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f&A=3&rec=96&run=13

【工业发展综述】2005年,全市工业战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实施“5513”工程为总抓手,紧紧围绕“三个一批”这条主线,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克服原材料涨价、资金紧张、市场竞争激烈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抢抓机遇,加大投入,精心组织工业经济运行,全市工业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超额完成了全年任务。
一、工业发展概况
(一)工业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工业总量再创新高
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达689.1亿元,比上年增长17.4%,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395.8亿元,占生产总值的57.4%。地方财政收入26.2亿元,增长24.6%。全市规模以上企业956户,比上年增加408户,资产总额757亿元,从业人员26.6万人,完成工业增加值288.8亿元,同比增长31.4%,有5个县(市、区)增加值增幅在40%以上,其中,东昌府区和东阿县增幅超过50%。完成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达到1009亿元,增长50.9%。市重点调度的30种工业产品中,有27种产品产量保持增长,其中电解铝生产24.3万吨,增长40.32%,味精13.7万吨,增长44.73%,电力电缆8.8万千米,增长84.64%,纱31.2万吨,增长41.87%,大输液3.2亿瓶,增长30.1%,成品钢40.4万吨,增长65%,合成氨77.2万吨,增长31.6%。电力等生产要素支撑作用较好。全市累计发电量178.4亿度,增长15.51%,全年社会用电量103.2亿度,增长17.65%,其中工业用电量86亿度,同比增长18.02%。
(二)经济效益稳定提高,运行质量继续改善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989.3亿元,增长49.8%,利税97.6亿元,增长48.04%,利润62亿元,增长49.09%,两金占用率为23.23%,流动资产周转次数3.14次,加快0.48次,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94%,同比提高15.22个百分点。其中总资产贡献率16.64%,比上年提高2.27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11.46万元/人年,增长26.45%。
2005年,全市利税过1000万元企业145户,同比增加43户,其中过亿元的企业18户,同比增加4户,其中,信发铝电集团10.66亿元、时风集团5.62亿元,临清彩虹集团5.10亿元、泉林纸业集团4.99亿元、鲁西化工集团3.28亿元、东阿阿胶集团3.05亿元、银河纸业集团2.97亿元、山华电聊城发电厂2.65亿元,山东凤祥集团2.12亿元、阳谷电缆集团2.10亿元、临清卫河酿造集团1.96亿元、冠县冠洲集团1.73亿元、山东迅力机械集团1.68亿元、东昌水泥有限公司1.58亿元、冠星纺织集团1.56亿元、聊城热电公司1.38亿元、高唐蓝山集团1.06亿元、临清三和纺织集团1.18亿元,5000~10000万元11户,比上年增加1户,3000~5000万元15户,增加3户,1000~3000万元101户,增加35户。
(三)主要行业和重点企业发展良好,竞争优势和规模效益进一步显现
2005年全市主要行业中,轻工、机械占全市经济总量的26%和24%;纺织、冶金分别占13%;化工、医药分别占7%;建材、电力、汽车等分别占2%和3%。“5513”工程50户重点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654亿元、利税69亿元、利润45亿元,分别占全市总量的66%、71%和72%,其中前20户企业集团实现销售收入455亿元,利税48亿元,利润31亿元,分别增长30.08%、26.86%和25.15%,分别占全市总量的52.14%、56.97%和58.42%。在培植知名品牌上,新增中国名牌4个,居全省前列,全市已有中国名牌5个,列全省第7位,省级名牌产品46个,免检产品6个,驰名商标2个,著名商标44个。农用运输车、电解铝、碳素、味精、阿胶、软袋大输液、色织布、铜版纸、钢球等13种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全国首位,蜡染布、肉鸡、电缆、铜合金管等7种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国内同行业前3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2005年新增国家级技术中心1个,省级技术中心3个。2005年底有国家级技术中心2个,省级技术中心13个,博士后工作站4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8个,市级工程技术中心3个。骨干企业支撑带动作用增强,国家公布的2154户大型企业中聊城有15户,全国工业1000强企业聊城有5户,山东省百强企业有6户,全省200户重点企业有11户。
有色金属及深加工行业。2005年实现销售收入128亿元,利税16.8亿元。已形成56万吨电解铝,200万吨氧化铝粉、20万吨铝深加工、15万吨铜管加工生产能力、130万吨冷轧板,50万吨镀锌板、30万吨彩涂板能力、30万吨生铁、40万吨轧钢生产能力。
电力行业。2005年装机容量达到350万千瓦时,其中国电聊城发电厂120万千瓦,聊城热电96万千瓦,电力行业实现销售收入70亿元,利税8.7亿元,随着聊城热电有限公司的2×30万千瓦机组,聊城信发华宇的2×15.5万千瓦机组的陆续竣工投产,到年底,装机容量将达到450万千瓦时。
机械行业。2005年实现销售收入237亿元;利税17.4亿元。已形成农用车150万辆、发动机150万台、收割机8000台的生产能力。
轻工行业。2005年实现销售收入257亿元,利税27.4亿元。造纸已形成70万吨浆、120万吨机制纸生产能力。食品已形成30万吨肉鸡、16万吨熟制品,25万吨味精生产能力。
汽车制造业。2005年实现销售收入32亿元,利税2.8亿元。已形成1万辆客车、1.5万辆商务车、1万辆改装车、5万辆轻卡生产能力,随着时风集团汽车工业园中通客车的商务车、电动客车及临清迅力集团与日本合资扩大改装车生产规模项目的顺利实施,汽车制造业将步入快速增长期。
纺织行业。纺纱能力达到240万锭,其中冠星集团25万锭,临清华润和聊城华润各13万锭;印染能力1.8亿米、毛巾折纱6000吨、高档面料600万米、腊染布1亿米,行业实现销售收入128亿元,利税10.4亿元。
化工行业。全市已形成240万吨化肥、400万套轮胎、100万吨硫酸、10万吨高档油漆的生能力,2005年实现销售收入73亿元,利税6.5亿元。
医药行业。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利税3.7亿元,已形成3000吨阿胶。6000吨阿胶浆、3.5亿瓶大输液、3000万袋软袋大输液生产能力。
重点企业。信发集团是全国最大的电解铝生产企业,2005年实现利税突破10亿元。时风集团已连续8年位居全国同行业第一,2005年销售收入率先过百亿,实现利税5.6亿元;临清彩虹集团的“奥”牌内螺纹铜管被评为国家名牌产品,技术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2005年实现利税5.1亿元;鲁西化工集团为全国最大的氮肥生产基地,年实现利税3.3亿元;东阿阿胶是全国上市公司50强,年实现利税3亿元;山东泉林纸业集团和临清银河纸业集团是全国造纸行业10强企业,是山东省重点培育的石大制浆造纸企业集团之一,同时,山东泉林纸业集团也是全国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和清洁生产试点企业;山东凤祥集团是中国最大的肉鸡生产加工出口企业之一,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全国食品重点龙头企业。华鲁制药有限公司大输液生产能力达2亿瓶,大输液单产是全国最大的生产基地。
(四)高新技术、民营经济和工业品出口发展势头良好
2005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78.1亿元,同比增长52.71%,累计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17.65%,比年初增加1.63个百分点。民营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30.9亿元,同比增长46.74%,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5.37个百分点;实现销售收入、利税、利润增幅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工业企业利用外资和外贸出口增长较快。全年工业企业合同利用外资1.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1亿美元,增长90%,工业产品出口4.6亿美元,同比增长26.4%,其中茌平信发电解铝出口4337万美元,银河纸业3386万美元,增长87.5%,凤祥集团2891万美元,增长78.7%,临清三和纺织集团3543万美元,增长110.6%,聊客集团975万美元,增长3.5倍。企业适应国际市场变化的能力进一步增强,针对国家相关政策变化,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和出口策略,抵消了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带来的负面影响,形成了以纺织品、铝、食品、机电产品、纸及纸板为主的出口产品结构。
(五)大力推进循环经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迈上新台阶
市委、市政府把工业企业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中之重。先后两次召开大规模会议,对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在工业企业广泛开展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的节能挖潜活动,积极推进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扎实开展资源节约活动,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取得显著成绩。全年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实现销售收入5.67亿元、利税5502万元,利润2714万元。32户重点用能企业综合能源消耗量同比下降3.75%;万元产值综合能源消耗量下降25.38%。全市重点用能企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达到1.07吨标准煤,下降17.05%,重点产品单位能耗指标稳定降低率达到75%;万元工业产值耗水11.45吨,下降29.1%;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3.27%,提高0.71个百分点。45户重点用水企业取水量下降4.42%;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3.79%,同比提高0.92个百分点。高唐泉林集团列入全国循环经济试点企业,高唐县列入全省试点县,凤祥集团等13户企业列入全省试点企业。
2005年工业经济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一是工业经济整体实力不强,总量偏小,整体竞争力较弱。二是工业结构调整进展慢,传统产品多,支农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少,高创税产品少。三是部分企业管理基础还存在薄弱环节,个别企业内部机制僵化,内控制度不健全。四是企业资金紧张,一些企业融资渠道单一。重点生产要素供应紧张,煤电运紧张状况仍未从根本上得到缓解,对一些企业组织生产影响较大。五是企业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力度有待于进一步加大,利用两种资源的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还存在薄弱环节。工业发展环境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二、工业投入情况
2005年,全市完成工业投入277亿元,同比增长53.4%,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79.5%,超额完成了年初制订的238亿元的全年工业投入目标,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工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投资向电力、冶金等支柱产业集中
从市政府确定的53个重点工业项目看,全年开工的冶金项目9个,完成投资39.16亿元;电力项目4个,完成投资12.15亿元;13个项目共完成投资51.31亿元,占市工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的73.89%。其中,阳谷祥光铜业有限公司的20万吨阴极铜项目完成投资16.7亿元,信发华宇氧化铝的100万吨氧化铝粉完成投资16亿元,聊城热电有限公司的2×30万千瓦机组完成投资9.9亿元,冠洲的60万吨冷轧板完成投资1.2亿元。
(二)重点工业项目进展顺利,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在形成
2005年,市政府年初确定的53个工业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69.5亿元,占全市工业投入的25.09%。阳谷祥光铜业的20万吨阴极铜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16亿元,比计划多投资11亿元;茌平信发华宇的氧化铝粉项目,一期40万吨于2005年5月投产后,二期60万吨氧化铝粉生产线已于11月底竣工投产,三期100万吨将于2006年2月底竣工,届时将形成200万吨的生产能力。2005年,冠洲集团的60万吨冷轧板、冠星集团扩建的8.5万纱锭、希杰集团的6万吨赖氨酸、鲁西化工集团的10万吨烧碱等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53个项目先后相继竣工投产,这些项目年可新增销售收入184亿元,利税25亿元。
(三)银企合作成效显著,投资环境得到改善
为进一步优化全市的投资和金融生态环境,引导金融机构资金投向,9月份,市政府与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在聊城召开了“2005年聊城市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暨重点项目洽谈会”,来自济南、青岛等地的20余家金融机构参加了会议,会议规格之高,规模之大前所未有,会议当场签约金额220亿元,其中固定资产贷款126亿元,流动资金贷款94亿元,到年底,已到位资金20.45亿元,占签约金额的9.3%。
(四)投入资金来源呈现多元化趋势
从工业投入的资金来源情况看,企业自筹资金(包括招商引资)198亿元,占工业投入的71.5%;国内银行贷款44亿元,占工业投入的15.9%:利用外资1.08亿美元,占工业投入的3.2%,企业自筹资金的比例有较大的提高。
工业投入和重点项目建设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资金短缺仍是影响项目开工和项目进度的主要因素。二是利用外资少,融资渠道窄。三是投资结构不够合理,产业层次不高。在2005年的投资项目中高耗能、高耗材的项目多,传统产业多,涉农产业多,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少。四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鼓励企业投入和技术创新的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

(市经济运行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