松林暴发松毛虫。县人委发
动群众捕虫摘茧6.4万公斤,4.5万亩基本消灭松毛虫,1.4万亩彻底消灭松毛虫。1987年日照市大片松
林暴发松毛虫,市政府组织20万群众摘茧捉虫,摘茧14.18万公斤,捉幼虫2.82万公斤。除虫面积15.5
万亩,使虫口密度下降到2.5个/株。二是化学防治。五六十年代,所用农药是六六六、DDT、1605;80
年代用敌百虫、敌敌畏、1605、久效磷、氧化乐果、灭幼脉。喷洒方法,五六十年代,将粉剂装于纱
布袋,用竹竿挑着向幼虫密集处摇洒,或用手摇喷粉器喷施。七八十年代,主要用机动喷雾器喷洒。
1970~1978年,区内用飞机喷洒农药防治松毛虫110万亩,年均13.75万亩。1972年6月底,沂源、沂南、
沂水、莒南、日照、蒙阴等10个县松毛虫蔓延迅速,林木受害面积113万亩。其中,国营林场15万亩,
虫口密度轻的70条左右,一般在100~200条,重的每株300多条,有的上千条,为历史罕见。地革委生
产指挥部紧急报告省革委生产指挥部,请求派飞机防治松毛虫。省决定派飞机撒药灭虫:临沂机场3
架飞机,防治莒南、费县、临沭、沂南(2万亩)4县共10万亩;新泰机场3架飞机,防治蒙阴、沂南(3万
亩)平邑3县共10万亩。有效地杀灭了大面积的松毛虫。此外,早春用毒笔涂树干、在树干上捆毒绳,
用以毒杀上树幼虫。秋季用此法毒杀下树越冬幼虫。三是生物防治。1975年,省、地和沂南县25家科
研部门协作研究的鼻子山林场用多角体病毒防治松毛虫获得成功。该成果1979年3月获全国科学大会
奖。1977年日照县华山大队人工驯养灰喜鹊防治松毛虫,也获成功,推动了全区生物治虫的开展。区
内从1971年起,利用柞蚕茧繁殖赤眼蜂防治松毛虫,收到理想效果。1982年11月4~6日,沂南县北大
山林场《人工繁殖赤眼蜂防治松毛虫》研究项目,由省林业厅科教处、林科所、山东农业大学生物系
等单位专家、教授鉴定通过,认为该成果在科学实验和应用技术方面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系省内唯
一以赤眼蜂为主综合防治松毛虫的单位,建议在全省推广应用此技术。四是综合防治。本着预防为主、
因地制宜的原则,人工捕捉与药物防治相结合,收到良好效果。
大袋蛾防治主要采取幼虫期喷洒敌百虫、灭幼脉,实施冬季摘袋。杨树天牛,用六六六毒泥塞孔、
氧化乐果毒签插孔等法防治。从1964年开始,平邑县国营浚河林场采取招引啄木鸟防治杨树干蛀虫的
生物治虫研究获得成功。1979年3月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病害主要通过营造混交林预防,同时用退菌特防治部分叶部病害。
1990年以后,全区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呈逐年下降趋势。1990~1994年,各年度病虫害发生面积
依次为210万亩、251万亩、194.3万亩、104万亩、57.21万亩。防治面积每年都在100万亩左右。1992年
成立了"临沂地区林果病虫害防治技术服务部",开始对全区森林病虫害防治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如,
1992年确定目标管理指标为:病虫害发生率48%、防治率45%、监测覆盖率73%、种苗产地检疫率87%。
1994年,地区林业局下达的管理目标为:病虫害发生率33%、防治率58%、监测覆盖率80%、种苗产地
检疫率95%。5年中全区森林病虫害防治共投入经费600万元。
为了贯彻落实《野生动物保护法》,针对区内不少野生动物已经或即将绝迹的严峻现实,1991年,
临沂地区林业局、农业局、工商局、环保局、司法局联合下发了《关于严禁捕杀野生动物的紧急通知》。
对野生动物的捕杀、贩卖、食用都提出了具体处罚措施,加强了野生动物保护的执法力度。由于公安
机关彻底收缴了民间猎枪,加之森林公安派出所的建立,加强对野生动物保护的宣传工作和对捕杀野
生动物犯罪行为的查处,区内野生动物保护走上了健康发展的法制轨道,取得了可喜成果。
植物检疫 区内林木病虫害检疫对象共16种。其中,国家规定的5种,省内补充的11种。计有:
白杨透翅蛾、紫穗槐豆象、泡桐丛枝病、板栗疫病、枣疯病、柳瘿蚊、梨园蚧、苹果小杏丁虫、吹棉
蚧、杨树大斑溃疡病、刺槐烂皮病、杨树根癌病、泡桐烂皮病、根结线虫病、紫薇蚊蚧、柳蝙蝠蛾。
1987年3月10日,行署颁发布告,规定凡从外地调进林业苗木、种子和其他繁殖材料,必须严格
检疫。符合标准的发给检疫证,违犯国务院《植物检疫条例》的,依照规定予以处理。地区设植物检
疫中心,平邑、郯城、莒南、沂南等县相继成立植物检疫站,区内林木检疫走向正规。全区有专职检
疫员36人,兼职326人。1988年,全区检疫木材3000立方米,苗木2600万株,种子85万公斤。90年代后,
检疫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检疫手段不断完善, 使林木检疫的质量逐年提高,检疫覆盖率不断扩大。
1994年,全区检疫木材10.6万立方米,检疫苗木6200万株,检疫种子64.6万公斤,另外,增检果品2020
万公斤,花卉20.4万株,药材25052公斤。收检疫费13.2万元。
防火 区内森林火灾时有发生。 1954年,沂水、沂南、沂源、蒙阴、莒南、平邑6县共发生火灾
37起。1955年春,沂水、沂南、平邑、蒙阴、苍山五县先后发生火灾7起。1988年10月蒙阴发生火灾1
起。每次火灾都使林木遭受严重损失。防火是保护林业资源的一项重要措施。(一)建立健全护林防火
组织。1987年地区、县、乡镇、村各级均建立了护林防火指挥部,全区组建防火突击队1935个,有队
员6.8万人。14处国营林场与附近120个乡镇1900个村庄建立了防火联防组织。(二)加强防火设施配备。
1987年以来,全区建有7座瞭望台,购置了35辆消防车,110部风力灭火机,448件二号灭火工具,并置
有电台19部、传真机1部、对讲机140部。(三)加强护林防火宣传。(四)制定防火制度。
1988年以后,森林防火工作有了进一步加强。一是建立健全了地、县(市)各级护林防火指挥机构。
于每年防火期到来前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布署当年护林防火工作;二是落实行政领导负责制,层层签
订防火责任状。使防火工作事事有人管,块块有专职;三是加强宣传力度,群防群治,依法治火,严
把防火关键期。至1994年,共制作永久性防火警示牌700多块,发放宣传品60万份,领导电视讲话120
余次,查缴火种20余万件,处罚违章用火600人次,查处火案13起,火警120起,逮捕3人,治安拘留17
人,行政拘留13人;四是不断加大对防火的投入,强化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19 88~1994年,共计
投入800万元,配备森林消防车21部,建瞭望台15座,配备风力灭火机200台、电台22部、对讲机185部、
传真机2台、微机2台,安装程控电话35部、移动电话10部。此期,全区没有发生大的森林火灾,小火
灾发生16起,过火面积1500亩,损失林木18万株,损失折款5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