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谷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f&A=3&rec=177&run=13

中共阳谷县委员会
书记:汪文耀*关华
副书记:关华*刘贞坚丁东明
常委:汪文耀*关华刘贞坚
丁东明李柏林孙峰
白立新周淑霞(女)吴黎明
刘同玉崔新厚朱丙立
阳谷县人大常委会
主任:宋兰英*(女)关华
第一副主任:李春青
副主任:吕顺成*王利英(女)王文岩
唐宪明杜梦华于智长
副书记:刘庆安(专职)
阳谷县人民政府
县长:关华*刘贞坚
副县长:刘贞坚*崔新厚苏永侠
勒风莲(女)赵云才刘培国
王同章
政协阳谷县委员会
主席:潘福章
副主席:王长亮*张长英杨廷军
王守良王明惠(女)潘景会
李金山
副书记:徐怀谦(专职)
中共阳谷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书记:丁东明
阳谷县人民武装部
部长:王玉和*高德海
政委:刘同玉
阳谷县人民法院
院长:王顺成*刘协华
阳谷县人民检察院
检察长:董兴凯

坚持科学发展观
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县委书记关华县长刘贞坚

2005年,阳谷县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解放思想,奋力开拓,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和谐发展。2005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72.28亿元,比上年增长18.2%,其中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0.8%、14.6%。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4080万元,按可比口径增长26.33%。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为59.98亿元、41.96亿元,比2005年增加11.12亿元和3.2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40元,比上年增加260元。“十五”计划全面完成,为“十一五”规划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工业立县战略初见成效,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2.23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06.7亿元,利税9.5亿元,分别增长41.7%、62%、80%;全县利税过千万元的企业达到14家,其中过亿元的2家,即电缆集团和凤祥集团。完成工业投入37.5亿元,增长74.4%,创近年来最好水平。超高压电缆、精密铜管、冷轧薄板、电力电缆及附件开发等一批纯工业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发展后劲显著增强,工业经济结构明显优化。企业产权改革取得新突破,济南钢铁集团、河南金龙集团、山东新华锦集团等国内知名企业相继落户阳谷,工业经济总量得到迅速膨胀,发展步入了快车道。
  二、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29.4万亩,总产54.2万吨,比上年增加15万吨。争取国家优质小麦良种推广补贴项目资金400万元,小麦良种率明显提高。蔬菜播种总面积达到43.5万亩,双孢菇、草菇等优质食用菌种植面积达到300万平方米。在凤祥集团、县食品公司、三阳食业、鲁信清真等龙头企业的拉动下,畜牧业健康发展,全年出栏生猪、羊、大牲畜、肉鸡分别达到44.8万头、47.7万只、7.3万头、3100万只。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陶城铺灌区节水改造及续建配套一期工程通过省、市验收,并被评为优质工程;治理沟渠196条,完成土方140万立方米,新建改造干支流河道蓄水闸6座,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平方公里;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全面铺开。圆满完成了粮食直补工作,认真落实农业税减免政策,农民负担进一步减轻。劳务输出实现新突破,全年新增县外就业3.77万人。认真抓好了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工作,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防疫网络,对全县家禽进行了全面防疫,全县没有发生禽流感疫情。
  三、着力培植“三个亮点”,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大力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外贸出口和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开创了对外开放的新局面。2005年完成进出口总额4800万美元,其中出口创汇4000万美元,增长81.8%。外商全部投资5649万美元,增长213.8%。充分发挥省外派劳务基地县的优势,2005年新增外派劳务521人,累计外派劳务达1017人。招商引资成绩显著,全年共引进县外资金25亿元,比上年增长27.6%。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26.7%。全县民营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全年完成增加值43.3亿元,增长31.8%;全县民营经济税收完成1.76亿元,其中乡镇(办事处)比上年增加4581万元,平均每个乡镇(办事处)增加254.5万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采取对外招商引一块、企业挖潜筹一块、银企对接贷一块、向上争取要一块的办法,多渠道融通资金,实现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历史性突破。2005年,全县新上投资50万元以上的项目148个,较上年增加19个,其中投资过亿元的项目14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3亿元,增长69.4%。特别是重点项目建设,呈现出数量多、规模大、资金到位快等特点。全县共实施重点项目31个,总投资117.53亿元,完成投资30.5亿元,增长140.7%。实施工业项目15个,总投资102.7亿元,完成投资25.4亿元,增长132.3%。济钢集团冷轧薄板有限公司年产100万吨冷轧薄板项目一、二期工程、电缆集团超高压电缆、华信塑胶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PE燃气管等7个项目竣工投产。祥光铜业年产40万吨阴极铜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实施重点基础设施项目16个,总投资14.83亿元,完成投资5.14亿元,增长193.4%。北街综合大市场、老年人体育活动中心、城网改造等项目进展较快。
  五、城市规划进一步完善,重点工程稳步推进。进一步抓好了县城区详规,全面启动了新一轮小城镇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县城区详规覆盖率达到了60%,较上年增加了10个百分点。全年完成城建投入5.96亿元,一批城建重点工程相继竣工。对城区所有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一律实行了招拍挂,全年实现土地纯收益5370.7万元。突出抓好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市容市貌明显改观。下大力抓好了房地产开发工作,着力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村村通公路工程、骨干道路改建工程扎实推进,全年新建农村公路410公里,基本完成了村村通的目标;争取资金1.98亿元,完成了蒙馆路、齐南路改造工程,新建、改建省道56公里,占全县省道通车里程的一半。围绕打造“武松打虎地”品牌,进一步完善了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千方百计搞好了旅游景区建设,旅游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全年接待国内游客3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7300万元。
  六、“和谐阳谷”建设取得新成效,社会事业全面进步。2005年,全县高考本科上线1870人,比2004年增加508人,连续两年居全市第三位。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完成1.75万平方米。在教育系统实行了集中统一会计核算制度,进一步规范了教育系统的财务管理。启动了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健全完善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县医院整体搬迁进展顺利。突出抓好了社会保障工作,全年城镇新增就业再就业8815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提高了城市低保人员待遇,“两个确保”得到较好落实。控制人口出生高峰取得明显成效,全县共出生8411人,出生率为11.1‰,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8‰以内。城市文化功能日趋完善,县电影院改建工程、文化馆业务楼建设已经竣工。全面启动了生态县建设,编制了《生态县建设规划》,并通过省专家组论证。“平安阳谷”建设深入人心,妥善处理了土地征用、企业改制、拆迁安置等问题。突出抓好了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安全生产事故明显下降。