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g&A=1&rec=159&run=13

一、粮食作物 区内平原、丘陵、山坡地均有,且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
粮食作物不仅生产历史悠久,且品种多、质量好。在1914年举行的山东省首次物品展览会上,莒县的
红稷获优等褒奖银牌;临沂县的精米,莒县的双粒高粱、精米、粘谷获一等褒奖铜牌。1949年,全区
耕地面积1616万多亩,播种面积2217万余亩,其中粮食作物1977万余亩,占农作物种植面积的89%。建
国后,随着人口增多和建设占用土地,粮食作物面积和所占比例均呈递减趋势。1970年,全区耕地面
积1448万亩, 农作物播种面积2019.78万亩。其中粮食作物1756.2万亩,占农作物种植面积的86.95%。
1980年,全区耕地面积1370.39万亩,农作物种植面积2009.35万亩。其中粮食作物1610.25万亩,占播种
面积的80.14%。1989年末,全区耕地1275.12万亩,作物播种面积2042.28万亩。其中粮食作物1623.22万
亩,占播种面积的79.48%。1990年国家统计局排定的全国100个产粮大县中,临沂市列第70位。自70年
代到80年代,全区平均每年减少耕地近17.2万亩。进入90年代,在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的情况下,全区
通过大力调整种植业内部结构,积极发展适销对路经济作物,使粮经比例发生重大变化。粮食作物与
经济作物之比,由1989年的8∶2调整到1994年的7∶3。但从粮食作物产量看,单产和总产均逐渐提高。
全区粮食总产由1989年的247.35万吨,提高到1994年的444.46万吨,增长79.7%。
(一)小麦 种植历史悠久,为区内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分布于全区各县、市。西北部山区种植面
积相对较少,南部临沂、郯城、苍山和东部莒南、莒县、日照6县、市为小麦重点产区,其产量占全
区总产的58%。《中国农业志·山东分志》记载:1933年,临沂、郯城、费县、沂水、莒南、蒙阴、
日照7县(即今临沂地区区域范围)种植小麦285.38万亩,平均亩产58.5公斤。1949年,全区种小麦569.7
万亩,亩产仅40余公斤,总产2.5亿公斤。建国后,小麦种植面积扩大,亩产和总产均逐步增长。1969
年种植568.76万亩,亩产61公斤,总产3.47亿公斤。1970年后,小麦种植面积和亩产量均有明显增长,
1978年,种小麦511.86万亩,平均亩产127公斤。1985年,种小麦770万亩,亩产233公斤。尽管90年代
后进行结构调整,但始终把小麦生产作为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改善粮食作物构成的大事来抓。通过改
革耕作制度,推广配套技术,实行统一供种等项措施,确保了面积的稳定和单产、总产的提高。1994
年全市小麦面积584.5万亩,亩产292.5公斤,比1989年增长33.7%。
区内小麦适播期各地略有不同,大体在每年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之间。"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
麦正适宜"的农谚在区内广为流行。小麦品种,建国前主要有红秃头、白秃头、大红芒、小红芒等,
产量低,品质差。50年代引进推广了徐州四三八、大玉皮、蚰子麦等6个品种。60年代引种了碧玛一
号、碧玛四号等7个品种。70年代引种了泰山一号、泰山四号等12个品种。80年代引种了济南十三号、
鲁麦一号、莒农四号、寨五二四一、昌乐五号、鲁麦四号、七五一-二九二等品种。上述品种分别适
宜高肥水、中肥水及晚茬地块种植。1985年,全区小麦种植已基本实现了良种化。80年代末、90年代
初又引进推广了鲁麦八号、十二、十四、十五、十九、二十一号,泰港一一三、五四三六八、PH八
二-二-二等新品种,全市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同时,狠抓了小麦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按照第一
年打基础,第二年巩固完善,第三年走向正规的要求,从1990年开始,全面实施了小麦"1.2.5"工程(即
万分之一原种田、千分之二一级种田、百分之五二级种子田)。并采取县乡统一供种的办法,解决小
麦种子"多、乱、杂"的问题。到1994年,小麦"一圃三田"面积达35万亩(穗行圃、原种田、一级种子田、
二级种子田),县乡种子部门统一供种量达50%。
建国前,群众在生产实践中,总结了不少小麦增产经验,并概括成农谚,如"庄稼缺了苗,种一
碗收一瓢"、"稀麦稠豆拢死人"等。但由于缺乏科学指导,种植粗放,制约了产量的提高。建国后,在
不断更新小麦良种的同时,提倡科学种田。50年代,推广小麦密植,改两腿耩播种为三腿耩播种、改8
寸耩为6寸耩、采用密植耧、套耩、大耩铧、犁穿、靠耩等,缩小行距,增加播种行数。60年代推广
大宽幅、小宽幅播种方法,加宽播幅。70年代后,提倡机播,用种量每亩7~10公斤。80年代后期,
推广小麦精播、半精播,提高播种质量。建国前,区内小麦很少中耕,无田间管理习惯。建国后,重
视麦田管理,冬前砘压、脚踩,控制旺长。入春小麦返青后中耕除草1~2遍。对弱苗追施速效肥料,
促其快长。为保生长所需水份,在不断改善水利条件的前提下,对小麦实行冬灌和春灌,即冬前浇封
冻水,春季浇返青水、拔节水和灌浆水。由于实施了种植良种化和管理科学化,加之普遍施用化学肥
料和整地改土,不断优化小麦生长条件,区内小麦单产有了大幅度提高。1985年,全区小麦平均亩产
233公斤,比1949年提高近6倍。在平原地区,由于运用了高产综合配套技术,一些地块小麦亩产已过
千斤 (500公斤) 。 如莒南县岭泉公社庞疃大队于1981年精播的1.149亩烟农十五号小麦, 亩产达到
625.85公斤,为当年临沂地区小麦亩产之冠。1989年,该县板泉镇东高榆村推行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
术的123亩小麦,平均亩产达461.3公斤。90年代初,小麦生产改变粗放的传统种植习惯,实行精耕细
作,畦田化种植、精少量播种、药剂拌种、配方施肥等综合配套技术措施。到1994年全市畦田面积达
400万亩,精播半精播350万亩,配方施肥420万亩,分别占播种面积的68.4%、59.8%和71.9%。
(二)玉米 又名"玉蜀黍"、"苞米"。明末清初引种。建国前,播种面积一直很小,多在菜园和地边
零星种植,约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1%强。建国后,种植面积逐渐扩大,各县、市均有种植,尤以平
原地区种植为多,现已成为全区四大粮食作物(小麦、玉米、地瓜、水稻) 之一。1949年,全区植玉米
24.5万亩,亩产70公斤,总产1715万公斤,占粮食总产量的1.46%。1956年,面积增至181万亩,占粮食
播种面积的7.5%,亩产112公斤,总产2亿多公斤,占粮食总产的12.73%。此后,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
1989年达到338.8万亩, 总产11.37亿公斤。进入90年代,面积趋于稳定。1994年,全区种植玉米276.7
万亩,占粮播面积的21.5%,总产比1989年增加20.2%(不含日照、莒县、沂源3县),达到13.67亿公斤。
建国前,区内玉米品种主要为小粒红、白玉。棒子小、籽粒小、产量低。1951年引种大马牙、金
皇后,产量较高。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引种杂交品种坊杂二号。70年代引种三交种烟三6号、鲁三9
号和单交种六号、鲁原单四号等8个品种。80年代引种丹玉十三号、掖单二号、沈单七号、烟单十四
号、聊玉5号等品种。90年代又引种了掖单四号、十一、十二、十三、十九号和西玉三号、鲁玉十号
等紧凑型玉米新品种,分别适应于不同地块的种植要求。由于推广杂交早熟品种,播种期改春播为夏
播为主。平原地区多数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春玉米多间作套种,夏玉米多等行纯种,实行合理密
植,并根据不同品种确定棵数,种植技术大大提高。50年代,金皇后玉米每亩一般在2000余棵,大粒
红每亩在2500棵左右。现流行的杂交品种,多实行大小行种植,部分等行种植。开沟点播,亩用种量
2~3公斤,每亩3000~4000棵。在田间管理方面,一般待株高二三寸时定苗。定苗后中耕2~3遍,追
肥1~2次,有开沟溜施、耩施和点穴施等多种方法。通过实行良种化和科学化种植管理,产量提高幅
度颇大。1989年,全区玉米平均单产360公斤,是建国初单产量的5倍多。在平原地区,玉米亩产过千
斤(500公斤)者已不足为奇。1994年全区玉米平均单产达到440公斤,比1989年增加30%。
(三)地瓜 亦称"甘薯",当地俗称"白薯"。为区内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呈全区性分布,尤以西北部
山区和沭东丘陵区种植最为集中。1933年,郯城、莒南、费县、日照4县栽地瓜24.43万亩,占粮田播
种面积的3.3%,亩产折粮(下同)95公斤。1949年,全区栽地瓜245.3万亩,占总粮播面积的11.06%。总
产2.55亿公斤,占粮食总产的22.01%。此后,地瓜种植面积迅速扩大。1958年,全区栽地瓜514.4万亩,
占总粮播面积的22.79%,总产7.2亿公斤,占粮食总产的43.19%。60~70年代,一般年份栽植500~600
万亩,其产量已占粮食总产的一半左右,此期农民主食几乎全是地瓜干。80年代后,随着人民生活水
平的不断提高,区内农民不再以地瓜为主食,栽植面积遂呈减少趋势。1985年,全区地瓜减至354.43
万亩,总产13.2亿公斤,占粮食总产的30%。80年代中后期,根据粮食生产实际,行署提出了压地瓜、
稳玉米、扩水稻、保小麦的粮食结构调整思路,但由于临沂地区山区面积大,适合地瓜生长特点,加
之它是制造酒精、淀粉的主要工业原料和饲料,因而地瓜仍是区内大面积种植的粮食作物之一。1994
年,全区地瓜面积249.8万亩,占四大粮食作物面积(小麦、玉米、地瓜、水稻)的21%,总产占27%。
建国前,地瓜皮色分为红、白两种,产量低且筋多肉少。50年代引种胜利百号,产量高,品质好,
很受群众欢迎。60年代中后期引种了北京五五三、华北五二-四五等10个品种,取代了胜利百号。70年
代引种青农二号、济薯一号、一窝红、莒薯二号、南京九二、烟薯一号等品种。80年代引种徐薯一八
和济薯五号新品种,占种植面积的65%,因其产量高,出干率高,成为区内地瓜当家品种。90年代初,
主要推广高抗茎线虫病的品种七九一、五五五,高干高淀粉品种遗三0六、鲁薯七号、八号、济薯十
号新品种。地瓜育苗栽培上,建国前,主要是选择背风向阳处进行地瓜天然育苗,分春、夏两次栽种。
春地瓜于"谷雨"前栽,至迟不超过"立夏"。秋地瓜在收麦后插秧,至迟不超过"夏至"。行距1米左右,
亩插2000株以内,田间管理以多次翻秧和除草松土为主。50年代改用火炕育苗。60年代改为回龙火炕
育苗,断霜后即行插秧。栽前先用杀菌剂浸苗,亩插2000~2500株。60年代前、中期,曾推广过莒南
县文疃区宋家庄宋开周试验成功的"窝瓜下蛋"栽培技术。主要栽培方法是:"小、早、直、浅、清"。
小,用尖嘴大腚的小瓜母;早,在清明前种;直,即将瓜母直立埋进垅里;浅,瓜母不宜埋深,以有
薄土覆盖即可;清,瓜母出苗后,于立夏前及时清墩,使瓜母老化,促使下蛋(结瓜)。此法产量高,
最高亩产达500余公斤。此项成果1978年获省、地科学技术成果奖,宋开周的科研小组应邀赴陕西、
安徽、河南、河北、福建等省介绍"窝瓜下蛋"经验。并在区内广泛推广。后因此法瓜种需用量大且储
种困难,坚持时间不长即废。从60年代后期,区内春地瓜面积大量减少,并开始采用薄膜温床育苗,
推广了太阳能酿热温床育苗、三道沟节能火炕和双膜育苗技术,既节省了瓜种,又能提前栽插时间。
地瓜种植推广小垄密植法(沟距75厘米,密度每亩4500~5500株)。实行"双犁开沟肥定住,窝里放炮施
精肥",增加了密度,提高了产量,平均亩产450公斤左右,比建国初单产提高了3.74倍。
(四)稻子 区内稻子有旱稻、水稻两种。旱稻为本地传统作物,产于临沂城南塘崖村一带的水牛
皮香稻, 其米晶莹洁白,做饭香味浓郁、粘润滑腻,是久负盛名的"塘米"。清代曾作为贡米,1985年
11月,被评为山东省"名优特稀"产品。长期以来,多系零星种植,面积很小。1949年,全区植稻6.7万
亩,其中大部分为旱稻,亩产约70公斤。从50年代后期起,结合涝洼地治理,试种水稻获得成功。全
区先后建成30多座大中型水库和多处拦河引水灌溉工程,并大搞排灌配套建设,重点推广水稻种植。
至60年代初,地处鲁南冲积平原的临沂、郯城、苍山3县市成为区内水稻的主产区,莒南、莒县、日
照、沂南、费县等县水稻种植面积亦较大。1963年,全区水稻面积14.3万亩,亩产200公斤。是年大涝,
其他作物因灾减产, 而水稻却获丰收。 翌年, 全区水稻面积一跃发展到102.5万亩,亩产165公斤。
1966年,水稻面积达145万亩,是建国后全区种植水稻最多的年份。是年,水稻平均亩产180公斤,总
产2.73亿公斤, 占粮食总产的13.5%,成为区内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后因水源不足,水稻面积减少,
1976年全区种水稻87万亩,亩产230公斤。进入80年代后,全区年种水稻50万亩左右,1988年,水稻面
积为49.33万亩。90年代后,水稻成为粮食中的经济作物。各县市因地制宜,在搞好农田水利建设配
套的同时,逐步恢复扩大了水稻种植面积。1994年,全区水稻种植面积达58万亩,平均单产过千斤。
50年代,区内水稻品种有水牛皮、小红芒等。1958年后引进银坊、水源三百粒、南特、黄壳早、
桂花球等。1964年引进农垦三九、农垦四等品种。70年代引进南粳一五、东方红一号,后又引进京
引一五三、京引一一九等。初种水稻时采用直播,产量不高。1962年临沂市塘崖大队在专区水利指挥
部水稻试验站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水稻直播和育苗插秧对比试验,结果证明育苗插秧法可使水稻
提前半月成熟,亩省水200立方米,亩增产72公斤,而且晚占地、早腾茬。为搞好水稻种植,临沂县
科委干部刘振营和县农业局技术员郑斯仁在总结群众经验的基础上,于1964年编写了《水稻插秧歌》,
对育秧、拔秧、插秧作了具体形象的表述。如"拔秧不能用单手,双手拔秧效率高";"小墩密植夺高产,
插秧过密穗头小。每亩不少两万穴,每穴七八九根苗";"行距株距要均匀,宽窄不均难耥稻。"此歌曾
在稻区广为流传,对科学种植水稻起了示范和指导作用。在稻改实践中,稻区群众总结了耘、耥稻的
经验,"棉花靠锄,稻子靠耥"。水稻生长期间,一般为两耥一耘,耥稻结合施肥,耘稻结合培埂,均
是提高水稻产量的经验总结。1989年,进行中、低产田开发,推广水稻"三旱"栽培技术(旱育秧、旱整
地、旱管理),使水稻亩产一般达400公斤以上,比60年代初提高1倍。从80年代开始,积极进行了新品
种的选育、引进和推广。先后选育出了临稻四号、五号、鲁香糯一号等新品种;引进示范推广了日本
晴、京引一一九、中部六十七、D291等新品种。到1994年,京引一一九和临稻四号成为全区的当家品
种。同时,示范推广了郑州旱粳、黎优五七、秦爱秋光等旱稻新品种。1985年,全区旱稻种植面积10
万亩。90年代初进行了水稻塑料软盘育苗抛秧技术的试验示范。由于其带土、带肥、带药,全根量下
地、无植伤、返青快等特点,具有省工、省水、省地、省种、省肥、产量高等优点,深受农民欢迎。
(五)大豆 建国前及建国初,为区内大面积种植作物,是区内人民主要油料作物之一。以临沂、
郯城、苍山3县种植面积最大。1949年,全区种大豆360余万亩,亩产41.5公斤,总产1.49亿公斤,后因
其单产一直提高不快, 导致种植面积不断下降。 1980年降至97.5万亩, 亩产88公斤。1988年又降
至66.46万亩,亩产119公斤。建国前,区内大豆品种主要有兰花糙、白花糙、六月仙、小白壳、红毛
糙、小滑皮、茶豆、黑豆以及适于涝洼地种植的"气死洼"品种等。50年代初相继引进了平顶黄、爬蔓
青,后又引种齐黄一号、齐黄一0号等中早熟品种。80年代引种了临豆一号、东解一号、鲁豆一号等
良种。田间管理主要是中耕1~2遍即可,不需间苗。90年代初,又引进推广了鲁豆四号。主要推广了
玉米大豆同穴种植技术,既稳定了大豆面积,又提高了粮食复种指数。1994年,全区大豆面积56.1万
亩,亩产164公斤,而且70%都是同穴种植,单产比1989年提高43.89%。
(六)高粱 在建国前及建国初,是区内重要粮食作物之一。1949年,全区种高粱344万亩,占总播
种面积的15.4%,总产2.238亿公斤,占粮食总产的18.4%,系当时区内农民主食之一,高粱煎饼卷大葱,
成了沂蒙山区的主食代表。1956年后种植面积逐年减少,至1960年减至95万亩。60年代后期引进高产
杂交品种,因其产量较高,种植面积曾一度扩大。但因其品质差、腾茬晚、吸肥力强而被淘汰。在田
间管理方面,待苗高2寸时先用锄头定苗(俗称挖苗);在拔节前锄两遍,追肥后再予深锄;拔节后和抽
穗前各锄一次;待晒红米时打下下部老叶。80年代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区内高粱仅有零星
种植, 过去那种"夏日茫茫青纱帐,入秋时节遍地红"的景象已不复存在。1994年,全区高粱面积只有
12.5万亩。
(七)谷子 50年代以前为大面积种植作物,分布于全区各地。由谷子碾成的小米曾是战争年代的
军需主粮,也是当地人民的主食之一。到1949年,尚种218万余亩,总产1.4亿公斤。之后因其产量大
大低于玉米、地瓜等,种植逐渐减少。60年代初减至百万亩左右,再后则变为零星种植,其地位被水
稻所取代。谷子沿袭下来的品种有刀把齐、金钱子、竹杆青、大毛谷等。建国后主要推广的品种有刀
把齐、柳条青、平阳谷等。80年代引进了铁杆黄、豫谷一号、铁谷一号等优良品种。分春谷和夏谷两
种,春谷一般在"清明"前后播种;夏谷则在麦收后播在麦茬地里。内在质量春谷优于夏谷子。田间管
理主要是在谷苗高1寸时进行间苗(挖苗),尔后中耕除草2~3遍。80年代末,重点推广了配方施肥、精
细早播、科学管理等一套新技术,使谷子单产达到200余公斤,比建国初提高近3倍。1993年,莒南县
刘庄乡刘庄村采用省农科院培育的夏谷新品种八三三七,试种1.7亩,亩产达604.4公斤,创全国夏谷
单产最高记录。
(八)其他粮食作物 区内夏熟作物主要是大麦、大豌豆和小豌豆,建国前年播面积合计约50余万
亩,后因产量低种植渐少,其中大麦近于绝迹。80年代后啤酒酿造工业兴起,大麦因作为酿啤酒的主
要原料而面积有所增加。大麦和大、小豌豆亩产均在百公斤左右。其他小杂粮作物还有绿豆、豇豆、
红小豆、糁子、稷子、黍子、马糁、荞麦等。旧时,因糁子抗涝、产量高,是贫苦农民的主要食粮之
一,故在临、郯、苍涝洼地带多有种植,后因其品质差已被水稻所取代。80年代后,绿豆、豇豆、红
小豆因其品质各有优长而成为稀有粮种售价较高,各县市均有零星种植。而黍、稷和荞麦已很少种植。
伴随结构调整,因其小杂粮产量低,市场需求少,种植基本转向场间、地头。1994年,全区杂粮面积
只有5.9万亩。
二、 经济作物 区内经济作物主要有花生、 瓜菜、棉花、烟草,其次是芝麻、麻类、油菜等。
1949年,全区种植各类经济作物212.6万亩。进入80年代,调整种植业结构,经济作物有了较大发展,
1985年增至374万亩。到1994年,不包括日照、莒县、沂源三县(市),全区经济作物面积仍保持在370万
亩。
(一)花生 本区为山东花生重点产区,为区内人民的主要油料作物,花生油是区内食用油的当家
品种。区内花生品质优良,在1914年举行的山东省首届物品展览会上,临沂县的机榨花生油获优等褒
奖银牌;莒县的花生米、郯城县的大花生获一等褒奖铜牌。1933年,临沂、费县、蒙阴、沂水、莒县、
日照、郯城7县种植花生近百万亩。1949年全区种花生156.39万亩,总产1.17亿公斤。建国后花生种植
面积迅速增加,1957年发展到250万亩,但因品种老化,栽培技术落后,亩产仅51公斤。1958年后,在
“以粮为纲”的影响下,花生面积大幅度下降,1960年只有52.42万亩,亩产降至47.3公斤,总产0.25
亿公斤。1966年后,面积、产量逐渐回升,80年代是花生种植大发展的时期。莒南、临沭、莒县、日
照4县年种植面积均在30万亩左右。沂水、平邑、费县、沂南4县都在20万亩左右。1985年,全区种植
面积262万亩,亩产195公斤,总产达5亿公斤,花生种植面积、单产、总产均创历史最高水平。此后,
种植面积稳中有降,亩产不断提高。到1988年,花生面积达241.8万亩,总产5.13亿公斤。在1990年国
家统计局排定的全国100个油料生产大县中,临沂地区6个县榜上有名。其中莒南县列第4位、临沭县
列19位、沂南县列44位、平邑县列61位、沂水县列74位、费县列96位,是全国入选最多的地区。1994
年(不含日照、沂源、莒县三县)全区种花生184万亩,使临沂地区成为全国重要的花生生产和出口基地。
花生历史上沿种小粒品种。清光绪年间传入大花生,建国前后即有大铺秧、大站秧、铁巴子等品
种。自1958年起,全区3次引进更新品种,依次为伏花生、小麻叶、一窝猴、临花一号、花二八、花
三七、白沙一0一六、海花一号、徐州六八-四、鲁花一号等。由地区农科所培育的花生良种"临花一
号"、"临花二号",1977年3月获全国科学大会奖。良种普及率已占95%。花生分春、夏两种。春花生在
“谷雨”前后播在春地里,夏花生则在麦收后播在麦地里,也有收麦前在麦垅里套种的。现区内多以
种植夏花生为主。建国前,区内花生宽行稀植,每亩在2500~3000墩,亩用种5~8公斤。建国后提倡
密植,每亩4000墩左右,亩用种7~15公斤。80年代后每亩植7000墩左右,亩用种10~15公斤。花生一
般在苗期中耕除草1~2遍,果针下扎后不宜中耕。60年代曾推广清颗蹲苗,80年代后推广地膜覆盖花
生和"三防"(防病虫、防徒长、防早衰)栽培技术。区内在发展花生生产中,非常重视花生病虫害的防
治,创造出许多好的做法。1977年7月21日,全国花生科研会议在临沭县召开,会议总结推广了该县
韩村公社大蔡庄防治花生枯萎病的经验。1983年,费县防治花生蛴螬的做法被北京科教电影厂拍成科
教片,全国放映。施用除草剂一般不需中耕。1994年花生地膜覆盖面积达80%以上。由于新品种(海花
一号为当家品种)的引种和新技术的推广,区内花生大幅度增产。继1980年,日照、莒南、临沭、莒
县、平邑被列为出口花生生产基地县后,因莒南县花生种植面积全国第一,1985年被农牧渔业部列为
全国花生商品基地县,并拨专款在莒南县建立花生食品加工厂。1989年,莒南、临沭等花生主产区花
生平均亩产达300公斤以上,为建国初的4倍。莒南为此获农业部丰收计划二等奖。
(二)棉花 区内植棉历史已达700余年,明、清以来,棉布取代丝麻,成为人们穿着的主要面料。
但多系土纺土织、 自产自用, 所种棉花分散零星,面积小,产量低。1931年引种美棉,多未成功。
1949年棉田面积46.1万亩,亩产皮棉7.5公斤,1958年降至25万亩,亩产皮棉仍不足10公斤。70年代棉
花生产有较大发展,1982年植棉69.19万亩,总产达2820万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1986年,重点植棉
乡镇减至38个,棉田面积降至8.37万亩,总产397.7万公斤。1988年回升至13.05万亩,总产648.4万公斤。
区内棉田多分布于沂、沭、祊河流域。临沂、郯城、苍山和莒县为商品棉重点生产县。90年代,随着
市场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国家逐步调整了棉花政策,加之受国内外市场的影响,棉花生产供大于求,
主要产棉区出现了调拨困难,种植面积呈逐年减少趋势。1989年,全区棉花面积18.5万亩,在全省属
于零星产区。
建国前,棉花主要品种为草棉、中棉,产量低、质量差。1937年美国斯字2B传入本区。建国后棉
种进行4次更新。1950年引种美棉斯字5A,50年代中期该品种占植棉面积的60%以上。1954年引种美棉
岱字一五号,直至1979年区内60%以上棉田仍种该品种。80年代,引种鲁棉一号、中棉所十号、鲁棉
六号。后鲁棉六号成为当家品种。区内植棉,习惯上一年一季,春种秋收。夏棉是70年代后期发展起
来的。1980年,临沂县棉办和县农业局从中国棉花研究所引进新开发的"中棉所10号"夏棉试种成功,
获得良好效益。1983年10月20日,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会在临沂开会,认为"中棉所10号"试验已获成
功,可以进行推广。该试验获1983年省农业厅技术推广二等奖、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建国前,棉花每
亩植3000棵左右,建国后推广小行密植,一般每亩植3500~4000棵,山岭地在5000棵以上。棉花宜干
锄多锄,有"干耪棉花湿锄瓜"和"棉花耪十遍,转身一提篮"之农谚。
(三)烟草 区内蒙阴、沂水一带种植晒烟(俗称旱烟、绺子烟)已有300余年的历史,以"坦埠绺子"
最有名。90年代后,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习惯的变化,吸绺子烟者多改吸黄烟,晒烟种
植面积遂逐渐缩减。
1913年由美国引入黄烟 (烤烟) , 在区内北部县试种成功。但长期以来,种植面积小,产量低。
1951~1972年,年植0.5万亩左右,亩产烟叶100公斤以下。1972年起,黄烟生产列入国家收购计划,
生产有了较快发展。是年,沂源、沂水、沂南、蒙阴4县种黄烟1.11万亩,亩产111公斤,总产124万公
斤。 1976年扩大到11个县市, 面积达17.4万亩,总产1831.5万公斤。1985年,植黄烟62.87万亩,总产
1.006亿公斤。1988年,植烟56.37万亩,总产0.84亿公斤。区内黄烟重点产区在沂源、沂水、沂南、莒
县4县,其次为莒南、蒙阴、费县、临沂4县、市。由于烤烟生产是地方财政税收的重要项目之一,面
积基本保持稳定,1994年,全区烤烟面积30.5万亩。
70年代,区内所种黄烟主要为金星六00七、革新五号、单育一号、二号、偏金黄、乔庄多叶等。
80年代后多种中烟十四、中烟一五、G140、G28、红花大金元、NC82、NC89、长脖黄等品种。沂蒙黄
烟色泽呈桔黄或金黄色,富有弹性,烧结性好,灰白火亮,气味清香。由于烟质好,省有关部门规定,
临沂地区烤烟单独复烤和包装,专供省内卷烟厂。临沂已成为省内优质烟基地和全国四大优质烟产区
之一。
(四)瓜菜作物 区内瓜菜种植历史悠久,品种繁多。但在70年代前,多是自种自食。且大路菜多,
精细菜少,商品率很低。1978年后,瓜菜生产逐步转向商品化生产,瓜菜业有了巨大的发展。到1994
年,全区初步形成了区域规模优势,面积、产量在全省名列二、三位。
蔬菜 80年代末,全区蔬菜计11大类、50余种、200多个品种。白菜类主要有大白菜、小白菜、
天津绿、大包头、城阳青、高筒白、甘兰;根菜类主要有青萝卜、红萝卜、白萝卜、水萝卜、小水萝
卜、胡萝卜、辣疙瘩、根用芥;叶茎类主要有芹菜、菠菜、韭菜、苔菜、油菜、莴苣、茼蒿、芫荽、
杓子头、空心菜;葱类主要有大葱、大蒜、圆葱、生姜;茄椒类主要有茄子、西红柿、辣椒、甜椒;
豆菜类主要有芸豆、豆角、扁豆;薯芋类主要有马铃薯、芋头、山药、山芋;菜瓜类主要有黄瓜、丝
瓜、南瓜、北瓜、冬瓜、佛手瓜、吊瓜、茭瓜;水生类主要有茭白、莲藕;花菜类主要有金针、菜花;
食用菌类主要有蘑菇、松萼、木耳、银耳;野菜种植的品种有蕨菜、荠菜、苋菜、灰菜等。90年代,
在巩固特色品种的基础上,不断更新改良品种,积极发展创汇蔬菜,品种主要有青刀豆、芦笋、牛蒡、
绿菜花等。1994年创汇蔬菜面积达30多万亩,从而使蔬菜生产丰富了品种,提高了质量,增强了市场
竞争能力。
1949年全区蔬菜面积23.53万亩,1961年发展到37万亩。60年代至70年代前期,蔬菜生产由于政策
上统得过死,面积减少。1978年农村政策改革,蔬菜种植面积很快回升到45.52万亩,总产达9亿多公
斤。此后,全区种菜面积不断扩大,新品种不断引进,产量不断提高。1985年全区蔬菜面积达到65万
亩,总产13亿公斤,大大提高了蔬菜生产的商品率。1988年面积扩大到70.3万亩,总产达15亿公斤以
上。进入90年代,在经济效益的驱动下,各地把蔬菜生产作为高效农业、特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
一项重要内容来抓, 不断扩大面积, 大力推广保护地栽培技术,从而在全区形成了一大优势产业。
1994年,全区蔬菜面积达122万亩,总产34.7亿公斤。为了提高蔬菜种植效益,反季节蔬菜种植越来越
多。全区蔬菜种植大棚及中、小拱棚和地膜覆盖面积已达70多万亩,占蔬菜播种面积60%。苍山县成
为山东的南菜园,不仅久负盛名的苍山大蒜继续占据全省数一数二的位置,以艾曲村为中心的蔬菜种
植面积大、品种多、效益好,市场拓展到北京、上海、南京等大城市和全国各地。
瓜类 区内消暑瓜类主要有西瓜、甜瓜、梢瓜、面瓜等。建国前多为零星种植,每年多数村都有
部分农户种瓜,售与近村邻里食用。农业合作化后,由集体种植,多分与社员食用,很少出售。80年
代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由承包户种瓜出卖,满足社会需求。近年引种的"洋香瓜"也很受欢迎。瓜
类以西瓜为主,因其耐储运,能远销,故种植面积迅速扩大。费县汪沟、沂南县双堠、莒南洙边是区
内有名的优质西瓜生产基地。1984年引种新红宝、金钟冠龙、新澄、特大新红宝、蜜宝新品种。在栽
培方法上,推行"十改"配套技术。即改单一露天栽培为保护地栽培,改劣种为良种,改直播为育苗移
栽,改稀植为合理密植,改不整枝为整枝,改轻视病虫害为综合防治,改单一种植为间作套种,改自
然授粉为人工辅助授粉,改隔皮猜瓜为座果插标适时采收。品种的更新与技术的改良,使西瓜产量与
质量均大为提高。1988年,全区西瓜发展到13.6万亩,亩产2594公斤,总产3.5亿公斤,产值达1.13亿
元。1994年,全区瓜类面积发展到12万亩,总产6.1亿公斤。
(五)其他经济作物 主要有芝麻、麻类、油菜等。1949年,区内植芝麻1.4万亩,亩产35公斤;植
麻类(麻、苘)5.9万亩,亩产51公斤。建国后此两种作物在全区各县市均为零星种植。在高峰年种芝麻
4~5万亩,植麻类7~8万亩,最多年份亩产芝麻可达60~70公斤,麻类可达150公斤左右。油菜系70年
代引进,与小麦间作。高峰年份,每县市1~2万亩。70年代后期逐年减少,亩产一般不过50公斤。到
1994年,全区其他经济作物只有11.7万亩,比1989年减少4万余亩,基本是政区变动所致。
三、果茶生产 临沂地区山丘占耕地面积的60%以上,适宜果茶生产的发展,特别是1978年农村
改革以后,各级本着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的原则,把果茶生产作为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增加农民收入
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从而形成了一大优势产业。1994年全区果园面积达175.95万亩,总产64万吨,
均比1979年增长3.5倍多,在全省占第二位。1994年全区茶叶发展到3万亩,总产290吨。果茶产值达8.5
亿元,占种植业总产值的14.5%。
果品 解放初期到50年代,临沂地区果品生产多为山区零星种植,一直没有进行开发生产。到70
年代,进入缓慢发展时期。1970年全区13个县果树面积只有29.3万亩,主要以苹果、山楂、梨为主,
品种比较单一。多为国光、红香蕉、秋花皮、红玉苹果及子母梨,还有少部分当地品种的杏、李子、
樱桃、大枣、铃枣、无花果、柿子、杏梅等家栽果树和成片栽植的阳梨、黄金桃,质量较差。80年代
到90年代,伴随着大面积的山区开发,并且逐步放开果品经营价格,使果品生产有了大的发展。1980
年面积达54.5万亩,比1970年增长86%。1990年发展到126万亩(不含莒县、沂源、日照三县)。到1994年,
仅苹果园面积就达103万亩,占整个果园面积的58%。其品种也得到了进一步改良,主要以红富士、
乔纳金、新红星为主。进入90年代后,随着果品产量的上升和市场供求关系的改变,果品生产开始稳
定面积,按照市场需求,进一步调整优化品种结构。对老劣品种进行高接换头、改劣换优,平均每年
发展、改造果园面积10万多亩。在改良更换品种的同时,积极发展了杏、李子、大樱桃、枣、猕猴桃、
山楂等稀有品种。苹果更换了优系富士、嗄啦等新品种。90年代初,山楂在全区曾一度大面积发展,
1993年达到高峰,面积达15万亩。主要分布在平邑、费县两县,占全区山楂面积的70%。品种以大五
棱、大金星、歪把红为主。
同时,葡萄、草莓等多年生草本水果也大量种植,丰富了果品市场。葡萄新品种的大面积推广,
草莓的大棚种植,对补充水果淡季,满足消费者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果树栽培管理上,发展初期,管理比较粗放,修剪非常简单,一般只进行冬季修剪。栽培模式
为大冠稀植。随着果品生产的发展,果树管理随之加强。80~90年代,果树树型逐步以小冠疏层型、
纺锤型为主,开始推广矮化密植。管理措施上,在重视冬季修剪的基础上,开始推广夏季摘心、扭梢、
环割等剪整技术。同时,还推广应用了苹果套袋、地膜覆盖、穴贮肥水、果园覆草、铺反光膜等技术,
加强了轮纹病、炭疽病、桃小食心虫、金纹细娥等病虫害的综合防治,从而使果品产量、质量同步提
高。
茶叶 区内产茶历久年远。明代王越在诗中称蒙山茶"应是天下第一茶。"清人张淑躬在《蒙山采
茶词》中,对当地居民采茶有生动的描绘。至今农村尚有不少家栽茶种,农民用其嫩枝或叶子煮茶喝,
但品质不能与南方茶叶相比。1958年冬,省、地林业部门搞"南茶北引"试验,从江南购来茶籽2500公
斤,进行试种,因冻害等问题而失败。1965年第二次引种,由林业局、商业局调人组成技术领导小组,
引种皖南槠叶群体种,制定科学整地、种子处理等技术操作规程,选向阳背风、靠近水源的火成岩山
坡地,种植成功。其间技术小组多次下江南取经,结合本地实践,总结推广了"三年三次定剪,四年
以采代剪,打顶养蓬,五年投产"的技术管理规程。区内茶园面积不断扩大。1973年秋,中国茶科所
在本区召开了"南茶北引西迁"现场会,并将本区所产三代群体种茶籽引种到西藏、新疆、宁夏、北京
等地区。1978年设立了地区茶叶试验研究站,并在临沂农校设立了茶叶中专班。1980年地区林业局、
商业局获省政府颁发的"南茶北引"科技成果奖。是年全区茶园5.24万亩,产茶52.93万公斤。此后,区
内茶叶单产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一批高产茶园亩产干茶二三百公斤。1983年,全区有国营茶园30亩,
集体茶园5万亩,茶叶年产100万公斤。在茶叶加工方面,60年代只生产黄大茶和机制炒青。至80年代,
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茶叶品种结构,逐步向高档茶加工发展。先后创出"沂蒙雪芽"、"银剑"、
"松针"等绿茶名牌,产品进入首都市场,成为绿茶中的优良品种。90年代以来,各地更加重视市场开
发和名牌效应,名优茶产量已占到总产量的30%以上。到1994年,虽然重点产茶区日照、莒县已划走,
全区仍保留茶园3万亩,总产100万公斤,年产值60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