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工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f&A=3&rec=46&run=13

2005年,全市信息化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奋力拼搏,各项工作均取得明显成效。从全市信息化建设和信息产业发展实际出发,抓住一切有利条件,以电子政务为龙头,以信息化为总抓手,全力推进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工业和信息产业互动发展,主要工作如下:
政府网站的“喉舌”“窗口”优势日益显现办党组提出政府网站(www.liaocheng.gov.cn)要办成党和政府的“喉舌”,促进工作的“桥梁”,对外开放的“窗口”。政府网站利用新闻报道、网上直播、网上访谈等多种形式共发布信息21400条,日均访问量过万人次,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一是年初网上现场直播人大、政协“两会”。实现了全市历史上首次“两会”网上直播。“两会”期间,播发信息800多条,访问量达10000多人次。二是联合新华网全程直播“五一”江北水城文化旅游节。共发布信息200多条,采编新闻40多篇。三是对聊城市首届市运会进行直播,受到广大网民的广泛关注,共播发信息700多条。四是政务网人员自己采编新闻130多条,新华网、中国水网、齐鲁晚报、山东房地产网、山东省对台网等各网站转载政务网自采新闻26条,进一步扩大了政务网的影响。五是安排专人做好“中国山东”政府门户网站的有关信息报送工作。
网上招商工作收效明显4月30日成功举办了“2005中国(聊城)江北水城网上招商暨经贸洽谈会”。市委副书记、市长张秋波启动经洽会开幕按钮,并对这次会议给予高度评价。经洽会共发布招商项目511个,推出名牌商品236种,中英日韩各版本累计信息量达2039条。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11月份,通过网上洽谈联系,各县(市区)、经济开发区共达成项目合作意向126个,意向额72.04亿人民币,落实项目12个,实际到位资金8.7亿人民币。
财税增收信息化工程顺利开展该项目严格按照国信办等四部门制定的《全国企业基础信息共享和应用建设实施规范》标准执行,依托市电子政务网络交换系统,以部门间基础信息交换共享为基础,促进财税增收为目的,发挥信息化建设经济效益。5月份成立了项目组织机构,研究起草了《聊城市财税增收信息化一期工程实施意见》(聊政办发〔2005〕71号),市政府办公室予以转发,明确了工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交换信息的内容、流程、原则、周期、工作进度等。组织实施了工程建设系统、设备的公开招标。11月份完成整体安装调试,12月份系统试运行,2006年1月正式运行。
电子政务建设登上新台阶实现了市委、市纪委等十个重点单位的光纤网络接入和与省相关部门的网络连通和信息传输。根据工作需要,采用招标方式确定了新的网络运营商,对市电子政务网络进行了升级,网络带宽由2M扩充到100M,为全市广泛推广电子政务奠定了良好基础。对电子政务网络进行定时监控和安全检查,2005年以来及时解决大的故障五十余次,保障了全市八个县(市区)、开发区及40余个市直机关部门电子政务网络畅通,确保电子公文传输正常运行。保证市政府机关网络和设备的正常运转,2005年共上门服务100余次,电话服务200余次。
信息市场监管顺利开展一是调查了解信息市场监管对象。初步理清聊城市信息化培训机构、信息化工程建设集成单位、信息化基础建设监理单位资质及在聊城市注册的各类网站等方面的情况;加大对全市各网络运营商(网通、电信、移动、联通、铁通、广电)的协调和监管,为做好信息市场监管和网络管理工作打下良好基础。二是配合市保密局完成了网络泄密信息检查工作。三是对涉及到网站、短信、收费电话的虚假广告信息进行了检查。四是完成了聊城市首个信息化建设监理资质的初审和上报工作。五是按计划开展了政府部门软件正版化推进工作。
信息化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一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二是信息化政策发展环境大大优化。三是信息化建设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通过举办“两会”直播、江北水城旅游节直播、市运会直播、网上招商平台开通仪式等活动,人们对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普遍增强,对信息化建设日益关注,电子政务已深入人心。
(周永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